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波状起伏是什么地质作用

波状起伏是什么地质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3-06 10:50:02

1. 地质作用的总趋势是什么

内部作用是使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外部作用是使地球区域平坦

2. 简述波浪地质作用特征

波浪(也称海浪)是由于风的摩擦,海水有规律的波状起伏运动。波浪的大小内与风容力强弱、风势久暂和海面开阔程度有关。通常波浪的波长自数十厘米至数百米,波高自数厘米至十余米不等。水质点的波动振幅和与此相关的能量,均随水深增加而衰减。它们在水深为半个波长处已大为减小,因此,通常将半个波长的深度看作是波浪影响的下限。在水深小于半个波长的浅水区,波浪受海底摩擦而变形以至破碎,变为激浪,形成复杂的近岸流系,称激浪流。激浪流的冲击力可达9.80665×104帕至29.41995×104帕。当波浪运动方向与海岸直交时,产生与海岸垂直的进流和退流;当波浪运动方向与海岸斜交时,由于波浪的折射而产生与海岸平行的沿岸流。波浪及其在不同情况下衍生的各种波浪流是浅水区的重要动力。激浪流可直接破坏海岸。当海水渗进岩石裂缝,压缩空气,空气的膨胀力便加剧了岩石崩裂。激浪流携带的碎屑还是磨损岩石的工具。海浪对海岸、海底岩石的上述机械破坏作用叫作冲蚀作用。沙、砾随海浪运动就是海浪的搬运作用。波浪的冲蚀作用与搬运作用常常同时出现。当海浪水动力减小时,被搬运物即沉积。

3. 什么是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可分为哪些类

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4. 地表波状起伏

考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专题: 分析: 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内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容黄土地貌发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A.地表峰岭众多呈波状起伏,指的是青藏高原,故不符合题意;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指的是云贵高原,故不符合题意;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指的是内蒙古高原,故不符合题意;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特点,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大高原的地面特点.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同,形成了各高原独特的地面形态,在记忆时应注意区别.

5. 什么事地质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是怎样改造地球的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
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照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中的火山活动会影响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2、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总之,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使其后退,常形成陡崖。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总之,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形态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6. 地质作用的分类

前以述及,根据能量不同,地质作用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两大类,每大类又根据地质作用的性质、方式和结果的不同,将外力地质作用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5类。将内力地质作用分为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4种(图1-10)。

图1-10 地质作用分类图

1.外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一般是按照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顺序进行的。

(1)风化作用 岩石在原地因气温变化、大气、水、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基本在原地逐步分解、破坏的过程。

(2)剥蚀作用 是风、冰川、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和湖泊水等地质营力使岩石破坏并脱离原地的过程。可分为机械侵蚀、化学溶蚀及生物剥蚀作用3种。

(3)搬运作用 风化剥蚀的产物,被运动着的介质(水、大气、冰川等)搬离的过程。有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3种。

(4)沉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搬运动力和介质条件的变化而沉淀或堆积的过程。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3种。

(5)成岩作用 松散的沉积物被压实、固结而形成岩石的过程。主要类型有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压溶作用等。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具成层构造的岩石--沉积岩。

2.内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是促使地球,特别是岩石圈演化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地壳运动 也称构造运动。主要是岩石圈的机械运动,如大陆板块的漂移、海底扩张、区域性沉降和上隆、岩层褶皱和断裂等。地壳运动的表现为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方式,其产物为各种地质构造。

(2)岩浆作用 岩浆的形成、运移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所形成的岩石称岩浆岩。地表以下冷凝成岩者称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凝成岩者称火山岩。

(3)地震作用 地震是地球内部积蓄的能量造成岩石圈破裂而突然释放引起的一种现象,是由于地震波的传播引起地面快速颤动的作用。

(4)变质作用 岩石圈内原有岩石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影响下,使原岩基本保持固态状态下发生结构、构造及物质成分的变化,从而转变成新岩石的过程。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3.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内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下深处进行,例如,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使岩石发生褶皱和断裂,甚至导致地震,使岩石重熔或岩浆上侵,形成岩浆岩和变质岩,但也常常波及地表,造成岩石圈分裂、融合、变位、漂移,形成海洋盆地和大陆高山及区域性地面起伏等,控制着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轮廓。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表或靠近地表进行,总的趋势是降低地面起伏即“削高填低”,同时塑造局部地表形态。内力地质作用越强烈、地面隆升越厉害的山脉地区,往往也是外力地质作用发育、剥蚀作用盛行的地区。由于外力地质作用均有重力能的参与,所以外地质营力的变化也可促进内力地质作用的发生,例如,一个长期持续下陷(内力地质作用为主)的低洼地带,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将长期持续地沉积,其下部的岩石在上部重力能的作用下,有利于在地下深处环境中发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甚至被熔融成岩浆;再如,大陆冰川的融化(卸载作用)可导致地壳上升运动的发生。

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往往是同时产生,相互相成,互相影响。例如,风化作用一方面对岩石和矿物进行破坏和分解,同时又产生了新矿物。但是在一定地点和一定时间条件下,内、外力地质作用中的一种可占主导地位。在现代火山喷发区,显然火山作用是最重要的作用,在沙漠地区,风的吹蚀作用和机械搬运、机械沉积作用必然进行得十分强烈。

由于内、外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还会引用组成地壳的岩石类型相互转化。例如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岩浆岩、变质岩,一旦因地壳运动和剥蚀的结果暴露在地表,为了达到适应地表常温、常压下的新环境,就会发生风化并经剥蚀、沉积转化为沉积岩。而沉积岩因受上覆岩层施加的重压或受地壳运动等的影响,从而沉入地壳深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转化为变质岩,甚至可以发生重熔作用又转变为岩浆而形成岩浆岩。

由此可见,内、外力地质作用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岩石圈的演化和发展,使地表形态和地质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断地发生变化。

小结

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其表面形态复杂,大约可分为大陆和海洋两大部分。地球具有各种物理特性,如重力、质量、密度、磁性、温度等。这些物理特征在地球内部是变化的。根据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可将地球内部进一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各圈层具有各自独特的物理特征。地壳位于岩石圈的上部,是固体地球最外面的圈层。地壳的是由各种岩石、矿物和元素组成的。地球有着具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使得地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着,运动和变化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外力作用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5类;内力作用分为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4种。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重力异常、地磁异常、磁偏角、地温梯度、克拉克值、地壳与岩石圈、矿物与岩石、地质作用。

2.地球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它们在地球中有何变化规律?

3.地球内部圈层如何划分,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4.地壳有哪些特征?洋壳与陆壳主要有何不同?

5.什么是地质作用?它有哪些基本类型?各类型对地球改造有哪些特征?

7. 波德平原地势呈波状起伏的原因是什么

波德平原复地貌与第四纪冰川作用制紧密相关,但由于玉木冰川只出现在易北河以东地区,因此以易北河为界东西两部分的地貌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冰碛地貌不很显著,为一起伏和缓的低平原,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低地带、砂质平原带.东部地区冰碛地貌保存较好,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砂丘带、底碛平原带、终碛丘陵带、冰水平原带和黄土带.

8. 什么平原地形呈波状起伏,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是什么

波德平原地貌与第四纪冰川作用紧密相关,但由于玉木冰川只出现在易北河以东地区,专因此以属易北河为界东西两部分的地貌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冰碛地貌不很显著,为一起伏和缓的低平原,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低地带、砂质平原带。东部地区冰碛地貌保存较好,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砂丘带、底碛平原带、终碛丘陵带、冰水平原带和黄土带。

原因是冰川作用。

9. 什么是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如何进行分段

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0. 什么叫地质作用

由自然复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制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其中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