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地质板块是什么
『壹』 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处于什么板块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亚欧板块,还有部分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西藏、云南西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台湾、福建沿海)。
『贰』 中国三大自然区是什么,详细说明
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1海拔较低 有广阔的平原 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河流为外流河 4植被以森林为主 部分为草原森林 5处极少数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 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 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 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空气稀薄 气温低 冻土广布 太阳辐射强 风力大 3植被为荒漠 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 土层薄弱 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 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宝
『叁』 中国处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它们分别是()()()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肆』 中国地质板块划分是什么
好像是六大板块。七小版块。。。具体的小版块名字好诡异的说~~~
帮你顶一下吧
『伍』 中国的三大地震带包括哪些省市县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陆』 中国三大砂岩地貌是什么
中国三大砂岩地貌是由砂岩形成并命名的地貌类型分别是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和嶂石岩地貌。
『柒』 中国地理分那几板块
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华中,东北三省,
『捌』 中国地质分布
中国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相接,各地区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很不相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这为我国类型多样、数量巨大的金属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铁矿:我国分布有各时代的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类岩浆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铁矿床。
沉 积变质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岩浆晚期铁矿床与基性、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有关。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主要赋存于中酸性-中基 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与富钠质的中性、基性火山岩侵入活动有关。沉积铁矿床产于新元古代以后各个地质 时期的地层中,其中时代最老的是早震旦世沉积铁矿床,分布最广的是泥盆纪“宁乡式”铁矿。
锰矿:我国锰矿绝大多数产于地台区,只有少数产于地槽中,从成矿时代看,以前寒武纪和泥盆纪的锰矿储量为最多,分别占32%和30%。
铬矿:我国铬铁矿均直接产于超基性岩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有工业价值的含铬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为海西期和阿尔卑斯期,其次是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期。
钛 矿和钒矿:产于钒钛磁铁矿中的这两类矿产主要受四川攀西地区和河北北部的基性-超基性岩控制。钛铁矿砂矿床有滨海沉积、残坡积和河流沉积等多种成因类型, 成矿时代多属第四纪。沉积型钒矿多产于扬子地台和秦岭-祁连褶皱系的所谓“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即广义的“石煤”)中。
铜 矿:我国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形成了多种铜矿类型:斑岩型铜矿和夕卡岩型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在离散板块边缘和会聚板块 边缘以及岛弧环境等均有产出;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型铜矿产于大陆壳海西-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环境;海相沉积(变质)岩型铜矿产于稳定大陆边缘裂谷或类 似张裂构造的早期阶段;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铜镍矿产于大陆边缘和增生褶皱带边缘深大断裂环境;陆相火山岩铜金矿产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带环境。从成矿时代 看,主要是中生代、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其中燕山期成矿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铅锌矿: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 酸盐岩型铅锌矿床多数产于地台区,少数分布在冒地槽区,主要分布在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以泥盆纪— 二叠纪为主(46%),其次是前震旦纪(19%)、寒武纪—志留纪(15%)、震旦纪(11%)。
铝土矿:我国古风化壳铝土矿都与侵蚀间断面的古风化壳有关,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其次是二叠纪。
镍矿:我国镍矿除云南墨江一处属风化壳矿床外,其余皆为岩浆熔离矿床。该类矿床主要分布在准地台内部区、过渡区和地槽内部区,以过渡区为主,与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体有关,元古宙和海西期是两个主要成矿期。
钨矿:我国钨矿分布在三个成矿带:滨太平洋钨矿带、秦岭-祁连山和天山钨矿带、三江-喜马拉雅钨矿带。钨矿与燕山期的中、早期花岗岩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尤以燕山早期至关重要。
锡矿:中国锡矿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古生代华南褶皱系、中新生代滨太平洋褶皱系,以及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许多大、中型锡矿床均产在燕山晚期重熔-再生岩浆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的内外接触带。
钼矿:我国钼矿分布于两个成矿带:东部的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和西部的三江褶皱系铜-钼成矿带。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铜钼矿床均为中生带燕山期的产物。
锑矿:我国锑矿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层控矿床;不规则脉状锑矿床;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多金属矿床,及火山岩层中似层状、脉状锑矿床,成矿围岩多为泥盆系和元古宇,其次是二叠系和三叠系。
金 矿:我国岩金矿与三个时代的岩浆岩有关:一是加里东期花岗岩;二是海西期的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三是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由于成矿物质 主要来自古老基底的矿源层,东部地区金矿层控性明显;而西部地区岩控及深断裂控制明显,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基性-超基性岩。
银矿:我国银矿形成于元古宙到中生代的各个地质时期,其中尤其是燕山期,矿床的数量和规模都居于首位。在空间上,银矿床主要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地台凹陷盆地,以及活化地台的火山-沉积断陷中。
稀 土金属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铌矿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矿床,位于华北地台与大兴安岭褶皱系交界处,赋矿层位为中元古界浅海相沉积浅变质的白云岩、 板岩和石英岩,与矿化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为海西期黑云母花岗岩。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发现的风化壳型稀土矿床具有重要意义,含矿原岩是富含稀土的花岗岩、混合 岩及火山岩,矿床受含矿原岩和地形地貌条件控制,根据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可分为单矿物型和离子吸附型两种,后者是一种新类型稀土矿床,目前成为我国稀土 的重要来源之一。
『玖』 谁能分析一下中国的地质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73)、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别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借鉴前人成果,结合此次编图所取得的资料,认为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活动的综合反映,而板块活动与陆内块体再活动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从而形成一定的构造体系域。这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的原义和范畴已不尽相同。强调板块相互作用与板内构造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构造形变的综合形态、主体构造带展向、复合关系及其动力体系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贺兰—康滇等4个主要的构造体系域,它们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构成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所编1:250万地质图上最主要的区域断裂(表5-1)计89条(图5-2),有45条属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性断裂,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体系域,其中包括6条板块结合带和6条重要的微板块结合带和10条地壳拼接带,多数有蛇绿岩带、构造混杂岩带发育。不少伴有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其中有16条已发现有蓝片岩带。而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在中央造山系发现。由于绝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发育历史和复杂的力学转变过程,地质图未能区分其属性。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
该域包括任纪舜(1997)所划分的古亚洲构造域,但范围、时限更为广泛,主要是还考虑了板块拼合后的陆内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划分的3条巨型纬向带为主体,还包括其间所镶嵌的东西向排列的陆块或地块。这些构造形体总体循近东西向展布,中部约略向南弯曲或形成规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弯滑构造,如淮阳弧、广西弧等,并相伴有NEE、NWW向一对X型剪切构造。
该体系域主要发育于我国中北部,包括发育于晚元古代以来,定型于华力西期的天山—兴蒙造山系和定型于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带以及其间的塔里木、华北陆块。形成于燕山期发育于特提斯与华夏构造域之上的南岭构造带也是该域的新成员,以隆起—花岗岩带为特征,是陆内造山的产物。除此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构造带。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为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关闭,冈底斯—印度板块多次相对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个主体为NW向、中段为近EW向、东南段约略向南东撒开的反S状弧形挤压地带,是总体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发生的构造畸变。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带之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NW向的右江造山带也属该域组成部分。主体由一系列造山带间夹羌北—昌都、羌南、冈底斯等长条状弧形微陆块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断裂带,亦呈反S状,长达1 000~3 000 km余,多数伴有蛇绿岩带、外来混杂岩块或蓝片岩带,他们一般具有拉张、逆冲挤压等复性特征。东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转,南段显示右行,其间的块体有向SE挤出的趋势。多数断裂活动性较大,为地震多发带。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全长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为两支:一支为羊湖—金沙江断裂,发育西金乌金蛇绿岩带,并有榴辉岩分布,在蛇形沟新发现有早二叠世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另一支为郭扎错—若拉岗日断裂,在藏北青南沿带发育二叠—三叠系复理石、硅质岩、基性火山岩及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且有蛇绿岩残块及蓝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向,由金沙江蛇绿岩及含志留系—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的泥砾混杂岩组成宽达30~40 km的强变形带,以逆冲兼有右行剪切为特征。南段经哀劳山延出国境,与越南黑水河消减带相连,以逆冲兼有左行剪切为主,是一条对接于印支期的微板块结合带。甘孜-理塘断裂带为金沙江-红河断裂带的NNW向分支,北段为逆冲左行剪切,南段以右行剪切为主,带内有理塘蛇绿混杂岩和蓝片岩、志留系二叠系灰岩的外来岩块。
龙木错—澜沧江断裂带:西起龙木错,过青海后转沿澜沧江南下,出境后与泰国清莱—马来西亚结合带连接。境内长2 800 km。西段于藏北加错见蛇绿岩;双湖地区也有蓝片岩带发育,南段有昌宁—孟连二叠纪蛇绿岩带。可能是一条二叠纪晚世微板块结合带。
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前已述及,该断裂带西起班公错,经改则、丁青转怒江南下出境,中国境内长2 500 km。北西段分布有班公错、改则、丁青、碧土、滇西三台山等三叠纪—白垩纪蛇绿岩带和改则蓝片岩带;南段与澜沧江之间的昌宁—孟连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带,现归于澜沧江带,但与怒江带有何联系,还值得研究。除此,伴有木嘎岗日群(J)含放射虫硅质岩—复理石,显示洋壳自北而南俯冲,冈底斯向北仰冲。结合带最终对接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初。该断裂带南侧此次新厘定的噶尔—纳木错断裂带,沿带有6处蛇绿混杂岩和放射虫硅质岩—复理石分布(K1),还可能与波密地区迫龙藏布蛇绿岩带相连。小洋盆闭合于早白垩世末,断裂带显示自南向北俯冲。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河谷展布。自萨嘎以西分为南北两支。东端在墨脱形成大拐弯出境,中国境内长1 700 km,宽几至几十千米。其北为冈底斯白垩纪—始新世火山弧,以南发育弧前盆地复理石楔。有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放射虫硅质岩、泥砾混杂岩和蓝片岩分布。最近在林芝玉门有三叠纪蛇绿岩带发现,说明洋盆在三叠纪已经出现,对接于白垩纪未。断裂带为自南向北俯冲。
道孚—康定、紫云—南丹、右江等NW向断裂以挤压兼有左行走滑为特征。道孚-康定断裂带也称鲜水河断裂带,自二叠纪以来长期活动,中新世后左行走滑总距达80~100 km(许志琴,1997),南延有可能与小江断裂带相接,是一条地震活动频发带。
在喜马拉雅造山带有定日—洛扎断裂、喜马拉雅主中央断裂和主边界断裂,为一组向南凸出的逆冲推覆断裂系。喜马拉雅主中央断裂向北缓倾,倾角30°左右。主边界断裂带北侧的古老地层向南逆冲于山前的西瓦里克群(N+Q)之上,显然是印度陆块向北俯冲的产物,其形成时代为10 Ma~22 Ma(潘桂棠面告)。同时伴有强烈的伸展作用:高低喜马拉雅之间的藏南拆离带,大规模向NE滑脱,向东至墨脱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叠接,形成时代为12 Ma~21 Ma(潘桂棠面告)。沿北喜马拉雅构造带由拉轨岗日群组成一条穹隆群,最近区调证实是伸展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串变质核杂岩构造。在冈底斯地区垂直造山带有多条近于等距的SN向地堑或张裂带,最近区调发现,其中当穷错—许如错地堑有中新碱性世火山岩、侵入岩(26.1 Ma),申扎打个隆弄巴沟口SN向断裂,为一强地震活动带,它们也与印度陆块的嵌入、高原隆升背景下的陆内伸展有关。
华夏—滨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
任纪舜等将中国东部划归由在太平洋—太平洋动力体系形成的环太平洋构造域。程裕淇等则分为由扬子、华夏两个古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古华夏构造域和燕山期以来由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滨西太平洋构造域。根据1∶250万地质图编图资料,对古太平洋构造所知尚少,故在前人划分基础上称为华夏—滨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华夏构造域地域限于中国东南部地区,滨西太平洋构造域则扩及整个东亚地区。华夏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块的相互作用,主要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以及由南东向北西的挤压碰撞,自四堡运动至加里东运动完成拼合。印支、燕山运动时期两个古板块又发生强烈的陆内挤压嵌合作用。加里东造山运动时期华南造山带先自南向北不均一仰冲推覆,后自东向西仰冲拼贴,奠定了该区构造轮廓。形成了总体为NE向、中段为EW向的反S状的江南地块和反S状钦—杭结合带以及反S状罗霄—北武夷—会稽山加里东期前缘褶冲带,也可能是EW向构造带在特定条件下的一个变种。除此,还发育有稍晚的近南北向叠加褶皱和一些更晚的NE向的褶皱带、断裂带。该构造体系域的NE向反S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域的NW向反S构造带在中国南部围绕四川盆地,约略呈犄角之势,只是前者规模略小,不完全对称。
燕山运动以来,由于陆内收缩和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东亚滨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主要包括辽阔的中国东部陆缘活化带、完达山造山带和台湾造山带以及东南海域,在东部陆区叠加改造中国东部的华夏构造体系域与古亚洲构造体系域,形成了一系列NNE向的隆起—岩浆带和松辽、华北等大型盆地,其间发育一系列的NNE向巨大的断裂带,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嫩江—青龙河、济宁—团风、镇江—广州、丽水—海丰、长乐—南澳、台东纵谷、台湾中央山脉、台西山麓等断裂带,也卷入了狼山、弥勒—师宗、抚州—遂川等NE向断裂,重要的有30条,不少断裂的一些段落并不连续,呈左行侧列排列,其性质以逆冲兼有左行走滑为主,且以自SE向NW仰冲居多。他们在晚白垩世时大部分转化为正断层,局部发生位移不大的右行走滑,其中以汾渭断裂带控制的“之”字状地堑系最为特征。台湾的一束NNE向断裂在新近纪以来作叠瓦式向西逆冲,至今仍有活动。
该域著名的郯庐断裂系纵贯中国东部,它是中生代以来在一些古断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郯庐断裂带为主干,南北均有一些分支,形成一个具有成生联系的断裂系统。居于中段的郯庐断裂带由一束平直的走滑断裂组成,断面向E陡倾,在其两侧变形特点有明显不同。东盘以长距离牵引拖曳为主,断续出露的青白口纪张八岭群、南华—震旦系及古生代地层,在庐江、张八岭一带呈NNE走向,向北逐渐向东偏转,至苏北宿迁—泗洪、响水—淮阴一带转为NE、NNE向。总体呈NE—NNE向大型弧形构造,其间可能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拉断现象,显然具牵引弧特点。至于肥东地区出露于郯庐带中的阚集岩群、肥东岩群等中深变质构造岩片,这些古老硬脆的块体,很可能是走滑错断的碎片。还需要说明的是在郯庐断裂带的南部广济、宿松等地断裂两侧的震旦纪及早古生代地层大致呈由NWW向转为NE向的弧形,平移错动不显著,说明郯庐断裂带南部是在一个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大走滑拖曳部位在郯城、庐江一带,向南逐渐减弱消失。郯庐断裂带的西盘构造带与构造线主要为NWW至EW向,与走滑断裂带直交,不具拖曳特点,出现巨大断距。郯庐断裂带南端达长江北岸,与扬子陆块北缘逆冲断裂带以及大别推覆体前缘断裂带同时终止广济附近,即他们具有共同终点。由此不难设想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深层俯冲和大推覆与郯庐断裂带的大平移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平移作用导致和加强了西侧华北陆块的深层俯冲和大别块体向南挤出与推覆效应。而推覆与俯冲是以郯庐断裂带为边界条件,并使走滑断裂带随推覆同步发展延伸。这种走滑与推覆的联动现象在中国东南部已有多处见到。郯庐断裂系南延部分的庐江—怀宁断裂,平移距离很小,该断裂在湖口与赣江断裂带相接后,因九岭叠瓦式逆冲推覆带沿其西侧向SSW方向推移,使其平移特征得到显著加强,以后形迹断续零星,至粤西地区主要是迁就利用了较古老的四会—吴川断裂带,又有所加强。郯庐断裂系北段为舒兰—依兰断裂带和敦化—密山断裂带,断裂走向也向NE偏转,左行走滑作用明显减弱,敦化-密山断裂后期右行走滑则比较明显。根据地质依据和大量定年数据,郯庐断裂带启动于三叠纪末(2088Ma~245 Ma)(王小风等,2000),强烈走滑于侏罗纪—早白垩世(100 Ma~208 Ma),晚白垩世至古近世为伸展期,新近纪又有一些挤压或右行走滑。断裂带西侧大约也在印支期发生了华北陆块向南俯冲,处于中下地壳的大别山“山根”受到挤压深层发生超高压变质,开始挤出,在中部层次形成低温高压蓝片岩带。于侏罗纪时岩块大规模向南逆冲推覆,在白垩纪时大别山体开始隆升,周边断陷。东南沿海的长乐—南澳断裂带走滑剪切的时限集中于100 Ma~120 Ma(舒良树,2000)。所以中国大陆东部的NNE向走滑作用启动时间有所不同,但均结束于100 Ma前后。
除此,在东南陆缘还发育一组NW向张裂带,断裂形迹断断续续,向陆内逐渐闭合,沿带发育中新生代火山、断陷盆地和成串的火山机构及小型侵入体,沿九江-宁德、会昌-云霄断裂带有中酸性同熔型斑岩、次火山岩或晶洞花岗岩分布,具深张断裂特点。沿海的晶洞花岗岩沿九江-宁德断裂带达赣东北的灵山。
贺兰—康滇构造体系域
该域主体纵贯我国中部,包括贺兰山、康滇、黔中一带的褶皱带和断裂带,以及近SN向的鄂尔多斯盆地,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以及四川盆地。该体系域居我国地质构造的中轴,而上扬子古陆块(现四川盆地),则是多体系聚合施压的稳定核心,构成中国的中心构造结。其西面是“北、西双向”挤压而成倒三角形的松潘—甘孜褶皱区(许志琴,1997),北、东、南三面为大巴山、江南、川南等弧形褶皱带所围绕。从深部构造看我国地壳西厚东薄,西南特厚、东南特薄,而该域地壳厚度为38~45 km,大致代表我国地壳的平均厚度,恰为“中性”的过渡带(程裕淇,1994)。
该域有7条重要的断裂带,均为地震活动的敏感地带。北端的鄂尔多斯断裂带,走向SN,向西陡倾,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向E逆冲,东部相对下降,最大降幅可达800 m。中南段有著名的龙门山、箐河和小金河逆冲推覆断裂带,属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前陆逆冲推覆系统。南段于康滇地块发育3条近SN向断裂带,长度均为500~600 km。自西向东依次为绿汁江、安宁河以及小江断裂带,同为左行逆冲推覆断裂带,都是二叠纪玄武岩的喷溢通道,地震活动由西而东依次减弱。
上述格局说明该构造体系域主要是陆内近东西向挤压和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与华夏—滨西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复合联合作用的结果,同时还受到了古亚洲构造动力体系的复合影响。
以上四大构造体系域各具特点,同时又互相迁就、互相改造、互相干涉、互相叠加,形成我国复杂而有规律的构造面貌。
除此,近期限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千山带内部先后的褶皱变形可以平行造山带发生叠加,但也可以近乎直交。如江南地区四堡期限第1期褶皱带为近SN向,第2期即主体褶皱为近EW向;赣中武功山区加里东期第1期褶皱带为近EW向,第2期即主体褶皱为近SN向;汤家富也报导了(2003)安徽滁州、和县、巢湖一带印支期限早期褶皱为NWW向,后期为NE向,均近直交。这也可从板内构造活动和板块碰撞两种作用得到期解释,是否如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漂移的大陆(2)(图)
扩张的海底和活跃的板块
30年后,随着人类认识大陆向大洋挺进,地质学在洋底资料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大陆漂移学说也从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新的姿态焕发青春,终于战胜了固定论,成为现代地质学的理论支柱。
50年代以来,科学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海底地貌进行了广泛而精确的测量,发现大洋底并不像以前所想象的是平坦的,而是在存在着贯穿洋底的巨大海底山脉即洋中脊,它绵延各大洋达几万公里。在洋中脊的顶部为一连续的破裂带。此外还发现了深海沟、断措带、海底平顶山及其分布特征:深海沟与洋中脊大致平行,断措带垂直切割洋中脊,海底平顶山则按年代在垂直洋中脊的方向上排列成行。
面对这些新发现的科学事实,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分别于1961年和1962年借用地幔对流理论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破裂带上涌冷却形成了洋中脊。由于地幔对流,牵引着大洋地壳从破裂带两侧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扩张,当遇到大陆地壳时就插入大陆地壳底下重又形成地幔物质,参加下一个循环的运动。当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碰撞下插时,使大洋地壳消减而形成深海沟,使大陆前缘受挤压抬升而形成山脉或岛屿。据推测,大洋地壳全部更新一次约需1.5亿年时间。所以海洋不是永存的,大陆也并非固定不动。比如,大西洋就是形成于联合古陆内部的新生大洋,扩张着的洋底推动邻接大陆向两侧漂移,大西洋便不断展宽。而太平洋原来是联合古陆以外的古老大洋,岩石圈一边在脊顶生长,一边在海沟俯冲潜没,不断的更新。古老的太平洋具有年青的洋底。联合古陆的的分裂与大陆四散漂移,实际上是大西洋、印度洋新生和扩张的结果。大陆不是独立地沿着洋底漂移,洋底与大陆一样也在移动。海底扩张是大陆漂移的新形式。
对于这种学说,洋底广泛发育的条带状磁异常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对古地磁的研究,是五十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从在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磁性,分析出大量有价值的地球运动资料。因为磁性有稳定的方向性和强度,对它的研究可以推断出远古时地块的位置。1963年,科学家瓦因和马修斯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提出解释海底条带状磁异常的新模式。他们认为在地幔物质沿着脊轴上涌,冷凝成新洋底的过程中,新生岩石圈会沿当时地球磁场的方向被磁化。大量调查表明,洋底正、负磁异常条带的宽度与地磁场转向年表中正极向、反极向期的时间间隔成正比关系,从而证实了海底扩张学说与他们自身提出的模式的正确性。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不仅使大陆漂移学说以新的形式重新活跃起来,而且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兴趣。它为大陆漂移提供了动力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提出以及深海沟的事实向人们提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即地壳并不是完整的连续体,而被分隔成若干块体。1965年,加拿大科学家威尔逊建立了“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块刚性的板块。1967年到1968年期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维和美国的摩根、麦肯齐及帕克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的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说的基本原理。1968年,美国的艾萨克斯、奥利弗和塞克斯进一步阐述了地震与板块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将这一新兴理论称作“新全球构造”。按照这种学说具体说来,板块是指由地震带所分割的内部地震活动较弱的岩石圈单元。由于板块的横向尺度比厚度大的多,因此而得名。狭长而连续的地震带勾划了板块的轮廓,它是划分板块的首要标志。全球地壳共分为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有人将它进一步划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或称为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同时,根据地震带的分布及其它标志,人们还继续划分了纳斯卡板块、科科斯板块、加勒比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等次一级板块。板块的划分并不遵循海陆界线,也不一定与大陆地壳、大洋地壳之间的分界有关。大多数板块都包括大陆和洋底两部分。太平洋板块是唯一基本上由洋底岩石圈构成的大板块。
板块学说较为成熟的解释了一些原先大陆漂移学说面临的难题。板块底下是处于半熔融状态的上地幔物质,称为“软流层”,“软流层”的对流为板块运动提供了动力。当两个板块相遇碰撞时就挤压隆起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就是古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隆起而形成的。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全球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板块构造理论认为,不同的板块可以结合为一体,同一板块也可以分裂向不同方向移动,中间形成新的大洋,例如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且人们预测,红海、东非裂谷和加利福尼亚湾都在不断分裂,正孕育着新的大洋,而太平洋则正在缩小。
实质上,板块构造理论就是大陆漂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它为经典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它从大陆和大洋的全球规模来研究地球历史,将人们传统上加以割裂的大陆和海洋研究统一起来,不再是单一的以大陆的研究来推测海洋的发展,克服了经典理论的局限性。板块构造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一些地质现象,不仅在说明地球基本面貌的形成和发展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为人们建立新的地球史观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最终确定了人们地球史观的活动论,彻底摧跨了固定论的束缚,成为现代地质学和地球史观的理论基础。
有力的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海洋扩张学说和板块学说事实上是辨证统一的学说。作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们从问世至今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肯定,但仍受到少数人的质疑。然而有许多的发现可以为它们提供强而有力的证据。
首先是这一学说较好的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即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造成了地震。地震活动也似乎支持这种观点。科学家们认为,太平洋板块向周围大陆板块的俯冲,印度和阿拉伯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形成了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玛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事实上,全球发生的大地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来自于这两大地震带。
其次,这一学说还可以用来解说其它地质现象。如本世纪日本和菲律宾的火山爆发,科学家们就说都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大洋板块同大陆板块在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发生碰撞,大洋板块被推向地壳下面,而大洋板块里的固体物质被地幔里的高温熔化或煮沸而变轻,再被推向上面以灰尘、烟雾和熔岩喷发到大气里。还有,科学家们通过测定发现了一些数据。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大陆板块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在移动着,并且这一速度可以达到每年20厘米;还有我国和日本应用发自宇宙的电波进行的联合研究揭示,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地壳变动每年缩短2.9厘米;而科学家们发现欧亚大陆板块在与邻近板块互相碰撞、挤压作用下,每年平均上升约0·2——0·5厘米。据此可以推测,台湾海峡约在1.5万年后变为陆地,祖国的宝岛台湾将与祖国大陆在地理上合为一体!
世纪末的1999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首次发现了一种环境敏感度极强的甲壳动物--新型介形虫活体。介形虫具有不迁移性,特定的介形虫只适合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而这些被称为“马氏唐古拉介”的小虫被发现的位置,正好位于青藏高原的第二缝合带——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上,这条缝合带是大约在1亿多年前的大陆碰撞、小洋盆地消亡后形成的,横亘在西藏中部。因此,新型介形虫的发现,很可能是大陆碰撞的“活证据”。也就是说,1亿多年前,这些现存介形虫的“祖先”就随着印度板块从非洲大陆分离并来到这里“定居”。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大陆漂移理论从其经典形式到海底扩张说,再发展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完成了它理论发展的三部曲,终于实现了地质学和地球史观的伟大变革。它在探讨山脉和海洋的成因、地震活动、矿带分布、古气候状况、生物演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然而历史是不可逆转的,人类在其短暂的历史中无法亲历地球上动辄上亿年形成的地质现象。站在青藏高原这一世界屋脊上,我们感慨曾经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地壳剧烈运动中一去不复返,只能通过一块块海洋生物化石,一群群断裂扭曲的山脉和一堆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来领略昔日大海的风采。
面对沧海桑田的变迁,人类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大自然用它的巨笔不停的在地球上作出了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卷,无时不刻的改变着地球的容颜。谁能知道,明天的地球将会是怎样的呢?
『拾』 中国可划分为几个板块
指的是中国的板块分布,中国可以分为三个板块阶梯。
地势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是第一级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第二级阶梯为界。
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阶梯。
(10)中国三大地质板块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多成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大兴安岭山脉、武夷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巫山山脉等。
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7座,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