海南东方属于什么地质结构
Ⅰ 海南岛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今4.4亿年前— 2.3亿年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还连在一起,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约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前—l.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海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1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
参考网络:海南岛。
Ⅱ 海口属于中国哪个方向 是东方 还是东南方向 海南哪里是属于东方的位置上
海口属于于中国的南方,海南琼海属于海南的东方。
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东面与文昌市相邻;南面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面邻接澄迈县。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拨南村,两端相距60.6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公里。
琼海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中下游,地处东经110°7 ′5”~40′50" ,北纬18°58′50"~19°28′35"。全市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北距海口市78公里,南距万宁市60公里,三亚市163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
(2)海南东方属于什么地质结构扩展阅读
海口地形地貌:海口市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
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8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海拔199.9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海拔171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海拔168.3米)等38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
Ⅲ 海南东方气候特点
东方市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旱湿两季分明,降雨量偏小,日照充足,蒸发量大。
年平均气温24—25℃。1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低气温1.4℃。7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为38.8℃。日平均日照时数最多达9.5小时,季风特性明显,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盛行北风和东北风,4月至10月盛吹西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4.8米/秒,为海南全岛之最。年平均降雨量1150mm,沿海地带雨量稀少,仅90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达2596.8mm,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为海南全省之最。
Ⅳ 海南地质、地貌、气候、植被、水文、。。
海南(英文名:Hai Nan),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内大岛容。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Ⅳ 海南属于怎样的地质结构
海南岛区域地质特征海南岛地层发育较齐全,从中元古界长城系列新生界第四系,除缺专泥盆系和侏属罗系外,其它地层均有分布。海南地质遗迹主要类型有海蚀地貌、火山活动、矿泉活动、构造剥蚀、岩溶洞及石林、陨石等6类。 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是位于琼山市的石山,石山有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
Ⅵ 海南省东方市出产什么矿
石碌铁矿?很久以前就不是富铁矿了
Ⅶ 海南东方市属于哪个市
截至2019年,海南省东方市隶属于海南省。
截止2019年,海南省现有27个市、县(区),其中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8个区,218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其中21个乡、175个镇、22个街道办事处。
地级市: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
县级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
县: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
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东方市位于中国海南省西南部、美丽富饶的昌化江南畔,与越南隔海相望,是海南第三大滨海城市,有良好的滨海岸线资源,山区有非常漂亮的地形地貌,江、河、湖、海、山、林、泉、滩等要素一应俱全。
东方生态资源优良、民俗文化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终年无严寒酷署、无雾霾冰霜,是养生度假的首选之地。
(7)海南东方属于什么地质结构扩展阅读:
东方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行政区划始于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始设九龙县,隋朝改称感恩县,解放后县城定址黎族东方峒,因而称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撤县设市。
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北部湾东岸,昌化江下游,南及东南与乐东县接壤,北至东北隔昌化江与昌江黎族自治县交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东靠黎母山脉。
全市土地总面积2272平方公里,下辖10个乡镇、192个村(居)委会、1个农场、1个华侨经济区,总人口数44.7万,其中汉族35.6万,黎族9.1万,苗族、壮族、回族等亦有少量分布。
人口分布以沿海集中,乡村密集。城镇人口约17.8万,占全市人口的38.6%,主要聚集在市政府所在地八所镇及附近。
东方城区八所依托大型深水天然良港八所港而建,是海南三个滨海城市之一。环岛高速、环岛高铁、粤海铁路、225国道均穿城而过,通用机场坐落于城区近郊。
南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仅130公里,北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220公里,西濒北部湾与越南仅距126海里。
东方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4°C-25°C,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蒸发量20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时数8小时,四季树绿花红。拥有128.4公里海岸线和1823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
受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东方的气候“旱而不燥”,具有明显“干爽”特征。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其质上乘,山湖、温泉、湿地、雨林其量堪盛。
Ⅷ 海南的地形是以何种类型为主....
海南的地形与地貌
海南省所属的岛屿,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海南岛原来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连,后因地壳运动下陷,海水上淹,形成琼州海峡,使其与大陆分离,成为大陆岛。南海诸岛则是由于海底火山喷发堆积、珊瑚繁殖和海底泥沙堆积综合作用布成的,属于海洋岛。
海南岛为一穹形山体,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占25.4%)、丘陵(占13.3%)、台地(占32.6%)、平原(包括阶地占28.7% )等组成。整个地势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由于深受地质构造和热带气候的影响,地貌发育具有多级层状地貌显著,火山地貌发育,沿海堆积平原广布,珊瑚礁和红树林海岸在我国最为典型等特征。在生产上形成了以山地丘陵为中心的热带林业带,以低丘台地为中心的橡胶热作带,以阶地平原为中心的热带粮油作物带的布局态势,反映出农业生产的空间组合,深受地貌特征的影响。
山地以五指山为代表,它是海南岛的象征。因长期受侵蚀切割,五座山峰起伏成锯齿状,东西排列。从西面数起第二峰海拔1867.1米,为海南岛的最高峰。第一峰次之,然后是三、四、五峰,远望巍峨壮观形似五指,“五指山”由此得名。鹦哥岭海拔1811.6米,是海南岛的第二高峰,也是本岛三大水系的分水岭,还有著名的坝王岭、尖峰岭、吊罗山等。这些山地是我省热带原始森林的天然宝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山地中,还散布着丘陵性的盆地。著名的盆地有通什盆地、营根盆地、东方盆地、乐东盆地,它们都是山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周围的内陆和西北、西南等地区,相对高度50-400米不等,丘陵下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湿润静风,适宜发展热带作物。
台地与阶地分布在山区丘陵周围,一般海拔低于100米,相对高度在80米以下,包括熔岩台地、花岗岩台地、红岩台地、山麓洪积台地、变质岩台地和河流阶地、海成阶地等。熔岩台地常见的地貌是火山锥,多布在海南岛北部,海府地区的马鞍岭、雷虎岭、旧州岭;临高县的高山岭、多文岭;文昌市的青山岭;儋州市的那白岭、笔架岭;定安县的龙门岭等都是火山锥.它们的喷发历史最早者距今100万年左右,最晚一次距今亦3—5万年。海南岛的火山地貌发育,其中以马鞍岭火山口为最典型,火山溶洞极为壮观,今已开发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平原多分布在环岛的滨海地区。除南部个别地方山脉直逼海岸外,包括冲积平原、海积平原、冲积—海积平原、泻湖、沙地等,为本岛的主要农耕地区。环岛平原在地区分布上,琼北有文昌海积平原,琼西北有王五—加来海积阶地平原,琼南有琼海—万宁沿海平原和陵水—输林沿海平原,琼西南有南罗—九所滨海平原。
南海诸岛地形具有面积小、地势低的特点。其中以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面积较大,计1.8平方公里,其余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最高的西沙群岛石岛,海拔也不过12-15米,其余一般都只高出海平面4~5米。此外,还有一群暗沙——水表岛屿。
Ⅸ 青海西宁海南地质情况
海南州在地貌分区上属柴达木--湟中海拔盆地大区,青海东部中海拔盆地分区,青海湖--共和中海拔盆地小区。海南呈北西西--南东东向之盆地与山地相间的格局,由北而南依次为青海湖盆地、青海南山中起伏山地,共和--贵德盆地,河卡山中起伏山地,兴海--同德盆地,蘑菇山--桑赤岗大起伏山地。在这种近东西向起伏相间的格局两端,西为北北西--北西走向的鄂拉山大起伏山地,东为西山--扎马日岗中起伏山地,这种基本地貌的形成,是基于地质构造山断块抬升的山地与山间断陷盆地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以及共和盆地东西两侧各存在一个近南北向的构造带。山地是海南主要地貌类型,面积占海南陆地总面积的42.3%,丘陵及残山占海南陆地总面积的11%;中海拔平原和台地占海南陆地总面积的46.7%,其中河谷阶地为12.4%。
海南州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四围环山,盆地居中,高原丘陵和河谷台地相间其中,地势起伏较大,复杂多样。海南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5305米,最低海拔2168米。
海南州: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因地处著名的青海湖南部,故名海南。地理坐标为东经98°55′--105°50′,北纬34°38′--37°10′,东西宽260千米,南北长270千米,面积为4.45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的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