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中原油田地质员苏惠怎么回事

中原油田地质员苏惠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1-03-07 22:51:02

㈠ 中原油田怎么样

中原油田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中心地区在河南省濮阳市。总部生活基专地位于濮阳市城区东部。各二属级单位分布在濮阳市的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范县以及开封市的兰考县、山东省聊城市的莘县、菏泽市的东明县。其中以兰考县城北的钻井三公司生活基地最大。是中国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1975年开始大规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开发,其地质构造属渤海湾沉降带的一部分,是一个由地质断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点的盆地,地质上称之为东濮凹陷。盆地北起山东莘县,南到河南兰考,呈东北-西南走向,面积约5300平方公里,从地质图上看,恰似一把斜挂的琵琶。主要开发区域东濮凹陷横跨河南、山东两省的6地市12个县区,面积5300平方千米。除东濮凹陷外,国内还有内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四川普光等探区,登记地质调查面积6.99万平方千米,登记探矿面积1.76万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㈡ 中原油田地质院

中原油田地质院 是局直属科研单位 主要从事地质研究分析解释
女生来这里内 基本就是在办公室 研究室 来了 先给你容找个师傅带着 学习一些解释资料 方法 教科书上的东西 和现实的东西 基本脱节的
然后 会有热心的大姐 给你介绍对象 貌似本科的女生又是科研单位 很吃香呢。。。接着 外派学习 之类的 祝你好运

㈢ 地质资料归档中常见问题与对策——以中原油田为例

崔红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

摘要 地质资料是不可再生的企业宝贵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进行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在日常的地质资料归档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管理漏洞。本文通过对地质资料归档工作常见问题的认真分析,提出了“三个建立”的应对策略,必将有效地促进地质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石油地质 资料管理 关键环节 应对策略

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近年来,地质资料作为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海洋地质等勘探与开采的重要依据,一直受到能源企业的广泛重视。由于地质资料是不可再生的企业宝贵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进行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在日常地质资料归档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管理漏洞,应当引起地质资料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1 地质资料的流转形式

长期以来,能源企业均按照国土资源部及石油石化等上级部门对地质资料的管理要求,及时完成了地质资料的接收、整理、编目、保管、利用及地质资料上交、汇交任务,为国家和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资源,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资料保障。综观各石油企业,地质资料的流转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1 逐日接收分发

在石油石化各油气田企业,大多数都建立了自己的地质资料中心或科技资料中心、地质信息中心等,所辖各单位将产生的地质资料逐日地汇集到中心,该中心按照企业地质资料分发方案,做到当天资料当天收发、当天送达、当天归档,平均日收发量在千份左右,年平均收发量达到10万至20万份,甚至更多,较好地满足了油气田科研与生产的需要。

1.2 适时收集归档

为保证地质资料归档的及时、准确、完整,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统一将企业的勘探开发生产投资计划和科研计划及时挂接到自己的内部网站上,各专业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对照计划逐一对油气勘探生产、科研项目中地质资料的形成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及时掌握地质资料归档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做到不漏归、不错归、不迟归。

1.3 定期上交汇交

中石化各油气田企业,均严格按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中国石化国家重大专项日常管理办公室《关于上交“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资料的通知》等规定要求,由本企业勘探开发部门、科技部门、地质资料归口管理部门等部门相互配合,及时督导下属各地质研究、测录井、井下作业、物理勘探等单位做好上交资料的归档工作,确保地质资料应交尽交,并符合资料上交要求,做到纸质资料与电子文件配套归档。

1.4 分散委托管理

自2011年起,国土资源部先后批准一批受托保管油气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单位,代表国土资源部接收、保管应向国家汇交的油气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近年来,各受托保管单位按照国土资源部《油气等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工作规则(试行)》要求,及时将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汇交给全国地质资料馆,实现了各类地质资料的有序和可控管理。

2 地质资料归档中常见问题

由于地质资料的流转形式不同,归档控制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有各类制度、规范、标准的约束,但是在地质资料归档验收过程中,却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地质资料归档质量不高、归档材料不全,严重影响了工作进程、日常利用和上交、汇交工作。

目前,中原油田地质资料的形成单位和接收单位共有32个,保管地质资料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地质资料归口管理单位——档案管理处中心馆及下属的地质档案室、地质录井档案室、物探档案室、测井档案室、普光综合档案室,各钻井公司档案室存放着各类钻井井史档案,各采油、采气等生产单位所在档案室保管着与本单位有关的地质资料。地质资料中心一般存档3套地质资料,1套封存、1套利用、1套进馆,还有部分地质资料需存档5套,需再上交1套、汇交1套。在预归档的地质资料中,常常发现一些低级错误,应当引起地质资料产生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2.1 纸质报告中常见的错误

一是字迹不清晰,印刷质量不高。如蓝晒图着色深浅不一,有的太深看不清字迹,有的则太浅,影响阅读,甚至出现报告字体重影的现象。

二是纸张不统一,装订质量不高。有时会出现倒页、反页、缺页、掉页等情况,纸张批次、克数不一致,厚薄不均,存在色差。

三是排版错误,校核不严。页码位置不对、表头位置不对,没有居中或左右位置颠倒,横向表格的表头正反页错位,或彩图变成了黑白图。页码出现错误,漏页、错页或倒页;页边距设置错误,没有留装订线的位置,造成压字。

2.2 图幅中出现的错误

一是图中井段标识错误。井深与所标数值不符,或井段小数点位置不对。

二是图名和图的内容不符。文字删减时,插图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及时调整,造成甲图非乙图。

三是图样模糊不清。复制图或处理过的照片格式,信息损伤,放大后有些失真。

2.3 电子文档中的错误

一是正文中的文字字体、字号大小不一。各级次标题的格式不统一,字体、字号与级次不匹配,或行间距不一致。

二是正文中的数字上下标错误。如“m2”中的2未作上标设置,或者设置成下标了。

三是图名和图幅分开,表头和表格分家。这主要是换页时,未加入控制符,导致首尾分离。

四是文档排版错误。每一自然段开头时,未空两个字的位置;或每一自然段没有转行,造成分段错误。

3 对地质资料归档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地质资料归档验收制度

进一步规范地质资料验收程序,实行形成单位自验、二级单位复验、归口单位主验、上级单位终验的运作机制,设置地质资料专职验收人员,建立各级验收责任人备案制,凡纸质材料或电子文件不合格的均返回形成单位限期整改。要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进行编写,待电子文档合格后,再进行印刷,以免造成成本浪费。

3.2 建立地质资料归档考核机制

进一步完善归档考核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归档自查,定期公布地质资料归档、上交、汇交情况,通报归档率、合格率、齐全率,并将地质资料归档质量纳入各单位业绩考核,从根本上杜绝签章不全、纸电不一、归档不全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提高地质资料的上交、汇交速度和质量。

3.3 建立电子文档与数字化同步制度

要严格按照《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制作细则》进行组织。应归档地质资料必须是纸质与电子文档双套制,纸质资料与电子文件必须一致,有纸质文件就要有电子文件,有电子文件就要有纸质文件,且二者的版本要相同,均为最终版本。同时,要充分利用系统进行地质资料的网上交接,逐步从源头实现地质资料原始信息数字化,并分期分批地将利用价值高的库藏地质资料进行全文数字化,为建立地质资料大数据库、实现地质资料的远程共享服务奠定基础。

4 小结

做好地质资料的归档与管理工作,不是某一个单位、某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项涉及全员利益、企业利益、国家利益的集体性任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常规性工作,需要各企业、各部门、各单位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更需要地质资料形成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地质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为实现全国地质资源共享作出应有的努力。

㈣ 现在中原油田工资待遇怎么样,我

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来油田工作的,见习期间享受定级后的工资、奖金待遇;对石油主体专业或急需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可以实行协商工资,工资标准按有关规定,参照人才劳动力市场价位协商确定。
实行毕业生引进特殊补贴政策,对来油田工作的急需、紧缺专业毕业生,在一年内博士生每月发给1000--2000元的补贴,硕士生每月发给500--1000元的补贴,本科生每月发给300--500元的补贴。补贴原则上实行合同期满一次性发放,从油田人才引进基金中支付。具体实施方案由单位根据职工收入情况和稳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报油田主管部门审定后执行。
对来油田工作的普通高等院校石油主体专业毕业生,发放安家费,标准为:本科生5000元,硕士研究生8000元,博士研究生20000元。
各单位要及时安排毕业生食宿,配备必要的工作生活用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按照《毕业生见习管理暂行规定》,制定见习计划,选派导师,安排毕业生到生产一线轮岗锻炼,加快成长步伐。
加大毕业生培养力度,充分尊重他们的发展愿望。开展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深入挖掘其发展潜力,在实现油田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本着“学用一致、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提高毕业生的使用效益,鼓励他们向生产、科研一线和外部市场岗位流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我必须承认--中原油田的效益和待遇(包括收入,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确实不好,或者说和大家的预期(与很多油田石化单位相比)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收入方面:
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拿到手的钱也就是1500-1800(我说的是分公司采油厂的平均,包括天然气)。钻井或者作业属于勘探局,收入主要靠奖金,内部市场一 般的队伍一年下来拿到3-4W没有问题,外部市场(国内)一般的队伍一年5-6W,外部市场(国外)一般的队伍一月1200-1500美金。局机关和局直 属的研究院(设计院,采油院,地质院)表面上拿钱不多,实际上各种奖励很丰厚。
工作环境方面:
采油一厂在濮阳县文留镇,二厂在范县濮城镇,三厂在古云镇(隶属山东莘县),四厂在文南(和一厂交界),五厂是离总部最近的一个采油厂(我说的是厂区), 打的7-8元可到总部,六厂是最远的一个厂,在东明县(隶属山东),效益比较好。井下特种作业处在柳屯镇,输油管理处也在那里,还有隶属于采油三厂的马寨 油矿以及中原油田公安局油区警察支队及警犬养殖基地,天然气产销厂和处理厂的总部也都在井下附近,下属的各个分厂分布很广(多数靠近采油厂),井下作业 (除特种作业)又分为井下作业一处和二处,处机关都在总部,下属的大队分布在各个采油厂的厂区附近。
除了油田总部在市区(华龙区),各个采油厂和天然气厂都可以说是在农村,不过厂区内的建设还是可以的,现在前线的工人基本上都在总部附近买房(经济情况允 许的话)。这些地方的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本地居民民风彪悍 2.缺少娱乐设施 3.领导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情况特殊) 4.房价便宜

㈤ 请教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内部网址

中原油田的录井公司。

㈥ 中原油田石油地质专业本科毕业生员工待遇怎样

刚来待遇一般吧,抄现在油田石油袭地质专业的研究生都一堆一堆的,本科生能有多好的待遇,况且刚参加工作,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给你个待遇好的岗位你也得顶的下来呀
所以说还是踏踏实实先在基层干上几年再说吧,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等你翅膀硬了再考虑待遇的事吧

㈦ 浅谈中原油田地质档案资料汇交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李效蕊

(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

摘 要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与地质资料信息数字化密切相关。要推进与最终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首先,要从地质档案资料汇交入手,收集齐全完整的地质档案资料电子文件;其次,逐步将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是实现“集群化”“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化”是“集群化”的必然结果,是对传统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的重大变革。以资源共享和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为目的,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关键词 地质资料汇交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集群化 产业化

1 引言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与地质资料信息数字化密切相关。要推进与最终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首先,要从地质档案资料汇交入手,收集齐全完整的地质档案资料电子文件;其次,逐步将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是实现“集群化”“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化”是“集群化”的必然结果;提高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地质工作服务方式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重要创新,是解决地质资料管理诸多问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对传统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的重大变革。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有利于避免地质工作重复投入、减少社会投资浪费;有利于社会资金投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开发,拉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有利于逐步解决地质资料管理馆藏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 地质资料汇交在油田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汇交到地质档案(资料)中心的石油地质档案资料是指石油企业在地震、钻井、测井、录井、试油、油井开发等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文件材料,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作中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具有可重复开发利用、长期提供服务的重要功能;是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档案,是开展地质科学研究与一线生产的重要依据。中原油田的“汇交中心”就设立在油田档案处下属的地质资料室。分发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着中原油田科研、生产与决策;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动态和生产进度,就要求档案(资料)的收发要讲究时效性,比如,在油田开发上,对于一口新井的投产,最关键的问题是“固井质量图”的产生。因为有了它,就可证明该井的前期所有工作已经结束,马上可以进行射孔并投产。只要“固井质量图”一到,要求不得超过 24 小时送到科研与生产第一线,这就要求收发工作即快捷又要准时。从理论上讲,按照档案界的最新观点,只有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全文(实体)管理和利用,档案工作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进入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也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油田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提高地质工作社会影响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石油地质档案(资料)收发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进程,对于石油企业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加快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从档案(资料)汇交上下工夫,加快电子文件的收集,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自动化进程,促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2.1 纸质文件的归档

长期以来,收发工作一直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纸质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来讲已经成为惯例,各个汇交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单位,严格按照汇交制度及时汇交纸质档案。中原油田每年总计收发各类纸质地质档案(资料)几十万份,多者高达上百万份,收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与生产一线对地质档案的利用;档案是生产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档案。油田的历届领导十分重视油田地质档案资料的汇交工作,制定了严格的档案资料汇交、分发与接收制度,规定要求生产与科研单位应及时地向档案资料中心汇交档案资料。并要求档案资料汇交中心的档案工作人员将接收的重要的档案资料在 24 小时之内,必须送到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几十年来,中原油田档案资料汇交工作一直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2.2 电子文件的归档

2.2.1 中原油田归档电子文件的类型

中原油田经过 30 多年的长足发展,立足油田,外创市场,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原来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需要带去大量的纸质档案,携带既不方便,且容易丢失。现在图文并茂的汇报方案,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活动硬盘就可以解决。由此所产生的电子文件也是种类繁多。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依据工作需要的不同,有下列各种不同的类型:

(1)在勘探开发等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报告、报告附图册、各种地形图、多媒体汇报方案,制作电子文件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所使用软件的版本,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检测、仿真实验等技术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模型文件。

(2)油田以“井”为单元形成的各种关于井信息的电子文件。如:完井、测井、录井、试油、化验分析等:①地质完井报告与录井资料。包括完井地质报告、附图、附件及与其相应的电子文件。录井资料,如:小班地质、气测、钻时班报表和记录簿,大班地质日志等原始档案资料。②以井为单元的测井资料。包括:测井解释报告和组合图和解释成果表、标准图、RFT 测井图表、吸水剖面图等各种附图。③以井为单元的试油资料。包括:对油井进行的注灰、注水、压裂形成的地质资料。④钻井工程报告与原始资料。包括钻井工程报告、定向井技术服务总结、泥浆报告、固井报告、井下作业总结及与其相应的电子文件。⑤对各种岩心、岩屑进行分析化验产生的化验分析资料。

(3)地质调查处形成的以地震勘探信息为主的二维、三维地震磁带。按记录内容分为:原始带、中间成果带、最终成果带。磁带的种类,包括 3490、3480、3590、8MM、9 轨带等,数据记录格式有SEG-Y、SEG-D 等。

(4)本企业制作的各种数据文件,如数据库、图形库、方法库等。

2.2.2 电子文件归档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计算机技术发现到了今天,办公自动化在中原油田很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绘图,科研报告的编辑与打印,制作出的多媒体汇报材料图文并茂。但是,对于电子文件的形成与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所谓的文件管理,主要是将电子文件打印成纸质文件后对纸质文件的管理,而针对电子文件的规范管理几乎未进行,往往是存储在硬盘中的文件被随意修改、删除;拷贝成软盘的电子文件散落在各个二级单位计算机操作人员、设计人员手中,没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对于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管理重要性都有所认识,但又都不够重视,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流程等方面的规定不够严谨,电子文件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因此,各个上交汇交的单位在向“汇交中心”归档纸质档案的同时,并没有上交汇交相应的电子文件。

3 加快油田石油地质档案(资料)收发工作信息化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中石化系统 2012 年继续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进程。笔者认为,所谓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离不开电子文件的管理,档案数字化是实现“集群化”“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化”是“集群化”的必然结果,是对传统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分散的保存与管理,以及缺乏资料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机制和手段,使宝贵的地质资料信息常常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只有收集齐全完整的电子文件,逐步实现电子文件的管理,使地质资料实现共享。因此,如何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水平,已成为一顶重要课题。作为油田企业来说,首先要保证将现阶段产生的电子文件收集齐全完整,尽最大努力使当前产生的电子文件不再流失;其次,逐步将纸质档案数字化;以资源共享和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为目的,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进程。

3.1 应在已建立的收发档案(资料)机读目录的基础上,加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收集力度

作为石油企业,地质档案资料形成后都有一个归口,就是都统一汇交到各个油田的“汇交中心”。多年来,“汇交中心”严格按照油田的汇交与分发方案进行接收与发放,同时也是检验纸质地质档案资料汇交是否完整的监督机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海量的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中心”自然也可以成为汇交电子文件最好的监督机构。因此,现实与形势都要求我们要对中原油田汇交的石油地质档案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在汇交的这些地质档案资料中哪些是在产生纸质档案的同时,也产生了电子文档;研究这些电子文件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油田有关领导与档案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出石油地质档案(资料)的电子文件归档与汇交的范围,参照国家有关文件,制定出本企业的《纸质文件与其同时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的汇交制度》。加大对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收集与监管的力度,要求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编制人员在其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加入电子档案文件的鉴定、归档、保存、利用等档案的管理内容,从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归档、移交、保管、利用、统计等方面做出较细致的规定,以维护档案的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可靠性与实时性;将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及时地纳入归档范围,监督与督促油田各个汇交地质档案资料的单位与部门,在汇交纸质地质档案资料的同时,将同纸质档案一起产生的电子文档归档两份由档案馆保存,其余纸质文件按照原来的归档要求的份数归档。

电子文件收集应注意事项:

(1)注意对草稿文件的收集。在办公自动化的起步阶段容易忽视对草稿文件的收集,这些电子文件的绝大多数被新起草的文件不断地覆盖,或因其存储介质用于其他的存储被清洗。在一些草稿文件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修改过程信息,具有查考价值,列为归档内容进行保存,不可任其清除。对于起辅助作用或正式的电子文件,则应及时收集与整理,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之间建立标识关系。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对这部分电子文件已经进行了定时利用,由各个单位的兼职档案员向档案处在线移交。

(2)注意对电子文件载体及其相关软硬件设备的收集:鉴于电子文件的特点,对不同信息类型的电子文件,由于其技术特性的不同,存储载体和记录的信息的标准、压缩方法也不同。应使档案管理的要求向前延伸到文件管理工作中。的确,随时随地产生的电子文件、电子图纸,使企业档案工作者再也无法坐等档案的最后形成与归档了。把目前的公文办理和档案保管的分段管理,从对电子文件连续管理的角度统一起来,并提出符合档案管理的原则要求,包括从电子文件的形成,运行到归档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或负责人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在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过程中,应及时登记设备环境、相关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生成电子文件的专用软件必须一同归档;对已归档的电子文件的管理,应有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档案长期保管的电子文件,应与相同内容的纸质文件或硬拷贝一同归档;确保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必须贯穿文件产生的始终。

电子文件从形成到归档有一段时间间隔。在这一阶段,电子文件被更发或丢失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应当从电子文件形成起,就进行妥善的管理;定期把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信息联机传送,在计算机网络上集中,并按档案管理要求的格式存储到可长期保存的脱机载体上;具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文件,上网时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门的规定,要有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涉密电子文件严禁上开放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改变服务方式,把原来只提供专业性、基础性信息拓展到提供数据处理、咨询与决策、技术支持等多种信息服务,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是关键。收集不到电子文件档案,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由于中石化总公司汇交上交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油田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的开展。中原油田自 2006 年以来已将油田每年产生的重点井的信息资料收集齐全,到目前为止共收集到电子文件光盘 6000 多盘。

3.2 在纸质档案形成电子目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纸质档案电子化

在加强收集电子文件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纸质地质档案资料电子化。中原油田应用中石化中原油田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已经几年时间了,已将中原油田的井信息全部录入了数据库,形成了条目数据库,其中部分井信息已有全文数据库。经油田“收发中心”发放的地质资料条目,在地质资料送达“收发中心”24 小时就可上网。勘探开发的科研用户与生产一线各单位用户,均可通过油田局域网随时了解到最新产生的地质档案资料情况。中原油田应在已经形成的电子目录的基础上,分步对纸质地质档案资料电子化,根据档案的分类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

地质资料中的图形档案是最多的,解决了图形档案的电子化问题,纯文字档案对于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不是问题。对于图形档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电子化:

一是图形扫描技术。通过手动及自动参数设置及技术开发,形成了针对蓝晒图、清绘图、铅笔草图及受潮变形图的综合扫描技术,从而保证了蓝晒图的扫描质量。二维自适应阈值扫描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铅笔草图扫描难的问题;自动电子扭曲技术,彻底解决了受潮变形图扫描的输入图形失真的难题。

二是光栅图处理技术。该项技术用于对扫描过程中不能消除或不能彻底消除的光栅图质量缺陷作最后修正,以提高光栅图质量,并为准确识别光栅图的图元细节做准备;光栅图处理技术,可完成光栅图的角度旋转,倾斜校正,消蓝去污,光栅图分割,局部提取与合并,光栅图透明叠加,光栅图的编辑,为旧图翻新、衍生及重复利用提供了技术方法。

三是光栅图矢量化技术,此项技术可完成光栅图到矢量图的转换,采用自动矢量化和手动矢量化方式,完成光栅图线条及区域的轮廓线、中心线+轮廓线及中心线的矢量化追踪,文字的模式识别,形成在工种及专用领域内广泛使用的矢量图的雏形。

四是矢量处理技术。这项技术利用矢量加工程序提供绘图工具及命令,对已矢量化的矢量原始图形的矢量实体进行编辑、区域平滑填充等,生成供绘图仪输出的完美的矢量图。

五是光栅矢量混合处理技术。此项技术可对光栅图局部需要变动的对象做手工矢量化,而其余部分仍以光栅图像格式保留,并以光栅矢量混合方式输出。该项技术可快速生成图形,常用于报告插图。

六是图形输出技术,利用大幅面彩色喷墨绘图仪完成A0以下幅面的彩色挂图、彩色图册(双面/单面)的成套绘制出版。智能幅面最优化排版技术,卷纸成批队列绘制,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彩色挂图及图册制作精度高、质量好。

在地震物探方面,利用地震处理系统和地震解释系统产生了大量的二维、三维地震剖面图形文件,形成了大量二维、三维地震磁带,由于保存时间较长,有的已发生粘连现象,对于这部分地质资料档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磁带转储到移动硬盘上保存。不但有利于保管,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的馆藏空间。

4 加强收发档案业务人员的培训

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与实践。要以提高业务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拓进取,要把深入开展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为契机,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岗位练兵,开展与数字档案馆系统应用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化管理技术知识教学,要尽快地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今年准备积极争取与高校联合办班,开展档案专业学历教育,逐步改善档案队伍专业结构和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5 转变服务观念 变革服务方式

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①开展网上利用服务;②开展在线服务;③兴办服务实体;④构建资源共享系统;⑤广泛服务于油田的科研、生产、经营等项活动。力求及时、准确、无误地向利用部门提供可靠的档案资料信息。这样,既能满足利用者,又能解决实际问题,使档案信息真正在油田科研、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服务方式的变革都离不开档案信息化,只有将档案转变成了电子文档,各种编研加工都会来得容易,开展各种形式服务变革才能变成现实。

6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研究制定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汇交、共享交换,建立地质资料数据更新与服务机制,研究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协议政策,为推进多单位、多部门、多专业、多层次分布的资料信息、人才、技术、装备的共享与集群综合,奠定制度保障,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才能得以实现。

㈧ 请问,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的人才管理是怎么样的呢

薪酬制度
中原油田职工的工资待遇,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工资待遇,高于本地区和河南省同类人员的平均水平。目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包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津贴3项。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劳动差别;绩效工资主要体现业绩贡献;特殊津贴是对从事特殊岗位人员的补贴。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基本薪酬加业绩奖金和提成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依据其成果和贡献大小,重点根据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情况进行分配。研发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加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成奖励的分配方式。对专利、专有技术等创新技术的发明者,依据技术的先进性、重要性和对油田勘探开发、市场开拓的影响程度、给与一次性奖励。对转让技术、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者,依据国家和地方技术市场规定提取酬金,按一定比例奖励成果的研发和有贡献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并产生效益的,从新增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奖金,重点奖励科技成果开发、实施转化的主要贡献者。对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推行岗位工资加项目奖励的分配方式,加大项目奖励力度,根据所承担项目工作进度、质量、费用控制等确定奖励数额。2008年,油田奖励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三城项目组产能奖68.5万元,项目长获奖13万元。实行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别于新增普通员工的人才引进薪酬政策。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来油田工作的,见习期间享受定级后的薪酬待遇。中原油田对急需、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发放一次性补贴,所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给予本单位急需、紧缺专业毕业生发放一定的补贴。
福利制度
中原油田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政策。社会统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月足额提取。油气生产单位、专业化公司的一线基层队、外部市场施工队,每人每月补贴一定标准的生活费、交通费、远征费等。实行8小时工作制,机关、后勤单位与国家工休时间一致;野外一线基层队实行“三班两倒”或综合工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法定假期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奖励制度
为奖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油田从工资总额中提取1%,建立优秀人才基金,用于奖励优秀人才。优秀人才津贴分五个档次,第一到第五档次每人每月的补贴分别为30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目前,油田共有662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优秀人才称号,并享受相应的津贴待遇。建立了技术专家管理制度,2008年油田聘任单位首席专家38人,享受副处级待遇,单位技术专家62人,享受单位副总工程师待遇。同时,还建立了科技奖励制度,油田制定了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奖励办法,设立石油地质与天然气勘探发现特别奖。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获得油田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4万元、2万元、1万元。
人才使用
中原油田坚持“人事相宜、岗能匹配”原则,努力为大学毕业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是合理确定岗位。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统筹安排”的原则,根据毕业生

的专业特长和职业兴趣,结合单位需求、岗位条件,确定毕业生岗位。如果发现岗位与本人兴趣爱好差别较大,经个人申请、单位同意,可以调整岗位,实现人岗优化配置。二是创造成才环境。帮助毕业生了解油田职位体系、技术发展通道、岗位轮换计划和职位晋升过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为今后发展夯实基础,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大学毕业生制度,开展提前转正定级定职、评选表彰优秀见习大学毕业生等工作,鼓励早日成才。三是用好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见习期一年。见习期结束后,根据本人所学专业、特长以及工作需要,及时安排到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油田组建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评委会,大学毕业生5年后可以晋升工程师,10年后可以晋升高级工程师,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晋升。油田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的使用,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对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工作;对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安排到重点项目参与技术攻关;对外语好、能力强的人才,选拔到国际市场从事涉外工作。近5年来,有520人被破格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有2460多人次承担了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有740多人成为国际市场的业务、技术骨干。在现职局级干部中,1982年以后的毕业生占70 %,在处级干部中,1982年以后的大学毕业生占76%。

㈨ 中原油田的发展历程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质部门就开始了对这块宝地的探测工作,运用重力、磁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普查,用了十几年时间,初步查明了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此后,胜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地震勘察和钻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于濮阳县文留乡境内的濮参1井在钻探过程中喷出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中原油田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濮参1井喷油,是我国东部地区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决定从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单位调集力量,于1975年10月成立了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隶属胜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为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经过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数量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准备了条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区的第一个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原油23万吨。1981年8月,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改变隶属关系,成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的独立石油企业,1982年3月改称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后,坚持勘探开发并重的方针,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东濮凹陷上这里先后发现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状、马厂等14个油气田,一举挤身于全国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一曲凯歌,在勘探开发初期,无数人舍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宁肯到这茫茫荒原睡帐篷,啃干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钢铁为伍,同风沙作伴。20年征尘滚滚,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原大地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原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六五”、“七五”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从1983年,油田针对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年科技攻关会战”,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00多万吨,到1988年产量高达722万吨,随后两年,仍保持在630万吨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八五”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发展。面对储量不足、开发难度大、债务沉重、人员富余等矛盾,中原油田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一方面认真实施“油气领先、多业并举、科技兴业、择优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方面按照国家“三改一加强”的总体改革要求,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对企业内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运作模式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节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服务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格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形势逐年好转。1997年实现盈利5180万元,被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列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十个先进典型之一。之后两年,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势头。中原油田这几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得到了国家、河南省及中国石油、石化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前国务院领导朱镕基、邹家华、吴邦国等都对油田的改革与发展作过重要批示。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适应中原油田地质特点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相继建立起来。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勘探技术、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砂岩气田高效开发技术、井况预防及治理技术、油层改造工艺技术、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技术、深抽配套技术、气举采油配套技术、深井压裂配套技术、油气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油田生产防腐配套技术等一批特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结出的硕果。20年来,中原油田重视科技,广揽人才,特别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三年生产建设技术攻关会战,使油田在科学技术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原油田所辖探区多、范围广、资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广阔。按二次资源评价结果,东濮凹陷剩余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6.77亿吨和2463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仅为41.7%和29.1%,勘探潜力很大。通过老油田深入挖潜、滚动增储和新探区的突破,油田开发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后三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可以分别稳定在350万吨和12亿立方米。2004年,三次采油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探区投入开发后,原油产量将逐步回升。
随着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将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丰富勘探开发的技术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勘探突破和油田稳产增产;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岁月飞逝,物换星移。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原油田已发展成为包括地质勘探、炼油、炼制加工和石油化工,并且提供包括物探、钻井、泥浆、固井、录井、测井、试油、完井、修井、作业、酸化、压裂、油气集输、科研设计、地面工程建设等工程技术服务,同时还从事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
她在东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状集等4个油汽田, 目前年产原油400万吨、天然气12 亿立方米。形成了一个容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维修为—体的油气生产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国内取得了新疆伊犁、内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四川普光气田的勘探开发权,在苏丹取得了一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开发权,并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饿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进行工程技术服务。她拥有—支专业化施工队伍和科研队伍。在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方面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她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家公司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她承揽完成和正在进行着多项国内国际工程项目、享有良好的声誉。
她的多种经营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畅销十几个省市,并远销美国、香港、南亚、 非洲等国家地区,为了充分发挥特大型国有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中原 油田愿意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友好人士合作,进一步推动多种经营产业发展。
她愿以信誉和实力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同创造世界石油事业的美好未来!

㈩ 中原油田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思考

王军妮

(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

摘 要 本文结合中原油田地质资料信息管理和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原油田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应构建集群服务体系、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网络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 集群化 产业化 现状 建议

1 前言

为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提升地质资料保管单位的服务能力,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要求全国积极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以下简称“两化”)工作。中原油田在围绕油气勘探开发、科研等各项中心工作,强化地质资料制度建设、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利用服务,认真抓好地质资料上交和委托保管资质达标工作的同时,对馆藏资料进行了逐件清理并建立起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推广并应用《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建立《委托保管油气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并通过国家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资质检查验收,成为国土部的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本文结合中原油田地质资料信息数据管理和数字化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建议。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基础及存在问题

2.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两化工作基础

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出发,加工形成油田需要的产品;从改善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强和推进地质资料信息两化步伐。

2.1.1 地质资料管理基本情况

中原油田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本完成了中心机房硬件设施建设,在网络建设方面实现了整个油田的网络连通;通过对入库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建档、著录、扫描和产品开发,为油田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已全部完成了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维护与更新,利用中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进馆地质档案实体整理、加贴条形码及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了进馆档案整理与目录数据库建设的同步,方便了档案进馆后的管理与提供利用。截至 2011 年,馆藏原本地质档案资料814791 件、166203 档,复制本地质档案资料 642789 件、99401 档;光盘 9323 盘,磁带 81301 盘,岩心47659.07 米,岩屑 1657124 包,样品 1453 件。制定印发了《中原油田测绘成果管理细则》、《档案管理处保密工作管理办法》,配备了涉密地质资料管理专用计算机,落实了利用涉密地质资料的保密承诺制度,强化了涉密地质资料的保密管理,避免了地质资料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2.1.2 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情况

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是地质资料管理部门服务科研、生产工作的直接体现,是彰显地质资料价值、开发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表现,也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它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在日常提供资料利用之外,开展了“建功兰台、服务油田”档案服务创效竞赛,改进服务方式,坚持送地质资料上门,及时向内蒙古探区指挥部寄送地质资料。2011 年收发地质资料 219226 件次,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6509 人次,80036 件次,编研各类档案资料 10 种、194.2 万字,满足了油田科研生产需要。

二是网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装了《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和《石油天然气地质资料委托管理系统》,两个系统均架构在中原油田信息中心企业级虚拟平台上,油田网与中石化系统用户可通过中原油田企业网 1000 兆接入。经过授权的互联网用户,可通过中原油田 VPN 服务器登录两个系统。日常借阅工作全部是登录系统进行资料检索、查阅等网上服务,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的网络查询与共享。

2.1.3 地质资料最新工作进展

近两年来,中原油田开展了地质资料涉密清理工作、委托保管建设、地质资料的上交汇交、系统建设等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地质资料清理工作为依托,逐件清理馆藏资料,加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力度。累计清理原本地质资料 166203 档、814791 件,完成了岩心库实物地质资料的现场清理登记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安装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管理信息系统》。

二是强化归口管理,狠抓测绘成果的跟踪收集,健全管理台账,完善保管条件,落实管理责任,强化借阅管理,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三是完成地质资料上交任务,累计向中国石化地质资料中心上交地质资料 720 件。

四是利用《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油田库藏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对应向国家汇交的 20 个矿权区块的油气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进行了规范、整理,对不完善的字段进行了补充完善,完成了中原油田全部国土资源部委托保管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汇总,切实承担起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2.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两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推进地质资料两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地质资料上交工作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资料上交量低,造成资料信息分散、集成整合程度不高,信息产品深度加工不够、产业链短。

二是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服务一般局限于某些指定的服务对象和行业,没有完全与辖区单位对接共享信息,服务面窄,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例如油田单位在外地(或国外)勘查施工的地质资料在建设讯息工期结束后,只留在当地而施工部门没有相关地质材料,难以发挥其潜在的借鉴功能。这种缺乏综合管理和多方位服务的模式难以发挥数量庞大的地质资料信息应有的作用,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是地质资料编研工作开展力度不足,编研产品仍然单薄。

四是油田档案馆成果、原始地质资料馆藏量较大,原文数字化率较低,有待加快数字化进程。

五是地质资料管理人员队伍专业技术能力欠缺,具有档案、石油地质以及计算机与信息专业背景的人数三者之和只占总人数 40%,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导致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产品数量不足、质量水平不高的矛盾十分突出。

3 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建议

为了发挥已有油田地质资料信息的内在价值,仅靠被动的需求开展信息整合、局限于本单位特定行业的服务是远不够的,应根据石油行业需求,主动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利用集群化的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化信息服务,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把对地质工作的投资再反馈给社会,形成地质资料信息的产业化。

一方面,要通过油田行政部门将分散在各科室、各行业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广泛开展调研,进行需求分析,制定统一标准体系,研发界面友好型系统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提高地质资料利用率。抓紧与辖区单位数据库的对接,要摸清楚地质资料分布情况并加强宣传。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油田地质资料馆业务指导作用,采用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地质资料汇交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尤其要强化电子文档汇交业务培训,提高汇交质量,探索将重要原始资料汇交内容纳入成果资料汇交途径并建立监管平台。

3.1 构建集群式地质资料信息大服务体系、解决信息服务产品分散和数量不足的需要

当前油田以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为主、强调纯公益性服务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地质资料信息专业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实施两化战略,有利于构建地质资料服务的新机制,促进服务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解决地质资料服务的动力源问题。应抓好项目跟踪,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上交和汇交工作,通过产业化创新需求导向机制,确立以油田需求为导向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制,通过集群化创新大服务体系,整合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功能,把分散异构的数据信息加工为标准的服务产品,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地质工作更加主动地为油田经济发展服务,以解决服务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3.2 加快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搭建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核心平台

加快推进油田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体建设,在形成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积累存储、加工处理、研发服务一体化的同时,还应积累存储本油田在全国各地(含国外)勘探施工中形成的所有原始资料、实物资料和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库、实物资料影像数据库,以及成果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和大量专题数据库和数字产品,搭建各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核心平台为企业服务,这就必须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升级完善工作。由于管理资料对象和功能不同,各单位的应用程度也不同,应该重视系统的应用,切实发挥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应用人员应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系统的开发单位进行修改,做好系统应用服务进一步升级完善工作。抓好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和功能完善,打通地质资料收发流程,真正实现网上收发、网上借阅,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3.3 构建油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管理制度保障体系

地质资料服务两化最大的瓶颈是保密政策限制和缺乏信息综合的机制。当前还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地质资料管理机制不顺。由于部门分割,资料管理部门难以掌握各类地质工作项目信息和生成的地质资料情况,实际上对部分种类的地质资料汇交无法监管。

二是对不汇交资料者缺乏制约手段。需要解决信息服务分散的问题、服务与需求脱节问题、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

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管理规章制度,首先应构建制度体系框架,明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构建油田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中原油田地质资料借阅管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以及地质资料数据库管理等方面制度的研究与起草工作,从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油田地质资料信息两化的保障机制。

3.4 建设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电子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拓宽服务渠道

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提高地质资料的社会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必须加快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建设。目前,档案馆虽然开发出高效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及共享的电子平台,实现各种格式的数据整合及处理,但应在分析用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模块进行了优化与完善,做强用户管理功能,扩大网络查询利用和安全控制功能,提升地质档案管理网络办公能力,增加特殊载体档案和测井等专业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功能,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的共享机制,全面公开地质资料目录,以实现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快捷、方便、准确;通过网络平台查阅公开的地质资料目录、公开的资料简介以及公开的公益性、基础性、区域性地质资料等,让用户能及时、详细地了解工作区的地质工作程度,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避免重复浪费,有效规避风险。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只有改变过去地质资料的传统利用方式,才能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地质资料的社会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化、产业化发展,丰富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提高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3.5 建立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工作体系,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档案人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全面提高档案队伍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结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开展要求,继续深化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办好不同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要继续加强档案科研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点安排一些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档案科研课题,组织进行研究、攻关和开发利用工作。只有集地质专业人才、资料管理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于一体,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信息产业服务机构,才能服务于油田经济建设的发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