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有哪些地质勘察院
1.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地质研究简史
一、地理概况
刀棱山地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北部地理坐标104°48′-104°55′,北纬36°41′-36°48′,国际分幅编号为J-48-114-D(1:50000),行政规划隶属白银市平川区。平川区是靖远煤业公司所在地,煤矿资源极为丰富,是甘肃省重要煤炭工业基地之一。
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平均250毫米,年蒸发量1700多毫米;最高气温(7月)高于30℃,最低气温(1月)可低于-25℃;日温差可达18℃-20℃;春季是风季,风力一般为5-6级,最大风力可达8级,风向以北西向及北东向为主。
二、区域地质概况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东段,祁连山褶皱系是横贯中国中部呈近东西向的秦祈昆巨型褶皱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是祁连山褶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元古宙时期经历裂解汇聚和强烈地变形;显生宙早古生代板块离散聚合和沟-弧-盆体系及蛇绿岩缝合带形成;晚古生代陆内板块演化的断块差异升降;中生代多次激发性的断块运动,由断陷而形成一系列北西向山间盆地和山前拗陷,这些盆地的生成和发展与与祁连山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有关。
三、地层
测区主要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以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出露最好。
四、构造
测区经历过数次构造运动,褶皱、断裂构造分布广泛,尤其是由中生代岩系组成的褶皱非常发育,其主要特真:
一)褶皱
1、 加里东期褶皱,多为复向斜和复背斜,规模巨大,其长度可达几十公里至上百公里,大致显平行排列。
2、 海西-印支期褶皱,均属开阔不对称褶皱,其方向性不强,并多见短轴背斜。
3、 燕山期褶皱,均属开阔的平缓褶皱,以向斜为主,核部产状水平。
二)断层
测区内断层相当发育,主要有走向断层和斜向断层两大类型。
1、 走向断层,大都属逆断层,规模巨大,延长可达50公里以上,控制着测区内地壳的基本构造骨架。
2、 斜向断层,均显平移性质,与区域构造线大体正交,规模不大,一般不及5千米。
三)节理
区内节理构造在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中均有发育。
五、地壳演化
测区古生代以来的历史分为:早古生代阶段、晚生代阶段以及新生代三个阶段。
1、 早古生代(加里东期)
测区早古生代的地质记录主要出露于测区北部,据研究,时代为早志留纪,并认为早古生代是本区构造强烈活动时期,岩浆活动频繁,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和强烈褶皱作用,反映了祁连山经历了一个由大陆裂开到大洋化到洋盆扩张到俯冲消减再到沟、弧、盆体系形成和完善再到洋盆收缩闭合最后到碰撞造山的全过程。
2、 晚古生代
由于祁连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测区乃至整个祁连山褶皱系的大地构造属性,使测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演化阶段。
3、 中、新生代
测区在印支运动后,地壳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这时期:构造的活动性又开始增强,印支运动造成三叠系与侏罗系间的明显角度不整合;其次燕山运动造成中生界的褶皱及各系间的不整合接触。除此之外,中、新生代的断裂活动也较发育。
六、矿产
1、煤,主要煤系地层为石炭系和侏罗系。
2、陶土矿,主要陶瓷原料。
3、石灰石。
2.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怎么样
简介:甘肃省抄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隶属于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始建于1959年11月,为科研型正县级国有地勘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开发、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与岩土施工、地球物理化学勘查、测绘工程、岩矿分析测试、计算机成图等。
3. 白银市白银区人文环境介绍,包括人口数量,民族等。还有白银区的地质状况,如岩层、断层、地壳构造。
白银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素以“铜城”闻名遐迩。区域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现辖王岘、强湾、武川3乡、四龙、水川2镇和人民路、公园路、工农路、四龙路、纺织路5街道,有45个行政村,31个社区,总人口27.78万人。
白银区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西部,黄河上游中段,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6°14′38
〃至36°47′29〃、东经103°54′24〃至104°24′55〃之间。西与兰州市皋兰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乡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望;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为界。辖区东西长约47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形总趁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946.5米。
银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旱多风,降雨稀少。多年平均气温8.07℃,日极端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26℃。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均蒸发量1997.1毫米。太阳年均辐射量141千卡/平方厘米。累年平均大风日数51.6天。年均无霜期183.8天。
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金、银、锰和石灰石、石英石、长石、芒硝、沸石、麦饭石等30多种。凤凰山有色金属开采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600年前的明代,白银厂采矿工人最多时达3000多人,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这个响亮的名字,那时已传遍整个西北。
白银区
白银区水电资源充足。黄河流经境内38公里,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黄河"小三峡"工程进展顺利,其中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大峡水电总厂建成并网发电。
白银区交通极为便利。南邻兰州,北通宁夏、内蒙,西经河西走廊直达新疆,东连陇东。包兰铁路贯穿境内,3条国家级公路、2条省级公路和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白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市区距兰州中川机场仅70公里。
人口民族
白银区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有汉、回、满、蒙、土家、苗等22个民族,总人口27.7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92万人,农村人口6.86万人。除汉族以外的21个少数民族人口4817人 ,占全区总人口的1.73%。区内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的宗教。
4.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
这单位不错,待遇还行!
5.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矿田深部及外围铜多金属矿普查
(1)概况
勘查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区内矿区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结合部,海拔1700~200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勘查区距白银市区15千米。兰包铁路、国道109线和白兰高速公路从市区通过,有矿山公路与市区相通,交通便利。区内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较大。
2013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工作程度为普查,2013年勘查资金7020万元。
(2)成果简述
矿床为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主矿体埋深661.5米,长800米,矿床类型为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白银公司有成熟的选冶技术,此类矿石选冶性能良好。
白银厂矿田小铁山矿床VII线矿体剖面图
1—坡积层;2—石英片岩;3—石英钠长斑岩;4—石英角斑岩;5—石英角斑凝灰熔岩;6—石英角斑凝灰岩;7—千枚岩;8—中酸性凝灰千枚岩;9—花岗斑岩脉;10—块状铜铅锌矿;11—块状含铜黄铁矿;12—浸染状铜铅锌矿;13—浸染状铜矿
共新增(333+334)类铜铅锌金属量53.73万吨,其中:铜金属量13.95万吨,铅+锌金属量39.78万吨;品位Cu 0.54%~1%,Pb+Zn为8%~10%。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2013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开展了勘查工作,2013年施工竣工18个孔,总米数21841米,未经评审。
6. 哪位了解甘肃白银市西北矿冶研究院的情况呀主要是研究生的工资待遇和奖金福利什么的多谢
研究生见抄习期半年,见习期工袭资2100元/月,转正后工资2600~2800元/月,年底绩效根据参加项目多少,前三年1~5万(前三年原则上不低于6W元/年,公司这样说的),三年后3~5万,但要看哪个科室,主体科室一般就是这样,当然有幅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