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环境调查学什么

地质环境调查学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3-04 04:22:41

A. 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勘探的差别

两个侧重点不一样!
地质环境
调查的重点主要是环境方面!而
地质勘探
的重点主要以
区域地质调查

矿产普查
为主!前者主要通过地质而为
环境服务
!而后者主要以找矿或者评价某区域地质为主!后者包含前者

B. 地质环境调查的定位与内涵

地质环境调查是获取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定位是应用基础和应用服务。应用基础方面,包括研究和调查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变化规律、地质环境时空变化机理、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机理等。应用服务方面,包括满足政府管理的需要,向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管理地下水、保障地质环境安全、防治地质灾害所需要的决策支持信息和服务;满足国家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农业灌溉等经济活动的需要,向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

图6-1 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内涵与服务方向示意图

从专业领域而言,地质环境调查涉及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三门学科。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属于地质科学领域应用地质学范畴的重要学科,研究内容各有侧重,水文地质学侧重于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学侧重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环境地质学侧重于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同时,三者互有交叉,相互渗透,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图6-1)。例如,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面沉降既属于水文地质学的研究范畴,也属于环境地质学的研究范畴。在研究内容上,地质灾害调查隶属于环境地质学。但是,由于地质灾害关系着经济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往往把灾害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并列,以强调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性。

C. 地质环境调查的转型方向

从服务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地质环境调查需要积极、努力地推动和实现六个转变。

(一)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从特定的地质实体向地球关键带转变

限于当时的国家需求与重点任务,过去的地质环境调查往往关注于特定的地质实体。例如,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需要,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关注于储存地下水的含水层,对含水层的组成、分布、水力传导性质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将“山水林田湖”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国际上将处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交叉地带,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最为紧密、相互作用最为显著的地球圈层称为地球关键带。地球关键带将植物冠层、土壤层、包气带、含水层等纳入统一框架,为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一个系统平台,为气候变化、生态管护、水资源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一种新的图景。地球关键带是“山水林田湖”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学术界定,地球关键带科学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地质环境调查应以地球关键带为框架,根据认识地球关键带和把握地球关键带规律开展填图、监测与建模。应当指出,以地球关键带为框架,不是完全摈弃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而是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其进行融合、拓展和延伸,使地质环境调查不仅能否服务于资源开发,也能服务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二)在研究模式上,实现从偏重于填图向填图—监测—建模一体化转变

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地质环境变化,是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隐蔽的地质过程与突发的、快速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地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地质环境管理,了解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比了解地质环境要素的状态更有意义,实现地质环境要素预报预警需要地质环境过程研究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画。因此,在地质环境研究模式上,需填图—监测—建模并重,遵循3M(填图—监测—建模)循环体系框架,以循环上升的认识过程为主线,从数据采集通向综合分析(图5–13)。填图的目的是精细刻画地质环境物质组成、结构、空间分布等,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环境健康调查等。监测的目的是获得地下水、土壤、地质灾害、地应力等地质环境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建模是基于填图数据与监测数据对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能量迁移过程、生态过程等进行定量化模拟。填图、监测、建模构成地质环境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辅相成、循环上升、互为促进。

(三)在效用评价上,实现从偏重资源价值向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耦合方向转变

地质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两类资源:一类是土地、矿产、水等有形的自然资源;一类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控水分等无形的生态服务。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道路,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取得的。在此过程中,社会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的资源效用,而忽视了地质环境所具有的环境与生态效用,造成了生产、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展和生态空间的日益萎缩。受此影响,水文地质调查强调对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潜力进行评价,而忽视地下水的生态作用;矿产资源调查强调对矿产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而忽视矿产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地质调查强调地质环境问题对工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而忽视其对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为此,在评估地质环境效用过程中,不仅要评估其资源价值,还要评估其生态价值,全面反映地质环境的实际价值。

图5-13 地质环境调查的填图—监测—建模体系框架

(四)在问题应对上,实现从偏重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转变

由于地质环境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累积性、难控性和一旦酿成地质灾害的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征,目前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还远不成熟。受地质环境调查程度低、监测站点缺乏、历史资料积累少、技术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工作,例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地质灾害预警、地震活动预测等,至今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难以做到准确的定量评估和预报预警。以往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摸底性调查、地下水资源的现状调查等方面,而对地质环境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机理研究显得薄弱。虽然有一些专家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实际中调查与研究也有所结合,但是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深度、广度仍非常局限。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需要实现从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后的综合治理向有预见性的事前调控转变,从单纯的技术调控向系统的技术、政策、制度等综合调控转变。

(五)在组织实施上,实现从单纯依赖地质部门向联合大地学部门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地震等资源环境部门,又涉及发展改革、工业与信息化、建设、科技等社会经济部门。国土空间具有多重功能与属性,各个部门管理职能在实现过程中,往往存在空间重叠与功能冲突的情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不仅需要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推进本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需要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与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支撑,地质环境调查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要求,一方面要责无旁贷做好岩石圈的地质框架构建与地质过程研究,另一方面要遵循地球关键带的框架,主动联合其他资源环境机构推进地球表层圈层的调查与研究,采用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

(六)在国际视野上,实现从偏重解决国内问题向积极参与全球地质环境治理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国际社会期望我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同时我国也有更多的意愿和能力来分担更多的国际公益事务。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家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过去,在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与经验来解决国内的地质环境问题,而较少参与全球层面的、跨国区域层面的重大国际项目,解决国外的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以及其他国际环境保护需要,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地质环境治理,通过科技合作、技术支持等形式,加强全球性、跨国性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推动全球环境保护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参与全球或区域地质环境治理,服务和支撑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D. 地质环境调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

地质环境是组成国土空间的重要因素(图5–1)。地质环境由岩、土及包含于其中的水、油、气等自然因子组成,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基本场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矿产、地下水等自然资源,同时还提供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自然灾害等生态服务,决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环境基础、生态基础和工程基础。

地质环境调查是人们认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基础。地质环境调查是获取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时空分布信息及规律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环境调查涵盖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等学科领域,属于应用基础与应用服务范畴。应用基础方面,包括研究和调查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变化规律、地质环境时空变化机理、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机理等。应用服务方面,包括满足政府管理的需要,向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管理地下水、保障地质环境安全、防治地质灾害所需要的决策支持信息和服务;满足国家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农业灌溉等经济活动的需要,向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

图5-2 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质环境调查重要性日益凸显。图5–2概括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和对地质工作需求的一般规律。在前工业化阶段,人均GDP缓慢增长,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很低,科学界对自然界认识的探索驱动了地质工作的缓慢发展。工业化初期到中期,发展生产成为主要任务,矿产资源需求量猛增,地质工作需求转变为找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1]。工业化中期到后期,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成为主要任务,矿产资源需求增速减缓,环境需求不断提高,地质工作需求由以资源为主转变为资源环境并重,地质环境调查作用不断加大。工业化后期到后工业化阶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成为经济社会追求的目标,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脱钩,地质工作需求由资源环境并重转变为资源环境生态一体,地质环境调查作用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在工业化阶段中后期以后,经济社会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由以资源为主缓慢转向以环境为主,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越来越成为地质工作的主流。

地质环境调查是国土空间管理的重要基础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性工作。一是地质环境调查以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近地表圈层为靶区,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填图,建立地质环境框架模型,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性地质信息;二是地质环境调查通过对地下水、土壤、地质灾害等进行长期监测,定量描述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为地下水污染、滑坡、地面沉降等重大环境问题的控制与防治提供解决方案;三是地质环境调查围绕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开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废弃物的环境效应调查研究,通过定量化矿产资源环境成本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四是地质环境调查以地质环境框架模型为基础,与环境、生态等合作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调查研究,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提供系统支持;五是地质环境调查围绕水、土地、矿产、地质灾害等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开展综合研究和信息服务,为加强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提供服务和支撑。

E. 我国地质环境调查概况

我国水文地质调查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少数地质学家曾在局部地区进行过地下水的调查研究,但是由于缺乏水文地质队伍,未能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国民经济规划,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国开展区域水文地质普查[10,11]。1957年编制了1∶300万《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和《中国区域水文地质概论》,1958年编制了1∶400万中国潜水区划图。自1955年至1996年,历经4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国1∶20万为主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初步统计共完成调查面积954.9万Km2(不含港、澳、台),其中1∶20万611.51万Km2,1∶50万173.26万Km2。在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包括全国性图组、地区性图组和分省图组三部分,并附有详细的说明书。这项基础性、战略性调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区域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填补了大面积水文地质空白,而且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系统、完整的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开展了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历时3年,于1984年底提出了评价成果:即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8717亿m3,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2940亿m3。在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同时,还开展了一些专题研究,如四川、湖南等省对红层裂隙水的研究,中国玄武岩裂隙孔洞水的研究,黄土地下水的研究,以及北方岩溶水的研究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国家水资源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调查发端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20世纪50年代,包括水电站、铁路、桥梁、矿山等在内的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的迅猛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物质的随意排放,出现了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例如,天津、宁波、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相继发生了地面沉降现象。大规模煤田、金属矿山的开发(例如广东仁化凡口铅锌矿、湖南斗笠山煤矿等矿山),由于矿山疏干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破坏了岩溶化含水层的岩体力学平衡状态,或者由于增大了水力坡度,使洞穴、溶隙及上覆土层被潜蚀冲刷,导致地面塌陷。铁路沿线,特别是山区铁路沿线受夏季暴雨袭击,致使一些铁路路基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灾害侵袭而暂停运营。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重视环境地质研究,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联系起来,统称为水工环地质[12]

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工作一直是围绕着重大工程和重大建设需要而展开的。20世纪50~60年代,重点开展了西南及西北交通干线和三峡等水利枢纽的地质灾害调查以及上海地面沉降的勘查工作。20世纪70年代,上海地面沉降研究在预测和防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树立了我国地面沉降控制典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地质灾害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海城地震、新滩滑坡、元阳滑坡等进行了成功预报、对东川和宁南泥石流和天津市地面沉降实施了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地震、地质灾害及城市减灾重大技术方法研究”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1991年出版了《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图》(1∶500万),1992年出版了《中国地质环境图系》,1996年出版了《中国分省地质灾害图集》(1∶60万~1∶500万)。

F. 环境地质问题调查

主要围绕与地下复水开采引制发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工作,主要包括:

(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围、面积、中心水位最大埋深、水位年下降速率、发展趋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地面沉降面积、范围、沉降速率等。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特点,调查要有所侧重。

(2) 西北地区要注意调查地下水开采与土地荒漠化、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性,生态需水量问题,地表水过度灌溉引起的土地盐渍化问题。

(3) 华北地区调查东部平原咸水、微咸水水质和分布范围的变化,及其改造利用问题可行性,海水入侵的程度、范围和防治措施。

(4) 东北地区主要侧重地下水污染、土壤盐渍化和湿地退化与保护问题。

(5) 地下水质量背景及近年来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 (包括常规离子、微量元素以及污染成分)和原因。特别要注意调查饮用地下水质量变化及原因。

具体要求参照 《1∶25 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执行。填写附表 13 ~ 附表 19。

G. 什么是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以一定比例尺的环境地质测绘版填图为主要方式,对构权成区内地质环境的基本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评价,为区域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地质环境依据。

H. 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环境现状综合调查的目的是准确、详实地获取畜禽养殖场(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关信息,为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主要内容有:

(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①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区划、交通分布等,最好附相关示意图。

②气候与气象。包括所在区域的主要气候特性,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时数,主要的天气特性等。

③水文状况。包括该区域主要河流、水系、流域面积、水文特征、地下水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情况等。

④土地资源。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背景值、土地利用情况等。

⑤植被及生物资源。包括林木植被覆盖率、植物资源、动物资源、鱼类资源等。

⑥自然灾害。包括旱、涝、风灾、低温、疫情等。

⑦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疗养区、温泉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等。

(2)社会经济条件方面

行政区划、工业布局、农田水利、畜牧业发展状况,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及产值,乡镇居民点规模和分布情况、人口密度、人群健康、地方病发生情况,文化教育水平等。

(3)污染物分布及排放情况

各类污染源的分布及“三废”排放情况,主要包括工矿企业、乡镇企业污染源分布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排放规律、排放去向,农业副产物(畜禽粪便等)处置与综合利用情况,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等。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污染治理情况,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畜禽清洁生产情况等。

I.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学

环境,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与人类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总和。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是指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岩石圈表层。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空间,人类的生存环境究其本质就是地质环境(图18-1)。

图18-1 人与环境关系图

(杨志峰等,2004)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已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人类与地质环境关系问题成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0世纪60~70年代,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关注,环境地质学应运而生。它是从地质学中分支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互相通用,混淆不清。两者的区别在于,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是以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既岩石圈表层或其中某一区域,而环境地质没有空间概念。

环境地质学的任务是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①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原生地质环境),如火山喷发、地震、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因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②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次生地质环境),如城市化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大型工程和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各类污染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等。③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由于环境地质问题的复杂多样,加上各个自然学科都主动积极地向环境地质靠拢、渗透,因此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所涉及的学科繁多,导致其下面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加,划分方法也较多。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环境地质问题的不同,环境地质学大体包括以下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

城市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地区的区域地质、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研究;评价地质环境的适宜程度,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进行市政布局和环境地质区划;开展城市地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影响和预测预防的研究;做好城市地区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合理开采和保护的研究;城市地区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研究等。

灾害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发生与发展规律,从技术上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和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矿山环境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人类与矿产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与对策;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与方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及其防治等。

废物处置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综合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选择废弃物处置场址,合理处置城市垃圾、工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

医学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地方病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办法;微量元素的污染途径及其生物学效应;较差地质环境的改善途径与方法。

旅游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旅游地质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对旅游区与旅游景点进行评价与规划,进而开发、利用并保护地质旅游资源。

农业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大农业生长的地质背景,农业土壤地质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农用矿物岩石的应用。

J. 地质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

从人地关系来看,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过程大致包括4个关键环节:状态层、压力层、问题层和风险评估层。相应地,地质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4个主要方面(图6-2):

(1)地质环境状态调查。在全面了解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的调查与监测,查明地质环境系统的外界影响因素、系统结构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地质环境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从而掌握地质环境所处的状态,评价地质环境质量,判断地质环境现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2)物质流分析。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各种输入和输出物质流,物质流越大,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就越强烈。通过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物质流核算与分析,定量评价社会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3)地质环境问题调查。对自然驱动因素和人为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结合地质环境要素监测,了解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预测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实现早期预警和灾害预报。

(4)地质环境管理措施。通过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地质环境利用、保护和管理的技术、行政和政策措施,引导和规范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经济活动,以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6-2 地质环境调查基本内容框架示意图

现阶段,国家层次的地质环境调查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使命,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和工程基础,以主动和紧密服务国家需求,满足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为首要任务。地质环境调查的基本任务包括:

(1)开展主要平原和盆地水文地质调查。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考虑地下水的问题,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系统查明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变化规律,评价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与利用提供决策意见或建议。

(2)开展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调查。查明我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范围,对重要地区缓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区划,建立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应急反应能力,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意见或建议。

(3)开展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查明我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现状、发生和发展趋势,提出地质环境宏观调控和保护对策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