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白垩纪有什么地质大事

白垩纪有什么地质大事

发布时间: 2021-03-03 21:12:18

① 白垩纪的地质结构

白垩统下部是著名的韦尔登群陆相地层,包括哈斯丁层和韦尔登泥岩两部分;下白垩统上部是绿色砂岩层,包括阿普特和阿尔布两个期的沉积;上白垩统即狭义的白垩层,包括从赛诺曼期到坎潘早期地层,顶部缺失坎潘中晚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期沉积。北美已经放弃了过去有些作者把下白垩统单独划分出来叫做“科马奇系”的做法,而采取了国际通用标准。但在广大的落基山区,白垩纪海侵是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的,普遍缺失早、中期沉积。日本学者认为,日本诸岛远离西欧,属不同生物地理区系,与建立在欧洲基础上的国际标准分阶难以直接对比,独立划分海相白垩系为K1~K66个单元,在不同相区,使用不同的地层名称。
陆相白垩系在东亚腹地非常发育,富含石油、煤、盐类等矿产以及各种淡水和陆生动植物化石。中华人民共和国仅西藏、新疆喀什地区、黑龙江省东部和台湾岛才有海相白垩系沉积,其余广大地区则不同程度地发育了陆相地层。东部沿海属环太平洋活动带,以红色及杂色岩层夹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西北内陆盆地以杂色沉积岩层为主;西南和华中主要是红色岩层。东北下白垩统下部是含煤岩层,上部是湖相沉积,夹少许油页岩;上白垩统则是著名的含油岩系,与北美情况不同,含煤岩层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白垩系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以陆相地层为主,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至今尚未完成区域性的建组和建阶工作,在各个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分层还不能完善地与海相标准分层进行对比。侏罗-白垩系界线的划分成为长期争论的问题,看来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② 古近纪代表性生物及地质事件

隐生宙:包括前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出现生命迹象,植物为高级藻类;动物为多细胞动物、裸露动物、小壳动物。

地质事件:刚开始时,地面温度很高,由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大气层,之后不断循环,形成较初始的地球(原始海洋,大气层形成,地表温度降低);……到结尾时,全球性冰河时期结束。

显生宙:这里按年代顺序讲,

1,古生代:包括早期和晚期。
1)早古生代:有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植物出现陆生裸蕨,在志留纪出现鱼类。代表性的生物有: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纪的淡水无颚鱼、星甲鱼、腕足动物;志留纪,无脊椎动物,如笔石、腕足类、珊瑚等;陆生植物的出现则是志留纪生物革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地质事件:(1)从海洋占绝对优势到陆地面积不断扩大。(2)南升北降地壳发展形势到北方大陆联合南方大陆开始解体。(3)地壳发展由活动趋向稳定,形成两在地槽与南北古陆对立形势。
2)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泥盆纪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各种鱼类空前繁盛,有颌类、甲胄鱼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石炭纪陆生生物飞跃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也有所更新。二叠纪的生物,内容丰富,不论是动物或植物都显示出与有一定的演化连续性。代表性的生物:泥盆纪的邓氏鱼;石炭纪的鱼石螈、西蒙龙以及各种巨型昆虫;二叠纪的三尖叉齿兽、丽齿兽等。
地质事件:晚泥盆纪大灭绝,二叠纪末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
2,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植物出现裸子植物,动物以爬行动物为代表。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三叠纪早期植物面貌多为一些耐旱的类型,随着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三叠纪时,脊椎动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槽齿类爬行动物出现,并从它发展出最早的恐龙,三叠纪晚期,蜥臀目和鸟臀目都已有不少种类,恐龙已经是种类繁多的一个类群了,在生态系统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三叠纪也被称为“恐龙世代前的黎明”。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侏罗纪的昆虫更加多样化,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地面上长满了蕨类和木贼所构成的浓密植被。白垩纪早期陆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仍占统治地位,松柏、苏铁、银杏、真蕨及有节类组成主要植物群。海生爬行动物则包含:生存于早至中期的鱼龙类、早至晚期的蛇颈龙类、白垩纪晚期的沧龙类。动物界里,哺乳动物还是比较小,只是陆地动物的一小部分。陆地的优势动物仍是主龙类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它们较之前一个时期更为多样化。翼龙目繁盛于白垩纪中到晚期,但它们逐渐面对鸟类辐射适应的竞争。在白垩纪末期,翼龙目仅存两个科左右。 代表生物:三叠纪始盗龙、板龙;侏罗纪的梁龙、异特龙(跃龙);白垩纪的迅猛龙、伤齿龙、暴龙等;
地质事件: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最大海侵事件发生于晚侏罗世基末里期、联合古陆分裂和新海洋扩张速率增强以及古气候分带和古地理隔离程度的加强。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于中生代白垩纪与新生代第三纪之间 ,约6550万年前,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与植物(含恐龙)。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因为造成恐龙的灭亡与哺乳动物的兴起而著名。
3,新生代:第三纪到第四纪。哺乳动物兴起和人类的诞生。第三纪时被子植物极度繁盛。除松柏类尚占重要地位外,其余的裸子植物均趋衰退。蕨类植物也大大减少且分布多限于温暖地区。而脊椎动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爬行动物的衰亡,哺乳类、鸟类和真骨鱼类取而代之,兴起且高度繁盛。第四纪冰期时,大陆冰盖向南扩展,动植物也随之向南迁移。间冰期期间动植物向北迁移。冰期和间冰期植被带的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在地层剖面中可明显地看到喜冷和喜暖动植物群的交替现象。第四纪后期,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发生过大规模绝灭。在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属有70%绝灭,欧洲和非洲比例小得多。这一大规模绝灭发生于距今15000~9000年。发生大规模绝灭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狩猎活动,其次是自然环境的变迁。
代表生物:灵长类,巨犀,安氏中兽,哥伦比亚猛犸等。
地质事件:第四纪冰河时期………………

③ 地球在白垩期是地质是什么样的

白垩统下部是著名的韦尔登群陆相地层,包括哈斯丁层和韦尔登泥岩两部分;下白垩统上部是绿色砂岩层,包括阿普特和阿尔布两个期的沉积;上白垩统即狭义的白垩层,包括从赛诺曼期到坎潘早期地层,顶部缺失坎潘中晚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期沉积。北美已经放弃了过去有些作者把下白垩统单独划分出来叫做“科马奇系”的做法,而采取了国际通用标准。但在广大的落基山区,白垩纪海侵是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的,普遍缺失早、中期沉积。日本学者认为,日本诸岛远离西欧,属不同生物地理区系,与建立在欧洲基础上的国际标准分阶难以直接对比,独立划分海相白垩系为K1~K66个单元,在不同相区,使用不同的地层名称。
陆相白垩系在东亚腹地非常发育,富含石油、煤、盐类等矿产以及各种淡水和陆生动植物化石。中华人民共和国仅西藏、新疆喀什地区、黑龙江省东部和台湾岛才有海相白垩系沉积,其余广大地区则不同程度地发育了陆相地层。东部沿海属环太平洋活动带,以红色及杂色岩层夹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西北内陆盆地以杂色沉积岩层为主;西南和华中主要是红色岩层。东北下白垩统下部是含煤岩层,上部是湖相沉积,夹少许油页岩;上白垩统则是著名的含油岩系,与北美情况不同,含煤岩层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白垩系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以陆相地层为主,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至今尚未完成区域性的建组和建阶工作,在各个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分层还不能完善地与海相标准分层进行对比。

④ 远古地理中所有地质年代名称有哪些

地质学家主要根据生物的演变、地质条件和古气候的变化,把地球的回历史分成几个代:太答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下面又分为“纪”等。地质学家给地球的“代”、“纪”定的名称,也有都有一定的来源。如;

元古代:指原始生物时代。

古生代:指古老生命的时代。

中生代:是生物发展的中间时期。

新生代:指生命发展的新近时期。

需注意的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中的“生”,主要指古动物。所以在西方国家的地质文献中又称作古动代、中动代、新动代。

这三个地质时代下属的几个纪的名称,多数来自英国,有的来自德国如:

寒武纪:“寒武”是英国西部威尔士一带的古称。

奥陶纪:“奥陶”是在英国威尔士住过的一个古代部落民族的名称。

志留纪:“志留”是英国西部一个古老部落名。

泥盆纪:来自英国的泥盆州。

石炭纪:因那个时代的地层里煤特别丰富而得名。

二迭纪:译自德文,因为德国当时地层明显地分为上下两部分。

侏罗纪:是用德国与瑞士交界处的侏罗山命名的。

白垩纪:则是因为最初划分出来的地层上部有白垩而得名。

⑤ 白垩纪若干重大地质事件

地球表层各圈层(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在白垩纪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一次重大的地史转折,也是多圈层地质事件的集中爆发,体现了各圈层地质事件的耦合,是当今地学界研究热点之一。

在自然界,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自然界中一切自发发生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因而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状态全为非平衡态,非平衡演变过程中能形成非平衡结构。再者,当受一定边界条件约束时,系统最终也达不到平衡,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中都证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近年来非平衡热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已引起许多地质学家的重视,并开始应用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环境和天文环境在白垩纪时期发生了重大异常,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关键与重要时期。白垩纪地球整体事件的异常现象以火山岩浆活动、地磁极性、洋脊开裂速度、巨型金属成矿、大洋缺氧、黑色岩系、巨型油气成藏、CO2等气体喷发、海水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天文环境等异常变化最为明显。这些事件是地球系统熵的多种表现形式,一些(火山岩浆活动、地磁极性、洋脊开裂速度)熵为正值,另外一些(巨型金属成矿、大洋缺氧、黑色岩系、巨型油气成藏、CO2等气体喷发、海水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熵为负值,从而使地球系统的总熵变发生变化,造就了在地球发展过程中时空上的相对有序状态(图2.9)。

在100~90 Ma期间古温度变化出现高峰,同时海平面升高150 m。地球的排气异常在白垩纪尤为明显,当时大气中CO2浓度是现在的7倍以上。地球转速从白垩纪至今表现为明显下降。这些异常事件是地球系统内各圈层相互耦合的产物,事件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单个事件引起的全球变化对其他事件起着明显的正或负反馈机制作用。地球通过异常的排气作用获得负熵,而温度达到最大值和海平面升高150 m是地球能量释放的结果,这正是耗散结构的具体表现。

图2.9 白垩纪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地球系统熵的分布和过程

地磁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121 ~83 Ma出现的地磁极性正向超期,地磁正极性强度与热幔柱活动呈正相关,与地球气候也呈正相关。黑色岩系发育的可能时间为175Ma,120~100Ma,90Ma,80Ma,它显示了一个缺氧的生成环境。岩浆岩活动在白垩纪出现一个峰值,其中以132Ma最为强烈。大洋洋脊开裂速度在139Ma,97Ma,90Ma有大幅度变化,大约增加1倍。第三代全球洋底磁条带图的研究揭示了地表三大洋洋底在距今大约160Ma,139Ma和97Ma发生过重大裂解事件。这些事件与太阳系在远银心点(140Ma)相对应。上述异常事件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显示了白垩纪异常事件的地球整体行为。在白垩纪岩浆岩活动异常强烈和大洋洋脊开裂速度大幅度增加是由超过一定强度的能量流和物质流造成的,而这些高强度的不可逆流是由不稳定能量积累后释放形成的。耗散流的驱动力是不可逆力,即它们共轭场的梯度。当这些梯度在机械力约束下增加到足够大(阈值)时,它们就会冲破机械力约束,产生异常大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给地球带来的正是这些异常大的耗散流(耗散过程)。

白垩纪古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所构成的结构复杂、层次繁多、极端敏感的非线性耦合系统,在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从而形成了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古气候演变的非平衡性、多尺度性、突变性正是其非线性本质的表现。在深入研究古气候各子系统变化的物理特征和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重大地质事件与全球过去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有的直接表现为气候事件,是剖析古气候非线性系统的关键。系统、深入地开展事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过去变化过程的整体把握。

(1)海底火山事件

在白垩纪时期发生了大规模海底火山事件,大洋中脊洋壳生产速率的增加和大洋板块内大火成岩省的出现是主要的证据,超级地幔柱发育时期被认为出现在白垩纪中期。

大量CO2进入大气圈是火山活动的一个最主要结果,大气圈CO2大规模增加将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被大量的海洋氧同位素纪录所证实。气候变暖反过来又降低海水中CO2溶解度,使得海水中的更多CO2进入大气圈。这一正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气候更加变暖。同时海底火山作用还将持续地释放大量的CO2并排入海洋中,从而导致了海水酸化,使得碳酸盐类溶解并释放大量CO2进入大气圈,促使了气候进一步变暖。

海平面的升高是大量海底火山作用发生的另一个明显结果。熔岩流喷出到海底和热的、漂浮的地幔柱向上推举洋壳导致洋壳减薄是白垩纪在整个中新生代时期海平面最高的重要原因。大量海底火山作用的发生以及其所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将直接导致全球温度升高、营养组分的增加,从而加快生物系统演化的速度。

海底火山作用的发生和演化是一个动力学过程,为了阐明其机制就必须进行动力学分析。这在本质上是海底火山的非平衡定态失稳并转变耗散结构的条件与机制问题。海底火山事件是地球系统熵产生的表现形式,它的熵为正值。大量的CO2进入大气圈和海平面的升高活动是海底火山作用造成的,是熵流的表现形式,它们的熵为负值。

(2)大洋缺氧事件

大量碳的埋藏导致大气中CO2含量降低和海底水体中氧含量降低,造成大量生物绝灭等事件被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AE)。大部分大洋缺氧事件被认为是在海侵时期,被海水侵蚀的低地中的营养物质被带入到表层水,从而使表层水营养物质的生产力增加;或者大陆径流的增加使表层水营养物质的生产力增加和碳从表层水中分离,这些分离出来的碳保存在富有机质的沉积物黑色页岩中。

大洋缺氧事件因其与全球碳循环、气候和海洋变化紧密相关,以及其沉积物——黑色页岩是重要烃源岩的事实。其特征为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可达30%;碳同位素正偏,海洋碳酸盐δ13 C正偏2‰,有机质δ13 C正偏4‰;海洋微体生物发生不同程度的更替和绝灭。

在白垩纪的Aptian早期,碳同位素δ13 C出现负偏移,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大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并被快速氧化从而造成同期生物圈同位素负偏。

大规模的气体水合物从海洋沉积物中开始排放到水中,不断溶解并在水中持续被氧化,就要消耗掉大量的溶解氧,从而造成大洋水体缺氧,促进缺氧条件的形成。一旦海水中的甲烷溶解度达到饱和之后,甲烷将被释放到大气中,被快速氧化并转换成CO2,促进气候变暖和导致大气O2含量的快速降低。由于有机质短期内大量被埋藏,势必影响到全球碳循环,导致有机质不能被氧化,碳没有直接返回到大气中,继而引起大气CO2含量降低,促使温室效应的减弱。大洋缺氧事件是地球熵流的表现形式,由它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同位素负偏和黑色岩系等)的熵为负值。

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是地球物质参与各种地球化学作用,始终在运动之中,将同位素的共生组合、赋存状态和分散状态分别看作是特定条件下开放地球化学系统所处的非平衡定态的质和量,而将集中状态和共生组合、赋存状态的相应变化视为系统的局域扰动触发定态失稳的结果。因而可以应用开放系统非平衡定态稳定性对于扰动的动力学响应的理论,对系统物质的质量和数量作动力学分析。

(3)超静磁带事件

在白垩纪期间,地球磁场很长时间维持正极性(即与现在的地球磁场极性相同),被称之为白垩纪超静磁带(CNS)。古地磁学家从不同角度对CNS进行了研究,确定了CNS持续时间近40Ma(121~83Ma)。地球磁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发生倒转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超静磁带事件是地球熵产生的表现形式。

起因于地幔对流的热通量横向变化可以控制地核内流体运动状态,并足以产生现今观测到的地磁变化,进而影响地磁极性倒转频率。地磁极性倒转周期与地幔对流时间尺度的一致性可能说明了前者受到后者的调制作用,这正是白垩纪超静磁带出现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中生代以来地磁极性倒转频率的变化与地球磁场强度的变化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这可能意味着核幔相互作用和外核流体运动处于低能态时,地球磁场的稳定性增强。根据地磁极性倒转活跃期与平静期的差别,认为超静磁带与大地幔柱和强地磁活动相伴随;地磁极性倒转频率较低的时代与低地幔热通量相关;稳定的发电机过程(不发生倒转)需要地幔的高热通量存在。白垩纪超静磁带的发生,可能表明核幔相互作用和外核流体运动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另外,有关地质证据表明,在121 ~83 Ma期间,无直径超过1 km的外星体撞击地球引起地磁极性倒转,这可能是白垩纪超静磁带出现的原因之一。

在地球发展历史中,地磁极曾发生了多次随机倒转,其间的时间间隔不尽相同。混沌运动的自逆转特性可以很好地模拟地球磁场的随机倒转。应用耗散结构与混沌理论解决地磁极随机倒转是一条非常有希望的途径。例如力武常次发电机模型产生了随机极性倒转的结果,它与地磁极倒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相似之处。这能看成是一个证据,证明地核中的发电机运动方式是混沌的,即地球磁场的倒转具有混沌性质。但力武常次发电机模型不能确定何时出现极性倒转以及出现极性倒转维持的时间长度。

地球磁场产生于地球外核的流体运动,核与幔之间的耦合会影响外核流体运动以及D″层的物理和化学状态,从而影响地核发电过程。地球磁场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维持一种空间或时间的相对有序结构。这种结构系统的发生为能量耗散所致。

⑥ 地质历史从古至今经历了什么样的地质年代

太古宇tài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显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显生宙xiǎnshēngzhòu
分期的第三个宙。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一个界。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寒武纪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
奥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奥陶纪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奥陶纪由英国威尔士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三个系。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志留纪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个系。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泥盆纪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个系。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石炭纪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二叠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个系。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二叠纪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二个界。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三叠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三叠纪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
侏罗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侏罗纪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白垩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白垩纪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约从6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古近纪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新近纪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300万年前,结束于2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第四纪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⑦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地质证据

德干地盾详见词条“德干地盾”
在2000年以前,就有德干地盾洪流玄武岩是这次灭绝事件的主因,但因为这次火山爆发始于6,800万年前,并持续超过200万年,所以当时认为德干地盾火山爆发所造成的灭绝事件应该是逐步、缓慢的。但现在有证据显示,有2/3的德干地盾地形,是在一万年内形成的,发生于6,550万年前。显示这次火山爆发造成了快速的灭绝事件?德干地盾火山爆发借由数种方式造成了灭绝事件,灰尘与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喷出,灰尘使地表的日照量下降,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当灰尘慢慢降落至地表时,火山爆发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能增加了温室效应。许多植物因此而死亡,草食性恐龙因没有食物而灭亡,而肉食性恐龙也相继灭绝。。在恐龙大规模灭绝前,火山爆发喷出的气体,似乎与全球暖化有关。有证据指出在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之前的50万年内,大气温度曾上升8°C。
在德干地盾火山爆发仍被认为是缓慢灭绝事件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便已提出古生物学家被少数的资料所混淆。他的警告当时被没有被接受,但后来针对化石层的研究工作,证明早期的相关研究有误。目前大部分古生物学家已普遍接受撞击事件是白垩纪末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过,路易斯·阿尔瓦雷茨的儿子华尔特·阿尔瓦雷茨(Walter Alvarez)认为在这次撞击事件前,地球上已发生其他重大事件,例如:海平面下降、造成德干地盾的大规模火山爆发,它们可能也是这次灭绝事件的综合原因之一。
多重撞击事件在目前已经发现数个陨石坑,它们形成时间相当于K-T界线。这些发现指出,当时可能有多次撞击事件发生;这种模式类似发生在1994年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因为潮汐力而分裂,数个碎片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陆续撞击木星。这些陨石坑包含:乌克兰的波泰士陨石坑,直径24公里,形成时间约在距今6517万年前(误差值为64万年)、北海的银坑陨石坑,直径20公里,形成时间约在距今6,500万年前到6,000万年前。位于印度外海的湿婆陨石坑,当时位于特提斯洋,也是多重撞击事件的可能陨石坑之一。
马斯特里赫特阶的海退事件
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在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发生大规模的海退,达到中生代以来最低的程度。在世界各地的一些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最早的部分是海床,较早的部分是海岸地层,最晚部分则是陆相地层。这些地层没有因为造山运动而倾斜、折曲的迹象,因此最有可能的解释是海退。目前没有海退原因的相关证据,较为普遍的解释是中洋脊的活动降低,而这些巨大海底山脉随者自身的重量而缓慢沉降于海底地层中。
大规模海退造成大陆架大幅消失,栖息在大陆架(或称陆棚、大陆架)的海洋生物最丰富,因此海退可能会造成海洋生物的灭绝。研究也显示,海平面的变化,不足以造成如此严重的菊石灭亡。海平面的下降可能造成大气环流系统与洋流系统的变化,形成气候变迁;海洋面积的缩小也会使地表的反照率下降,而使全球气温上升。
大规模海退也使许多大陆海消失,例如北美洲的西部内陆海道。这些海域的消失,破坏许多存在于1000万年之前、生物繁盛的海岸平原,例如恐龙公园组。同时,由于陆地相对上升,河流的长度更长,使淡水的生存区域扩张。海洋与淡水区域的消长变化,使淡水脊椎动物增加,而海洋生物则数量减少,例如鲨鱼。

⑧ 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发生过什么

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生物大灭绝标志生物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经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像动物那样显著。

撞击假说的支持者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在K/E(白垩纪和古近纪)地质界线上发现的铱异常和冲击石英。科学家推测,这种高含量的铱元素就是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带来的,冲击石英在撞击过程中形成,科学家已在墨西哥湾发现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平均直径约有180公里。该陨石坑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证据。

⑨ ,白垩纪,有什么最大特点

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 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长达7000万年,是显生宙的较长一个阶段。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界。白垩纪因欧洲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 在这一时期,大陆之间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开花植物出现了,与此同时,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也开始出现,包括像食肉牛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像戟龙这样的甲龙类成员以及像赖氏龙这样的植食性鸭嘴龙类。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像飞机一样的翼龙类,例如披羽蛇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例如海王龙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界。白垩纪的气候相当暖和,海平面的变化大。白垩纪时期的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业时代前的6倍,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4°。

⑩ 白垩纪的地质分类

白垩系的划分以欧洲海相地层为依据,最初以菊石为标准分6~7个阶(期),后来将某些亚阶升级,增加到12个阶(期),但仍有人习惯于把下白垩统下部的4个阶合称为尼欧可木阶(或译纽康姆阶)。上白垩统中部的康尼亚克、桑顿和坎潘 3个阶合称为森诺阶。在这12个阶中可划分出53个菊石带,又以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做为白垩系分阶、分带以及洲际对比的重要依据。
关于白垩系的分统有2种意见
①从阿尔布阶与赛诺曼阶之间划分上、下白垩纪
晚白垩世
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 70.6 ± 0.6 – 65.8 ± 0.3 百万年
坎帕期(Campanian): 83.5 ± 0.7 – 70.6 ± 0.6 百万年
桑托期(Santonian): 85.8 ± 0.7 – 83.5 ± 0.7 百万年
科尼亚克期(Coniacian): 89.3 ± 1.0 – 85.8 ± 0.7 百万年
土仑期(Turonian): 93.5 ± 0.8 – 89.3 ± 1.0 百万年
森诺曼期(Cenomanian): 99.6 ± 0.9 – 93.5 ± 0.8 百万年
早白垩世
阿尔布期(Albian): 112.0 ± 1.0 – 99.6 ± 0.9 百万年
阿普第期(Aptian): 125.0 ± 1.0 – 112.0 ± 1.0 百万年
巴列姆期(Barremian): 130.0 ± 1.5 – 125.0 ± 1.0 百万年
豪特里维期(Hauterivian): 136.4 ± 2.0 – 130.0 ± 1.5 百万年
凡蓝今期(Valanginian): 140.2 ± 3.0 – 136.4 ± 2.0 百万年
贝里亚期(Berriasian): 145.5 ± 4.0 – 140.2 ± 3.0 百万年
②主张三分,划出一个中统,至于中统的顶底界如何确定,尚有不同意见。1974~1982年,国际上有一个“中白垩事件”组织,活动非常积极,主要是研究白垩纪期的生物地层学、海侵海退、缺氧事件、地磁场倒转、盐类和白垩的形成、南大西洋和莫桑比克峡谷的开裂,以及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的分离等课题。白垩纪中期不是一个确切的地质时代概念,有人从阿普特期算起到桑顿期,多数人则从阿尔布期算起到康尼亚克期。中白垩统的划分除中东地区外,国际上很少使用。白垩系二分法已沿用了几十年,见于大量的出版物及地质图件上,当前不宜于再改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