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内外力地质作用各有哪些方式

内外力地质作用各有哪些方式

发布时间: 2021-03-07 07:52:02

① 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内、外力地质作用是相互联系,共同对地球进行破坏和改造的。

源于内能的内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下深处进行,但也常常波及地表。它使壳幔物质能量交换、岩石圈发生变形、变质或重熔,以至形成新的岩石,或者使岩石圈分裂、漂移、融合,使海陆变迁、大地构造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主要源于外能的外力地质作用,一般在地表或靠近地表附近进行,也可能延伸至地下相当深处。它使地表物质不断发生变化和迁移,使地表形态不断遭受破坏和改造。

自地球各圈层形成以来,进行着的各种地质作用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例如,内力地质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而外力地质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高山上的矿物岩石受到风化、侵蚀,而被破坏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海中堆积下来形成新的岩石。构造运动又使其上升为高山遭受风化剥蚀。又如,地壳表层的大部分沉积岩都属于浅海沉积形成的,而浅海水深一般不超过200m。但有些地区的浅海相沉积岩层总厚度超过万米,如果不是地壳不断下降是难以设想的。

地质作用对地球既产生破坏作用,同时也产生建造作用。因而各种地质体无不留有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烙印。但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它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或者是彼此互为消长的。但总的说来,内力地质作用是居于主导的支配地位。有些地质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如火山、地震、山崩、泥石流、洪水等;有些地质作用却进行得十分缓慢,往往不为人们感官所察觉,经过悠久岁月却可产生巨大的地质后果。如大陆的漂移、海底的扩张、山脉的形成等。从地球发展的角度看,地质作用是促使地球不断新陈代谢、汰旧更新的永不间断的动力。

② 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物质和地表形态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中的火山活动会影响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2、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 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总之,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主要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2、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使其后退,常形成陡崖。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4、堆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总之,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形态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③ 外力地质作用

作用在岩石圈表层、由地球外能及部分内能(地表物质的重力能、结晶能、化学能等)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地壳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分散和富集。按其作用方式分为:

风化作用 在温度变化、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性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风、流水、冰川、湖海中的水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矿物产生破坏,并把破坏的产物剥离原地的作用。按动力来源分为风的吹蚀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等。

搬运作用 风化、剥蚀作用的产物被迁移到他处的过程。由于搬运介质的不同,可分为风的搬运作用、流水的搬用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等。

沉积作用 当搬运动力的动能减小、搬运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在生物的作用下,被搬运的物质在新的环境下堆积起来。按沉积方式分为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

重力地质作用 地壳表层斜坡上的各种风化产物、基岩及松散沉积物等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在各种外因促成的条件下产生的运动过程。按运动方式分为崩塌作用、潜移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等。

成岩作用 使各种松散堆积物变为坚硬沉积岩的作用。包括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

④ 什么叫外力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

1.大气:大气圈下部的组成物质即空气,它是氮、氧、CO2,H2O等的混合物。

O2---氧化作用,生命存在的条件;CO2---植物制造有机质、生物成岩,参与化学反应;H2O---风化作用;流动成风,动力。

2.水:溶剂、营力、生命条件。

3.生物:植物根、动物营力、成岩作用。

4.外动力(能源):太阳热能,使地表温暖、大气、水及生命运动; 重力能、日月引力能(潮汐)。

二、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同种因素可引起多种形式的地质作用,多种困素综合则更复杂。

1.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的碎屑或土壤。

2.剥蚀作用: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河岸岩石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 山顶被剥蚀而变矮。

3.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

(1)机械搬运---以机械方式破坏的产物(泥、砂、砾等)被流水、冰川、风搬运。

(2)化学搬运---以化学方式破坏的产物是通过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进行搬运。如石灰岩溶于水之后,以Ca++,HCO3-离子形式搬运;长石风化后形成粘土矿物、二氧化硅在水中呈胶体质点被搬运。

(3)生物搬运---生物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来营养自己,建造其骨骼,死亡后在一定的地方堆积下来,也起着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如流水搬运物在河流转弯处、湖口或河口因流速减慢而沉积;风的搬运物因风力减弱或受阻拦而堆积。

(1)机械沉积---机械搬运物按机械方式沉积,受重力支配。重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积,轻的搬运远而后沉积。

(2)化学沉积---化学搬运物沉淀作用受化学反应的规律支配。在真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淀,易溶物质后沉淀;水中胶体质点的沉积是通过与电解质的中和作用或正、负胶体中和作用,或水的蒸发作用等。

(3)生物沉积---生物有机体直接发生堆积。如钙质骨骼生物堆积,成为石灰岩;植物被埋后转变成煤。

(4)生物化学沉积作用---生物作用与化学作用可以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物质的沉积。如铁细菌吸收水中的铁而沉淀出铁矿。石灰岩(碳酸盐灰泥,原以为化学沉积,实有生物作用参与,也可能就是生物作用)。

沉积作用的产物即沉积物,分别称为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
5. 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岩作用。
(1)压实作用---上覆沉积物压力使孔隙变少、水份挤出、变硬。

(2)胶结作用---碎屑沉积物的粒间孔隙之中有水溶液,它在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化学沉淀,这些物质使碎屑胶结变硬。这种化学沉淀物称为胶结物,如SiO2,Fe 2O3.nH2O,CaCO3等。

粘土及细粉砂等细碎屑物也可起胶结作用,它们称为杂基,杂基是机械沉积的细粒部分。

胶结物和杂基统称为填隙物。

(3)重结晶作用:非晶质或结晶微细的沉积物因环境的改变而重新结晶或晶粒长大、加粗 ,从而使矿物紧密嵌合。主要发生于化学沉积物或生物化学沉积物中。

(4)新矿物的生长: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溶解或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若干化学成分重新组合或结合成新矿物,从而使沉积物变硬。

固结时间、固结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易固结(如温泉中沉淀的CaCO3),有的难(如某些粘土,几千万年后仍呈塑性状态)。岩石固结成岩后,若因构造运动露出地表,又进入新一轮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⑤ 地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啊

1、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是由地球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如弯曲、错断等)的机械运动。

2、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太阳热辐射引起,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一般按下面的程序进行:风化一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固结成岩。

3、人为地质作用:例如,采矿特别是露天开采穆动大量岩体会引起地表变形、崩塌和滑坡;人类在开采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时因岩土层疏干排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等。

(5)内外力地质作用各有哪些方式扩展阅读

地质作用可能产生的灾害: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质作用

⑥ 地质作用分哪两种类型

地质作用的分类 根据产生地质作用的能源及作用发生的部位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根据地质营力,内力地质作用又可分成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又可分成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分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 ,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构造运动可引起海陆变迁。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

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 (800~1200℃)熔融体。它不连续地发源于地幔顶部或地壳深部。岩浆形成后循软弱带从深部向浅部运动,在运动中随温度、压力的降低,本身也发生变化,并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

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 ,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变质后,其原有构造、矿物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可完全改变原岩特征。

风化作用是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

斜坡重力作用是斜坡上的土和岩石块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移动的作用 。重力是主要营力 ,斜坡是必要条件,暴雨、地震、人为开挖往往起诱发作用。块体物质的运动方式分为崩落、滑移、流动和蠕动。前三者运动较快,后者较慢。

剥蚀作用是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中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

搬运作用是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过程。

沉积作用是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 ,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硬结成岩作用是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上覆沉积物的重荷压力作用使下层沉积物减少孔隙,排除水分、碎屑颗粒间的联系力增强而发生;也可以因碎屑间隙中的充填物质具有粘结力,或因压力、温度的影响,沉积物部分溶解并再结晶而发生。

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⑦ 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详细的。问答题。

同种因素可引起多种形式的地质作用,多种困素综合则更复杂。 1. 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的碎屑或土壤。 2.剥蚀作用: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河岸岩石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 山顶被剥蚀而变矮。 3.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 (1)机械搬运---以机械方式破坏的产物(泥、砂、砾等)被流水、冰川、风搬运。 (2)化学搬运---以化学方式破坏的产物是通过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进行搬运。如石灰岩溶于水之后,以Ca ++ ,HCO 3- 离子形式搬运;长石风化后形成粘土矿物、二氧化硅在水中呈胶体质点被搬运。 (3)生物搬运---生物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来营养自己,建造其骨骼,死亡后在一定的地方堆积下来,也起着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如流水搬运物在河流转弯处、湖口或河口因流速减慢而沉积;风的搬运物因风力减弱或受阻拦而堆积。 (1)机械沉积---机械搬运物按机械方式沉积,受重力支配。重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积,轻的搬运远而后沉积。 (2)化学沉积---化学搬运物沉淀作用受化学反应的规律支配。在真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淀,易溶物质后沉淀;水中胶体质点的沉积是通过与电解质的中和作用或正、负胶体中和作用,或水的蒸发作用等。 (3)生物沉积---生物有机体直接发生堆积。如钙质骨骼生物堆积,成为石灰岩;植物被埋后转变成煤。 (4)生物化学沉积作用---生物作用与化学作用可以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物质的沉积。如铁细菌吸收水中的铁而沉淀出铁矿。石灰岩(碳酸盐灰泥,原以为化学沉积,实有生物作用参与,也可能就是生物作用)。 沉积作用的产物即沉积物,分别称为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 5. 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岩作用。 (1)压实作用---上覆沉积物压力使孔隙变少、水份挤出、变硬。 (2)胶结作用---碎屑沉积物的粒间孔隙之中有水溶液,它在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化学沉淀,这些物质使碎屑胶结变硬。这种化学沉淀物称为胶结物,如SiO 2 ,Fe 2 O 3 .nH 2 O,CaCO 3 等。 粘土及细粉砂等细碎屑物也可起胶结作用,它们称为杂基,杂基是机械沉积的细粒部分。 胶结物和杂基统称为填隙物。 (3)重结晶作用:非晶质或结晶微细的沉积物因环境的改变而重新结晶或晶粒长大、加粗 ,从而使矿物紧密嵌合。主要发生于化学沉积物或生物化学沉积物中。 (4)新矿物的生长: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溶解或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若干化学成分重新组合或结合成新矿物,从而使沉积物变硬。 固结时间、固结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易固结(如温泉中沉淀的CaCO 3 ),有的难(如某些粘土,几千万年后仍呈塑性状态)。岩石固结成岩后,若因构造运动露出地表,又进入新一轮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⑧ 什么事地质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是怎样改造地球的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
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照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中的火山活动会影响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2、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总之,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使其后退,常形成陡崖。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总之,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形态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⑨ 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有哪些

风化作用(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剥蚀作用(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回蚀)、搬运作用(风答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
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的碎屑或土壤。

剥蚀作用: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河岸岩石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山顶被剥蚀而变矮。

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

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如流水搬运物在河流转弯处、湖口或河口因流速减慢而沉积;风的搬运物因风力减弱或受阻拦而堆积。

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岩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