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是怎么成为地质学家
『壹』 为什么李四光后来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抄名袭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贰』 李四光是如何成为科学家的
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专和奠属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他的故事有:
1、李四光在上学的时候,他的老师就觉得他有很多天分。一天,上对对子的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题:独角兽。同学们一见就蒙了,有说大马蜂的,有的说是小壁虎,还有的说是大老虎。各样说法莫衷一是。这时,李四光想了一会儿说比目鱼,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点了点头。他的说法也不是没道理,因为比是成对的意思,和独相对。
2、李四光还是个会随机应变的人。他的原名并不叫李四光。他为什么会改名呢?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考试中,他无意中在名字一栏里写上了自己的年龄十四,他把“十”改成了“李”,心想:叫“李四”太不文雅了。于是,他开始四处张望起来,找呀找,忽然他看见了一块牌匾上“光明正大”四个字。一想,就叫李四光吧。
我认为是勤奋好学,经常思考为他未来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叁』 李四光为什么成为著名地质学家的原因
因为李四光在地质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
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潘钟祥就明确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说明中国广布的陆相地层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长的领导下,通过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谢家荣等地质学家的不断理论探索和实践下,肯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地质部的观点,并根据地质部和李四光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中国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和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肆』 李四光后来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1],中国著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东北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硕士学位[2]。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3]
http://ke..com/link?url=ImQHa12JIH0_--eSHXWzvdoiCXB2iDF7
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本来就是著名的地质学家
『伍』 李四光能成为地质学家的原因是
李四光能成为地质学家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对地质学的热爱。
1949年前由于旧中国历史条件的限制版,他侧重地质基权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陆』 是什么使李四光成为我国地质学家以创造性思想登上国际地质论坛的第一人
李四光在研究地壳的起源问题时,不畏国外权威的说教,终于以几十年艰苦的探索研究,创立了一门新学说——地质力学,从而使李四光成为我国地质学家以创造性思想登上国际地质论坛的第一人。
『柒』 怎么说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的原因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
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潘钟祥就明确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说明中国广布的陆相地层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长的领导下,通过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谢家荣等地质学家的不断理论探索和实践下,肯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地质部的观点,并根据地质部和李四光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中国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和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捌』 李四光怎么成为地质学家
李四光先留学日本,想学造船,血甲午耻,后来发现中国连造船的钢铁都搞不定,就去学炼钢,然后发现中国连炼钢的铁矿石都没有,就去学地质
一句话,为祖国强大不受欺负
『玖』 李四光是怎样创立地质力学的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教书之余种些田地。他为人耿直,乐于助人,他的这种性格给了李四光有益的影响。
李四光的母亲是父亲的后妻,粗通文墨。从四五岁起,李四光就跟着母亲打柴、推磨、担水,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6岁的李四光就立下了发奋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小学时期,李四光读书勤奋,肯动脑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04年,求知心切的李四光便向父母提出去武昌求学的要求。
1904年7月,李四光以优异成绩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先在弘文学院普通班学习,后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船用机械专科学习。
1910年7月,李四光学成归国但在战火连绵的旧中国,他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愤闷之余,李四光决定再次出国,到英国留学。
1917年,李四光获得学士学位。一年后,即1918年5月,李四光凭借《中国之地质》的长篇论文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20年5月,李四光婉言谢绝了恩师的挽留和一家印度矿山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了祖国,就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31年和1932年的夏天,李四光两次到庐山考察,又发现了一些冰川U形谷和冰川泥砾堆积物。他将野外资料分析整理后,提出庐山在第四纪地质时期,至少经过两次冰期。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1936年8月,李四光又带着助手第四次赴庐山考察,获得大量证据:在白石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确凿证据——冰溜条痕石。1937年李四光将在庐山考察所得写成专著《冰期之庐山》,为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另外,在研究地壳的起源问题时,李四光不畏国外权威的说教,终于以几十年艰苦的探索研究,创立了一门新学说——地质力学,从而使李四光成为我国地质学家以创造性思想登上国际地质论坛的第一人。
1952年,地质部成立,李四光被任命为部长。从此,李四光便开始为新中国地质事业忘我的工作了。
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同志就石油远景问题询问李四光时,李四光肯定地说:“找油的关键不在于‘陆相’、‘海相’,而在于有没有生油和储油的条件。我国有大面积的沉降带,都有良好的储油条件,肯定能找到石油。”
国家按照李四光的理论,立即开展寻找石油大会战。终于在东北、华北、中原一带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
地震能不能预报?这是地质力学理论面临的又一个严峻问题。
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损失。周总理多次召集科学家商讨对策。李四光认为地震和任何事物一样,不是偶然的,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是可以预报的。从此以后,他便投入了探索地震预测的工作。
李四光是我国卓越的自然科学家,世界当代最杰出的地质学家之一。他打开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的大门,创立了地质力学。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