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怎么提高构造地质学

怎么提高构造地质学

发布时间: 2021-03-08 02:15:11

A. 构造地质学就业怎么样

科研院所、地质勘探单位,主要就理论研究这些吧 好的话可以搞一些成油盆地演化,以及构造控制金属矿藏、煤田分布、热源分布等应用性强的东西 我也打算学构造地质 准备考这方面的研究生呢

B. 长安大学构造地质学怎么复习

构造地质是物理力学与地质学理论结合的科学,学习构造地质学首先要立专足宏观地质,眼界放开阔,属不能局限于书中模型。之后利用物理力学方面的知识去学习各个构造地质模型和构造应力分析图件和公式。弄清其原理,再应用于宏观地质现象解释。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注重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的同时注重于各章节的联系,地质学本身没有章节之分,它是一个整体。(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学习它的一个过程就像是介绍了一个人的各个器官的特征(构造地质学),当你学完后,在你的脑海中最终要呈现出一个人的形象出来(各种构造现象的成因,原理,随时间推移的演化过程)
要形成一个体系,必须做到与之描述的地质现象融会在一起,这样理解了就记住了。
希望帮到你

C. 简要说明大地构造学和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大地构造学: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的构造、演化及其运动变形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学科,是研究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不仅对深入认识地球发展史和地壳、岩石圈运动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研究成矿条件、地表成因及预测矿产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地质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地壳的大型乃至全球构造的发生、发展、区域构造组合,以及它们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学科。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1965)把构造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建造和改造。建造代表形成,是地壳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地壳发展演化的物质反映;改造代表形变,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或具体表现。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分析法与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由于不同作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大地构造学派。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地质学主要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影响、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学科。构造作用或构造运动常是其他地质作用的起始或触发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地质学说通常也就成为地质学的基本学说。

基本内容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质体的次生构造及其成因和演化,同时也进行构造作用环境的重建和反演的研究,可概称为改造和建造。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和形成,并具复杂多样的特征。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次生构造都与内生地质作用相联系,这与地球深部作用紧密相关。岩石圈板块运动是地质构造演化的主因,所以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尽管有尺度不同和目的不一的差别,但都必须着眼于全球整体的地质演化规律与特定的形成环境相结合。

各种构造作用主要都集中在上地幔圈层以上的岩石圈内,因而岩石圈又

造山运动

称为构造圈。在这里,既有现今的活动构造现象,如地震可测量的板块运动向量等,也有各种已经固结了的构造,这种历史中的构造一直可追溯至38亿年以前的古老地质体中。

持续不断的构造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各种地质体发生形变,如岩层弯曲和断裂;地表升降造成山脉、高原和盆地;地表遭剥蚀和盆地内沉积;岩浆的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等,它们都直接间接地由更为广泛而具体的构造运动所引起的。从矿物晶格位错至造山带的形成,不同成因环境和层次的变质作用现象,岩浆岩分带,大陆碰撞区地壳压缩隆升和邻区的盆地沉积充填,以及地质体演化发展中的构造叠加和改造等,都是次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也研究由构造作用决定的原生构造现象,如造山带的位置和形态、盆地的形态和分布,各种层次的变质作用与分带,不同成因的岩浆岩侵位和喷出活动条件等的本身特征,都由构造环境所决定,是由先期构造造成而又成为后继构造作用的基础。

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学一样始于对大陆地质的研究。地壳构造具双层模式特征,不同深度层次的构造变形机制、作用过程和产物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地下一般为10~15公里深处的脆韧性物性过渡带上下的差别。其浅部常见脆性构造变形,构造发育不均匀;而在过渡带之下,以韧塑性均匀剪切变形为特征,各类韧性剪切构造面一般都很平缓,多强烈置换构造和透入性特征。浅部的脆性断层向下进入韧塑性带时常产状变缓。具细粒化重结晶的糜棱岩则多形成于脆韧性过渡带附近或更深些。

构造变形的各种不同速率和长时间的作用进程,可造成地质体的穿时现象,而不同阶段的构造作用可使构造发生递进变形或叠加;它们在时空上的关系,主构造期间及递进变形期内的演化序列,又常与沉积作用或岩浆侵位相关,这种具明显对应关系的主期又称为构造热事件,它不仅是构造变形产物,也是地质阶段划分的重要标志,有重要的纪年意义。

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研究精度则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极高的效益;采用反射地震技术研究地壳结构,并开创大陆地学断面的研究和成囤,所有这些创新技术和理论,已有可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研究具体的构造单元、区域构造特征、水平运动和制图。

实验室内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构造变形条件的温度和压力的测算、古应力场重建及古应力差值估算等已经实现。因此,构造地质研究的观测分析手段已是宏观更宏、微观更微,使不同尺度的构造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和动力学上结合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计算机数字模拟则又开拓了为这方面实验提供可资参考的途径。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


这两者都属于地质科学

D. 实习十 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综合作业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作业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综合性作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综合分析一幅内容广泛的地质图。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读图、作图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都具有较好效果。其他可采用的方式是: 根据提供的条件编制一幅地质图、编写专题读书报告、对标本进行描述和分析、小型专题构造科研等。现对各种方式分述如下。

一、综合读图

(一) 要求

综合读图要求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 1 幅构造纲要图、1~2 幅地质剖面图并给出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二) 读图步骤

读图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第一,初步认识地质图及其全貌,如图名、图幅号、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 第二,分析认识地形总的特点及其与地层和构造的关系; 第三,分析认识地质构造总的特点,包括地层展布及其相互关系、主导构造方向、构造层及其特点和展布。在对全区总的地质构造特点有了初步概念后,应分别按构造层、构造单元、构造方位、构造类型进行地质构造细部的分析和描述。

1. 地层方面

分析地层和地层组合的展布和排列,分析并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尤其要注意角度不整合,这是划分构造层和分析构造发展史的基本依据。

所谓构造层是指一定构造单元内一定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套地层组合(或建造)及其组成的构造,其中常包含一定的岩浆组合。构造层常角度不整合限定。它在地层组合、沉积岩相、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区别于其他构造层。在时间上代表一定构造旋回和构造幕,空间上代表该构造幕影响的范围。

2. 褶皱方面

分析褶皱首先要着眼于全区最发育的最有代表性的褶皱,或从各单个褶皱概括总体褶皱,或从大褶皱入手依次分析次级褶皱。不论是从小型到大型还是从大型到小型,总是要把褶皱的总体和细节查明。查明褶皱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形态特点、组合特点、叠加关系和展布规律,进而分析与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

3. 断层方面

一个地区的断层尤其是大断裂控制着一个地区构造的格架。因此,第一要分析全区性大断裂及其对全区构造的控制性,例如一些划分构造单元或构造层的大断裂; 第二,可按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的关系进行分组; 第三,断层与褶皱不论是在空间展布上还是成因上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分析断层时,要结合褶皱等其他有关构造进行。

4. 岩浆岩体方面

一定地区的岩浆岩体及其组合是在一定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既受区域构造和构造运动的控制,又常受局部构造的控制,而岩体的形成又对其周围构造产生影响。在分析岩浆岩体发育区地质图时,应注意分析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岩体的分布组合规律、发展演化史及其与褶皱、断层等构造的空间分布关系。

5. 构造发展史

一个地区的构造是按阶段性和旋回性演化的,具体表现在一个个构造层的相互叠加上。因此,在分析发展史时,首先应根据地层和角度不整合等划分构造阶段和构造作用期,在划分构造阶段时,应注意确定哪些阶段和运动是主导的奠基性的,哪些是次要的调整性的; 其次,从各种构造的形态、方向和强烈程度以及相互关系上,分析各期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再次,根据地层方面的岩性、厚度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适当分析并恢复各时期的古地理面貌和地壳升降运动的变化。

(三) 编制构造图件

为了表现各种构造,在分析地质图的基础上应编出剖面图1~2 幅和构造纲要图1 幅。

构造纲要图是以不同的线条、符号(参见附录) 和色调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其内容如下:

1) 构造层: 将划分各构造层的角度不整合画在图上,以划分出各构造层。构造层以地层时代代号表示。构造层无统一规定的色谱,一般时代愈老色调愈深,时代愈新色调愈浅。

2) 断层: 各类断层用规定符号表示,并注明和编号。如果区域范围很大,断层发育,则不同时代断层可用不同颜色的符号表示。

3) 褶皱: 褶皱用轴迹线表示,轴迹线的宽窄反映核部或褶皱的宽度变化。褶皱的倾伏应用枢纽产状表示。

4) 岩体: 绘出岩体界线和内部岩(相) 带界面,注明岩石代号及其时代,并标出原始构造产状。

5) 标出代表性地层产状以及节理、面理、线理产状等。

6) 完成图的规范,如图名、比例尺、图例等。

除构造纲要图外,还要再编制 1~2 幅反映全区构造特点的剖面图。

(四) 编写地质构造报告

文字和图表是反映和表现某一地区构造特征的两种方式。地质构造报告是在分析读图和编制图件之后进行的,报告的编写又是分析读图的深化。在编写报告过程中必须使地质图、剖面图、构造纲要图与文字报告符合一致,互相印证,相互补充。报告一般包括以下章节:

第一章,引言。简述综合读图的目的、要求、所读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轮廓以及完成作业情况。

第二章,简述区内地层分布及其接触关系之后,重点阐述构造。这是报告中的最主要部分,首先概括区内构造总体特征,如以褶皱为主还是以断裂为主,构造的方向性,构造单元或构造层的划分。总之,以简明术语勾绘出总的构造轮廓。

构造一章的写法因构造特点而异,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描述:

1) 按构造单元;

2) 按构造层;

3) 按构造类型;

4) 按构造组合;

5) 按构造方位。

以上各种方式可以互相配合,实际上也常常是相关的。例如,构造单元的划分与构造层的划分常常是一致的。一定的构造层以一定构造类型为主,构造方位也常与一定的构造类型密切相关等等。不论按哪种方式描述,既要对代表性或典型构造进行描述,也要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岩体作为一种构造可以在构造一章描述。描述内容包括: 侵入体的名称(如 × × × 花岗岩体) 、产出构造部位、平面形态和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内部岩(相) 带划分、原生构造、侵入时代,如有可能可以岩体总的轮廓加以恢复。

第三章,构造发展史。根据构造层可划分出全区构造发展阶段和构造幕,把全区构造事件列成一个序列。简述各构造阶段的构造活动特点,如构造运动性质、构造作用方式和方向、构造作用强度,以及相应的岩浆活动。如果资料丰富,可对岩相古地理稍予描绘。

在概述中,为了形象地说明构造特点和规律,可绘制一些插图,如剖面图、联合剖面图和立体图等。

二、编制地质图并分析地质图

(一) 方式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编制 1 幅地质图,并在所编制的地质图上进行读图分析。

(二) 要求

编图开始前,应对所编地质图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图的比例尺和面积大小; 第二,地形特点和地形对地质界线的影响程度; 第三,发育的地层、地层组合、接触关系以及各构造层的特点; 第四,断层发育情况,如一条横过全区的大逆冲断层和一系列正断层,或一套叠瓦式断层等; 第五,褶皱发育情况,如一套变形中等至强烈的褶皱、轴向、倾伏和轴面产状等; 第六,岩浆活动特点等。

(三) 步骤

第一,要有明确的主导思想,即在图上要表现的主体构造及与其有关的次要构造、各类构造的空间组合及先后顺序等; 第二,要先编制 1 幅横过全区主体构造的剖面; 第三,编制全区地质图。

以所编图为基础,再编制 1 幅构造纲要图和剖面图; 也可再编写 1 份地质概述。

综合作业采用编图方式,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单项读图实习时,就安排一些单项作图。在学生开始编制地质图以前,发给学生一些参考性图件。

三、编写读书报告

(一) 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构造文献、综合分析、组织概括和表达能力,综合作业可以采用编写读书报告的方式。其课题可以是构造地质学中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问题,也可以是某些地区存在的构造问题。

(二) 步骤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编写读书报告,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选题,并附以选题意义和有关文献; 第二,阅读文献并作摘要或笔记; 第三,拟定提纲; 第四,编写报告。

指导中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如何阅读文献资料、如何分析问题以及如何组织材料。

四、描述构造标本

规模大小不同的各级构造常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些不大的构造标本上往往呈现出单一的或复杂纷繁的构造现象,它们既反映小构造的特点,也反映大构造的一定特点。所以描述构造标本是培养学生学习观察和分析构造现象,提高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技能的良好方式。

(一) 方式

对所选标本附以选题意义、基本要求、参考文献等。

(二) 步骤

对标本上的构造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进而探讨其空间和时间的组合关系和形成机制。最后完成 1 份小型专题地质报告,最好附上相应的素描。

五、作业

读图1,按综合读图的要求画一条过 A ― B 的图切剖面和几条图区内典型的地质剖面,并以金山镇地区地质图为基础编 1 幅构造纲要图,最后,完成 1 篇地质报告。

图1 金山镇地质图(综合作业用图)(C 现为二分,本图所用为此前资料)

E. 学习任务学习构造地质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构造地质学就是分析地质构造,弄清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质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的规律及动力来源;与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构成了联系。

二、实践意义

应用构造地质学的客观规律指导生产实践,可以解决地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预报、地质灾害防治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大量实际问题。

茫茫大地,矿在哪里?矿在石头里——且看“矿”字的拆字。这就要求我们地质工作者对区域地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国土资源大调查),也就是运用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各种技术手段,搞清楚大地构造格架及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具体矿山中的矿体形成、储集、破坏等诸多问题也给予重要指导,因为地壳中的矿产分布是受一定地质构造控制的。一般来说,大型断裂是导矿、控矿构造,中小型构造是布矿与赋矿构造。具体而言,内生矿产与断裂构造关系极为密切:断裂构造可控制矿体的存与失,褶皱构造的转折端(倾伏端、扬起端)控制鞍状矿体(图1-2)。外生层状矿产的赋存状态与褶皱形态、断层分布关系也较为密切。而石油和天然气等常在特殊构造环境中形成,如在深部封闭的穹隆和背斜顶部等处富集。

图1-2 地质构造对矿体控制情形

构造地质学研究为地震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地震是现代构造运动最直观的反映,大多数地震都为构造地震,它们大都位于板块构造边界,以及在活动断层带的端点、交叉点、拐点处孕育。如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国中央地震带(贺兰山-龙门山-云南鲜水河断裂带)均为活动断裂,也是我国现在地震的频发地区。因此,构造地质学对地震预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地质构造运动造成频繁的火山喷发,大量烟尘、毒气的释放不仅污染了空气,还会导致降水异常,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此,人类必须通过构造地质的研究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为工程选址寻找“安全岛”,评价工程的稳定性。通过构造地质的研究,则可分析出哪些区域较安全,哪些区域稳定性差。如活动断裂带内的裂隙发育,使得地层强度降低;软弱的断层泥的存在,使工程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工程选址要尽量避开这些地段,或者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水是无孔不入、无隙不钻的一种流体。地下水资源的富集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而地质构造中的断层、节理、劈理等破裂构造,既是富水地段又是漏水通道。研究地质构造,可以解决地下水资源勘查及其在工程选址、工程施工中趋利避害的问题。

F. 如何成为地质学家

首先解释一下地质学:地质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成分、理化性质、结构构造、地球形状及表面特征、地球的生成和历史、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及演化、地壳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进行上述研究的相关科学技术。

简单地说,地质学家就是从事上述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估计这个答案你看着会有点摸不着头脑,我试着具体点

地质学家的任务,第一,是弄清楚地球的结构、物质构成和演化规律,以了解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物理学、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地震学、火山学等。
第二,是在前一条基础上弄清楚物质(各种矿物、元素、流体物质等)在地球内部的循环规律,弄清楚各种岩石矿物、地下水的产生(或循环)条件和埋藏条件,为找矿采矿、采取地下水服务,以支持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分支学科包括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煤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矿床学等
第三,是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弄清楚各种地质活动产生的原因或触发条件,弄清楚它们对人类活动有怎样的影响,以便避害趋利,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灾害损失。分支学科包括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等

任务这几段完全是我自己概括的,俺是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学专业的在读硕士,限于水平有限,在专业人士看来可能是有一些疏漏、错误,但我想基本上也能大概概括了当前的地质学研究者们正在做的事,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去找找相关书籍、文献资料阅读,一般入门级教材可以读《普通地质学》,有数个版本,区别不大。

至于地质学家平常都在干什么嘛:先确定研究课题,再讨论研究方法和手段,制定研究方案,然后多半会到实地考察、采样,再回学校或研究单位,通过实验或信息手段处理样品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最后提交研究报告。
因为这个学科需要现场调查、勘测、取样什么的,所以搞地质的经常在野外跑,不少时候还会在人烟比较少的地方跋山涉水,还是比较辛苦的,并且有一定危险性(我读本科时必修课里还有攀岩和游泳的)。典型的比如当时汶川地震时,所有人都往震区外跑,有三队人却是往里面跑,其一是部队,二是医生护士,三就是搞地质的了。以前有句话叫“嫁人不嫁地质郎”,说的也是这么回事,不过现在情况要好得多了,可以开车到很多地方,不像过去完全靠两条腿,多数情况下也不需要风餐露宿,只不过仍然是要经常跑野外的,回来做的事就是做实验、处理数据、研究讨论结果和写报告

G. 长安大学研究生构造地质学怎么样

和去年构造地质专业的理学A区线持平 今年估计上调 A区今年的分都高呀!我也学地质的,今年也考了,长安大学不招收调剂生,另寻出路吧。 我就

H. 构造地质学,综合分析题,这个答案怎么写得,最好是标准答案。

除去早第三纪外,地层从老到新为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断代缺失石炭纪、二叠、三叠纪地专层,上属覆不整合接触侏罗纪、白垩纪地层。
志留纪地层两侧对称,为一褶皱;
中间新,两翼老,为一向斜;
一般同一海拔下向斜核部越窄,剥蚀程度越高。南西一侧核部泥盆纪地层窄,因此,南西一侧表示断层两盘中相对上升的一侧;
地层无相对移动,不具左、右行平移性质,非斜滑断层,为单纯上、下位移的正断层或逆断层;
根据侏罗纪、白垩纪地层走向及空间展布形态,判断其为正断层,倾向为北东。

因此,1)的答案为NE;北东;2)就是上面写的就行。

晚了哈,已经考过了。其实想当年我上构造学的时候也不是很明白所以然,糊弄过去了。

I. 急求,这几道构造地质学读图题怎么做

a上盘下降 正断层 b上盘上升 逆断层

J. 怎么才能学好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比较复抽制象,不光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关键是要野外多看,看到各种构造现象,大脑里会豁然开朗的。
不推荐一开始就很深的去研究构造应力方面有关力学的。
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当时我学习褶皱,就买了很多颜色的橡皮泥,叠起来弄成褶皱的样子。这样就能很直观的看到核部和两翼。很多方法你得自己在学习中体会。
还有几次坐飞机,鸟瞰中华大地。整个山脉连绵起伏,就像波浪一样,有波峰和波谷。所以向你推荐一本书《波浪镶嵌构造》张伯声院士的。写得很好。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