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源主要包括哪些问题
①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由于地理地质条件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各个重要经济区所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也不一样。表7–8列出了各个重要经济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归纳起来,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问题有如下特点:
表7-8 重要经济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续表
续表
(1)北方重要经济区水资源缺乏,地下水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山东半岛、河北沿海、中原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要经济区尤为突出。地下水长期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引起部分区域产生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东部沿海经济区经济发达,水土污染问题突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沈阳经济区等重要经济区尤为突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导致土壤、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造成淡水资源水质恶化,影响了城镇供水安全和农田用水安全。部分沿海区域发生海水入侵,地下水咸化趋势明显。
(3)中南和西部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问题突出。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地形起伏大、地势落差显著,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重要经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矿产资源集中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沈阳经济区、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重要经济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活动活跃,在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资源的同时,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系统,诱发了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问题。
(5)重要经济区工程建设活跃,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突出。重要经济区集纳了密集的人口,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对地质环境安全要求高。地质构造、活动断裂、软土分布、地面沉降等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有很多不利影响,需要提高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程度,为地质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② 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风化、破碎岩层。风化一般在地基表层,可以挖除。破碎岩层有的较浅,可以挖除。有的埋藏较深,如断层破碎带,可以用水泥浆灌浆加固或防渗;风化、破碎处于边坡影响稳定的,可根据情况采用喷混凝土或挂网喷混凝土罩面,必要时配合注浆和锚杆加固。
断层、泥化软弱夹层。对充填胶结差,影响承载力或抗渗要求的断层,浅埋的尽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浆处理;浅埋的泥化夹层可能影响承载能力,尽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响承载能力。断层、泥化软弱夹层可能是基础或边坡的滑动控制面。
松散、软弱土层。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松散土层,如砂和砂砾石地层等,可挖除,也可采用固结灌浆、预制桩或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或沉井等加固;对不满足抗渗要求的,可灌水泥浆或水泥黏土浆,或地下连续墙防渗;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射混凝土或用土钉支护。
滑坡体。斜坡内可能沿滑动面下滑的岩体称为滑坡体。滑坡发生往往与水有很大关系,渗水降低滑坡体尤其是滑动控制面的摩擦系数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体上方修筑截水设施,在滑坡体下方筑好排水设施。防止滑坡,经过论证可以在滑坡体的上部刷方减重,未经论证不要轻易扰动滑坡体。
地下水发育地层。当地下水发育影响到边坡或围岩稳定时,要及时采用洞、井、沟等措施导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对结构面不利交汇切割和岩体软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围岩,地下工程开挖后,要及时采用支撑、支护和衬砌。支撑多采用柱体、钢管排架、钢筋或型钢拱架,拱架的间距根据围岩破碎的程度决定。
岩溶与土洞。当建筑工程不可能避开时,可挖除洞内软弱充填物后回填石料或混凝土。不方便挖填的,可采用长梁式、桁架式基础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顶,也可对岩溶进行裂隙钻孔注浆,对土洞进行顶板打孔充砂、砂砾,或做桩基处理。
③ 地质资料包括哪些信息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资料。
二、矿产地质资料,包括: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
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地质勘查以及开发阶段的地质资料。
四、海洋地质资料,包括:海洋(含远洋)地质矿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海底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及海洋钻井(完井)地质资料。
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包括:
(一)区域的或者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资料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地质资料。
(二)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县(旗)以上农田(牧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资料。
(三)地质情况复杂的铁路干线,大中型水库、水坝,大型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工程的地下储库、洞(硐)室,主要江河的铁路、公路特大桥,地下铁道、6公里以上的长隧道,大中型港口码头、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资料。
(四)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岩溶地质资料。
(五)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六、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包括: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区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
(三)建设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专题调查资料,重大工程和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资料等。
(四)地质环境监测资料。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料。
七、地震地质资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质调查、宏观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地质资料。
八、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包括:区域物探、区域化探地质资料;物探、化探普查、详查地质资料;遥感地质资料及与重要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项目和与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九、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包括:
(一)经国家和省一级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资料及各种区域性图件。
(二)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十、专项研究地质资料,包括: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天体地质、深部地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冰川地质、黄土地质、冻土地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极地地质等地质资料。
④ 地质资源
组成地质环境的物质在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经济所利用的就转化为地质资源。反过来说,地质资源是构成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开发利用地质资源时,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地质资源包括矿产、土壤、地下水、地貌景观等。
(一)矿产
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质环境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由于区域地质历史、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矿产资源在地质环境中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根据成因,岩石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三大类,在不同的岩石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矿产。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等一般形成于沉积岩中;石墨、大理岩等一般形成于变质岩中;钨、锡等金属矿产一般形成于岩浆岩中。受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地壳沉降地区往往形成煤炭、石油、石膏、岩盐等沉积型矿产;在地壳岩层褶皱隆起的地区,往往形成多金属矿产。矿产的形成还与古地理条件有关。例如,在古生代早期,陆地上还没有出现植物,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形成大煤田。古生代后期、中生代的侏罗纪和新生代的第三纪,分别是地球上三次出现大规模森林时期,形成了地质史上三个重要的成煤期。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根据其用途,矿产资源大致可分为4类: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工业矿产和建材矿产。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泥炭等由地质历史上有机物堆积转化而成的化石能源和铀、地热等。金属矿产是国民经济、国民日常生活、国防工业、高科技产业必需的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可细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分散元素等。工业矿产是具有特殊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而用于不同工业用途的非金属矿物或岩石,包括萤石、钾盐、重晶石等。建材矿产可用于工程建设和建造建筑物,包括水泥用灰岩、高岭土、石材(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凝灰岩、板岩)等。
(二)土壤
地壳表层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形成松散的残积物。残积物表层通常是生物活动的场所。生物在生命过程中分泌和产生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与残积物不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残积物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土壤。决定成土作用和土壤类型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植被和岩石风化产物的成分。由于自然界地质环境组成、气候和植被的差异,不同地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壤。不管是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还是水成土壤,其基本物质组成主要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图1-2)。
图1-2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图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物理支撑和所需的水分与养分。土壤是绿色植物初始生产力建造的基础之一,它既是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出发点,又是基本生物组成的归宿地。研究表明:土壤地质环境状况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土壤中某些地球化学元素的不足或过量,会严重影响一些植物的正常生长。例如,土壤中盐分含量过多时,只能生长少数耐盐的植物,而不能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在土壤和水源缺乏锌元素的地方,种植的豆类作物容易落花落果造成减产等。人们通过比较土壤中地球化学元素和矿物质含量与农作物需求,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种植各种农作物的适宜性,从而调整农业种植区划与布局,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了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人们研究出了很多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地质环境。
土壤是陆地水分循环的纽带,是水文过程的调节器和缓冲器。降落到陆地表面的大气降水,除一小部分为植物冠层截留外,到达地面的降水首先渗入土壤,超过土壤入渗能力的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汇聚进入地表水体。渗入土壤的水分,一部分蓄存于土壤根系层中形成土壤水资源,供植物蒸腾蒸发;另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渗补给地下水,成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地下水浅埋区,在毛细作用下地下水也可上升进入土壤根系层,补给土壤水分,供植物蒸腾蒸发。由此可见,土壤是接纳降水的主要场所,在超过土壤接纳能力后,降水转化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性质对大气水、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植物水“五水”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往往通过深耕、秸秆还田、覆膜等措施改变土壤状况,间接起到调控水分的作用。
土壤对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和无机胶体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可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16],从而减轻污染物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但是,土壤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进入的污染物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时,土壤地质环境的自然动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正常功能失调,土壤质量下降。
(三)地下水
地下水赋存和运移于岩土空隙中,其形成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影响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地形地貌决定了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和运移,岩石性质决定了地下水的贮存空间,地质构造则决定了具有贮水空间的岩土储水能力。地形平坦的平原和盆地,松散沉积物厚,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易于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所以一般来说平原和盆地中地下水分布广泛而丰富。坚硬岩石中的地下水存在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裂隙之中,分布极不均匀。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存在于松散岩土颗粒形成的孔隙之中,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分,按照其赋存状态可分为土壤水(包气带水)和地下水。土壤水是陆地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基本水源,它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需水的同时,积极参与水分循环。地下水处于潜水面以下饱和区,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从整个水循环系统看,地表以下非饱和区和饱和区水分运移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图1-3),刘昌明等将二者统称为地中水(Subsurface water)[17]。根据水量的交换关系和联系强弱,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大致可划分为以下3种情形:①地下水埋深大于其极限埋深,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为单向联系,土壤水始终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极限埋深系指地下水不能上升至土壤上层,由潜水面上移流量开始为零时的地下水埋深。②地下水埋深小于其极限埋深,大于土壤根区深度,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为双向联系,二者间的水量交换频繁,地下水中的盐分易在土壤表层积累。浅埋深地下水对土壤剖面的含水量和水势分布有很大影响,是土壤发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地表生态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之一。同时,这种情形也增加了地下水遭受污染的风险。土壤中化学物质变化与地下水盐动态密切相关。③地下水埋深小于土壤根区深度,甚至有时潜水面高出地表,土壤水与地下水之间作用强烈,土壤饱和状态和非饱和状态交替频繁,土壤中的化学和生物过程与地下水变化紧密相关。因地下水位过高而形成的湿地即属于这种情形。
图1-3 土壤水与地下水水分运移与转化示意图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水量相对稳定、水质好、不易受污染等特点,在供给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地下水在维持生态系统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地表水生态系统(河道基流、湿地、泉水等)、河岸生态系统和陆地非地带性植被都需要地下水的补给和维持。在我国西北地区,天然绿洲往往需要地下水的支撑,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水质的恶化会给绿洲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丘明新等通过对乌鲁木齐柴窝堡地区植被类型及其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草甸草场植被发育的优劣与其所处生境的地下水位密切相关。苔草草甸在地下水埋深1.15m时,芦苇草甸在地下水埋深1.12m时,植被均发育不良;芨芨草草甸在地下水埋深大于2m时植被衰退;芦苇草甸在地下水埋深大于2m时植被发育很差[18]。
地下水,尤其是深层承压水,还具有平衡地下压力、支撑上覆岩土体的作用。人工抽汲地下水时,伴随着地下水从含水岩组中,尤其从那些厚层的半固结淤泥、粘土层中排出,在上覆岩土体的压力下颗粒间的孔隙被压缩,最终表现为地面沉降。由于人工大量开采深层承压水,地下水位过度下降导致粘土层被压缩,是很多地区发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四)地貌景观
地质环境是地貌景观的基础,而地貌景观是地质环境在地表的外在表现,也是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最直接、最显著的部分。地质环境与其他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形成了某一区域的特色地貌景观。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地质遗迹不仅为生物演化、人类生存发展历史及寻找矿产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还为人们提供了回归自然、修养身心的娱乐场地。根据其形成原因与自然属性,地质遗迹一般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①有重要观赏价值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②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③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④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⑤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19]。地质遗迹作为一种地质资源,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开发利用,将其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发展表明:人类文明愈是高度发展,地貌景观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就愈加重要。
⑤ 常见工程地质有哪些问题与防治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1) 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和变形两个方面。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和现象都会影响地基稳定。铁路、公路等工程建筑则会遇到路基稳定性问题。(2) 斜坡稳定性问题:自然界的天然斜坡是经受长期地表地质作用达到相对协调平衡的产物,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道路工程需开挖和填筑人工边坡(路堑、路堤、堤坝、基坑等),斜坡稳定对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及保证地基稳定十分重要。斜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是影响其稳定性的物质基础,风化作用、地应力、地震、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对斜坡软弱结构面作用往往破环斜坡稳定,而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其稳定的重要因素。(3) 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被包围于岩土体介质(围岩)中,在洞室开挖和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岩体原始平衡条件,便会出现一系列不稳定现象,常遇到围岩塌方、地下水涌水等。一般在工程建设规划和选址时要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研究地质体在地质历史中受力状况和变形过程,做好山体稳定性评价,研究岩体结构特性,预测岩体变形破坏规律,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以及考虑建筑物和岩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防止工程失误和事故,保证洞室围岩稳定所必需的工作。(4) 区域稳定性问题:地震、震陷和液化以及活断层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越来越引起土木工程界的注意。对于大型水电工程、地下工程以及建筑群密布的城市地区,区域稳定性问题应该是需要首先论证的问题。
⑥ 地质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其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的学科有: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
研究地球的历史的学科有:地史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学和第四纪地质学.
研究地质学的应用问题的学科有: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煤田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
研究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学科有:同位素地质学、数学地质学和实验地质学.
全球的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有:板块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和天文地质学
⑦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地质旅游资源分类现状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分类原则、标准、角度不同,其方案也多种多样。现将主要分类方案简列于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专门的地质古生物遗产景点工作组,于1993年对地质遗迹类型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案。即把地质古生物遗产分为13大类,每一类中分为若干类型,总称为景观类型,这是较全面的一个分类方案。
(1)古生物类,包括动物、植物、生物遗迹、层叠石等。
(2)地貌类,包括洞穴、火山、瀑布、山地、风化地貌、峡湾、岩溶。
(3)古环境类,包括古气候、全球环境变化。
(4)岩石类,包括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5)地层类,包括地质事件、层序地层、主要地层界线。
(6)矿物类。
(7)构造类,包括主要区域构造或主要构造现象。
(8)经济地质,包括所有矿床类型:侵入的、喷出的、接触的,如金刚石金伯利岩管、金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坑或采矿。
(9)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地质景点。
(10)相关关系,板块构造。
(11)陨石坑。
(12)大陆和海洋尺度的地质特征,包括板块构造和它的边界等,如大裂谷、岛弧系。
(13)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海底黑烟洞、深海沟、海山、海底断层。
——《旅游地学概论》(陈安泽和卢云亭,1991)一书,将自然旅游资源分为5大组15类,而地质旅游资源包括了其中的岩石圈旅游资源和水圈旅游资源两大组(表2-1)。
表2-1《旅游地学概论》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资源开发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分为两类(表2-2)。
表2-2《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35种,即:重要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有特殊价值的产物,峰林地质景观,碳酸盐山岳丘陵地质景观,高山钙化地质景观,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土林地质景观,丹霞地质景观,雅丹地质景观,沙漠地质景观,花岗岩地质景观,火山及熔岩地质景观,变质岩山岳丘陵地质景观,海岸地质景观,现代山岳冰川地质景观及登山地,古冰川遗迹,冻融地质景观,峡谷,瀑布,河流地质景观,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具有特殊意义的泉,地震遗迹,崩坡、滑坡、泥石流遗迹,陨石堕落遗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古采矿、古冶炼遗址,古烧瓷遗址,古窑、岩画及摩崖题刻,其他地质景观,多种地质景观。
——陈安泽研究员提出一个可以满足各类需要的综合性地质景观类型划分方案,把地质景观分为4大类,19类,52亚类:
1.地质构造现象大类
(1)地质类:层形剖面、区域标准剖面、典型沉积层序剖面、事件地层剖面。
(2)构造类:典型全球性构造、典型区域性构造、典型中小型构造。
(3)岩石类:典型火成岩(区、体)、典型沉积物(区)、典型变质岩(区)。
(4)矿物类:典型金属矿物(产地)、典型非金属矿物(产地)。
(5)矿床类:典型金属矿床(坑)、典型非金属矿床(坑)。
2.古生物大类
(1)古人类:古人类遗址。
(2)古动物类:古脊椎动物埋藏地、古无脊椎动物埋藏地。
(3)古植物类:古植物化石埋藏地、古孑遗植物产出地。
(4)古生物群落类:古生物群落埋藏地。
(5)古生物遗迹或可疑古生物遗迹类:古生物遗迹埋藏地、可疑古生物遗迹埋藏地。
3.环境地质现象大类
(1)地震类:古地震遗迹、历史地震遗迹。
(2)火山类:古火山遗迹、现代火山。
(3)冰川类:古冰川遗迹、现代冰川。
(4)陨石坑:古陨石坑、现代陨石坑。
(5)其他环境地质现象类:滑坡遗迹、泥石流遗迹、地面沉降遗迹。
4.风景地貌景观
(1)山石景观类:花岗岩景区(点)、火山岩景区(点)、层状硅铝质岩景区(点)、碳酸盐岩景点(点)、黄土景区(点)、沙积景区(点)、变质岩景区(点)、其他山地景区(点)。
(2)洞穴类:可溶性岩石洞穴、非溶性岩石洞穴。
(3)峡谷类:峡谷景区。
(4)水景类:风景河流、风景湖泊、风景海湾(岸)、瀑布、泉水、温泉、泥石流及泥泉、其他水景。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冯天驷,1998)一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类如下:
(1)山岳地貌旅游资源:如①花岗岩地貌景观;②变质岩地貌景观;③火山及熔岩地貌景观;④丹霞地貌景观;⑤砂岩峰林景观;⑥冰山雪峰景观;⑦岩溶山地景观。
(2)岩溶、洞穴旅游资源:①溶洞;②峰林、峰丛;③高山钙华;④其他岩溶景观。
(3)河流、峡谷旅游资源:①风景河段;②峡谷;③漂流河段。
(4)湖泊旅游资源。
(5)泉水旅游资源:①明泉、冷泉;②温泉、矿泉;③奇泉、怪泉。
(6)瀑布旅游资源。
(7)海岸、海岸旅游资源。
(8)冰川旅游资源:①现代冰川;②古冰川遗迹。
(9)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①沙漠、雅丹地貌;②黄土及土林。
(10)重要地质剖面、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①重要地质剖面;②典型地质构造;③陨石坑;④地震遗迹;⑤崩塌、滑坡、泥石流遗迹。
(11)重要化石产地及古人类遗址:①重要化石产地;②古人类遗址。
(12)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①典型特殊矿产地;②古采矿、古冶炼、古烧瓷遗址。
(13)重要古代水利工程。
(14)石窟、岩画、摩崖题刻。
(15)奇峰异石。
(16)观赏石。
——《旅游地质学》(杨世瑜和吴志亮,2006)一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做了比较细致的思考,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科考/科普性、观赏性、商品性三大类,比较具有创新意义,其具体分类如下:
1.科考/科普性地质旅游资源
(1)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类:①地质构造;②地层序列;③地质事件;④古生物;⑤古环境。
(2)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遗迹(新构造运动):①地震遗迹;②地面沉降;③地块抬升;④近代火山活动;⑤陨石及陨石坑;⑥滑坡;⑦泥石流;⑧崩塌;⑨侵蚀沟;⑩坡面侵蚀。
(3)经济地质—人类地质活动遗迹(人类活动对地质的干预):①典型(特色)矿床(类型);②矿产开发遗迹;③典型水利工程。
2.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
(1)第四纪—现代地质景观:①岩类山岳地貌景观;②地质构造地貌景观;③侵蚀/蚀余地貌景观、岩溶景观(喀斯特)、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淋溶景观、风蚀景观、洞穴景观、侵蚀阶地、奇峰异石(象形山石);④盆地谷底。
(2)雪山—冰川地质景观:①现代冰川景观·雪山景观·冰川景观·冰碛物景观;②消亡冰川景观(古冰川)。
(3)河流—湖泊景观:①湖泊;②河流;③峡谷;④瀑布;⑤泉;⑥洞;⑦暗河;⑧海(湖)岸;⑨海岛;⑩沙砾石滩。
(4)文物性地质景观:①摩崖字画;②石雕;③石窟;④名人石题(词);⑤石质文物建筑。
3.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
(1)观赏石(天然)。
(2)彩石、宝玉石。
(3)观赏石材。
(4)观赏矿物矿石。
二、本书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我们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地质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学普及价值。为了人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景观的科学性,本书按照成景的地质作用类型,对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便读者在游览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根据已有的地学知识,以内外力作用为基础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我们对外力地质作用采用其对地貌改造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我们将内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在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时,我们主要以该地质旅游景观所反映的地质作用过程为主要划分依据,对各种地质旅游景观进行分类,其分类具体方案如表2-3。
表2-3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表
该分类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一些景观具有双重属性,不易对其进行简单分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今后的研究思考中会对其进行完善。但此分类方法,对于不具备地学素养的一般游人能更好地理解地质旅游,理解景观的科学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寓学于游。
⑧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教育问题
地质工科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可以归结为3个基本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培养方案与模式,即如何高质量地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三是培养规模,即在一定的时期内,要培养多少地质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才能满足国家需要。
一段时间来,在高校有着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争,反映了高校教育界对我国21世纪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认识上的差异。对这一教育改革中的根本性问题进行讨论,将有益于其他教改问题的解决。通才是指具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基础,掌握一般通用性工程技术和技能的,无特定或明显专业倾向的人才--俗称素材型人才,意喻为可继续雕琢成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专才则是指除具有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掌握了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前者为玉石,后者为玉器,即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当然,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其不同之处主要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通才或专才。二者是对立统一于人才主体的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即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广度和深度,不是完全隔离而不可调和的。那么,21世纪的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呢?换言之,21世纪的地质工科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通才和专才属性的平衡点应该在哪里?我们认为,这应该根据地质科学的发展趋势、我国基本国情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国际办学经验来决定。
地质科学发展趋势
1)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主要包括:能源与矿产资源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发现、勘查、开发和保护。
2)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
主要包括地震观测与预报,泥石流、滑坡发生规律与防治等。
3)生态环境与地球化学环境
主要包括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湿地环境、城市环境、草原环境等等),进行评价和预警,为社会规划与发展提供依据。
4)基础工程地质问题
主要包括人类工程(水利设施、路桥、核电站、大型民用建筑等)的地质基础研究与环境保护等。
5)全面深入认识地球
加强学科综合研究,全面了解地球系统的作用原理,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指导。
6)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学科发展。
国情与经济发展需要
首先,中国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且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地质工科教育原来面向的地矿行业也在经历体制上的根本性转变,国土资源部的政府职能和运行机制已完全不同于原地矿部。资源的勘查、开发工程、基本建设中工程地质市场等将由市场经济规律支配,而资源的监测管理、保护和分配、地质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则由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资源政策和法规来调控。今后,地质工科教育面向的主体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行业,而是市场。实际上,现代地质工科已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等,普遍存在于许多产业部门和企业的生产中。因此,地质工科教育面对的领域将是十分广阔的。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引发的知识爆炸迫使地质工科教育重新回到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近些年由于知识信息的产生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知识老化周期缩短的趋势,其知识总量已达3~5年翻一番的惊人程度。以前那种读四年书,用一辈子的教育观念已被彻底打破。近些年生产、管理部门兴起的在职进修学位热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变化。21世纪的终身教育已日益普遍。地质工科教育与其他工程教育一样,也面临着知识快速增长的挑战。与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4年的本科教育时间显得太短。因此,本科教育只是地质工科类人才培养的一个短暂的初级阶段,其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包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等)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来。从这种意义上讲,育才在学校,成才在社会的教育观念比较恰当地阐明了现代地质工科教育在社会中的科学定位。
还有,应该看到,中国还处于发展中的初级工业化阶段,在大多数工程领域,我们还走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的路途中,而这是不可能跨越的,只能是加速前进。当前,中国情制约着中国的地质教育还必须兼顾专才的一面。特别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尚欠发达、人口多,高等教育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培养一位大学生要花费国家大量钱财,我们不能把国家投入的有限的财力单纯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应该使培养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必须能马上承担一定的专业工作,这样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国外地质工程师
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可以看出,21世纪将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信息、生命、材料、能源、空间和认知等科技领域的革命性成果将带动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航天航空、环保、文化和科技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型产业的兴起。以地球科学为基础的集成了电子、信息、空间技术和新型勘察技术的地质工科,在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体系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未来社会将要求地质技术人才具备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能力。因此,国际上对地质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着重于创新精神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
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手来解决日益复杂的地质问题。二次大战后,各国都积极致力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随之产生了诸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和灾害频繁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上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社会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法律和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十分错综复杂,这单靠科技进步和工程创新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手方能解决。因此,国外在培养地质工程师时,强调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具有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素质和创新潜力的地质技术人才。
⑨ 环境地质问题有哪些
环境地质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文献版中。那时这些工权业发达国家,已感到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开始把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城市地质等问题的研究列为环境地质研究的范畴。
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愈来愈突出,影响城市建设
城市地下水超采,产生许多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
地下水的局部污染较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
活动断裂与地震威胁城市安全。
沿海城市海水人侵、海岸侵蚀与淤积问题
⑩ 地质矿产资源都包括哪些内容
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