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地质是什么
① 油气藏地质概况
滨南玄武岩及上覆白云质角砾岩是该区主要的储集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孔洞,其上下及周围回均发育暗色泥岩烃源答岩,形成储层被源岩包裹的格局,故称为“外生内储、孔洞式”油气藏。
滨南玄武岩区东邻利津生油洼陷,北接滨县凸起,西部和南部分别为林樊家和尚店潜山披覆构造(图7-1)。Es4末期,滨南地区沉积了深灰色泥岩夹粉砂岩;Es3早期,滨南断裂活动形成了西部抬升,东部倾没的地垒雏形,随着断裂活动的加剧,基性岩浆上涌溢出地表(并伴有火山爆发),形成Es3下部的溢流玄武岩(局部夹火山角砾岩)。该玄武岩呈北西—南东走向,长约10km,宽约3km,面积约30km2,最大厚度160m(滨353井一带)。由于滨南地区西高东低的地貌特点,东部发育了水下喷溢玄武岩,而西部形成水上喷溢玄武岩。在玄武岩上部,自下而上依次沉积了泥质白云岩、棕色油页岩和灰色泥岩及粉砂岩。总体上,该区地层自东向西、西北方向逐渐减薄,玄武岩与沉积地层恰好相反,自东而西逐渐增厚。
② 形成油气藏的六大基本地质要素是什么
生:生油层,富含有机质且大量转化为油气。
储:储层,为油气提供储存空专间。
盖:盖层,覆于生属油层、储集层上部,阻止油气的向上散逸。
圈:圈闭,油气保存的构造、地层、岩性条件。
运:运移,石油由生成到储存的有效流动。
保:保存,适合油气保存的综合条件。
③ 油藏与气藏地质方面区别
油藏和 气藏的形成都是烃源岩在门限温度以上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通过不整合或者断裂版等通道遇到合适的圈闭权成藏,在运移过程中等遵循差异聚集原理,及先聚集气然后是油,一般气藏对 储层的要求相比油层差,盖层是气藏比油藏有要求高。。。乱说了半天 不知能不能帮助你
④ 油藏地质概况
文东油田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区域构造位置处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文留构造东翼,东以文东断层为界,西至文50断层,北以文16断层为界,南到文72-407井,为一北窄南宽、北东向延伸的狭长形逆牵引背斜,是文东大断层逆牵引形成的构造[14-16]。其上发育两个构造高点,即文13和文16高点。文13构造高点处于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逆牵引短轴背斜构造,是本区隆起幅度最高的构造,埋深在3050m以下,闭合高度约200m,构造圈闭面积约13km2。北端文16构造高点处于一个向南西倾没的鼻状构造,隆起幅度次之,埋深在3240m以下,比文13高点深约190m,为构造岩性圈闭,闭合高度约100m,圈闭面积约4.5km2。文东构造带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两头低,具有南部构造复杂、北部简单的特点。各级断层对油、水系统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地层为新生代陆相砂泥岩、岩盐、石膏岩、油页岩,夹灰质岩、泥质白云岩、含膏泥岩的间互沉积。文东油田平面上被断层分割成5个断块区,分别为文13东、文13西、文13北、文16和文203块(图1-1-1),主要含油层位沙三中4-10砂层组。
图1-2-1 东濮凹陷黄河北地区沙三段盐层分布图
(原图的地层划分体系早已不用,故修改图件(采用现行分层体系)只讨论沙三段盐层分布,故图名也略调整)
文东地区沙三段油藏发育有文9盐和文23盐盐层(图1-2-1)。文9盐沉积厚度为200~400m,一般分布于沙三上的下部和沙三中的上部;文23盐沉积厚度大致为600~700m,最厚可达1000m以上,主要分布于沙三中的底部和沙三下。沙三中油藏位于文9盐与文23盐之间,油藏埋深3400~3800m。由于油层埋藏深,具有多套盐层,文9盐上下油藏原始压力系数差异大,造成井身结构复杂,技术套管需要下到3000m左右,钻井投资高。
文东沙三中油藏具有北部构造简单,南部构造极复杂的特点,北部的文16和文13北、文13西块东北部构造简单,动用石油地质储量1640×104t,占文东沙三中油藏动用储量的42.01%;南部的文13西南块、文13东块、文203块构造极其复杂,文13西南块在2.3km2内,发育17个小断块,平均单个断块面积小于0.15km2。文13东、文203块内部发育一系列NE向断层,断层间距100~200m,形成了一系列北东走向的宽度约200m左右的长条形断块,断块面积一般小于0.2km2。由于构造复杂,井网密度小造成大多数油井只能单向受效,部分双向受效,部分断块甚至天然能量开发,其石油地质储量2264×104t,占文东油田储量的57.99%。
⑤ 油藏地质条件
战略油气储备的石油地质基础条件就是油气的生成、运集、储存和封存的基本条件。因内此油藏地质条件的主要指标容就根据于此。
首先可以利用研究者已有的成果资料进行初步的范围圈定。根据整个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具有典型特征,对油气储量的地质时代和深度分布情况统计成果(表7-16和表7-17)进行初步判定。
表7-18 油气地质条件
(据参考文献[181—184])
其次,根据油气的生、储、盖等指标数据进行进一步圈定最有利区块、较有利区块等,见表7-18。如果是天然气资源,其储集层评价的渗透率在10×10-3mm2以上都是常规储集层,否则为低渗透储集层;另外,还要注意有效烃源岩。即已进入成熟门限(Ro≥0.5%),同时排出的烃能形成工业油气藏的源岩。战略油气储备基地建设的石油地质条件应该达到表7-18中各生、储、盖等指标分级的中等或较好以上的级别。
⑥ 《油藏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有什么区别麻烦说得详细一点吧!谢谢了!!有追加分!!!感激不尽!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学科。石油地质学主要研究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气、固体沥青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分类;石油成因与生油岩标志;储集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包括油气初次运移和油气二次运移;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条件。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化过程。能否有丰富的油气聚集,并且被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6项条件。石油地质学就是围绕生储盖圈运保这六个字系统展开的。
油藏地质学,全称是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类似的科目是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它是石油地质学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它分为油气藏理论基础(主要讲解圈闭类型和油气藏的形成,主要是对石油地质学的回顾,只讲解石油地质学的一部分内容)、钻井地质基础(钻井的地质设计、地质录井方法)、开发地质基础(油藏精细描述,包括地层精细对比,沉积微相划分、构造研究、油藏评价、储量计算、剩余油分布等等。)
简单概括就是,石油地质学是学习纯勘探知识,勘探范围大到整个含油气盆地,小到油气藏,目的是找到油气田(藏)(或油气有利勘探区块)。油藏地质学是勘探和开发的过渡衔接学科,研究范围只局限于某个油气藏,其目的在于更精细的研究已经找到的油气藏,制定布井开发方案、在钻井、生产过程中应用地质知识指导生产进行。
⑦ 地质专业与油藏工程专业区别是什么还有资源勘查
地质专业是理科学科,研究一下基础性的东西比如岩石 矿物 构造等方面的东西。资版源勘查是属于权工科专业,培养方向是利用掌握地质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质的 地球化学的 地球物理的 遥感等各种方式进行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学研究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资源勘查研究的是怎么用的问题。不过如果进生产地质单位不做科研的话,两者差别不是很大。对于油藏工程就是主要研究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问题,按岩性的话,大多数属于沉积岩里的东西。(由于我不是学油藏的,对这了解不多只是说个大概意思)
⑧ 《油藏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有什么区别
石油地来质学是“生储盖源圈运保”,油藏地质学侧重于后面的三个,生储盖讲得比较粗,它主要是讲成藏动力学和油气藏地质学,这六个环节其实都是有对应的专著的,生烃是油气地球化学,储集层有油气储层地质学,盖层的专门论著少一些,一般是在成藏系统中论述。圈闭和保存一般在论述含油气系统或者油气藏地质学的论著中论述,运移也有专门的论著。
⑨ 石油地质主要是学石油还是地质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学科。石油地质学主要研究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气、固体沥青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分类;石油成因与生油岩标志;储集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包括油气初次运移和油气二次运移;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条件。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化过程。能否有丰富的油气聚集,并且被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6项条件。石油地质学就是围绕生储盖圈运保这六个字系统展开的。
油藏地质学,全称是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类似的科目是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它是石油地质学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它分为油气藏理论基础(主要讲解圈闭类型和油气藏的形成,主要是对石油地质学的回顾,只讲解石油地质学的一部分内容)、钻井地质基础(钻井的地质设计、地质录井方法)、开发地质基础(油藏精细描述,包括地层精细对比,沉积微相划分、构造研究、油藏评价、储量计算、剩余油分布等等。)
简单概括就是,石油地质学是学习纯勘探知识,勘探范围大到整个含油气盆地,小到油气藏,目的是找到油气田(藏)(或油气有利勘探区块)。油藏地质学是勘探和开发的过渡衔接学科,研究范围只局限于某个油气藏,其目的在于更精细的研究已经找到的油气藏,制定布井开发方案、在钻井、生产过程中应用地质知识指导生产进行。
⑩ 油田地质简介
八面河油田位于山东省,横跨广饶及寿光两县,南北分别处于小清河与新塌河之间,往东约10km是小清河注入渤海莱洲湾的入海口。构造位置处于济阳坳陷的东营凹陷南部斜坡东段的八面河断裂构造带上。该构造带北邻王家道口单斜带,南为东营凹陷南部边缘斜坡,东与羊角沟凸起接壤,西接纯化镇-草桥断裂鼻状构造带,八面河油田处于此构造带的东段为一个复杂的断块油田。
1966年12月和1967年5月先后在莱5井和莱11井发现油层,由于油质稠,产量低,当时未发现高产富集区。1986年4月至5月在面1、面4井先后获自喷高产油流,使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至1986年底已探明含油面积17.6km2,石油地质储量5380×104t,而且每年以大于300×104t石油地质储量增长。根据区带资源预测,该区可能获得1.2×108t石油地质储量。
八面河油田含油气层系属于第三系。新第三系馆陶组有52口井80层测井解释为油气层,其中44口井59层为油层,厚181m;油水同层有8口井9层,厚度为23m;气层有5口井12层,厚36.2m,分布范围小。老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沙四段为主要含油气层系,是目前投入开发的层系。油层埋藏深度947.60~1505.00m共分14个砂岩组40个小层,除沙三上亚段1砂岩组1、2小层外均含油。单井最大有效厚度79.0m(其中气层12.6m),单井平均有效厚度25.4m。对108口井138层进行试油(其中
本区油藏主要受断层和岩性控制,油藏类型以断层-构造油藏为主(包括断鼻和断块型),次为岩性-断层和砂岩透镜体油藏。
沙三上亚段1,2,3,5砂岩组;沙三中亚段2砂岩组;沙四段5,6砂岩组以断层-构造油藏为主,其次为岩性-断层油藏;沙三上亚段4砂岩组,沙三中亚段1,3砂岩组,沙四段1,2,3砂岩组以岩性油藏为主;沙四段4砂岩组为岩性及断层-岩性油藏。在平面展布上,面1,面4区以与构造有关的油藏类型为主,而面12、14区与岩性有关的油藏类型明显增加,这与油田区构造由南西逐渐向北东方向降低而主要物源又来自北东方向有密切关系。
油田区内沙三、沙四段有23口井44个气层,可以划分成25个气藏。气藏以断鼻气顶气藏为主,计有12个,占气藏总数的48%,断块型气藏6个,复合类型气藏6个,纯砂岩透镜体气藏1个。在这些气藏中有17个是油藏伴生的气顶气藏,占气藏总数的68%,气藏多分布于面1及面4区,这可能与油层埋藏深度相对较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