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地质报告怎么写
① 怎样写出一份漂亮的地质勘查报告
怎样写出一份漂亮的地质勘查报告
一份标准地质勘查报告的基本格式如下(以下内容不涉及的,可以不写):
00 封皮及扉页
01 前言
02 目录
03 项目概况:
目的任务、位置与交通、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以往工作评述、本次勘查工作情况、对以往资料的利用情况。
04 勘探工作及质量评述:
勘探类型、手段方法、工程网度、工程布置、工程质量评述、测绘工作及质量评述、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等等
05 区域地质、矿区地质
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矿产。
06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品位、矿石组分、结构、构造、蚀变特征与分带、围岩与夹石、矿化阶段、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07 矿物加工技术
矿样的制备、选矿试验方法、流程、结果、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08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矿坑井巷围岩稳定性、环境地质。
09 储量计算:
工业指标、储量计算方法、参数确定、矿体圈定及储量计算边界的确定、储量级别划分、储量计算结果、伴生元素的储量计算。
10 技术经济评价:
地质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建设方案、矿床经济评价。
11 结论:
对本次勘查工作的评述、本次勘查工作主要结论、经验教训和问题、建议。
② 地质灾害报告格式怎么写
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如下:
前言
说明评估任务由来,评估工作的依据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二、以往工作程度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层岩性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五、工程地质条件
六、水文地质条件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阐述已发生的灾种、数量、分布、规模、形成机制、危害对象、稳定性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在山地丘陵区进行工程建设,一般工程设计挖方切坡工程在不稳定边坡,必须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可列专节论述)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区分区评估
四、防治措施
结论与建议
附图:1、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以上摘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③ 地质报告怎么写可以给个范文吗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 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④ 地质报告的编写
独立勘查地质学家的“产品”就是地质报告,它的读者包括勘查公司经理、律师、会计师、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其用于准确地公开披露信息。本节以加拿大2-A报告为例介绍。
2-A报告全称为国家政策2-A报告(National Policy 2-A)。现在已为NI43-101条款要求的报告取代,不过两者并无本质差异。2-A报告包括探矿地的报告、开发项目的报告和扩大生产项目的报告。这里只介绍探矿地的报告。报告有规范的章节和规定的用词,以达到准确表达信息的目的。
第一章 概论。要把探矿地和项目的关键因素讲清楚,使读者能清晰地把握项目的全貌。
第二章 导论。
项目的名称、矿床类型、位置、工作阶段,以及拥有探矿权公司的名称及公司简况和编制本报告的目的。
勾勒出本报告的范畴。列出相关的重要问题,例如与本项目有关的协议、公司的资产状况等。
要详细地介绍信息和资料的来源。包括有多少独立勘查地质学家参与了野外工作、工作的时间和野外工作天数等。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讨论的情况。要说明提供编制报告的资料基础,列出编写本报告资料的清单。在编制报告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必须说明,例如,独立勘查地质学家是否自己采样并单独送样分析等。
地质报告的单位。采用公制还是英制,美元、加元还是人民币,在地质报告中要说明并统一。
第三章 对探矿权的说明。内容有探矿权区的名称、数量、相关探矿权证的有效期、探矿权区的地理坐标和面积、各探矿权人所占的权益比例、各探矿权人履行探矿权人义务的情况。合资勘查时,要说明合资协议中的主要条款,包括权益分割、挣股期和挣股投入、未来开发期的安排等。对于不同国家,还要叙述项目所在国的矿业法规、矿业政策、财税制度等。
第四章 探矿区的条件。探矿权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气候、植被、劳动力供给、学校、医院、食宿等。还要说明老矿山的情况,包括老硐、露天采坑、尾矿等。
第五章 前人工作。所有前人做的有用的技术工作,都要提及。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测量,对采样、钻探、资源量估算、选冶研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等,按由现在到过去的时间顺序叙述。
第六章 地质与矿化。独立勘查地质学家撰写2-A报告的时间有限,因此他们要利用地质调查所提供的地质图和勘查公司地质学家的部分资料。考虑到地质报告读者的多样性,在这一章中,要避免使用过多、过于专业的技术术语和行话。
区域地质。用区域地质图来说明与矿化有关的构造、地层、岩浆岩,以及成矿事件的特点等。
矿区地质。重点要描述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矿体的围岩、顶底板和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以及导矿和破坏矿体的褶皱、断裂构造等。
矿化。矿化的类型、特征、分布,矿化的走向延伸、宽度、连续性,品位和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分析灵敏度。不能只报道好的分析品位。承担分析的商业实验室改变分析方法、和标样的对比、标样和分析样的相关性、检查的比例等,都必须加以说明。论述矿石和矿化品位的可靠性,是商业性矿产勘查报告的重点。
第七章 勘查潜力。在勘查阶段,不要求计算资源量/储量。只在开发项目的2-A地质报告中,才由独立勘查地质学家,按照行业协会制定的资源量/储量规范,计算资源量/储量,或对其他人计算的资源量/储量做出评估和审查。在勘查阶段,只需根据重要的见矿工程,结合对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对探矿权区的勘查潜力做出评述。
第八章 结论与推荐。在本章,独立勘查地质学家需对客户公司的探矿权做出结论,判断是否值得进一步投资勘查;向投资者、投资机构、证券交易所做出推荐。
第九章 勘查计划和预算。在本书第三章中曾经提到,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上市,甲类初级勘查公司拥有找矿潜力的探矿权区。该区已做过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有进一步勘查价值,要有可以安排至少50万加元的首期勘查预算。独立勘查地质学家在2-A地质报告的第九章中,就要附上某初级勘查公司建议的勘查预算(表6-1)。
表6-1 某初级勘查公司的建议勘查预算
⑤ 帮我写一份关于千岛湖的调查报告
现在的淳安集山区、库区、老区、边区于一体,是浙江省内一个特色鲜明的县。首先,他是一个古老的新县。淳安建县历史悠久,素以“锦山秀水、文献名邦”著称,是徽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融合地。自古有李白、刘长卿、王维、朱熹、海瑞等都与淳安结下不解之缘。1988年淳安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县,是杭州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如今的淳安则是一个建县仅40多年的年轻县。1959年因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原淳安、遂安两县被淹后合并成现在的新淳安。其次,是浙江省最大的一个小县。淳安是浙江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面积有4427平方公里。573平方公里的著名国家风景名胜区千岛湖就座落在县境中心。 占浙江省淡水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因此,淳安成了全省最大的库区县。淳安还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大县。“八山半田分半水”是淳安的基本县情,还有,淳安县是一个欠发达的富有县。由于建新安江水电站拦江筑坝蓄水,淳安和遂安两座千年古城、五大集镇、30万亩良田及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沦为水域,29万人移居他乡,淳安由建库前的甲等县、富裕县变成建库后的贫困县,经历了十年倒退、十年徘徊、十年恢复、十年发展的曲折历程,目前,淳安仍为浙江省的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到2003年,淳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47.6亿元。但是,淳安的资源十分丰富,随着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将更加显现,发展潜力无比巨大。淳安也是浙江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千岛湖独特的小气候孕育了众多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千岛玉叶”名茶等多个农产品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蚕茧质量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优质蚕茧,千岛湖还是全国首个有机鱼生产基地。千岛湖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是发展环保科技型产业、生态有机食品和生态人居的首选之地。此外,淳安还有极其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水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千岛湖”这一举世闻名的品牌优势。如今,淳安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招商引资势头红火,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氛围日益浓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淳安千岛湖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⑥ 地质野外实验报告如何写呀。。。。。。主要是不知道格式是什么
分为4章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测区地质
第三章 工作方法 工作量 和质量评价
第四章 结束语
⑦ 地质详查报告的编写要求
固体矿产详查报告编写提纲
提纲, 固体, 矿产, 编写
1、绪论
1.1 工作目的任务
列出任务书或委任书的文号,并说明任务要求。
1.2 位置、交通
说明矿区地理位置、地理坐标、行政辖区、工作范围、面积、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及主要城镇的名称和距离(附位置交通图)。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简要说明矿区地形、地貌、水系、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基岩裸露情况、气候条件、人口、居民点等自然地理以及工业、农业、矿产开发等经济地理概况。
1.4 以往工作评述
说明历次工作的单位、时间、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质量、成果、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次工作情况
简要说明本次工作的起止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工作量(列表)、投资总额、取得的主要成果。
2、矿区地质
2.1 区域地质背景
简要说明矿区(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基本特征、区域矿产分布的一般规律。
2.2 矿区地层
详细说明矿区(床)地层层序、厚度、时代、岩性、岩石物性、岩相等特征及其与矿产分布的关系。
2.3 矿区构造
说明矿区(床)构造基本形态及其复杂程度;列表说明控制矿床、矿体(层)形成,破坏矿体完整和影响井田(矿区)的较大褶曲、断层的性质、产状、形态、落差、褶幅、复合关系及分布范围。
2.4 矿区岩浆活动
说明矿区(床)岩浆活动情况,岩浆岩的种类、时代、分布情况;岩体的形态、产状及其与矿床生成、破坏的关系。
2.5 矿区变质岩
说明矿区(床)各种变质岩类、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的特征及其与矿体(层)富集分布的关系。
2.6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说明矿区(床)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3、矿床特征
3.1 矿体(层)
说明矿床分布范围,矿体(层)数量、总厚度,列表说明工业矿体(层)的产状、形态、长度、延深、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系数。
3.2 矿体(层)围岩及夹石
说明矿体(层)顶、底板围岩和矿体(层)内部夹石、古隆起、砂矿基底、冲刷和陷落柱等的数量、规模、形态、岩性、矿物成份、化学成份特征及其对矿体(层)连续性和矿石质量的影响。
3.3 矿石质量
说明各矿体(层)各类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共生关系和生成顺序;列表说明矿石化学成份、主要有益级份和有害组份含量,简要说明其变化规律。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叙述。
3.4 矿石类型和品级
说明矿体(层)的淋失带、风化带、氧化带、混合(过渡)带、次生富集带、燃烧带和原生带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3.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3.5.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
简要说明各类矿石采样种类、方法及样品代表性、以及加工、试验种类、方法和试验结果。
3.5.2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根据试验结果,说明矿石中有用组份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综合利用的途径。对邻近有同类矿床的生产矿山,可进行类比评价,说明类比结果。
3.6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简要说明矿床探矿因素、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矿体(层)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评价矿床的发展远景。
3.7 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评价
简要说明矿区(床)范围内其他共生有益矿产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综合勘探和综合利用的意见。
4、矿区(床)开采技术条件
4.1 矿区水文地质
4.1.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简要说明矿区(床)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含、隔水层的分布及其特征。
4.1.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说明矿区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埋藏条件。
说明矿区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带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导水性、含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与地表水(含老窿积水)和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因素,初步确定矿区(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指出矿区(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并说明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
4.2 矿区(床)供水条件
简要说明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
4.3 矿区工程地质
4.3.1
说明工程地质岩组特征,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和软岩、软弱夹层的岩性、物质组份、水理性能、结构构造、蚀变、风化程度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和力学强度(列表)。
4.3.2
断裂构造工程地质特征
说明断层、节理、裂隙及软弱结构面的特征、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等。
4.3.3
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综合评述矿体顶、底板和采矿工作系统范围内岩、矿石稳固性、露采边坡稳定性、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可挖性,指出影响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
4.4 环境地质及生产安全条件
4.4.1
环境地质
简要说明矿区及其周围的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活动状况,预测其对矿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4.4.2
生产安全条件
a.说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地下热水、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成份、含量、强度、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人身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b.说明恒温带深度和地温梯度,预测地温正常区和异常区分布范围。
c.说明可燃矿产的自燃情况和可燃性(测试结果列表)及其对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5、详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5.1 详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
论述矿产勘探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和手段、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5.2 地形和工程测量及其质量
扼要说明测量坐标系统、控制等级、地形和工程测量方法、范围、面积及质量。
5.3 地质填图质量
说明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或第四纪地质地貌图的比例尺、填制方法及其质量。
5.4 探矿工程质量
说明钻探、坑探等探矿工程各项质量情况(列表说明)及其对地质效果的影响。
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及其质量
说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内容、方法和质量及其对矿区(床)评价的影响。
5.6 物探和化探工作及其质量
说明物探(包括测井)化探的方法、比例尺(点距)、参数测定、异常的圈定解释和主要成果质量。
5.7 采样、测试工作及其质量
5.7.1
采样工作
说明各类样品的采集、加工方法及其质量。
5.7.2
岩矿鉴定工作
说明岩矿、煤岩、重砂鉴定的质量。
5.7.3
化验、分析工作
说明各种样品分析项目、化验测试方法、内外检数量(列表)及其质量评述。
5.7.4
其他测试工作
说明影响生产安全的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自燃、地温等测定方法及其质量。
说明物理性能样品种类、测定方法和质量。
6、资源/储量计算
6.1 资源/储量计算的范围及工业指标
说明矿床资源/储量计算的边界、垂深(标高)、工业指标及其确定依据。
6.2 计算方法
说明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说明圈定矿体(层)及确定矿石类型的原则。
6.3 资源/储量类别和块段划分
说明资源/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的条件。
6.4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
列表说明各类别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及其所占比例。
6.5 其他伴生组份和共生矿产的资源/储量
计算方法及结果(列表)
7、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
7.1 矿床开发的基本条件
说明国家或地方对该矿产的需求程度、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交通、电力、供水等条件,指出矿床开发的可能性。
7.2 技术经济评价
说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指标的选用及其依据,从未来矿山企业经济(微观)角度初步评述矿体(区)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已做国民经济宏观效益分析的,应叙述其结果),提出是否进行勘探的意见。
8、结论
8.1 详查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
8.2 详查工作主要经验和问题
8.3 对今后勘探工作建议
附图
一、一般应附图件
1、区域地质图(附剖面图,必要时附地层综合柱状图或区域主要矿产分布图)
2、矿区(床)地形地质图(含地层剖面和地层综合柱状图及工程分布图)
3、勘探线剖面图(或含储量计算剖面图)
4、含矿岩系柱状对比图及矿体(层)对比图
5、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或含储量计算图)
6、储量计算图(水平或垂直纵投影图)
7、坑道平面图或矿体水平切面图(中段平面图)
8、物探、化探成果图(包括平面图和综合剖面图)
9、区域水文地质图(含水文地质剖面和柱状图)
10、矿区水文地质图(含柱状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
11、钻孔抽水综合成果图
12、矿区实际材料图
13、矿区测量网(点)展开图
14、矿区(床)采样分布图
15、钻孔柱状图或钻孔柱状表
二、必要时应附的图件
1、矿区(床)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
2、矿区(床)基岩地质图
3、矿区(床)构造图
4、矿区(床)纵剖面图
5、岩石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
6、矿体(层)纵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
7、矿体(层)水平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
8、矿体(层)厚度或品位等值线图
9、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图件
10、物探参数定量解释图和变化规律图或柱状曲线对比图
11、矿区工程地质图(含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12、矿区岩溶发育程度图
13、矿区地表水质等值线图
1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1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曲线对比图
16、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图
17、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的曲线图
18矿坑涌水量计算图(附剖面图)
19、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或瓦斯含量等值线图
20、老窿分布图及生产矿井平面图
21、槽、坑道、井地质素描图和物探成果图
22、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或典型钻孔工程地质编录柱状图)
附表
1、探矿工程(钻、坑、井、槽)质量一览表(不含矿体(层)综合成果时,应另编矿体(层)综合成果表)。
2、矿石、岩石物性性能及其他有关测定的结果表。
3、储量计算表。
包括:工程、剖面、块段的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块段及矿体(层)储量计算综合表、矿区(床)储量计算总表;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表格。
4、其他应附的表格。
图册
含照片图版等。附件
1、主管部门下达的储量计算工业指标。2、矿石选、冶、加工试验
⑧ 地质调查报告怎么写
第一章 前言
1、项目来源
2、任务目标
第二章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现状
3、项目组研究基础
方法研究项目应说明项目组已有成果及其先进性;
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应说明现有仪器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
4、实验区概况
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所选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概况及特征,岩矿石物性等。 第三章 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方法原理再阐述具体内容。
2、关键技术与技术创新
3、主要技术指标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所研究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较优越性体现在何处(尽量使用量化指标)及软件功能;
仪器设备研制和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列明具体的技术指标或技术要求;
4、主要实物工作量
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方法仪器种类、测区面积、比例尺、剖面长度、测点数、采集样品数、测试样品数等。
第四章 技术路线
1、研究方案
2、试验方法
3、工作(工艺)流程图
第五章 预期成果
1、成果内容
拟提交报告、图件、数据、实物、软件的名称及数量。
2、提交时间
第六章 人员组成
1、项目负责人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已取得主要成果(重点是与所承担项目相关的成果)
项目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项目中分工
2、协作单位分工及协作关系
第七章 计划进度
说明项目的起止时间,阶段任务(或子课题)的起止时间。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第九章 保证措施
按地调局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填写。
⑨ 地质报告怎么写
用以前的模板格式写
⑩ 勘查地质报告的编写
按照DZ/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的要求编制勘查地质报告。
表A.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