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地质旅游资源
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有哪些
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学术界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前者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后者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也有的将其分为三类,除上述两大类型外,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
我国旅游资源有几大特色: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每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水文、海拔高度等差异,以及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区别,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均存在差异,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北欧峡湾、亚马逊雨林以及我国的古城墙及美洲玛雅文明等,旅游资源因分部不同而各具特色。
② 中国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地貌旅游价值
各种地貌类型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魅力构成千姿百态的旅游资源。我国地质历史复杂,历经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其中尤其是新构造运动奠定了我国地貌的基本轮廓。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备,并广泛分布。地貌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平原地区一般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自然景观相对比较单调。但各平原又由于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差异性。如东北和华北平原一望无际,沃野千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光。平原是人类聚居的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种植业发达,交通便利,由于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其原来的面貌已不同程度地有所改变,因此,平原地区人文景观荟萃,适于发展田园风光旅游。
高原地势高亢,因其高度和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而景观各异。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广泛,奇峰林立,山石嶙峋,洞穴异特,其奇景奇观引人入胜;青藏高原具有“世界屋脊”之称,它以独特的高原气候,雄伟绚丽的现代山岳冰川,浓郁的藏族民情和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宗教文化等吸引着人们前往旅游、探险、观光。
山地受人类的影响相对较小,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景观,因此具有天然雕饰之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以它们独特的形态、飞瀑、流泉、奇花异草强烈吸引着久居平原和城市的人们。尤其是风景名山,不但具有典型山岳景观的自然美,而且还渗透着人文景观之美,两者融合使山地成为旅游价值最高的一种地貌形态。现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呼声愈来愈高,人们向往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溪流潺潺、山泉汩汩、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进行休闲、疗养、旅游等活动,而这些优点正是山地自然景观所具备的,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山地的旅游价值。
我国在五种基本地貌的基础上,由于各地岩性不同,又加上气候、流水等自然要素对地表雕刻作用的程度不一,又发育了大面积的岩溶、丹霞、流水、海岸、冰川、火山等地貌,它们形态独特,景观奇异,具有很高的地貌旅游价值。
二、中国地貌旅游资源
我国拥有各种类型的地貌旅游资源,其中以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和海岸地貌旅游资源最具吸引力。
(一)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解作用和机械的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石芽、石林、峰林、溶斗、落水洞、暗河、溶洞、溶蚀洼地等。我国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有13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加之长期以来气候温暖湿润,所以岩溶地貌十分发育,是世界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该种地貌以桂、黔、滇东部分布最广,岩溶发育最完善;其次,鄂西、湘西、川东和鲁、晋、京等地分布亦较广。因气候和岩性的差异,各地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相差大,或以地面奇峰为主,或以地下溶洞见长,或以泉水为特色。我国有不少地区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典型而形成著名风景区。
1.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指广西东北的漓江沿岸,北起兴安南至阳朔,以桂林为中心的岩溶风景区。地貌上属于峰林溶蚀谷地和孤峰溶蚀平原地带,是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2.路南石林
路南石林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它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120千米的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群峰壁立,千峰叠翠”。巨大的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远远望去犹如一片莽莽森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二)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又称红层地貌,是指在巨厚的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名山、奇峰、陡崖、赤壁、巨石等特殊地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我国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赣、闽、粤、湘四省的交界处,特别是粤北仁化和闽西北武夷等地,发育十分典型。由于受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该地貌形成形态各异的悬壁陡崖,孤峰、峰林,馒头般的山形,浑圆的峰顶及线条流畅的岩面和岩石,同时也易被溶蚀冲刷成洞穴。因其形态类似于岩溶峰林,故有假岩溶之说,丹霞地貌风景资源丰富多彩,精巧玲珑,可用“丹山碧水”概括之。
1.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闽西北武夷山市,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风景区内的群峰由砂砾岩层叠生成,劈地而起,不与外山相联,兀突林立,溪谷环绕,山回水折,以“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武夷山风景区的骨架和精华。
2.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之一。我国地质学家于1928年首先在丹霞山一带对这种地貌作了深入考查,并把这种发育在白垩纪、第三纪红色岩层,形态类似岩溶的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区内奇峰林立,丹崖赤壁,锦江蜿蜒穿行于峰峦之间,岩穴古洞、溪流飞瀑随处可见。且森林茂密,构成红岩绿树,奇山秀水相互烘托,吸引无数游人。并与西樵山、罗浮山、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
(三)火山地貌
火山地貌是因火山活动形成的地貌。火山的喷发奇景,休眠火山的圆锥形体动人的风姿和熔岩流构成的奇异微地貌形态,都是十分引人的旅游资源。我国邻近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我国共有火山800余座,大多为死火山和休眠火山。集中分布在东北、云南和台湾等地,构成著名的火山地貌风景区。
1.五大连池火山群
五大连池座落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北部,小兴安岭西南侧,在火山群环抱之中。风景区包括14座玄武岩火山锥,5个串珠状堰塞湖和一块熔岩台地。
2.镜泊湖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因牡丹江下游河道被火山熔岩堰塞而成。湖形狭长,面积9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沿岸群山起伏,森林茂密,构成“群山环抱翠湖清,水溢泉流波自平”的绚丽风景。湖水沿断裂处跌下20米,形成吊水楼瀑布,气势磅礴,颇为雄浑壮观。
(四)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尤以南方为最。花岗岩岩性坚硬,但节理特别发育,在长期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奇石、台地、石丘、石蛋等花岗岩地貌形态。如黄山怪石,太姥奇石,福建东山的风动石、厦门鼓浪屿的日光岩,普陀山上的“普陀西照”等。
1.黄山
黄山地处皖南低山的中心,有72峰,群峰相连,以主峰莲花峰为最高,海拔1873米。黄山风景名胜多为天然雕琢,以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四绝”最负盛名。黄山的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内外力作用,造就出各种奇峰怪石。
2.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内。发育有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如“仙人锯板”、“金猫扑鼠”、“金龟爬壁”、“九鲤朝天”等形象之极
五)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指海岸地带受波浪、海流、潮流等外力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它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两大类,前者有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碑和海蚀崖等;后者有海滩、沙坝、沙嘴和泻湖等。这些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尤其在阳光、海水和沙滩(即Sun,Sea,Sand,习称“三 S”)已成为重要旅游资源的今天,海岸地貌的旅游价值更为上升。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灌木林,高约5米~10米,抗碱性强,能改良滩地土壤,起防风护堤作用,同时也能美化海岸环境。我国温州以南的海岸都可栽培红树林,但以福建、台湾、广东和海南红树林海岸最发育,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六)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是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地貌,可分为风蚀和风积地貌两大类。风沙地貌区虽然环境恶劣,但仍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茫茫戈壁一马平川,万里绝人烟”的景观以及沙漠中的绿洲、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等都带有极神秘的色彩,成为具有冒险精神的游人所向往的地方。
(七)冰川地貌
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冰川地貌是指主要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有角峰、刃脊、U形谷和冰川湖等景观。尤以冰川湖和冰川消融形成的冰塔林最具吸引力。在冰川末端,受冰川消融的影响,冰塔成林,与冰蘑菇、冰瀑布等错落相间,构成了童话般的“水晶园林”景观。
(八)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是黄土地区发育的一种特殊的沟谷流水地貌。在我国,黄土地貌分布之广,发育之典型举世罕见。它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黄土高原,黄土覆盖层厚度一般在100米~120米。黄土的成因,一般认为主要是由风力从西北广大沙漠地区搬运而来的第四纪堆积物,其结构疏松,具有多孔性和垂直节理,透水性强,易被雨水冲刷和流水切割,形成梁、峁、塬、柱等地貌景观。区内沟壑十分发育,密度大,沟谷地貌和谷间地貌广泛分布,地表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但对旅游而言,黄土高原以它粗犷、豪放的高原面貌,壮观、奇特的土柱“峰丛”以及独具一格的黄土窑洞和民俗吸引着游客。
(九)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是指由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塑造的地貌。如沟谷、河谷、河漫滩、河流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在陆地表面,流水地貌无处不有,其中因河流切穿山地而形成的峡谷地貌,是一种极富观赏价值的地貌形态。我国河流众多,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澜沧江、怒江等名川大江,沿途(尤其在上游段)都发育有壮观的峡谷,其中尤以长江三峡闻名于世。大河的中下游,常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它们都以不同的景观吸引游客。
三、中国山地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许多山地雄伟、险峻、奇特、秀丽,以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是理想的游览、避暑或登山之地。
(一)五岳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它们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五岳是历代皇帝加封的。由于五岳独有的胜景,古今对之颂扬甚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赞叹。
(二)四大佛教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国山水壮美的风景胜地,遍藏名寺古刹,成为著名的宗教圣地。山岳因宗教而扬名。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三)四大道教名山
道教是我国宗教之一,历史悠久,创立于东汉,盛行于南北朝,奉老子为教祖。我国亦有许多道教名山,著名的有山东崂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名山”。
(四)高山雪峰
高山雪峰不仅以它丰富多彩的冰川地貌吸引旅游者,而且还凭它的高、险成为登山探险的好场所。现在体育探险登山运动已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旅游活动。自1980年以来,我国先后开放了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等九座山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及世界登山探险的旅游活动。
(五)其他风景名山
我国除了五岳、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以及在各种地貌旅游资源中已列举的名山外,还有许多风景名山。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风景名山主要有庐山、雁荡山、天柱山等。
③ 中国旅游资源有哪些
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学术界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前者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后者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也有的将其分为三类,除上述两大类型外,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
我国旅游资源有几大特色: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每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水文、海拔高度等差异,以及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区别,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均存在差异,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北欧峡湾、亚马逊雨林以及我国的古城墙及美洲玛雅文明等,旅游资源因分部不同而各具特色。
④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地质旅游资源分类现状
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分类原则、标准、角度不同,其方案也多种多样。现将主要分类方案简列于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专门的地质古生物遗产景点工作组,于1993年对地质遗迹类型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案。即把地质古生物遗产分为13大类,每一类中分为若干类型,总称为景观类型,这是较全面的一个分类方案。
(1)古生物类,包括动物、植物、生物遗迹、层叠石等。
(2)地貌类,包括洞穴、火山、瀑布、山地、风化地貌、峡湾、岩溶。
(3)古环境类,包括古气候、全球环境变化。
(4)岩石类,包括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5)地层类,包括地质事件、层序地层、主要地层界线。
(6)矿物类。
(7)构造类,包括主要区域构造或主要构造现象。
(8)经济地质,包括所有矿床类型:侵入的、喷出的、接触的,如金刚石金伯利岩管、金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坑或采矿。
(9)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地质景点。
(10)相关关系,板块构造。
(11)陨石坑。
(12)大陆和海洋尺度的地质特征,包括板块构造和它的边界等,如大裂谷、岛弧系。
(13)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海底黑烟洞、深海沟、海山、海底断层。
——《旅游地学概论》(陈安泽和卢云亭,1991)一书,将自然旅游资源分为5大组15类,而地质旅游资源包括了其中的岩石圈旅游资源和水圈旅游资源两大组(表2-1)。
表2-1《旅游地学概论》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资源开发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分为两类(表2-2)。
表2-2《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地质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35种,即:重要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有特殊价值的产物,峰林地质景观,碳酸盐山岳丘陵地质景观,高山钙化地质景观,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土林地质景观,丹霞地质景观,雅丹地质景观,沙漠地质景观,花岗岩地质景观,火山及熔岩地质景观,变质岩山岳丘陵地质景观,海岸地质景观,现代山岳冰川地质景观及登山地,古冰川遗迹,冻融地质景观,峡谷,瀑布,河流地质景观,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具有特殊意义的泉,地震遗迹,崩坡、滑坡、泥石流遗迹,陨石堕落遗址,重要古代水利工程,古采矿、古冶炼遗址,古烧瓷遗址,古窑、岩画及摩崖题刻,其他地质景观,多种地质景观。
——陈安泽研究员提出一个可以满足各类需要的综合性地质景观类型划分方案,把地质景观分为4大类,19类,52亚类:
1.地质构造现象大类
(1)地质类:层形剖面、区域标准剖面、典型沉积层序剖面、事件地层剖面。
(2)构造类:典型全球性构造、典型区域性构造、典型中小型构造。
(3)岩石类:典型火成岩(区、体)、典型沉积物(区)、典型变质岩(区)。
(4)矿物类:典型金属矿物(产地)、典型非金属矿物(产地)。
(5)矿床类:典型金属矿床(坑)、典型非金属矿床(坑)。
2.古生物大类
(1)古人类:古人类遗址。
(2)古动物类:古脊椎动物埋藏地、古无脊椎动物埋藏地。
(3)古植物类:古植物化石埋藏地、古孑遗植物产出地。
(4)古生物群落类:古生物群落埋藏地。
(5)古生物遗迹或可疑古生物遗迹类:古生物遗迹埋藏地、可疑古生物遗迹埋藏地。
3.环境地质现象大类
(1)地震类:古地震遗迹、历史地震遗迹。
(2)火山类:古火山遗迹、现代火山。
(3)冰川类:古冰川遗迹、现代冰川。
(4)陨石坑:古陨石坑、现代陨石坑。
(5)其他环境地质现象类:滑坡遗迹、泥石流遗迹、地面沉降遗迹。
4.风景地貌景观
(1)山石景观类:花岗岩景区(点)、火山岩景区(点)、层状硅铝质岩景区(点)、碳酸盐岩景点(点)、黄土景区(点)、沙积景区(点)、变质岩景区(点)、其他山地景区(点)。
(2)洞穴类:可溶性岩石洞穴、非溶性岩石洞穴。
(3)峡谷类:峡谷景区。
(4)水景类:风景河流、风景湖泊、风景海湾(岸)、瀑布、泉水、温泉、泥石流及泥泉、其他水景。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冯天驷,1998)一书,将地质旅游资源分类如下:
(1)山岳地貌旅游资源:如①花岗岩地貌景观;②变质岩地貌景观;③火山及熔岩地貌景观;④丹霞地貌景观;⑤砂岩峰林景观;⑥冰山雪峰景观;⑦岩溶山地景观。
(2)岩溶、洞穴旅游资源:①溶洞;②峰林、峰丛;③高山钙华;④其他岩溶景观。
(3)河流、峡谷旅游资源:①风景河段;②峡谷;③漂流河段。
(4)湖泊旅游资源。
(5)泉水旅游资源:①明泉、冷泉;②温泉、矿泉;③奇泉、怪泉。
(6)瀑布旅游资源。
(7)海岸、海岸旅游资源。
(8)冰川旅游资源:①现代冰川;②古冰川遗迹。
(9)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①沙漠、雅丹地貌;②黄土及土林。
(10)重要地质剖面、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①重要地质剖面;②典型地质构造;③陨石坑;④地震遗迹;⑤崩塌、滑坡、泥石流遗迹。
(11)重要化石产地及古人类遗址:①重要化石产地;②古人类遗址。
(12)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①典型特殊矿产地;②古采矿、古冶炼、古烧瓷遗址。
(13)重要古代水利工程。
(14)石窟、岩画、摩崖题刻。
(15)奇峰异石。
(16)观赏石。
——《旅游地质学》(杨世瑜和吴志亮,2006)一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做了比较细致的思考,将地质旅游资源分为科考/科普性、观赏性、商品性三大类,比较具有创新意义,其具体分类如下:
1.科考/科普性地质旅游资源
(1)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类:①地质构造;②地层序列;③地质事件;④古生物;⑤古环境。
(2)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遗迹(新构造运动):①地震遗迹;②地面沉降;③地块抬升;④近代火山活动;⑤陨石及陨石坑;⑥滑坡;⑦泥石流;⑧崩塌;⑨侵蚀沟;⑩坡面侵蚀。
(3)经济地质—人类地质活动遗迹(人类活动对地质的干预):①典型(特色)矿床(类型);②矿产开发遗迹;③典型水利工程。
2.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
(1)第四纪—现代地质景观:①岩类山岳地貌景观;②地质构造地貌景观;③侵蚀/蚀余地貌景观、岩溶景观(喀斯特)、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淋溶景观、风蚀景观、洞穴景观、侵蚀阶地、奇峰异石(象形山石);④盆地谷底。
(2)雪山—冰川地质景观:①现代冰川景观·雪山景观·冰川景观·冰碛物景观;②消亡冰川景观(古冰川)。
(3)河流—湖泊景观:①湖泊;②河流;③峡谷;④瀑布;⑤泉;⑥洞;⑦暗河;⑧海(湖)岸;⑨海岛;⑩沙砾石滩。
(4)文物性地质景观:①摩崖字画;②石雕;③石窟;④名人石题(词);⑤石质文物建筑。
3.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
(1)观赏石(天然)。
(2)彩石、宝玉石。
(3)观赏石材。
(4)观赏矿物矿石。
二、本书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我们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地质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学普及价值。为了人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景观的科学性,本书按照成景的地质作用类型,对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便读者在游览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根据已有的地学知识,以内外力作用为基础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我们对外力地质作用采用其对地貌改造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我们将内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在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时,我们主要以该地质旅游景观所反映的地质作用过程为主要划分依据,对各种地质旅游景观进行分类,其分类具体方案如表2-3。
表2-3地质旅游景观分类表
该分类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一些景观具有双重属性,不易对其进行简单分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今后的研究思考中会对其进行完善。但此分类方法,对于不具备地学素养的一般游人能更好地理解地质旅游,理解景观的科学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寓学于游。
⑤ 中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是怎样的
我国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近几年取得了很不错得成绩,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支柱,回全省上下抓旅游答的良好氛围!但很多景区规范化管理不够,比如晋祠,多么好的景点,就是野导游屡禁不止,几十年了就是治理不了,有时带朋友游晋祠遇到野导游真是难堪,围着你不走,外地游客觉得都怕!哪有心思再玩?
⑥ 中国的有几个世界地质公园都哪些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2004年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9月,中国泰山等6处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1月,江西龙虎山和四川自贡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9年8月,陕西秦岭地质公园和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22处。截至2009年8月,全球共有64处世界地质公园。
第一批:
◎ 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张家界市,占地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质公园分布区内出露泥盆纪(距今3.5亿~4亿年)厚层石英砂岩,由于岩层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受后期地壳运动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冲刷等内外地质动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在园区内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过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达350米,石峰形态各异,优美壮观,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学价值。其它尚有方山、岩墙、天生桥、峡谷等造型地貌以及发育在三叠纪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观。
园内森林茂密,并有银杏、珙桐、红豆杉、鹅掌揪等珍稀植物,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实物例证。
◎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占地总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保存系统而完整,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及科学价值。庐山环境幽雅,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
◎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地质公园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22.9公里,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间,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
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本区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作用将本地区塑造的秀丽多姿。
整个山区保存着较好的亚热带常绿林,四季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丹霞山世界公园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和片状分布的山顶、山谷原始生态群落及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以及历史上人类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种古遗存等,这一切都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 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于2001年底被评审为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被我国政府列入向联合国推荐的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参评名单。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属花岗岩峰林景观。以雄峻瑰奇而著称,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体峰顶尖陡,峰脚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区内奇峰耸立,巍峨雄奇;青松苍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云海浩瀚,气势磅礴;温泉水暖,喷涌不歇。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和丰富的水景显示了天然的完美和谐。黄山风景区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地方。
◎ 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因山势高峻,群峰似刀,常见白云缭绕而得名。园区内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多具深沟峡谷、悬崖峭壁,连绵起伏,为典型的构造剥蚀地貌。已开发各类自然景观7种170余处,较为重要的有系统独特的地层、岩石、矿物旅游资源,典型特征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险峻秀丽的构造剥蚀地旅游资源、奇异多样的洞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
◎ 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占地总面积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类。
五大连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被誉为“中国火山博物馆”。因这里有丰富的具有医疗价值的矿泉,又被称为“中国矿泉水之乡”。园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2座火山喷发于1719年~1721年,是中国最新的火山之一。区内火山锥体拔地而起,锥体中的火山保存完整,从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流长达10余公里,阻塞河流形成五个串珠状湖泊--五大连池。这里的熔岩地貌类型多样,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喷气锥、喷气碟,有典型的绳状熔岩、翻花状熔岩及各种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象形熔岩、火山弹、浮石、熔岩隧道等。园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难得的科学旅游,休假康疗胜地。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以“天下第一奇观”著称的云南石林公园,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形态类型主要有剑状、塔状、蘑菇状及不规则柱状等。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石林地貌造型优美,似人似物,在美学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园区内彝族风情浓厚,环境宜人,与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云南石林把当地文化、地质形成、生态保护和完善管理有机融为一体,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岳”,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它们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配合构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世界地质公园景观。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1] [2] [3] [4] [5]
⑦ 旅游地质资源
工作区从长城纪至第四纪以来,经过漫长时期的地质作用,沧海桑田,地壳变迁,形成今日巍峨壮丽的山川和海湾景色,拥有独特的山岳奇峰峻岭、火山地貌、瀑布、温泉和地震遗迹,还拥有约461km 连绵曲折的海岸,众多的海湾、沙滩、珊瑚礁石和海蚀地貌。这些地质地貌景观,不但造就了壮丽的山川和海湾景色,还对研究海南岛地壳发展史、开发宝贵的地质旅游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见图2.4)。
2.5.1 山岳景观
调查区内有诸多的奇峰峻岭,地势嵯峨,孤峰耸立,峡谷幽深,山泉清澈,林茂径幽,鸟语花香,是开辟高山地质旅游的理想景点。主要的山岳地质景点有:位于调查区西南部的五指山、黎母岭,南部的白石岭,东部的铜鼓岭等。
(1)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横跨调查区内琼中县和区外的五指山市两地区,山峦连绵,层林叠翠,其面积8万多公顷,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被列为国家原始森林保护区和国家A级旅游点。五指山是海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最高峰为五指中的二指,海拔1867m,山体由海西期花岗岩、燕山期火山岩和长城纪抱板群云母石英片岩、混合岩等组成。因长期的自然因素的强烈侵蚀切割风化,山峰彼此起伏形成锯齿状,形若五指,因此得名。
(2)黎母岭自然景观:位于琼中县境内,地处东西向昌江-琼海构造带与北西向儋州-万宁断裂带交会部位,海拔高度1411m。它是由燕山早期约1.7亿年前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的高大山体。定型于燕山早期,后又经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抬升作用,黎母岭高高抬起,构成二长花岗岩穹窿山体,成为今日的黎母岭地势嵯峨、峡谷幽深的山岳地貌。黎母岭遍布热带原始森林,林茂径幽,是海南省盛产木材林区之一。它还是省内主要河流南渡江的发源地之一,山泉清澈,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瑰丽的山川风光。
(3)鹦哥岭自然景观:位于白沙县境内,与琼中县交界处,地处白垩纪白沙红层盆地的东缘,海拔1811m,是海南第二高山。它是由1.4亿年前下白垩统鹿母湾组巨厚的灰色和紫红色砂岩、砂砾岩、砾岩组成的高大山体。山体形态各异,多姿多彩,远眺主峰山体形像鹦鹉,形象逼真,故称鹦哥岭。鹦哥岭地区还是南渡江发源地之一,有山有水,瀑布飞溅,山水相映,竹木丛生,山花烂漫,增添了鹦哥岭的姿色和无限生机。
(4)白石岭自然景观:白石岭位于调查区内琼海市万泉河畔,距琼海市嘉积镇约12km,山高水长,八景荟萃,自古享有盛名。白石岭诸峰中以东峰为高峰,海拔293m,是自古以来登高的佳境,故又称登高岭。白石岭群峰由1.05亿年前上白垩统白色和灰白色砂岩、砂砾岩、砾岩组成,岩石裸露风化为白色,故称白石岭。登高岭石峰因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态多姿,变幻多端,形成有号称新娘门、新娘房、新娘楼、仙人井、风廊、仙人脚印等景观,让你好奇,让你遐想。因此,白石岭自古至今已成为人们登高览胜的风景胜地。
(5)铜鼓岭自然景观:位于文昌市龙楼镇东约4km 的海滨,距文城镇约40km,是海南名山之一,自古就是旅游胜地,东濒南海,主峰海拔高度338m。地处东西向王五-文教构造带的东端,由海西-印支期花岗岩和燕山早期花岗岩构成山体,呈东西向延伸几十千米。构成山体的花岗岩由于受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及王五-文教断裂带的长期活动的影响,发育断裂、节理、裂隙,在流水作用和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奇形怪石花岗岩的风化地貌景观百余处。在铜鼓岭北面山下是美丽的月亮湾,分布的花岗岩海蚀地貌和细白沙滩,甚为壮观。往北东方向几海里之外有七洲列岛,若隐若现,好似海市蜃楼,景观奇特。
图2.4 海南岛东北部旅游资源分布图
2.5.2 火山地貌、地震遗迹景观
调查区自6500万年前新生代以来,火山喷发频繁,火山岩分布面积超过4000km 2。由于经历多期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一系列的火山口,发育的火山熔岩隧道纵横交错,在火山熔岩台地上,形成了巍峨壮丽的火山地貌奇观。
2.5.2.1 火山口地貌景观
海南岛北部火山岩地区分布的火山群有死火山50多座,三五成群或单峰独秀,如一座座“碉堡”,屹立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甚为壮观。其中,石山马鞍岭火山口、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等是保存最完整、最雄伟的火山奇观。
(1)马鞍岭:位于海口市西南15km 处,它是由两座火山连接而形成状似马鞍的地形。南面的一座规模较大,貌似风炉,古有风炉之称。风炉岭高程222.8m,比高130m,底座成圆形,底径约600m。有一火山口,内径120m,深厚69m,口垣窄,仅2~3m,火口内壁陡(40°~65°),外坡较缓(36°)。可分出火口底、火口内坡、火口垣、火山锥外坡、坡麓陡坎等地貌部位。在火山口的东北面遗留有一个V形开口通道,这是当时火山喷发熔岩浆外溢之出口。火山口陡壁主要由气孔状橄榄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在火山的熔岩流中可见浮岩、壳状熔岩和绳状熔岩。在火山口底座的火山碎屑岩中,火山集块、火山角砾、火山渣、火山灰等火山碎屑物混杂分布。在风炉岭南麓,有一对寄生火山,状如一幅眼镜,故名眼镜岭。其中靠东的一个以喷气为主,靠西的一个曾有熔岩溢出。马鞍岭北锥(又名包子岭)规模较小,高程189m,比高仅40m,亦有一圆形火山口,内径90m,深6m,锥体由火山渣和玄武岩构成。北锥距南锥约500m,可视为马鞍岭主体(南锥)的外寄生火山。在北锥山腰处有一长近100m 的熔岩隧洞,分上下两层,有天窗、地下水池、熔岩钟乳等,景观奇特,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在马鞍岭东北侧公路两旁分别有1个熔岩塌陷坑和1个比高约10m的熔岩渣锥,裸露着暗红色熔岩渣。马鞍岭属多重火山,是熔岩多次喷发而造成的,寄生火山锥是火山活动经过间歇之后,又有小股岩浆沿火山通道的薄弱部分突破并再次活动所致。马鞍岭距离琼州海峡不远,当轮船驶进海口秀英港,便可眺见其突兀的山峰。马鞍岭火山不仅是海南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内的最高山,也是海(口)府(城)城市周边的最高山,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登马鞍岭火山,近见海府城市高楼林立,如孔雀开屏,远望琼州海峡,碧海蓝天,鱼帆点点,一派迷人的海岛风光,使人心旷神怡。向南望去,火山群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气势磅礴,而群山之间,点缀着热带果林,村寨坐落,炊烟袅袅,使人浮想联翩。马鞍岭火山为琼北火山区最新一期火山喷发的中心,在方圆不足2km 2 的范围内分布有6座火山、1个熔岩隧道和1个塌陷坑,此乃国内外罕见,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马鞍岭火山作为地质公园主要景区正在进行建设中。
(2)雷虎岭:位于马鞍岭火山口东南的永兴镇附近。高程168m,比高90m,底径900m,坡度30°。有一火山口,其口径280m,底径50~100m,深80m,内坡坡度50°,北东向缺口。火山垣宽20~30m。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构成,在火口垣和火口内见熔岩岩块。雷虎岭的锥体为火山碎屑岩,厚约42m,其下为凝灰岩和玄武岩,厚约5m,隔风化壳(2m)过渡为玄武岩与气孔状玄武岩互层,厚约35m。因此,雷虎岭是两期火山作用的结果。雷虎岭因形似蹲虎而得名,火山口规模比马鞍岭火山口大近1倍,因此更为雄伟壮观。火山口环壁呈阶梯状,底部宽广平坦,仿如一个天然体育场。从火山口顶部到火山口内底部都有当地农民种植的果树、甘蔗、木薯等农作物,一派田园景色。雷虎岭西北侧有两个熔岩隧洞,洞口相距30m。北边洞口狭小,洞肚较宽,曲折幽深,洞壁火山碎屑岩石犬牙交错,千奇百怪,难以名状。南侧洞口宽10m,高5m,呈拱形。此洞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下也有洞,且洞洞相通,神奇莫测。雷虎岭岭腰有3眼古井,岭上有一座宋代古庙,而岭四周是海南岛最大的荔枝林,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3)罗京盘:位于永兴以南约6km,高程93m,是发育在玄武岩台地上的低平火口,内径900~1000m,深度35m,状如一个巨型运动场。火山口底部平坦,中心位置凸起一个熔岩丘,高7~8m。熔岩丘的中部有一个直径7~11m、深3~4m 的火山口,积水成塘。底部田块呈辐射状,边坡为梯田,呈环状,故形态酷似运动场,也犹如一个小盆地。罗京盘不仅形态相当优美,而且田园景色也十分怡人,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2.5.2.2 火山熔岩隧道景观
火山熔岩隧道是熔岩流表里冷凝速度不一致造成的,即熔岩在流动过程中,表层冷凝成壳,里面的岩流热量不易散失,保持高温而继续流动,当熔岩流来源断绝时,里面岩流脱壳而出,留下隧道状的洞穴。琼北海口的石山镇至十字路镇一带的火山地貌中,发育有30多条火山熔岩隧道。其中石山镇附近分布的“仙人洞”、“卧龙洞”和十字路镇附近分布的“火龙宫”规模最大,最雄伟壮观。隧道因受古地形沟谷控制,有分支交会现象。这些熔岩隧道的火山奇观,不仅造就出仙人洞、卧龙洞和火龙宫等旅游景观,还对地质科学考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仙人洞:位于石山镇荣堂村,因道士在洞内修炼成仙的传说而得名。仙人洞分上、下两段,下段洞中有洞,天外有天,令人扑朔迷离,嗟叹不已。岩壁上吊着、贴着各种各样的熔岩石乳,似落非落,令人惊叹。此洞石奇,水也奇,随时可以听到水滴的清逸声,水滴在不同形质的岩石上发出不同的音调,组成十分美妙的音韵。仙人洞的上段因洞顶多处塌陷而分成数十段熔岩隧洞,因此又名“七十二洞”。这些石洞,有的像互相连接的蜘蛛网;有的像开阔的地下餐馆;有的则好比离奇的古堡宫殿。阳光通过隧洞塌陷所形成的天窗照耀到洞中,使洞中景物一片清明,蔚为壮观。
(2)卧龙洞:位于石山镇儒才岭附近,该洞以平坦宽广而著名,可以同时开进两辆大卡车,容纳1万多人。洞内道路平坦,岩壁光滑发亮,空气清新,冬暖夏凉。
2.5.2.3 地震遗址海底村庄
在琼山区东北海岸的东营、北创港、东寨港和文昌市铺前港等地的波涛之下,隐藏着72个“海底村庄”。这是1605年琼州大地震使陆地沉降于大海所造成的后果。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发生7.5级大地震,震中在琼山区塔市和文昌市铺前之间。发震断裂为近东西走向的光村-铺前断裂,其北侧块体整个下陷成海,面积逾100km 2,最大坠毁幅达9m。这种震后遗址是考察和研究近代地震的震级及烈度的最好场所。“海底村庄”是一处具有开发潜力的诱人的海底旅游区。
2.5.3 滨海地貌景观
调查区海岸长约461km,海岸类型主要有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岩岸、沙岸和泥岸。海南岛东北部海岸处处风景,旅游资源质量、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可视经济水平分期、分批、分档次开发利用。
(1)珊瑚礁海岸主要断续分布于文昌龙楼前港至琼海潭门镇潭门港一带,总长约70km,基本属于和海岸连成一片的岸礁,珊瑚礁的发育从海岸边开始不断向外海发展。它由坚硬的礁盘平台和外缘陡坎组成。礁盘平台一般没有高出潮水面。平台外侧为一陡坎,波浪在陡坎处受阻而激起浪花飞溅。站在岸边高处往外看,白色的浪花带沿陡坎伸展,阻隔着外海汹涌的波涛,使礁盘内浪静波平,宛如水塘,礁盘上长着各种珊瑚,有花珊瑚、蔷薇珊瑚、鹿角珊瑚等珊瑚丛体,种类繁多,奇形怪状,五光十色,宛如水下花园。若能加以保护,建立水面浮亭、横廊等设施,开辟水下花园潜游观光活动,将成为特有的热带旅游资源。
(2)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在琼山区东北面的东寨港和文昌清澜港。红树林的生长环境主要为较平静的淤泥、泥沙海湾。琼山区东寨港红树林跨越三江、演丰、演海、塔市4个乡镇的40多个村庄,总面积约35km 2,分布于方圆数十里的浅海滩上。涨潮时,树干没于水中,青翠的点点树冠弄波戏浪,远望像浮在云海间的一片翠绿的森林,有“海上森林”之称;退潮后红树林挺身而出,竖立于淤泥海滩之上,有的气根从树枝上垂吊下来,有的生长出许多支柱根,盘根错节,直插泥滩之中,支撑着浓绿的树冠,姿态奇特而美丽。有的像山羊望云,有的似仙翁观海,有的如巨象吮水,有的若龙宫幻景,令游人神往不已。文昌清澜港红树林是海南省第二个红树林保护区。景色同样美丽迷人,也是热带旅游的一大景观。
(3)岩滩海岸分为玄武岩海岸与花岗岩海岸。玄武岩海岸断断续续分布于临高角至新盈镇头咀港一带和澄迈县桥头镇理善村至龙富村一带;花岗岩海岸分布于文昌木头栏港、铜鼓岭和琼海市东部一带,岩质岸段总长度约70km。岩滩海岸如临高县的临高角景观、文昌市的铜鼓岭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旅游景观。
(4)沙质海岸。调查区内岸带主要以沙滩海岸为主,分布于海口、澄迈、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和临高也有零星分布。区内沙岸均是受海水冲刷、搬运、分选形成的细砂、中砂、粗砂、砾砂海岸。沿岸植被都较发育,茂密的木麻黄林、洁白的沙滩、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椰树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海岸风景。部分海岸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如海口西海岸带状公园。以下是调查区内部分重要海岸旅游景点的概况。
海口西海岸带状公园:海口西海岸带状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北部,北临琼州海峡,背靠海口市长秀开发区和长流新区,全长约10km,距海口市中心10多千米,整个海滩就像一条柔软洁白的丝带镶嵌在琼州海峡的边上,海滨沙滩平缓,海水清澈,适宜游泳,是国家级帆板训练基地,现已建成集训练基地、大众游泳场和水上运动休闲、海滨烧烤等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海滨度假胜地。
东郊椰林:东郊椰林位于文昌市东郊镇,是海南较早的自然观光点,其椰林、沙滩、大海的天生丽质令许多游人为之倾倒,为之流连忘返。东郊椰林风景区占地面积26.5km 2。沿着近2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120多万株椰树形成绿色海洋,和周边的蓝色海洋相互辉映。在壮观的绿色海洋里,有青椰、黄椰、红椰、高椰、良种矮椰等品种。东郊椰林风景区内沙滩平缓,海水清莹,是天然海水泳场,可进行日光浴、海水浴。
临高角:临高角是海南岛突出于琼州海峡的一个岬角,距临高县城10km。岬角三面临海,顶端有250m 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插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临高角岸上有千米海滩,海水澄澈,白沙洁柔,椰林洒绿,阳光充足,是海南西海岸的优良天然泳场之一。沙滩东西两侧,西边叫“大鹏湾”,风平浪花静;东边波涛滚滚,秋风吹处,涛声不绝,人称“南海秋涛”,是临高县八景之一。
冯家湾:位于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圩东南,距文昌市区26km,距琼海市40km,是一个天然海湾。海岸线长2km,湾内海水清碧,海滩平缓,200m以内海水深度不超过2m,波平浪静;海底珊瑚环礁和水下动植物资源丰富;湾外绿树环抱,西边巨石突起。碧海、银波、平沙、椰林、巨岩构成该湾特有的景观。
高隆湾:高隆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之一,位于工作区内文昌市清澜开发区境内,距文城镇约15km。高隆湾面临浩瀚的南海,风平浪花缓,水洁沙白,海岸椰林成带,风景秀丽,四季常春,水温宜人。
2.5.4 河流、湖泊及河口地貌景观
(1)万泉河风光: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全长163km,流经琼中、万宁、屯昌、琼海至博鳌港入海,其上游两岸山峦起伏,峰连壁立,乔木参天,奇伟险峻。有莽莽苍苍的热带天然森林保护区,有许多自然及历史人文景观。万泉河中下游,从石壁镇到椰子寨,河水平缓,再下文曲、温泉、沙美,河岸更是开阔,漫江碧透,水清见底,沙礁可辨,卵石可数。两岸晨昏景色变幻神奇。万泉河段段有景,处处迷人。其中最奇绝的有几处:位于东太农场东北的合口咀,位于嘉积镇西南约12km的白石岭,坐落于嘉积镇西南万泉河弯折处由河泥、河沙冲积而成的沙洲岛,位于距嘉积镇18km 的万泉河入海口。这儿集万泉、九曲、龙滚三水和东屿、鸳鸯、沙坡三岛风光精华于一地,三水汇合,三岛相望,水中有岛,岛有人家,水泛银波,岛撑绿伞,海鸥翔集,渔歌起落,扁舟穿梭,真正的一派南国渔村风景画。
(2)南渡江风光:南渡江为海南第一大河,全长311km,发源于白沙县,斜贯海南岛北部,流经白沙、儋州、琼中、屯昌、澄迈、定安、琼山、海口8个市县区,在海口市三联村流入琼州海峡。
(3)松涛水库:松涛水库是海南最大的人工水库,位于儋州市南丰镇,距那大镇14km,库区北为沙帽岭,南到细水山区,东与琼中县接壤,西与白沙县毗邻,库容水量26.0 ×108 m 3。它以水域辽阔、岛屿众多和独具一格的水乡胜景而著称,被誉为“宝岛明珠”,是海南省重点旅游风景区之一。主坝高80.1m,长730m,中小型堤坝众多。空旷辽阔的库区水面点缀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300多座岛屿,景色奇特秀丽,浮于水面的绿岛和水库四周的青山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宛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当旭日升起,水面泛起层层粼粼的红晕。
(4)南丽湖风光:南丽湖位于定安县的中部偏东,距定城镇约30km。南丽湖是天然的水上公园,面积1200hm 2。湖中小岛有13个,面积最大的有39600m 2,最小的有3300m 2。这里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四周胶林环抱,绿树翠竹临岸,山清水秀,明净瑰丽,环境幽静雅逸,气候温和,终年宜泳、宜浴、宜钓。远眺南丽湖,烟波浩渺,水天相连,碧波粼粼,湖面上空丽日融融,白云悠悠,徐风习习,水面云影浮游。
2.5.5 温泉
调查区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其中有热泉5处,分布于琼海市温泉镇、九曲江乡,儋州兰洋镇,文昌市会文镇和澄迈县红岗农场。其中水温高、流量大、有开发潜力或已开发的有下述3处。
(1)官塘温泉:位于琼海市温泉镇温泉村,距琼海市约5km,热泉出露于中侏罗世花岗岩中的北东向张性断裂上。热矿水B+C级储量6700m 3/d。流量3.3L/s,水温34℃~73℃。泉水形成3个水塘,深1~2m,见气泡有节奏地涌出。泉水无色、透明,具硫磺气味,矿化度0.5g/L、SiO2含量80mg/L、氟含量19.6mg/L,pH 值9.6,属HCO3 -Na型热泉。因氟含量高,水不能饮用。泉水作为医疗热矿水使用,现已开发为官塘温泉旅游度假中心。
(2)蓝洋温泉:位于儋州市兰洋农场,距儋州市16km。热泉处于三叠纪二长花岗岩与石炭系中,沿北西走向断裂在4km距离内有3处泉眼出露。热矿水B+C级储量7000m3/d,水温40℃~83℃以上,流量3.92L/s,有气泡连续冒出。热水无色透明,有H 2S气味,矿化度0.32g/L、SiO 2含量95mg/L,氟含量12mg/L,pH值7.7,属HCO3-Na型热水,现已开发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区内已建温泉公园、兰洋温泉度假村和一批温泉度假设施,这些旅游设施与观光果园、观光花园、观音洞、莲花岭瀑布组成一个特色的温泉旅游度假区。
(3)九曲江温泉:位于琼海市九曲江东南面4.5km 处,距琼海市18km。热泉受分布于下志留统陀烈组中的张性断裂的控制,断裂走向北东20°。泉区为中更新统北海组覆盖,热水是透过北海组冒出来的。热矿水B+C+D级储量10 045.73m3/d,水温72℃以上,流量0.75L/s。无色透明味咸。SiO 2含量150mg/L、偏硅酸83.2~145.6mg/L、锶12.6~24.6m g/L、锂1.07~1.908mg/L、锰0.2780~0.3897mg/L、溴10.0~47.0mg/L、氟0.48~3.12mg/L,矿化度4580~7440mg/L,pH值7.29,可综合命名为:锂具有矿化浓度的氟溴锶硅型低温热矿水,可作为医疗热矿水或旅游温泉度假中心。现正在开发中。
2.5.6 瀑布
区内瀑布景观较少,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区,落差、流量较大,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仅有琼中县百花岭瀑布。百花岭瀑布位于琼中县城西南面6km,因瀑布喷出的水像花雨而得名。这里山势巍峨,百花岭主峰海拔1100m,山体为海西—印支期花岗岩岩石。百花岭瀑布源头在海拔700m的第二高峰上,由宽20多米、落差达300m的三级瀑布组成。溪水至此,若天河开阔直下三级,蔚为壮观。各级瀑布形态各异,名曰金龙吐珠、神丹妙药、仙女散花,它们一泻而入深潭,激起一片白雾。
⑧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巧夺天工的神来之笔,所以它既具有旅游资源的一些基本特性,同时还具有一些独到之处。我们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观赏性
在地质旅游资源中,除少数矿物资源被加工、制造成地质旅游产品外,其他所有地质旅游资源皆因其主要景观形态、色泽、组合以及所在周边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而构成观赏性。所有的旅游者都喜欢具有观赏性的旅游资源。无论是名山大川、奇峰异洞,还是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等,都是因为具有观赏性,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价值就越高,游人就越多。像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都因观赏性极强,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二、多样性
地质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其复杂性,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由于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生成了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科学价值较高的地质景观。例如同为岩浆活动,既可以形成巨大的花岗岩体,围岩被剥蚀后形成花岗岩山峰,也可以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如五大连池。再如同为流水作用,由于地质地貌不同就有瀑布、河流、湖泊等景观。地层如同厚厚的日记本,记录着曾经的地表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如地层中留下的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从第四纪人类出现以来,在地层中出现了新的关注点,即古人类的活动遗迹以及化石遗骸。较为著名的地质景观有:云南澄江寒武纪动物群、山东山旺中新世古生物群、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等。总之,地质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由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也与游客的需求多元化有密切关系。
三、区域性
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在总体地貌景观上,我国有“南秀北雄”这一区域性的概括。“南秀”在地域上,代表秦岭淮河以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景色,再细分,有西南的灵秀,华南的丽秀,这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广泛分布于南方所致;“北雄”代表黄河流域“骏马西风冀北”的雄浑。这种浑厚与黄土高原相映生辉。再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该地质景观只可能出现在具有大面积的可溶性岩地区。区域特征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地质作用。各种地质旅游资源既是整个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的形成和演化又受其时空下的地质作用的制约。随着地质作用的区域变化,旅游资源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区域差异。
四、古老性
这一特性是地质旅游资源所独有的。这里所讲的古老性不同于一些历史人文景观的悠久性,历史人文景观的时间尺度不过是几十年至数千年,而这里所讲的地质旅游资源,其时间尺度是万年至亿年。据科学考证,地球的形成年龄为46亿年,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约为43亿年。这意味着地质作用在43亿年前就已开始。地质作用是迄今未能得到全面正确的解释和模拟的事件,是人类所未经历的漫长过程。探求地球的形成、发展、演化及其未来趋势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地质旅游资源所展示的点点滴滴以及其所反映的地质历史画面,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并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与热爱。
五、独特性
对于整体地质旅游资源来讲,其具有多样性,而对于单一的地质旅游景观来讲,则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基本每一处地质旅游景观都代表一种或几种典型的地质现象,具有其独到的审美、科普和研究价值。如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就具有极强的独特性,能与张家界砂岩峰林进行比较的地貌区域在全世界仅约有四处。再如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河北唐山地震遗迹等地质旅游景观,都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其价值对于整个人类是极其巨大的。
六、整体性
地质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是组合性、整体性的吸引功能。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性吸引功能在旅游资源自身主要体现为一种“美”,这是一种组合之美,整体和谐之美,代称为“区域美”。一定地域总会以一定的审美状态呈现出来,被外界所感知,形成各自的美感效应,如泰山的雄、峨眉的秀、黄山的奇、华山的险、青城的幽。正是这种“区域美”,体现了区域旅游资源在类型、数量、特征等方面的组合性,以及旅游资源单体、单类各自所呈现的审美状态的组合性与融合性,旅游资源整体吸引功能由此而产生,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也是由其地质作用决定的。
七、科学性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质资源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包含有地质科学的所有内涵,如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物质及其结构、地球的发展、地球的现状和未来、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演化发展、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及地质景观。旅游地质资源科学性和观赏性的识别、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都是以地质科学为基础、以地质科学为依据的。地质科学构成了地质旅游资源科学性的核心和地质旅游资源的品位。
八、永续性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大自然的结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一旦破坏,便无法复原,所以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地质旅游资源主要用于观赏、科考等。
⑨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有哪些 中国各省国家级
国家第一批地质公园名称
【11家,2001年4月公布】[1]序号.国家地质公园名称
(主要地质特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主要人文景观)
1.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碳酸盐岩溶峰丛地貌,溶洞;哈尼族民族风情,歌舞)
2.云南澄江国家地质公园(寒武纪早期(5.3亿年)生物大爆发,数十个生物种群同时出现;抚仙湖旅游区)
3.湖南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砂岩峰林地貌,柱、峰、塔锥上植物奇秀,附近有溶洞和脊椎动物化石产地;土家族民族风情)
4.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完整的华北地台地层剖面,三个前寒武纪的角度不整合;七千年华夏文化,文物,寺庙集中,少林寺,嵩阳书院)
5.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断块山体,江南古老地层剖面,第四纪冰川遗迹;白鹿洞书院,世界不同风格建筑,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
6.江西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古代道教活动中心之一,并有悬棺群和古崖葬遗址)
7.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火山岩地貌景观、温泉,中国最近的火山喷发(1719-1712)
8.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发掘地多种恐龙化石密集埋藏,世界最早的超千米盐井)
9.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盆地的西缘巨大推复构造;飞来峰,寺庙)
10.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震引起的山体崩塌堆积,古代名人碑刻)
11.福建漳州国家地质公园(滨海火山岩,玄武柱状节理群火山喷气口,海蚀地貌,沙滩,海滨休闲区,古炮台,寺庙)
⑩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试述我国主要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以黄山为例,分别介绍黄山“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分为 地质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类型 我国主要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丹霞地貌.风沙地貌.花岗岩地貌.火山地貌,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秀丽,奇松(生物景观)、怪石(地质地貌景观)、云海(气象气候景观)、温泉(水文地理景观)素称黄山“四绝” 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玉屏楼上举世闻名的迎客松,独伸一枝的送客松,始信峰上霸气十足的黑虎松,天都峰上探询云海的探海松——黄山之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黄山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炭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我们的祖先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