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微量元素通过什么方法测得

地质微量元素通过什么方法测得

发布时间: 2021-03-01 15:39:12

A. 微量元素怎么测

不是每个宝宝都必须补钙的,钙补多了宝宝会不长个。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 妈妈可以吃回一些答钙,这样宝宝也能吸收到,而且安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补充不当会引起中毒,如果想给宝宝补,可以带宝宝先去医院化验一下血,一定要验血,验头发是不准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宝宝不是缺的很严重,可以在食物上多下功夫,最好还是食补! 宝宝从四个月去社区打针时会发一种D丸,是促进钙吸收的,你家宝宝没吃吗?我记得是每个月四丸,连吃四天,连吃四个月,可以预防佝偻病,再说现在天暖和了,可以带宝宝去外面晒晒太阳。 你宝宝已经6个月,可以多添加辅食了,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奶酪和小虾米,钙含量非常高。

B. 谁知道现在用哪种测试法可以测“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哪里有这种仪器呀,,求高人指点……

嘿!这找地质科研单位和院校啊,中国有五大矿物检测中心就是干这事的。就看你离谁近了。 很多元素不是单一仪器就可测出来的,这可先要看你测的是什么元素了。

C. 土质里的微量元素到哪里可以检测

土壤中中微量元素检测指标一般为硼、锰、铁、铜、钙、镁、硫、氯、硅、锌等元素
只要是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都是可以检测的。

D. 用哪些方法可以测定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与吸收

如果是植物的,还要看吸收分布的话,首选方法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基本原理和特点

同位素示踪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素)及它们的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为一种标记,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如标记食物,药物和代谢物质等)代替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用核探测器随时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但可以利用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通过质谱仪,气相层析仪,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可作为示踪剂(tracer),但是,稳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可获得的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能准确地定量,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等特点:

1.灵敏度高

放射性示踪法可测到10-14-10-18克水平,即可以从1015个非放射性原子中检出一个放射性原子。它比目前较敏感的重量分析天平要敏感108-107倍,而迄今最准确的化学分析法很难测定到10-12克水平。
2.方法简便

放射性测定不受其它非放射性物质的干扰,可以省略许多复杂的物质分离步骤,体内示踪时,可以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出穿透力强的r射线,在体外测量而获得结果,这就大大简化了实验过程,做到非破坏性分析,随着液体闪烁计数的发展,14C和3H等发射软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及生物学实验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定位定量准确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能准确定量地测定代谢物质的转移和转变,与某些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如病理组织切片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可以确定放射性示踪剂在组织器官中的定量分布,并且对组织器官的定位准确度可达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

4.符合生理条件

在放射性同位素实验中,所引用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化学量是极微量的,它对体内原有的相应物质的重量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体内生理过程仍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获得的分析结果符合生理条件,更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优点如上所述,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员要受一定的专门训练,要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条件,在目前个别元素(如氧、氮等)还没有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等等。在作示踪实验时,还必须注意到示踪剂的同位素效应和放射效应问题。所谓同位素效应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是稳定性同位素)与相应的普通元素之间存在着化学性质上的微小差异所引起的个别性质上的明显区别,对于轻元素而言,同位素效应比较严重。因为同位素之间的质量判别是倍增的,如3H质量是1H的三倍,2H是1H的两倍,当用氚水(3H2O)作示踪剂时,它在普通H2O中的含量不能过大,否则会使水的物理常数、对细胞膜的渗透及细胞质粘性等都会发生改变。但在一般的示踪实验中,由同位素效应引起的误差,常在实验误差内,可忽略不计。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利于追踪测量,但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达到一定剂量时,会改变机体的生理状态,这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因此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量应小于安全剂量,严格控制在生物机体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以免实验对象受辐射损伤,而得错误的结果。

==================================================
另外,作为微量元素,如果是植物含有的,那很有可能是以蛋白质辅基的形式存在:

可以先提取各部样本,根据理论的元素化合态选择合适的提纯分离办法进行提纯和分离,此方法可以具体的分析某微量元素是作为具体某个蛋白质分子的辅基存在(当然,要用适当的方法对此元素或化合物进行标记)这里推荐生化实验中很有用的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的双向电泳:在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只是按照分子的大小,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大小分离的。
从两个方向先进行等电聚胶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Alex解释:单向电泳得到的是条带,而双向的由于有两个方向的电极存在,结束后将得到块状的蛋白质图)

===================================================

根据蛋白质图上的各个蛋白质块分别进行放射性实验,测定得到需要的蛋白质,并进行提纯.

===================================================

下面就可利用此提纯物进一步研究此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了

===================================================

这时,就可利用含有此元素的蛋白质分子的分子特性,而不再麻烦的利用放射性,利用蛋白分子含量来逐步检测植物各部含量以及吸收的问题了,推荐使用测定蛋白含量最普遍的"分光光度法"

1.概述
人们在实践中早已总结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可对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别。由于颜色本就惹人注意,根据物质的颜色深浅程度来对物质的含量进行估计,可追溯到古代及中世纪。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2 应用
2.1 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2 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 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2.3 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2.4 纯度检验
2.5 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6 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 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
2.7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2.8 反应动力学研究
2.9 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分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及组成结构测定的科学,它是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都用有机分析!

结语
1.同位素示踪:是最基本,在高中就会学到的办法,而其实最基本的也就是最适用的,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却有很多科学技能恒久适用,要学的不是一种操作手段,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
2.电泳在技术操作上的要求很高,可以达到科研的水平
3.分光光度: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价格低廉适用性广泛,尤其是采用微机控制以来,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仪器制造厂可以生产出与 国外等同水平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成为分析者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上册)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2〕 朱良漪 分析仪器手册 北京工业出版社1997
〔3〕 陈耀祖 有机分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E. 如何检测微量元素

主要是静脉抽血检查一般是早上空腹从上臂抽血进行检查。也有的会取头发来检测,但这种检测得出的数据不准确不能完全反映当时孩子的营养水平。还有的药店用一种仪器进行检测但结果的可信性不高。总之如果想确定微量元素的真实准确的情况最好是抽血检测。 扎手指取血量检测主要是进行血常规的检查,扎手指取血量太少不足以保证检测微量元素的需要,所以微量元素检测要从手臂上抽血。

F. 土壤微量元素检测仪都能检测哪些微量元素啊

土壤微量元素检复测仪吗?不同制的仪器检测的项目也不一样,全项目土壤微量元素检测仪可检测土壤及化肥、有机肥(含叶面肥、水溶肥、喷施肥等)、植株中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酸碱度,钙、镁、硫、铁、锰、硼、锌、铜、氯、硅等各种中微量元素以及铅、铬、镉、汞、砷等各种重金属含量。

土壤微量元素检测仪赠送整套试剂,,免费培训,免费维修,配套专家施肥系统数据,配套机箱便于携带,坚固耐用,欢迎咨询厂家。

G. 微量元素检测有哪些方法

准确检测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是任何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准确地检测,根本谈不上研究与应用。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微量元素研究,但它毕竟是一个新兴学科,检测微量元素的手段还比较陈旧和落后,无论从采样到测试前处理到测试直到结果分析,都需专业人士来操作,步骤相当复杂,污染严重,且出结果时间长。这也正是医院在人体微量元素检测方面无法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人们更加关心如何补充微量元素,如何排除有害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是一个平衡过程,微量元素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快速、方便地检测人体微量元素含量就成为医务工作者亟须解决的课题。 目前我国的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尤其是妇幼保健单位、儿童医院、综合医院等,已经将人体元素(铅、锌、铜、钙、镁、铁等)检测作为常规项目。下面就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学做一介绍。 1、传统的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 目前可用于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有:放射性核素稀释质谱法、分子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生化法、电化学分析法等。但在临床医学上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为生化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这儿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生化法、电化学分析法这两种检验方法的主要特点。 (1)生化法的特点:标本用血量较大,需要前处理,操作复杂,澄清血清耗时长;检测血清受近期饮食影响使数据缺乏客观准确性;试剂成本较高,检测元素种类有限。 (2)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可用于痕量测量,但误差较大;测定多种元素时,重复性差;对环境和实验人员污染严重;前处理极其繁杂耗时;实验有时很难控制使结果常常不稳定。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所谓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os,AAS) 又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常简称原子吸收法,其基本原理为:从空心阴极灯或光源中发射出一束特定波长的入射光,在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气对其产生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透射过去。通过测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量大小,来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abc来表示。式中,A是吸收度,a是吸光系数,b是吸收池光路长度,c是被测样品浓度。该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高;选择性好、干扰少;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可测元素多、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1955年,原子吸收光谱法诞生后,因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应用于分析化掌的各个领域,国内大规模的应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最广泛的是冶金、地质勘探、质检监督、环境检测、疾病控制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在疾病控制中心更是作为“金标准”。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检测微量元素在l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仪按照原子化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和石墨炉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需要瞬间大电流,要求系统有较高抗干扰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上各大厂家开始实现了完全整体化设计,将全部分光检测系统、火焰、石墨炉和加热电热的所有部件集成于同一仪器主体中,并实现火焰和石墨炉的自由转换。 3、TH-AAS的方法。 该方法特点是一体化的火焰+内置石墨炉,自由切换。一台设备可检测血中铅、锌、铜、钙、镁、铁等元素。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简单,取样少、污染小、检测快速、准确性好。只需将微量血加入试剂中,即可上机检测,真正实现微量血测试铅、铜、锌、钙、镁、铁等微量元素。

H. 用什么方法检测水质中的微量元素收费怎么样呢

收费不高。你要检测吗。

I.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用什么方法测试最正确比如<铅>

要看是哪个部位的.不同部位蓄积不同的.不过,一般取头发若干.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发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代表性,

J. 微量元素检测标准是什么

病情分析:一般情况下进行微量元素检查的方法主要使用有验血和头发内两种。 目前我国的各级医容疗保健单位,尤其是妇幼保健单位、儿童医院、综合医院等,已经将人体元素(铅、锌、铜、钙、镁、铁等)检测作为常规项目。目前可用于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有: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分子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生化法、电化学分析法等。但在临床医学上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为生化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这几种。
意见建议: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