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还叫什么东西
① 地质雷达的介绍
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探测地下物体的地质雷达的简称。
② 地质雷达和金属探测器有什么不同
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中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 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汛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
由于地质雷达的探测是利用超高频电磁波,使得其探测能力优于例如管线探测仪等使用普通电磁波的探测类仪器,所以地质雷达通常广泛用于考古、基础深度确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矿产勘探、潜水面、溶洞、地下管缆探测、分层、地下埋设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铺层、钢筋结构、水泥结构、无损探伤等检测。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金属探测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电磁发射器频率的稳定性,一般使用从80 to 800 kHz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越低,对铁的检测性能越好;工作频率越高,对高碳钢的检测性能越好。检测器的灵敏度随着检测范围的增大而降低,感应信号大小取决于金属粒子尺寸和导电性能。
③ 探地雷达种类
目前工程物探中所常来用探地雷达方法源是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强度和时间的变化等特征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
探地雷达按功能可分为1.
检测各种材料,如岩石、泥土、砾石,以及人造材料如混凝土、砖、沥青等的组成。
2.确定金属或非金属管道、下水道、缆线、缆线管道、孔洞、基础层、混凝土中的钢筋及其它地下埋件的位置。
3。检测不同岩层的深度和厚度,
如北京埃德尔RD1000系列等。
④ 地质雷达
3.3.7.1 方法简介
3.3.7.1.1 基本原理
地质雷达也称探地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束在界面上的反射来探测目标物,由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组成。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短脉冲电磁波,接收天线则接收来自地下介质交界面的反射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向地下传播速度主要受地下介质电性控制,在介质电性发生变化的界面,电磁波会发生反射。通过研究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及介质交界面的反射,并用时间剖面图像表示出地下各分界面的形态,从而推测地下地质体及地层结构的分布规律。
3.3.7.1.2 应用范围及适用条件
地质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探测技术,可以对浅层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地质填图,浅层埋藏物进行无损探测。由于电磁波能量在碳酸盐岩区衰减快,勘探深度较浅主要适用于碳酸盐岩裸露或覆盖层浅的地区,目前广泛用于地基探查、地下空洞、岩溶、破碎带、断层等地质构造探测。
要求发射的电磁波能量必须足够大,探测距离能够达到目标体,并能返回地面被系统接收;目标体阻抗差别足够大,有足够的反射或散射能量为系统所识别;目标体的几何形态必须尽可能了解清楚,正确选用天线中心频率;测区干扰不足以影响目标物的反射信息。
3.3.7.1.3 工作布置原则与观测方法
主测线应垂直地下目标体走向,辅助测线平行目标体走向,可更好地反映目标体形态,测线应尽量通过已有的井位,以利于地层的对比。
目前常用的观测方法有剖面法和宽角法两种。
剖面法: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以固定间距沿测线同步移动的一种测量方式。
宽角法:发射天线固定在地面某一点上不动,而接收天线沿测线逐点移动,记录地下各个不同界面反射波的双程走时的测量方式。
3.3.7.1.4 资料整理及成果解释
检查验收合格的原始数据,经滤波及二维偏移归位等处理,经过反射层的拾取,编绘探地雷达图像剖面,最终形成推断成果图等。
由于雷达反射界面是电性界面,与地层分界面并不一致,如相邻地层有相近的波阻抗、同一岩层中的含水带界面、多个薄层的地质界面组合等。同时雷达时间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的精度,分辨率的限制,旁侧界面反射波的影响等因素,给雷达资料带来很多假象,使雷达剖面解释存在多解性。因此成果解释必须结合地质、钻探资料,根据反射波组的波形与强度特征,通过同相轴的追踪,确定反射波组的地质意义,建立测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构筑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剖面。
3.3.7.2 试验情况
本次实验主要选择了表层带富水块段纳堡村地区、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皮家寨工区,目的是为了查明地表至30m深度的盖层结构、完整稳定性、水文地质结构、岩溶发育特征及富水性。对裸露型隐伏的岩溶水源地大衣村和万亩果园及覆盖型隐伏的岩溶水源地三家村和大兴堡实验区拟实施钻孔位置也布置了少量地质雷达剖面。共布置剖面94条,总长3.4km,其中纳堡村实测66条剖面,长1635m。
本次试验使用SIR-20型地质雷达,天线类型SIR-100MHZ,扫描时窗250~600ns,工作方法为连续剖面测量。
3.3.7.3 主要成果
纳堡村探测结果,表层结构大致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第四系覆盖层,岩性为粘土,厚度在2~6m,时窗为0~100ns,表现为能量强、频率较高,连续性较好的波组特征;第二层为个旧组风化灰岩,厚度8~16m,时窗为50~300ns,表现为能量较弱且变化大、频率较低,连续性差的波组特征;向下则表现为无明显反射或杂乱零星反射的“平静带”波组特征,表明已进入基岩(完整灰岩)层。
图3-18为纳堡小学L20线的测量结果,雷达反射波大致分为三层,第一层时窗0~80ns,为能量强、频率较高的波组特征,深度约5m,反映了第四系覆盖层;第二层时窗80~300ns,为能量弱、变化大、频率较低的波组特征,深度约5~16m,反映了风化灰岩层;第三层时窗300ns以上,为无明显反射或杂乱零星的波组特征,推断已进入完整的灰岩层。在剖面10~15m处,时窗范围160~200ns,深度约9~12m范围内,地质雷达记录出现明显的强反射波异常,推断解释为岩溶裂隙含水层。经施工的浅钻验证,覆盖层厚5.15m,5.15~15m岩溶发育,以溶隙、溶洞、溶孔为主,为主要含水层段,涌水量36m3/d,15m以下岩溶不发育,富水性弱,与推断结果吻合。
图3-18 泸西小江流域纳堡村纳堡小学L20线地质雷达曲线
纳堡村宾珍红商店地质雷达测量未发现异常,反射波为明显的两层,顶部覆盖层为高能量波特征,时窗0~100ns,厚度约6m,下部为基岩的平静弱反射波特征,经ZK2浅钻验证,基岩埋深6.7m,孔深30.3m未见水,探测结果与验证结果一致。
纳堡村实验点共圈出8处地质雷达异常,经钻孔验证4处,除1处水量小外,3处表层岩溶水较丰富。
图3-19为皮家寨大泉旁实测地质雷达剖面,大致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时窗0~60ns,波组连续稳定,反映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1~3m;时窗60~300ns,地质雷达曲线显示为杂乱反射、振幅变强、频率变低的异常现象,推断该区地下3~16m之间的个旧组灰岩中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局部存在较大充填或未充填的溶洞,如L73线7m、28m、55m处推断为岩溶含水区,与高密度电法38线100~110点的低阻异常对应。经钻孔验证,溶洞,溶孔发育,与推断结果吻合。
图3-19 泸西小江流域皮家寨L73线地质雷达曲线
3.3.7.4 结论
地质雷达反射波组特征:岩溶裂隙含水层为明显的强反射波异常;第四系覆盖层为能量强、频率较高,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风化灰岩层为能量较弱且变化大、频率较低,连续性差的反射波;完整灰岩层为无明显反射或杂乱零星反射的“平静带”特征。
地质雷达在探测深度0~30m范围内,分辨率较高,对表层岩溶裂隙发育带探测效果较好,划分的覆盖层厚度较接近,误差均小于1m。推断的岩溶发育异常带,准确度很高,是表层岩溶找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⑤ 探地雷达的方法与原理是什么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又称地质雷达,透地雷达,是用频率介于10^6-10^9Hz的无线电波来确定地下介质回分布答的一种方法。
探地雷达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是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界面时发生反射,根据接收到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强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
在坝体渗漏探测中,渗透水流使渗漏部位或浸润线以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增大,与未发生渗漏部位介质的相对介质常数有较大的差异,在雷达剖面图上产生反射频率较低反射振幅较大的特征影像,以此可推断发生渗漏的空间位置、范围和埋藏深度。
探地雷达的用途:可用于检测各种材料,如岩石、泥土、砾石,以及人造材料如混凝土、砖、沥青等的组成。雷达可确定金属或非金属管道、下水道、缆线、缆线管道、孔洞、基础层、混凝土中的钢筋及其它地下埋件的位置。它还可检测不同岩层的深度和厚度,并常用于地面作业开工前对地面作一个广泛的调查。
⑥ 地质雷达是干什么的,能找到地下电线
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专: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中属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 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汛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
由于地质雷达的探测是利用超高频电磁波,使得其探测能力优于例如管线探测仪等使用普通电磁波的探测类仪器,所以地质雷达通常广泛用于考古、基础深度确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矿产勘探、潜水面、溶洞、地下管缆探测、分层、地下埋设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铺层、钢筋结构、水泥结构、无损探伤等检测。
能,但要看技术员的水平了。
⑦ 想了解一下地质雷达在工程勘察工作中的用途
地质勘探、路基病害、层级检测、隧道超前预报、沥青层分析等等。路面路基大坝铁路都可以。我们做美国和俄罗斯的
⑧ 地质雷达中相位是什么意思
相位(phase)是对于一个波,特定的时刻在它循环中的位置:一种它是否在波峰、波专谷或它们之间的某点的标度。属相位描述信号波形变化的度量,通常以度 (角度)作为单位,也称作相角。 当信号波形以周期的方式变化,波形循环一周即为360° 。是地质雷达成像的参数之一。
地质雷达利用发射机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由于地层中戒指存在电性差异,出现电磁波发射现象,利用接收机在地面接收地下反射波,根据反射波分析地下介质的结构及性质。地下不同介质形状不同,产生的反射波的相位产生相应的变化。地质雷达成像显示的反射波是反射波的振幅,相位,频率等综合参数显示的实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