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怎么看一个湖的地质作用

怎么看一个湖的地质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3-02 06:50:46

『壹』 湖泊地质作用受那些自然因素影响

湖泊地质作用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湖泊地质一般来说主要会受到泥石流的影响,泥石流有的时候会阻断湖泊的进水口,是湖泊的水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贰』 湖泊的成因

形成湖泊的必备条件:有一个储水的盆(洼)地,具有足够的水源供给。湖盆的形成原因很多,既有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也有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1.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盆

构造湖 湖盆由构造运动引起。①由于构造运动使大块陆地沉降而形成的湖泊,如里海、洞庭湖、鄱阳湖等;②由构造运动产生出的褶皱、断层所构成的凹陷部分形成的湖泊,如阿尔及利亚的向斜湖、中国内蒙古的呼伦湖、东非裂谷带上的湖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我国昆明的滇池就是在一个大背斜上由断层形成的(图9-1)。南京的玄武湖是因断层产生的洼地,后经流水侵蚀和人工加工而成。

图9-1 昆明的滇池

图9-2 长白山天池

火山湖 火山口中储水所形成的湖,称为火山(口)湖,如长白山天池(图9-2)、云南腾冲大龙潭湖等。火山喷发溢出的熔岩堰塞河流或其他水域,可形成熔岩堰塞湖,著名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就是因火山熔岩流阻塞了纳漠尔河的支流后形成的。

2.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盆

几乎所有的外力地质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但通常规模小,湖水较浅,湖盆的轮廓较不规则。

河成湖 河流截弯取直改道后,被遗弃的河床形成牛轭湖。湖北的尺八口和内蒙古的乌梁素海皆为著名的牛轭湖。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低洼处也可积水成湖。

冰川湖 在高山、高原及高纬度地区由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的湖盆。如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地带著名的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歇根湖等五大湖泊;冰碛物堵塞河床或冰川谷中的洼地积水形成的湖泊称冰碛湖,如新疆天山天池以及青藏高原的湖泊。

海成湖 湖盆由海水侵蚀和沉积而成。海岸地带由于砂坝和砂嘴封闭海湾而成的潟湖就是海成湖,如宁波的东钱湖和杭州的西湖。

岩溶湖 岩溶地区因溶蚀塌陷形成的湖盆。我国云南东南部、贵州西部、广西西部均有密集分布的溶蚀-陷落湖群,如云南的异龙洞、八仙洞。

风蚀湖 干旱地区因风蚀、风积作用形成的湖盆,如甘肃敦煌月牙湖(图9-3)。

此外,由于山崩、滑坡堵塞河道,以及人工修筑水库等都可以形成湖泊。其实有很多湖泊的形成并不止一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叁』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有什么特点

湖水的运动,湖水中溶解物质的化学反应,湖泊以及沼泽中的生物活动对湖盆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湖泊的地质作用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a 沉积作用腐泥的碳和氢含量较高,经成岩作用变为腐泥煤,其含矿物质大于33%的叫沥青粘土, 硬结成岩变为<a 油页岩。迅速掩埋于深处的厚层腐泥在还原环境下,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放射性等作用下可以变为<a 石油。
③化学沉积。经化学风化从岩石中析出的含铁、锰、铝、硅和磷等的以胶体为主的溶液,由河流及地下水带入湖中,在适宜的条件下,由胶凝作用或细菌等生物的作用,可以形成含铁、锰、铝的矿物,其中以<a 褐铁矿、<a 菱铁矿和黄铁矿等最常见。
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多是无出口的不泄水湖。化学风化析出的可溶盐类不断汇聚于湖中,强烈的蒸发作用使湖水含盐度不断升高。湖水浓缩,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时,盐类便陆续发生沉淀。易溶盐类沉积的顺序一般是:碳酸盐(<a 方解石等)→硫酸盐(<a 石膏、<a 芒硝等)→氯化物(食盐、钾盐等)。这种混合溶液中溶解物质按各自溶解度大小,先后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依次析出的现象称沉积分异。
沼泽的生物沉积沼泽是土壤经常为水饱和,地表长期或暂时积水,有湿生和沼生植物,堆积<a 泥炭,或虽无泥炭堆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地段。沼泽中常见的植物是藻类、苔藓和草本植物。植物遗体大量堆积,在上覆物质掩埋、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缓慢氧化和菌解。其中炭质含量相对富集,变成质地疏松的黑色或棕褐色的泥炭。泥炭埋于地下,在上覆物质负荷和地热的影响下,压实,脱水,排除杂质,其中炭质更加富集,成为褐煤。褐煤再经变质形成烟煤,以至无烟煤。泥炭沼泽可形成于各个气候带,但以在温带、亚热带最易形成。

『肆』 形成贝加尔湖的地质作用是什么

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断裂凹陷湖或称之为断陷湖.它形成于2500万年前,亚欧板块内部的张裂而成

『伍』 河流地质作用有哪些地质现象

首先,河流是由复片流,洪流逐制渐发展而成的。在河流动能的作用下,进行侵蚀,搬运和沉积三种地质作用。1.河流以自身动能并以其搬运固体物质破坏河床,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侵蚀作用的方式有溶蚀作用,水力作用,磨蚀作用。就不一一解释了。2流体具有两种流动形式,层流和紊流。河流一般以紊流为主,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活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体由于具有紊流的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搬运的方式有托运,悬运和溶运3种。3。河流搬运的一部分碎屑物质,会在河谷的适当部位沉积下来,这属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沉积物的特征又牵扯到矿物岩石学的内容,很多很杂我也讲不清楚。就不赘述了,沉寂的主要类型有心滩,边滩与河漫滩,三角洲。河流还有一个地质作用就是去夷化作用。这实际就是河流的衰老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标志是河流下切能力逐渐衰减。然而影响河流下蚀的因素是可变的,因素一旦变化,河流获得新的能量,于是下蚀复苏。这种现象称为去夷化作用。在去夷化作用下河流将塑造成深切河曲与阶地。 其实里面各种现象或作用又可以细分很多的,整整20页的书啊。最近闲的蛋疼,又不想复习就来回答问题了,全手动,能力有限希望有帮助。

『陆』 河流的地质作用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点 有没有知道的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河流侵蚀
河流侵蚀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河流搬运
河流搬运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河水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河床;并使河床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河床形态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河水的流速场,从而促使河床发生新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柒』 青海湖演变为内流湖的地质作用过程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专初期原是一个大属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捌』 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艾尔湖成因

时令湖
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艾尔湖,是个很有趣的湖泊。它像幽灵一样,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踪迹难觅。1832年,一支勘探队来到这里考察,发现一个小盆地,上面覆盖着一层盐。到了1860年,又一支勘探队来到这里,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碧波荡漾的咸水湖,第二年,这支勘探队再次来到这里,准备测量这个湖的面积,可是湖却不见了,水波荡漾的地方又成了一个小地。 原来,这个湖不是常年湖,而是一个时令湖。时令湖,水源主要是河水和雨水,如果当年雨量少,水分大量蒸发,湖水就会干涸,因而它时隐时现。每隔三年左右,它就要“失踪”一次。那么,湖水哪里去了呢?它在和人们“捉迷藏”吗?
原因是艾尔湖的水源主要是雨水,而湖区及附近地区属干旱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由于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湖水大量蒸发,所以常常会干涸。当暴雨来临时,降雨量较大时,湖盆中又蓄满了水,湖的面积可达8200平方千米,成为淡水湖;而降雨量较小时,湖水被大量蒸发,湖就干涸见底了,该湖就成了干涸的盐壳。因此使得该湖时而出现,时而消失。所以它在地理学辞典中的面积是“0——8200平方千米”,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
为了改变澳大利亚中部的干燥气候,科学家正在努力缚住这个“幽灵”。他们提出要开凿一条运河把附近的海湾和艾尔湖联系起来。这样,海水就会自动流向艾尔湖(艾尔湖低于海平面12米),它就不会再干涸了。

地质结构
从湖的西侧可以明显看出看出这座盐渍化的洼地是大约3万年前地面断层下陷的产物,断层块隔断了原来的出海口。现在湖水蒸发很快,湖的表面结著薄薄的一层盐壳。正常情况下艾尔湖是干涸的,平均一个世纪内只有2次注满了水。但在小雨之后,局部地区有少量入水也屡见不鲜。湖中满水后,约经过2年又完全干涸。 艾尔湖处在地势特低、间歇性年降雨量不足125公釐(5吋)的地区,本来有片广大的内流水系流注,但年蒸发量太高,大部分河流中途就干掉,只有迪亚曼蒂纳(Diamantina)河及其他河流大雨之后洪水可以注入其中。
湖中薄盐壳的南部加厚可达46公分(18吋)。盐壳极平坦的表面被利用作为打破世界纪录的越野竞赛的场地,1964年甘贝尔(DonaldCampbell)驾驶“蓝鸟二号”车达到每小时644公里(400哩)以上的纪录。

『玖』 河流地质作用和特点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普遍分布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地质营力之一。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基本分类: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相关知识:
河水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河床;并使河床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河床形态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河水的流速场,从而促使河床发生新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