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分界线位置是什么关系
⑴ 地质界限是什么
就是指地层吧!
附:
地层(stratum[ 'streitəm ])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地层系统的单位是如何划分
我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亚阶等六个地层单位术语。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质年代的单位的划分
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代共分五个代,为:
1)太古代
2)元古代
3)古生代
4)中生代
5)新生代
其中,古生代共分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分别是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相对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
绝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是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地层和地质年代的关系
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时相应的地质年代。
⑵ 工程地质读图
1.读图判断断层性质
地层分界线延伸方向为南南东(SSE),各系地层呈条带状分布;中间条带为内奥陶系(O),向两侧依次对称容出现石炭系(C)、二迭系(P)、三迭系(T)、白垩系(K);老地层在中间,向两侧地层变新,判断为背斜构造。
断层F切割O、C、P地层,断层面倾向为北北西(NNW),且断层北侧即上盘的地层露宽度变大,断定是本盘上升所致,即上盘上升。由此,断层F为逆断层。
2.画剖面图
画A-A的高程网(高程为400、500、600、700、800);
读出剖面线与地形线交点的高程,并标注到剖面图对应的位置上,用光滑线连接得到地形线;
读出剖面线与断层线交点的高程,并标注到剖面图对应的位置上,根据断层倾向、倾角画出断层线;
读出剖面线与地层分界线的高程,并标注到剖面图对应的位置上,根据岩层倾向、倾角画出地层分界线。(注意分析背斜与断层的关系)
清图上色。
不复杂的,试一二次,就能做好。
⑶ 地质界线有一段是虚线是什么意思
虚线是推测地质界抄线。
经实地观察依据充分的,为实测地质界线,地质图上用实线表示;根据一定资料推测的,为推测地质界线,地质图上用虚线表示。划分和确定地质界线,是地质填图或有关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地质图上所填绘的地质界线,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轮廓。
⑷ 花岗岩类的接触关系和地质填图界线
花岗岩类填图中,最根本的是要根据露头尺度可识别(并可区别)的宏观岩性特征及变化内容建立填图单位,填绘各侵入体,再逐级进行归并研究,因此接触关系是确定花岗岩类空间关系的主要依据,客观真实的图示花岗岩类空间关系、分布与变化特征,就要查明花岗岩类的全部接触关系,而这些全部接触关系的界线实际上就是野外地质填图中最主要地质填图界线。花岗岩类就位后与围岩间可出现断层关系、不整合关系(岩体被抬升和遭剥蚀后,新的沉积层覆盖于其上,也称超覆接触),但这些关系都是后期地质作用的结果。涉及花岗岩类原生的接触关系主要有侵入、突变、渐变和相变4大类。地质填图中要准确表达界线信息以及界线两侧地质体的岩性特征。
1.侵入接触关系
产生于岩体与非岩体间,指花岗岩类与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包括变质深成岩,如花岗质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图面上用实线“——”表示,与传统的侵入表达方法相同。图3-8花岗岩与片麻状花岗岩侵入关系,前者花岗结构清晰,岩石总体呈块状,后者片麻状构造发育,岩石变质较深。
图3-8 花岗岩与片麻状花岗质岩侵入关系图
(转引自莫宣学PPT,2002)
2.突变接触关系
突变接触关系在花岗岩类岩体中极为常见,界线位置准确,露头尺度清晰可辨,界线两侧地质体在成分上或是结构上明显有别,图面上用“―·―·―”表示。突变接触关系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图3-9 花岗岩类突变接触关系
(据李永军等,2005)
1)不同岩体间(相当于《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指南》中所确定不同超单元间,原称其为超动关系),图3-9西秦岭三叠纪大堡二长花岗岩(Tdηγ)突变侵入志留纪百花闪长岩(Sbδ)中,图3-9b、c侏罗纪吴砦岩体侵入于二叠纪太碌岩体中,野外见吴砦浅肉红色似斑状中粗粒正长花岗岩(Jwξ)侵入于太碌灰色细粒二长花岗岩(Ptηγ)中,并在中粗粒正长花岗岩中见太碌灰白色细粒二长花岗岩捕虏体(李永军等,2005)。图版Ⅱ-c中的图二叠纪其那尔萨依序列二长花岗岩与石炭纪库勒萨依序列石英闪长玢岩间的突变关系(李永军等,2007)。
2)同一岩体中的不同侵入体间(相当于《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指南》中所确定同一单元内部的不同单元间,原称其为脉动关系),如广西六万大山江口单元花岗岩与永安单元花岗闪长岩为突变关系,接触处界线清晰,江口单元侵入体边部有永安单元的包体,且江口单元侵入体边部岩石有明显的细粒化边(图3-10)。
图3-10 花岗岩类突变、渐变接触关系
(据高秉璋等,1991,有改动)
a—江口花岗岩与永安花岗闪长岩突变关系;b—玉林市横冲南东225m周田单元与横冲单元涌动关系
3)岩浆混合花岗岩中的MME与寄主岩石间,既有清晰可见的突变关系,又有二者强烈混合表现出的渐变关系(图3-11)。
图3-11 糜署岭MME与寄主岩石的突变与渐变接触关系
(据李永军等,2003)
3.渐变接触关系
渐变接触关系在花岗岩类岩体中也极为常见,界线的确切位置相对模糊(一般在两次侵入体间有数厘米到不足1m表现为一涌动渐变带,图版Ⅲa、b)。在野外露头,尽管涌动渐变是一个位置相对模糊的带(而不是一条细线),但两侧的花岗岩类在成分上或是结构上明显有别,图面上用虚线“――”表示。渐变接触关系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岩体中的不同侵入体间(相当于《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指南》中所确定同一单元内部的不同单元间,原称其为涌动关系),因上侵时的时差较小,成分差异较小,仅在接触界面上可见不同活动性的差异性岩浆流,发育混杂带或混合带,有时界线极不清晰,但界线两侧的花岗岩类在成分上或是结构上明显有别。如图3-11b中的周田单元(Tz)涌动侵入横冲单元(Th)。图版Ⅲ中新疆新源阔尔库岩体中的细粒闪长岩与细—中粒闪长岩间及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与灰白色二长花岗岩间均表现为涌动关系。
2)岩浆混合花岗岩中的MME与寄主岩石间发生强烈的混合表现为渐变关系(图3-11)。
突变和渐变是相对的,渐变是突变的一种不明显的表现形式。在岩浆脉动快速聚集的地方,脉动的次数极难分辨,接触界线不清,表现为渐变关系。有时一个侵入体与另一个侵入体接触,此处表现突变关系,在另一处又表现渐变关系。
4.侵入体内部的相变“接触”关系
所谓接触关系,是指两两侵入体间发生接触事件而形成的关系。因此,侵入体内部,包括只有一次分异的独立(单次)岩体内部事实上不存在接触关系。但侵入体内部(包括单次岩体内部)还存在另一种客观的界线,即相变线。相变是侵入体内部由于结晶条件(主要是温度等)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岩石在粒度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大多是微弱的,极不清晰的。但有时还较为明显,如岩体与围岩的内接触带常见的冷凝边。图3-12f中的岩体由中心向边部依次为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这种界线的确切位置实际上是人为的,甚至还可划出更多的相变过渡类型,如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就是粗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粒二长花岗岩的相变过渡类型,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就是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二长花岗岩间的过渡类型。
相变是单向性的,从一个点出发,无论是前行或是后退相变一直在发生,可以人为划出许多条。渐变无论在成分上还是粒度上,渐变线两侧(各自可能也会有相变)是各自独立的。图面上用点线“…………”表示,与传统的相变表达相同。
相变线是相带法填图中最多见的填图界线,而这类界线中的其中一部分被新的谱系法填图修订为渐变线。将原来的相变线重新识别和修订为渐变线,意味着将原来所认识的一个单次岩体重新解体为两个侵入体,确认是两次岩浆分异的产物,这一新认识就是对原岩体的再解体。要强调的是,相变是同一侵入体内部的特有界线,而渐变是不同侵入体间的接触关系,这也是严格区分渐变与相变的本质所在。
花岗岩类的各种接触关系特征对比见表3-1,各种接触关系在剖面图和平面图上的习惯性表达如图3-12所示。
表3-1 花岗岩类各种接触关系对比表
续表3-1
图3-12 花岗岩类接触关系及界线类型平面及剖面示意图
这里再对《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指南》中确定的“涌动”“脉动”和“超动”三种接触关系做一简单讨论。
“涌动”“脉动”分别被用来描述单元间(不同侵入体间)的渐变和突变接触关系。单元是岩石谱系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同一单元的各侵入体必须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即来自同一岩浆房,同一熔融事件形成,空间上紧密共生,时间上基本相同,成因上具有演化关系。但对于岩浆混合花岗岩来说,同样具有空间上紧密共生,时间上基本相同,成因上密切相关(因为成分的混合必然出现成因上密切相关的浆混岩),但不是来自同一岩浆房,由于岩浆混合的方式(mixing和mingling)和强度不同,也会出现浆混岩间的渐变和突变两种接触关系,按照指南中的明确定义,浆混岩间的突变关系不能称脉动关系(因不是源序列),但也不能称超动关系,因为超动主要是指同一超单元间的突变关系,但浆混岩中会出现非常多的渐变接触关系。
浆混岩是较普遍存在的一种岩石类型,因而,浆混岩间的渐变和突变两种接触关系也普遍存在,但作为指导花岗岩填图的指南,没有理由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接触关系不做出规定。而事实上,在现行的指南中是回避这一关系的。而套用“涌动”“脉动”关系是不符合这两个术语的基本原则的。
“超动”多是指不同时代的深成岩体之间的急变式非常明显的接触关系。但浆混岩只有同时代并同在岩浆状态下才能化学混合和成分双扩散,因而,浆混岩间的突变关系也不能用“超动”描述。
总之,渐变和突变两种接触关系是花岗岩类中的自然现象,包容了全部花岗岩类间的接触关系,不含有成因性、解释性等非客观的描述和限定,因而才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相反,“涌动”“脉动”和“超动”在使用中有不确定性和概念上的不相容性。因此,描述花岗岩类间的接触关系只能用渐变和突变两种接触关系。
⑸ 地质界线的确定与勾绘
基岩露头来良好地段,可根自据填图单位的分层标志和地质体间的接触关系,确定地质界线的确切位置。露头不好的地段,可利用山坡地层碎块出现的最高位置,或土壤颜色分界处,或植被的不同,或地貌差异等特征判断地质界线位置。
地质界线必须在野外现场进行勾绘、连接,不准在野外只定点却不绘制地质界线而回到室内才进行地质界线的勾绘连接。
露头良好地段,可根据视域范围内地质界线在地表的实际延伸情况,从所定观测点向两侧在地形底图上进行勾绘。露头不好的地段,可根据岩层产状,按照“V”字形法则,结合地貌特征、植被和土壤颜色等,进行勾绘。每个观测点两侧至少应勾绘出可视范围内可确定的和按走向延展判别的地质界线(数字填图仪中应画Boundary)。相邻的地质路线调查中,应在野外现场将路线间的地质界线逐一连接,勾绘在地形底图上。
⑹ 下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图4—10),读图回答: (1)从地貌形态来看,该地属于 ...
(1)山脊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2)向斜部位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成为山专脊(或山属)。 (3)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⑺ 地质观测线和观测点的布置 选择一定的路线和控制点进行野外观测,是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一方面,便于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和编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点和线的密度来控制地层、构造及其他地质现象在平面上的展布,以满足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 (一)观测线的布置 观测线是进行地质填图的野外工作路线,又称填图路线。一定图幅内观测线的间距和长度,以及观测线的布置方法,主要取决于填图比例尺的大小。此外,工作区的地质、矿产复杂程度、前人工作的精度、航卫片解释程度、基岩出露情况和自然地理条件等,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填图之前,应充分分析研究以上诸因素,选择适宜的观测线布置方法,设计出工作区的地质观测路线。观测线的布置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路线穿越法 观测线以一定的间距大致垂直于岩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布置的方法称路线穿越法,简称穿越法。路线穿越法的优点是:①能在较短的路线上观察到较多的地质内容,连续有效地查明工作区内出露的全部地层及其厚度;②有利于查明地层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如各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及沉积相剖面结构;③有利于对地质构造基本形态的认识和走向断层的控制。其缺点是:①两条观测线之间的地段研究程度低,有可能遗漏某些小型的地质体,如岩脉、小岩体和横向断层等;②对地层厚度、岩性和岩相在横向上的变化了解少;③观测线之间的地质界线一般是根据地层走向和“V”字形法则填绘,填绘出的地层界线可能与实际有出入。当比例尺越小,线距越宽,这些缺点就越明显。因此路线穿越法一般适用于露头良好、构造简单、地层或岩性横向变化小和沟谷水系垂直地层走向的地区,且用于中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2.走向追索法 观测线沿地质体、地质界线或构造线方向布置的方法称走向追索法,简称追索法。走向追索法主要用来追踪地质界线、标志层、煤层及其他有用矿层的露头、断层线及褶皱轴迹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填绘出的地质界线准确,能有效地查明岩层在横向上的变化;有利于确定地层的接触关系和横向断层。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对地层的纵向变化了解较差,有时会遗漏一些走向断层,甚至因受地形的影响而无法进行追索。追索法一般适用于露头较差、构造复杂、横断层发育、岩性和岩相及厚度沿走向变化较大,且沟谷水系平行于地层走向发育的地区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3.露头圈定法 露头圈定法又称全面踏勘法。这种方法一般没有严格规定的路线,常常是在填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或穿越或追索较为灵活。露头圈定法的优点是填绘出的地质界线精确度高,缺点是野外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它主要适用于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或用于圈定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不规则矿体的界线及构造复杂的地区。 以上三种观测路线的布置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互相配合使用,以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例如在路线穿越时,为了确定接触关系的横向变化,经常要向观测线两侧做短距离追索。应用走向追索法时,也常常穿越走向,以了解纵向变化及地层层序特征,所以在具体设计或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路线布设方法。如在岩层走向稳定的地区,将一系列观察路线垂直于岩层走向布置,可构成平行状穿越路线;在地质界线不呈线状分布,而呈近等轴状分布的地区,观察路线可布置成“十”字状或“米”字状的交叉路线;在构造复杂或大比例尺填图时,可布置成放射状或梅花状;在第四系覆盖较严重的地区,观察路线可沿水系、沟谷等基岩出露处布置成树枝状路线。由此可知,观测路线的布置,要在保证填图比例尺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使之既能获取较多的地质资料和数据,又能减少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是了解控制地质界线、矿层或矿体,以及其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而在野外进行重点观察、描述和编录所布设的地点。 野外填绘地质图时,为了控制基本构造形态和地质界线而布置的观测点称为基本观测点。基本观测点一般布置在填图单位的分界线、标志层的露头线、断层线、褶皱轴线、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线,以及泉水的出露点等位置上。在实测地质图时,为了进一步控制构造形态和地质界线,在基本观测点之间,常沿地质界线或观测线加密布置的观测点(如岩性观测点、产状观测点等),称为加密观测点或测图观测点,统称为控制点或辅助观测点。 按照观测点的性质和重点观测的内容,可将观测点分为地层分界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岩性控制点等类型。不同性质的观测点,应使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在野外手图上和野外记录本上。 在野外填图时,布置的每一个观测点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观测点的利用率,做到一点多用。不要机械地等间距布点,防止重要地质现象未布点和观测点偏离地质界线的现象发生。 (三)观测线和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观测线的布置方法、线距、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内观测线的长度和观测点的数量等,是衡量地质填图质量和精度的标准之一,在进行地质填图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工作区构造复杂程度,结合工作区内基岩出露情况、交通条件、航卫片解译程度和前人工作程度综合确定。 ⑻ 中国地质构造分界线是东经多少度
中国地质构造分界线是东经105度. ⑼ 地质界线的确定及标绘 (1)地质界线的确定 准确地标定地质界线是保证图幅符合地质现象实际出露客观存在的前提。在基岩出露的地区,可直接根据填图单位的标志及地质体的接触关系来确定地质界线的位置。但在森林、平原、草原戈壁等植物或现代堆积物、沉积物发育区则给地质界线的确定带来了难度。除了关键部位需采用人工揭露外,更多则是借助间接标志或其他方法来确定地质界线。 利用残坡积物判断地质界线的方法是,以低处分布的某种岩屑的最高出现位置作为其与不同岩性的界线所在地。此方法在已经确立标准地层剖面、对主要界线性质和构造状况都基本搞清的情况下具有较大可靠性。 利用地貌特征判断地质界线,特别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现场地质解译是间接确定地质界线的重要手段。 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亦可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地质界线的判断或确定。但实际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因此,要多种手段结合,相互验证,以保证地质界线确定的可靠性。 (2)地质界线的标绘 前述有关地质调查类型及图件编制中已涉及此方面内容,现综合不同比例尺的技术要求给予概括。即在填图过程中,在图上仅填绘按比例尺折算直径大于2mm以上的闭合地质体和宽度大于1mm及长度大于3mm以上的线状地质体。如果小于以上限度,但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或断层,可按比例尺夸大至1mm×3mm表示在图上,但要注意尽量反映其真实的平面形态和产状。 地质界线的标绘应在现场据其出露情况直接填绘在地形图上。采用方法是以观察点为基点,测量地质体产状后,根据“V”字形法则将地质界线沿地层走向向两侧延伸1/2线距。露头好且视野开阔的地段,除由观察点控制的一段地质界线外,还可选择地质构造转折部位、地质界线通过山脊及沟谷的位置等处,按目测标定观察点的方法遥测一些辅助控制点,然后根据“V”字形法则将整段地质界线连绘出来。 ⑽ 地质作者原图的布局和内容 9.1.2.1 地质作者原图的布局 1:5万地质作者原图是地质图的编稿原图,由平面地质图、综合地层表(综合地层柱状图)、岩石地层(填图)单元说明及图例、图切地质剖面图、角图、接图表等内容组成。有关规定要求,平面地质图放在中间,平面地质图图框外左侧从上到下依次摆放综合地层柱状图和角图,平面地质图图框外右侧从上到下依次摆放岩石地层(填图)单元说明、图例和接图表,图切地质剖面图则放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下方正中的位置(图9.1)。 图9.1 地质作者原图的图面布局示意图 9.1.2.2 地质作者原图的内容 (1)平面地质图的内容 地质作者原图中的平面地质图放置在图的中央,其内容有各种地质界线、地质符号、地质代号、地质数据、地貌标志以及其他构造要素等反映客观地质现象和特征的要素。 地质界线用规范的线条表示各种地质体之间的接触界线,包括实测和推测的地层整合接触界线、平行不整合界线、角度不整合界线。岩浆岩体中的岩相界线;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包括超动、涌动、脉动接触界线等。变质岩中的混合岩化接触界线。构造界线主要为实测和推测的各种性质的断层线、大节理等。此外,图切剖面线也要绘制在图中相应部位。 地质代号用规范的代号注记图中各种地质体,沉积岩层的代号(包括成层有序的变质岩)应包含其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单元;岩浆岩体的代号应包含其年代和单元;成层无序的变质岩的代号应包含其年代和岩石地层单元。 产状符号用规范的产状符号绘制在图中产状测量的位置。其中原生面理产状包括地层产状(倾斜岩层产状、水平岩层产状、直立岩层产状、倒转岩层产状)、岩浆岩体中的流面产状等;原生线理产状包括岩浆岩体中的流线以及生长线理产状。次生面理产状包括片理产状、片麻理产状;次生线理产状包括拉伸线理产状、皱纹线理产状、交面线理产状等。此外,对于断层面产状以及岩浆岩体侵入界面产状也要用规范符号注记在相应断层线和侵入界线上。 重要样品和化石符号用规范的样品和化石符号绘制在图中采集样品处。 地质数据其中包括各种地质产状数据注记在相应的产状符号处;各种测年数据以及测年的方法也要标记在相应的位置处。 岩性花纹测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体需用规范的岩性花纹符号进行注记;此外,对于一些非正式填图单元,也可用岩性花纹符号标记在里面。 地貌标志其中包括岩溶地貌的标记,如溶蚀洼地、漏斗、溶洞等;湖泊和冰川地貌的标记,如湖积阶地、现代冰川、冰斗、冰蚀U 形谷、冻土界线等;火山地貌的标记,如火山口、熔岩谷、熔岩被等;河谷侵蚀地貌的标记,如河谷侵蚀阶地及梯级、冲击扇、洪积扇等。 水文符号主要为泉水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包括温泉、冷泉、矿泉、上升泉、下降泉等,用规范的符号标记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地质灾害符号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用规范的符号标记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2)综合地层表的内容 综合地层表又称综合地层柱状图,放置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的左边。综合地层柱状图是选取一个合适的比例尺,按测区出露的所有地层由老到新自下而上水平叠置起来,放在一个竖直柱子中,只列地层,不列岩浆岩。地层柱中所有地层要根据其岩性特征分别绘上岩性花纹,并用规范的符号来标记各个地层之间的上下接触关系(如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层岩性柱的左边要标明年代地层系统(界、系、统)以及岩石地层系统(群、组、段),以及地层柱中相应岩石地层单元的代号。在地层岩性柱的右边要标记各个岩石地层单元的厚度(包括群的厚度、组的厚度和段的厚度)。此外,还需在地层岩性柱的右边介绍各个岩石地层单元内的生物地层特征、沉积相等内容(图9.2)。 图9.2 综合地层柱状图示例 如果测区地跨不同地层分区,则需要将不同地层分区分别绘制综合地层表,并加以文字说明。 (3)岩石地层(填图)单元说明的内容 放置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的右边。它是以一个表格形式,按测区出露的所有地层由老到新自下向上列出年代地层(系)和岩石地层填图单元(组、段)。表格的左侧第一列为年代地层“系”,其后为岩石地层填图单元(组、段)的代号。各个岩石地层填图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用规范的线条符号来标记。在表格的右侧,用文字说明岩石地层填图单元(组、段)的名称,并将各个岩石地层填图单元的岩性组合特征在其后边加以叙述(图9.3)。 图9.3 岩石地层单元说明示例 (4)图例的内容 放置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的右边,岩石地层(填图)单元说明之下。图例内容要全面,应该包含地质图、图切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所有内容和图式说明。图例内容包括: (a)岩性花纹,作者原图中所出现的所有岩石类型的花纹符号; (b)各种线条,包括地质界线、角度不整合界线、平行不整合界线、推测地质界线-实测地质界线; (c)构造要素,包括断层性质、推测断层、实测断层; (d)地貌、水文、地质灾害等。 图例为按规范大小的长方形方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它们的排列还应遵循岩性→地质线条→地貌的顺序。 在岩性及其花纹图例的排列中,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排列。在沉积岩图例中则按碎屑岩(粗→细)→碳酸盐(粗→细、简单→复杂、灰岩→白云岩)顺序放置。在岩浆岩图例中按岩体活动时代由新到老排列,同一时代的岩浆岩体还要按从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的顺序排列。 在地质界线图例排列中,按照地质界线→构造要素的顺序。地层接触地质界线图例按实测→推测地质界线→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界线排列。岩浆岩体接触界线图例则按超动→涌动→脉动接触界线的顺序排列。 在构造要素图例的排列中,按断层→产状的顺序放置。在断层图例中则按断层类型→断层性质的顺序排列。断层类型图例按脆性断层→脆-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的顺序排列;而在断层性质图例中按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的顺序排列。产状图例按正常岩层产状→倒转岩层产状→流面产状→线理产状→劈理产状的顺序排列。 在地貌等其他图例的排列中,按地貌→水文→地质灾害的顺序放置。 (5)图切地质剖面图的内容 地质作者原图需要附有一幅或多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放置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的下方。它(它们)与平面地质图相结合,有助于人们从三维空间去认识和恢复图区内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组合特征、产状特征。图切剖面线应横跨全区,尽量全面反映测区地层、构造面貌,图切剖面图的剖面线方向一般要求垂直或尽量垂直所切过地区的地层走向线方向和构造走向线方向。剖面线在平面地质图上的位置用一细线标出,剖面线两端注明剖面代号,例如,A-B。剖面图的放置应遵循北端放在左边,北西和南西端也放在左边;南端放在右边,北东和南东端也放在右边的原则。 图切剖面图的比例尺与平面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但剖面图除了水平比例尺外,还要有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标注在剖面两端竖直的直线上,然后在竖直线上注明海拔高程数。 (6)角图的内容 角图一般放置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的左侧综合地层表的下方或放置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的右侧图例下方的的空白地方。角图是一种地质认识模式图,是对测区地质现象的综合概括或理论认识的升华,可根据测区地质特色进行选择。例如,在沉积岩区可选作地层格架图、沉积模式图、沉积环境变化图等;在岩浆岩区可选作岩浆侵位模式图、岩浆演化模式图、构造-岩浆演化模式图等;在构造方面,可选作构造格架-栅状图、构造模式图、构造演化序列图、地质构造演化模式图等。 (7)接图表的内容 放置在平面地质图图框外的右侧图例下方或角图下方的空白地方。其内容为以测区图幅为中心画出一矩形框,并绘制出其上、下、左、右相邻的8个图幅的矩形框,在这9个图幅的矩形框内分别注记各个图幅的名称和分幅编号。 (8)作者原图的其他内容 包括平面地质图外框上方正中摆放的图名、图幅编号;平面地质图外框下方正中摆放的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平面地质图外框上方右侧摆放的秘级;平面地质图外框下方左侧摆放的责任人员;平面地质图外框下方右侧摆放的制图单位、测图时间和地理底图的有关信息等。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