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条件脆弱包含哪些
A.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
对于脆弱性,生态学、环境学、灾害学等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尽相同的含义[11]。这里所指的地质环境脆弱性,其含义是地质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先天的、易于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灾害或负面影响的程度,即地质环境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在外界条件作用下易于产生地质环境问题或地质灾害的程度。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地表植被等因素虽然对地质环境脆弱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属于地质环境的外界条件,并非地质环境本身所固有。所以,影响地质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表组成物质等。从区域尺度来看,决定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是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定量刻画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指标分别为区域地壳活跃度和地表起伏度。
(一)区域地壳活跃度
区域地壳活跃度用于表征区域地壳运动的现今活动情况与活跃程度,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负面表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依据区域地质单元性状、构造活动、垂直地形变、地壳厚度异常及布格重力异常、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和地质灾害等指标,对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按照100Km×100Km的网格进行了分单元评价[12]。按照评价指标,各个单元的地壳稳定性划分为4个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结果表明,中国国土面积的24%属于稳定区,56%属于基本稳定区,17%属于次不稳定区,3%属于不稳定区。
以上述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区域地壳活跃度采用下式计算:
中国地质环境变化与对策研究
式中:S1———不稳定区占地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S2———次不稳定区占地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p1、p2———权重;
G———区域地壳活跃度。
(二)地表起伏度
地表的起伏,影响着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等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它从宏观上决定了一个地区地质环境的脆弱程度。衡量地形地貌对地质环境脆弱度的影响,可采用地表起伏度这一指标来表达。其计算公式为
中国地质环境变化与对策研究
式中:max(h)———地区的最高海拔高度(m);
min(h)———地区的最低海拔高度(m);
max(H)———全国的最高海拔高度(m);
min(H)———全国的最低海拔高度(m);
P(A)———地区平地所占的面积(Km2);
A———地区的陆地总面积(Km2);
RDSL———地表起伏度。
采用比较简便的加权线性累积法计算区域地质环境脆弱度。总体上,可以认为区域地壳活跃度和地表起伏度对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贡献是相同的,在计算区域地质环境脆弱度时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均为1/2。由于区域地壳活跃度、地表起伏度的地区差异很大,选用标准差形式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
B. 什么叫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条件是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
主要包括地形地内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容、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变形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建设前需对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该场地以往建筑经验,已发生过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后果,建筑物沉降、变形及地基地震效应等;分析和解决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地点; 提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处理措施等。
拓展资料
自然条件是因地而异的,建筑物类型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异,如在山区建筑,与场地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地质现象(地层褶皱、断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对地下建筑来说,地质构造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岩石产状、断层、节理和破碎带的性质与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C. 请问世界上 地质最脆弱的地区有哪些
你好:地质脆弱也就是频发地震很海啸的地区。.板块交界处,如日本(日本沉没是有可回能发生的),.板块内答部微地块交界处。如京津塘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就是多发泥石流和洪灾地区,如汶川、松潘。
再给你笼统的介绍下全世界外围内地质情况: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泊尔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 以上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98%,我国正好介于两地震带之间,是个多地震国家。
D. 地质环境脆弱性内涵与特征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依托的由岩、土及包含于其中的水、油、气等自然要素组成的地壳表层地质系统。在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我们人类所处的地质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并与社会经济之间形成了互为影响的动态平衡。人们通常说一个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往往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地质环境先天条件恶劣,如地势险峻、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贫乏等,不适宜经济社会生存与发展;第二层含义是指地质环境对外界因素影响反应敏感、稳定性差,易于发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甚至对经济社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所以,脆弱性应是地质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而这一属性是相对于经济社会而言的。地质环境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制约作用和不良影响根源在于其所具有的脆弱性。按照Füssel的脆弱性分类,地质环境脆弱性属于内在的、自然的环境脆弱性。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将地质环境脆弱性定义为地质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先天的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外界干扰下易于对经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程度。首先,脆弱性是地质环境的固有属性,具有客观性;其次,地质环境对外界干扰或胁迫具有敏感性,易于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降低等地质环境问题;最后,地质环境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地质环境安全性的另一面,地质环境脆弱程度越高,经济社会为保障地质环境安全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大。
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外在表现,可归纳为:①环境容量小,生态承载力低,当人类活动强度超过其承载力时容易引起环境恶化、生态退化;②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差,在外界干扰时极易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平衡失衡,引发环境突变;③敏感性高,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表现出较大的敏感性;④自我恢复能力差,在外界干扰打破其平衡后,往往难易恢复其原先所具有的功能。
E. 各等级地质环境脆弱区空间分布
(一)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青藏高原东西向呈弧形展布的高大山脉和南北向密集分布的横断山脉以及新疆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包括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塔拉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以及陕甘宁活动构造区、青藏高原东北隅活动构造区、川西活动构造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构造区和滇西南活动构造区等南北活动构造带。这些地区普遍位于高海拔山地和高原地区,高山和深切河谷极为发育,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度大,地形切割破碎,是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同时,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活跃,是我国地震烈度Ⅷ度及以上的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有六盘山带、天水–兰州带、河西走廊带、塔里木南缘带、南天山带、北天山带等地震带,西南地区有武都–马边带,康定–甘孜带,安宁河谷带,滇东带,滇西带,腾冲–澜沧带,西藏察隅带,西藏中部带等地震带。近年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鲁甸地震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灾后重建与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中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中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西部地区,广泛遍布于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以西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尤以藏北高原、塔里木盆地边缘及周边、哈顺戈壁—北山地区、阿拉善高原分布最为集中,内蒙古阴山、山西太行山和山东南部低山地区也有分布。这些地区多位于较高海拔的高原和山地地区,地形复杂、地表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低,易于引发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也很活跃,地震烈度Ⅶ度区成片分布。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地表湿润度低,土地荒漠化严重。西藏和西南地区地势险峻,活动断裂密集,内动力地质作用活跃,冰川型泥石流、冻融泥石流发育。在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拥有全国80%左右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态服务的主阵地,是决定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区。在空间分布上,地质环境中度脆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例如,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多属于地质环境中度脆弱区。由于这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地质环境比较脆弱,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易于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而导致其生态功能受损,在这些地区需要高度重视地质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
(三)轻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轻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度脆弱—极度脆弱区以外的地区、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中部和西北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与河北的山地丘陵区以及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的山地丘陵区,在辽东丘陵、山东中南部丘陵、福建和广东沿海等地区有零星分布。西部干旱内陆盆地包括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河谷、吐哈盆地等地区降水稀少,多戈壁沙漠,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难以生长;这些大型盆地地质结构本身相对稳定,但是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在气候、人类活动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易于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在降雨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西北大型内陆盆地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川与冰雪融水,地下水是盆地内涵养生态的重要水源。近几十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湖泊萎缩或干涸、生态环境退化等地质环境问题。
(四)轻微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轻微度脆弱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区,特别是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之间尤为集中,南方山地丘陵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长白山、新疆绿洲地区、西藏与青海交界地区等区域也有轻微度脆弱区分布。这些地区海拔多在500~2000m之间,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度远小于西部地区,但是在暴雨和高强度人类活动下也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总体上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不活跃,但是有大型活动断裂穿过的地区,例如华北构造区的NNE向夏垫断裂、唐山断裂、向郯城一庐江断裂等穿过的地区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
(五)微度脆弱区
区域地质环境微度脆弱区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以西地区除四川盆地有成片分布外其他地区仅有零星分布。这些地区一般为海拔低于500m的平原地区或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小,地势平坦,不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但在岩溶地貌发育的南方地区如珠江三角洲、湘中地区存在发生岩溶塌陷的可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平原盆地区是我国大型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分布区,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会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北平原是我国因开采地下水而发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地区,沿海地区还引发了海水入侵问题。微度脆弱区地壳稳定性好,活动断裂不发育,非常有利于国土空间开发和工程建设。目前所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或超过了其承载力而引起的。我国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农产品主产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微度脆弱区。
F. 地质构造脆弱什么意思
往大了说是因为地壳内部进行能量释放,而能量是从构造带的薄弱部分内释放出来的,所容以会形成各种地质运动。往小了说,由于地质结构会因为层面、硬性结构面、裂隙面等形成贯通性结构面,会将岩体切块,进而造成不稳定因素。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造成的各种异发的地质灾害。
G. 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的地质环境系统界定与脆弱性内涵,地质环境脆弱性是由其系统结构的不稳定性引起的,通过与人类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影响地质环境系统结构不稳定性的因素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内动力地质作用相关的地质构造、地质结构与地质过程,例如构造活动、地震活动越活跃的,一般地质环境就越脆弱;第二类是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相关的地表形态与过程,例如地势越险峻的,地质环境往往越脆弱,地表是经济社会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界面,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最为直接;第三类是与地质环境实体相关的组成物质的性质与分布,例如,土壤越易于侵蚀、侵蚀强度越大的,地质环境往往也越脆弱。因此,地质环境脆弱性可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方面的脆弱性、地表形态方面的脆弱性和组成物质方面的脆弱性。
基于以上分析,表征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指标选取应遵循3个基本原则。一是综合性原则,影响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因素很多,所选择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和衡量地质环境的脆弱程度,便于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直接采用或纳入。二是主导因子原则,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数量较少的主导因子,能够反映地质构造、地表形态、组成物质等3个方面的脆弱程度。三是区域差异性原则,所选指标能够反映地质环境的空间差异,从而为区域地质环境管理与保护提供依据。
根据指标选取基本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目标层为单一目标——区域地质环境脆弱度,其数值越大,说明地质环境越脆弱。准则层包括3个子目标——地质构造脆弱度、地表形态脆弱度、组成物质脆弱度。地质构造脆弱度表征地质环境与地质构造、地质结构与地质过程相关的脆弱程度。地表形态脆弱度表征地质环境与地表形态与过程相关的脆弱程度。组成物质脆弱度表征地质环境与组成物质性质、分布相关的脆弱程度。指标层由9个一级指标组成(表3–1)。
表3-1 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
H. 地质条件包含哪些
基本包括以下几项:地层、构造、岩浆岩、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矿产概况、构造运动及地质发展史。
I. 中国地质环境的先天脆弱性
(一)地势落差显著,山地丘陵多
地理统计数据表明,世界大陆平均海拔高度950m,中国大陆平均高度为1495m,是世界平均高度的1.57倍。除无固定居民的南极洲以外,中国大陆平均海拔高于其他大洲和地区(表2-1)。中国海拔在3000m以上的陆地面积248.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5.86%;海拔1000~3000m的陆地面积307.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2.03%;海拔在500m以下的陆地面积241.7万Km2,仅占国土面积的25.18%。全球超过8000m的山峰共有12座,中国境内就有7座。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与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垂直高差达9000m,如此巨大的高程落差,世界上绝无仅有。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研究成果,以世界大陆平均海拔高度为基准,每增加100m的高度,区域发展成本将提高2.2%~2.4%[2]。据此推算,中国平均状况下的区域发展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倍。
表2-1 中国与主要地区海拔高度对比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8)》
高海拔意味着地形的倾斜度、切割度、起伏度高于其他地区,也意味着重力侵蚀程度高于其他地区,易于诱发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2008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联合普查,中国土壤侵蚀面积356.92万Km2,占陆地面积的37.2%,其中水流侵蚀面积161.22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5.70万Km2。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t,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3400t/Km2。按照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中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四川、山西、甘肃、内蒙古、陕西5省严重水土流失县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3]。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活跃,地质灾害多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处,构成了中国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动力背景。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分布图,中国Ⅶ度及Ⅶ度以上地震烈度区面积约312万Km2,占陆地面积的32.5%,远高于美国的12%[4]。位于Ⅶ度及Ⅶ度以上地震烈度区的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0%。67%的100万人口以上城市、71%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位于Ⅶ度及Ⅶ度以上地震烈度区。高地震烈度区基本上是沿活动断裂带分布的,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天山地区、河西走廊、鄂尔多斯周边、华北平原、松辽平原、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岛等多地震区。据联合国国际灾害数据库统计,2001~2009年中国发生重大地震灾害43次,占世界总数的17.3%;死亡人数87939人,占世界总数的19.6%;受灾人数5276.7万人,占世界总数的62.8%(表2-2)。
表2-2 2001~2009年世界主要地区重大地震与滑坡灾害统计表
数据来源: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机构(UN/ISDR)OFDA/CRED国际灾害数据库
受高海拔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中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变型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分布广泛。据统计,滑坡与崩塌灾害中、高易发区面积346.7万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36.1%,主要分布在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和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5]。泥石流灾害中、高易发区面积262.4万Km2,占陆地面积的27.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地、四川盆地周边以及陇东-陕南、晋西、冀北等以黄土高原东缘为主的地区。地面塌陷灾害中、高易发区面积167.3万Km2,占陆地面积的17.4%,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盆地、平原区可溶岩连片分布的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97.6万Km2,中易发区面积388.0万Km2,总计覆盖了中国陆地面积的61.0%(表2-3)。
表2-3 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面积统计表单位:万Km2
数据来源: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8.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三)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涉水环境问题多
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年降水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逐渐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从黑龙江省呼玛到西藏东南部边界的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斜线,大体与年均降水量400mm一致,是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东南部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也是暴雨洪水的多发区。全国水资源有80.4%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481m3。长江流域以北的黄淮海与东北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4.7%,人均水资源量747m3。全国地下水淡水可开采资源量为3527.78亿m3,主要分布在各大平原盆地。其中,黄淮海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最多,为512.10亿m3,占全国的14.52%;其次是黑松流域,占9.31%。
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很不均衡。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4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2/3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而降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更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重枯水,甚至发生连续大水年和连续枯水年。
受变异很大的水文过程、地质过程、自然地理过程的影响,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分布在空间上极不均匀。北方许多地区不仅分布着大片咸水,而且还分布着各类由原生环境形成的对人体有害的劣质水,如沼泽水、高铁锰水、高氟水、高砷水、低碘水、含腐殖酸软水等,从而导致各类地方病的发生,常见的地方病有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病、克山病及高氟病等。在北方16个省份1062个县中有800多个县发现有地方病。北方地区土壤中的盐分分布也很不均匀,在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下游、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新疆、青海等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地,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J. 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总体特征
根据地质环境脆弱度数值,将区域地质环境脆弱程度划分为6个等级:微度脆弱、轻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各级脆弱度面积与所占比例如表3–5所示,全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图如图3–11所示。总的来看,我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表3-5 全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情况
图3-11 全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图
(1)总体脆弱是我国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根据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区面积达105.4×104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1.4%;中度脆弱区面积达181.1×104km2,占19.6%。中度脆弱—极度脆弱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自然基础的基本特征之一。地质环境总体脆弱,这一基本特征是由我国所处的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所决定的。自然地理方面,我国地势落差显著,山地丘陵多,陆地最高与最低高程落差达9000m,山地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3.2%;地质构造方面,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处,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活跃,VII度及以上地震烈度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2.5%[29]。
(2)我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程度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的总体格局。大致以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为界,此线以西地区地质环境脆弱程度高,集中分布了主要的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区;此线以东地区地质环境脆弱程度低,集中分布了主要的微度脆弱和轻微度脆弱区(图3–11)。地质环境脆弱性空间格局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框架性的制约作用。利于承纳人类耕作、居住与建筑活动的较理想的地质环境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以东地区。该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人类活动不适宜区,北部是土地沙漠化的重灾区,中南部或者是大江大河发源的高山峻岭区或者是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的高易发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顺应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的空间特征,以降低国土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风险和经济成本。
(3)成片分布低脆弱区中含有脆弱程度高的斑块,成片分布高脆弱区中含有脆弱程度低的斑块。例如,在微度脆弱和轻微度脆弱的鄂尔多斯盆地与华北平原之间,分布有狭长的中度脆弱—重度脆弱的太行山脉地带,存在着发生强震活动和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中度脆弱—重度脆弱的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零星分布着一些轻微度脆弱的区域,这些区域为新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的国土空间,应加倍珍惜和科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