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成都属于什么地质层

成都属于什么地质层

发布时间: 2021-03-04 13:13:27

⑴ 谁知道成都市地质结构

地质构造没有以城市为研究单位的,起码应该是地区。
把学术(地形区划分)和政治(行政区划)分开。

⑵ 成都市的地质结构

这些东西好像都是保密的东西,详细的数据,除非泄密,一般在网上找不到。如果真的需要比较详细的数据,建议去有关单位查询,比如当地的地质队、地调院,国土资源部门等

⑶ 成都平原的地质构成是什么

成都平原第四系较为发育,由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堆积物组成,以中上更新统分布最广,其余为零星分布。地层厚度变化大,从西北向东南厚度变薄,由40多米变为几米,为河相冲——洪积、冰水堆积成因。 全新统(Q4)为近代河流冲一洪积层。形成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河漫滩由灰色砂及砂砾卵石构成;一级阶地上部为灰色砂质黏土,局部地方夹粉细砂层,下部为黄灰色砂砾卵石,粒径4~10厘米。 上更新统(Q3)广布平原地区,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为流水、冰水堆积层,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上部为褐黄色砂质黏土、黏质砂土、灰褐黄色砂砾卵石层;中部为浅黄褐黄色成都黏土及砂质黏土含铁锰质结核;下部为砂砾卵石层夹粘土层,砾卵石成分多为花岗石、石英岩、变质岩类,呈浑圆状,粒径一般为3~10厘米,厚5~40余米。 中更新统(Q2)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上部为黄、棕黄、紫红色粘土,含铁、锰质碎屑及结核。黏土裂隙发育,吸水性强,网纹状裂隙中常充填白色高岭土,厚度8~12米;下部为黏土泥砾层,其顶部常夹黄砂透镜体,砾石成分以花岗岩、石英岩为主,次为深色变质岩类,粒径多为3~8厘米,次圆状,无明显粒序性和定向性。 中、下更新统(Q1-2)为冰碛——冰水堆积层,不整合基岩之上,上部为棕黄色黏土,这种黏土多呈硬塑状态,含铁、锰质、硅质、钙质结核与白色高岭土团块,具良好的黏性,可塑性与强偏中等程度的膨胀性,其厚度为数米至10余米,黏土层下为砂砾卵石层,厚数米至20余米,卵石层下与白垩系灌口组呈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K)上部多遭剥蚀而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因此出露较为零星,总厚度大于319米,自上而下可划分如下。 上统灌口组(K2g)为边缘湖相沉积的紫红、棕红色泥岩夹泥质粉砂岩,泥岩中夹绿色斑点薄层石膏及钙芒硝,上部遭受剥蚀出露不全。 上统夹关组(K2j)为河湖相沉积,主要为紫红、砖红色长石砂岩组成,中一细粒结构,厚层至块状构造,泥质胶结,上部夹数层同色薄层或透镜状砂质泥岩,风化强烈。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屑,底部为棕褐色砾岩,厚度大于149米,与上覆灌口组呈整合接触 下统天马山组(K1t)为河湖相沉积,为紫红色泥岩、砂岩不等厚互层,夹数层不稳定砾岩。县区厚度大于142米,与上覆夹关组底部砾岩呈假整合接触。 侏罗系(J)自上而下可划分如下。 上统蓬莱镇组(J3p)为一套浅滨湖相沉积。地层中含薄层石膏,泥岩中普通含钙质。区内以较稳定的两层黄绿色页岩作为标准层,将该组地层分为三段。上段为棕红、紫红色泥岩与灰紫色细粒砂岩不等厚互层。由下向上砂岩减薄,泥岩增厚,颜色由紫红变成棕红色。底部为绿色页岩。与上覆白垩系天马山组。底部砾岩呈假整合接触。中段为棕红、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灰紫色中、细粒砂岩互层,上部夹3~7米厚的浅灰色泥灰岩及页岩。底部为黄绿色页岩。下段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及透镜状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紫红、灰白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中统遂宁组(J2sn)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其间常夹薄层石膏及方解石细脉和透镜状石英砂岩,灰绿色花斑,虫蛀状干裂纹。为较稳定浅湖相沉积;与上覆蓬莱镇组呈整合接触。地层岩性单一,横向变化不大,县区厚度大于360米。 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为湖相沉积。以紫红、紫褐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泥岩普遍含钙质团块。由下向上岩石颗粒变细,砂岩减薄,泥岩增厚。上与遂宁组底部砂岩呈整合接触。

麻烦采纳,谢谢!

⑷ 成都平原的地质结构是怎样的

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地台,以西是松潘-甘版孜地槽区。成都平原权虽然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但却属于地址上十分稳定的扬子地台(即华南地块)。四川盆地从侏罗-白垩纪喜马拉雅期(约1.3亿年前)构造活动结束海侵、成为陆地后,就进入稳定的地台发展期,期间,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早新生代(约 6500万年)形成。
除西面断裂带外,成都平原南面和东面地质相对稳定。成都平原西南面的浦江至新津断层带长度约 80 公里,规模较小,在该断层带曾经发生过两次5级左右地震,构造活动不明显;成都平原东面的龙泉山褶断束,断裂规模约90公里,过去200万年未有显著地质活动,已被风雨侵蚀成为台地和浅丘

⑸ 成都平原属于哪一类堆积地貌

以北川抄-汶川-康 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地台,以西是松 潘-甘 孜地槽区。成都平原虽然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但却属于地址上十分稳定的扬子地台(即华南地块)。四川盆地从侏罗纪-白垩纪喜马拉雅期(约 1 亿年前)构造活动结束海侵、成为陆地后,就进入稳定的地台发展期,期间,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早新生代(约 6500 万年)形成。距今 2 百万年左右的新生代第三纪发生新的强烈地壳运动形成青城山脉,这是距离成都平原最近的最后的造山运动,但成都平原本身没有重大地质构造活动发生。在西部山区相继隆起后,成都平原由龙门山前出口的岷江、湔江、西河、南河等八条主要河流所堆积形成的洪积冲积扇联合而成。四川盆地作为龙门山的前陆凹陷充填了一套中生代陆相碎屑沉积,其中成都平原最高沉积厚达 8000~10500 米,从一个侧面证明其悠久稳定的地质历史。

从地质形成的历史来推断,成都平原至少在200万年前就已开始形成

⑹ 成都属于什么地形

成都为平原地带,绕城高速东面则逐渐为丘陵,西面基本也是平地再远点几十公里外则为山地.
整个四川为盆地地形

⑺ 请问重庆及成都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都是什么岩层)

看一下四川的 地质图就知道了 重庆在四川盆地东部 川东高陡带上,属隔档式褶皱;成都在四川盆地西侧,位于川西前陆盆地上,地貌属冲积扇的冲积平原上。地层出露有二叠-白垩都有出露。

⑻ 成都地质情况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专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属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摄氏度),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

⑼ 四川是什么类型的地质结构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回。
主要有褶皱、节答理、断层。
特征:
一、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
1.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
2.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依次变老。
若褶皱的岩层上升到地表而未受到剥蚀作用时,则背斜为高地,向斜为低地,地面上仅见到时代最新的岩层。褶皱岩层遭到强烈风化剥蚀后,地面的起伏主要取决于岩石抗风化剥蚀的能力。若褶皱岩层为同一种岩性或强度相近,由于背斜核部断裂较向斜核部发育,背斜核部很可能成为低地或谷地,向斜核部反而形成高地或山梁。

二、节理:
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
三、断层:
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但其分布不均匀。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