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河北省遵化市属于什么地质地带

河北省遵化市属于什么地质地带

发布时间: 2021-03-01 13:04:04

A. 地理题我国科学家在河北遵化发现保存完好的25亿年前的大洋地壳碎解释这种现象

生活在河北遵化的人们不会想到,25亿年前,脚下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我国科学家在河北遵化发现保存完好的25亿年前的大洋地壳残片,日前被国际科学界确认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大洋地壳遗迹。这一发现究竟有何意义?意味着什么?记者为此采访了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李江海博士。
话题首先从板块构造说起。1912年,32岁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天才般地提出大陆曾经彼此连接和漂移,大陆漂移说为后来的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开辟了探索的路径。
“板块构造理论遵从‘将今论古’的方法,通过对正在进行的地质过程的研究,推论地质历史上重大地质事件的成因。”地质学研究离不开大地,每年都有三、四个月出野外,李江海皮肤微黑,剃着平头,显得干净利落。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板块之间相背运动时,地壳拉张形成裂谷及小洋盆地,如红海,并向类似大西洋的宽阔大洋盆地演化。两个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时,其间的大洋盆地将消失,在大洋和大陆岩石圈之间形成海沟,大洋岩石圈俯冲进入软流圈而熔融消亡,并形成火山和岛弧。有基于此,科学家预计,红海可能变成大洋,太平洋则正在缩小。
在现代正常地质条件下,包括大洋地壳在内的大洋岩石圈,由于地形上远低于大陆,且其岩石密度高于大陆,大洋岩石圈一般将俯冲进入软流圈而消亡。这也正是所有古大洋岩石圈难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沿着地中海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中亚地区、青藏高原、环太平洋周边、欧洲西北部、北美东部等不同时期古板块之间缝合线的位置,保留下来的古大洋岩石圈残片大多数形成于距今6亿年以来。
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各种地质作用的叠加和改造,使古老的板块缝合线可能变得“面目全非”而难以识别。长期的风化剥蚀,更是使古大洋岩石圈难以保存下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板块之间缝合线的识别、古老大洋岩石圈残片的寻找成为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目前大洋钻探很少超过5000米深,仅打穿大洋地壳浅层部分。通过洋底捕捞获得的岩石样品又是零散而不完整的,也大多来自于大洋地壳浅表层。人类要获得对大洋岩石圈物质成分、地质结构以至地质演化的认识,更多地依靠间接的科学手段,特别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蛇绿岩代表古大洋岩石圈残片,这种独特的成因纽带关系,使各国科学家对不同时代的蛇绿岩予以强烈关注。
李江海指出,研究古老蛇绿岩的科学意义在于:它是认识已经不复存在的古老大洋岩石圈物质成分、地质结构、热流变化,以至古大洋中生命演化的金钥匙;蛇绿岩的出现,表明板块之间曾发生大规模的碰撞作用,使之仰冲到大陆上来得以保存,岩石圈通过水平运动使古大洋关闭而消失。
“老”于10亿年的蛇绿岩非常少见,得到公认的最古老的蛇绿岩为20亿年前的芬兰蛇绿岩和加拿大蛇绿岩。尽管在北美和非洲南部曾识别出26至27亿年的古老板块缝合线,但并未发现大洋岩石圈的地质记录,成为过去10年间国际地球科学家的遗憾。
某种程度上,这一遗憾被我国科学家所填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残留至今的大洋地壳距今25亿年,比先前全球公认的最老的大洋地壳残片还要“年长”5亿岁。其意义不言而喻。
专家描述了一幅远古图景:25亿年前,华北地区是一片大洋,在亿万年的岁月里,原本静静躺在海底的大样地壳随着板块碰撞仰冲到华北东部的大陆地壳上,古大洋消失,华北板块“拼接”到了大陆板块上。
“25亿年前的大洋地壳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是非常幸运的,这些岩石残片记录了地球的‘童年’。” 李江海说,“古大洋的地壳往往在板块运动中消亡,即使保存下来的大洋地壳也至少要抬升约2公里才能‘爬’到地面上来。”和以往发现的大洋地壳残片相比,华北大洋地壳残片具有层序完整、规模巨大、时代最古老等特点,因而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研究人员将一边详细调查华北古大洋地壳,一边开展古大洋岩石圈矿物、岩石成分结构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系列研究,进一步为板块构理论“添砖加瓦”。

B. (三十)河北省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实物地质资料

河北省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为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工作项目由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矿区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至今已取得非常好的勘探效果,尽管矿床个数较少,但规模巨大,多为大、中型或超大型矿床。该区铁矿属于冀东铁矿成矿区,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攻矿种,已探明铁矿资源量约40×108t,潜在铁矿资源量巨大。针对遵化-建昌营铁矿开展的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作不仅展示了矿床地质面貌和危矿工作成果,更可为今后矿区的深边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实物依据。

1.矿区地质

(1)构造背景

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之燕山裂陷带(Ⅱ级大地构造单元)以南的迁西陆核内。构造变形以断裂和褶皱为主。区内规模比较大的断裂有密云-喜峰口深大断裂、固安-昌黎隐伏深大断裂和青龙河大断裂;而区内对基底构造格架影响较明显的褶皱作用主要有3期:迁西期褶皱、阜平期褶皱和五台期—吕梁期褶皱。

河北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地处司家营-长凝成矿带西南部,固安-昌黎大断裂带在本区东南部通过,断裂以北为隆起区,以南为第四系凹陷区。其基底由太古宇、古元古界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组成。依据变质岩系原岩建造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改造作用的差异,大体可划分出两个变质岩区。基本以青龙河北北东向大断裂为界,以西为遵化-迁安中高级变质岩区,以东为青龙河花岗-绿岩带。

(2)矿区地层

该地区含矿层位以迁西岩群(Ar2Q)、滦县岩群(Ar3L)和遵化岩群(Ar3Z)为主,朱杖子岩群(Ar3Z)次之,曹庄岩组(Ar1c)中未见成型矿床。

本区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含矿地层是滦县岩群:分布在滦县、卢龙县和滦南县一带,分上下两组,下部是阳山岩组,上为鲁杖子岩组。下部阳山岩组是冀东地区最重要的含矿层位,矿床资源量最大,如滦县司家营-大贾庄等大型铁矿床。

阳山岩组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局部为石榴子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角闪变粒岩、二云变粒岩和浅粒岩等,夹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在其上部有的夹有片岩、透镜状的白云大理岩。

(3)岩浆岩

河北省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区内岩浆活动主要以中生代为主,其中印支期以岩浆侵入活动为主,燕山期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活动兼而有之。印支期侵入岩主要为都山超单元(T3DS),以青龙县都山岩体为代表,出露面积300km2以上,为一大型复式岩基。根据岩浆演化特点自早而晚划分为小桲椤树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石城子沟含斑石英二长岩→五道岭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石杖子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杨树沟中粗粒正长花岗岩5个岩石单元。各单元在空间上呈套叠状产出。燕山期火山-侵入岩大致划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4个火山-侵入旋回。

总之,区内燕山期岩浆岩比较发育,对形成内生铁矿比较有利。如肖营子超单元,寿王坟超单元与元古宇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部位可以寻找接触交代型铁矿。

2.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

1)NTZK001钻孔全孔岩心。该孔为坑内钻,孔深1001.54m,终孔倾角90°,全孔岩心长893.37m,岩心采取率约89.2%。见矿良好,在孔深802.85~881.5m段,见到了磁铁石英砂岩,磁铁矿呈条带状不均匀分布,含量变化大,平均在10%~50% 之间;孔深902.39~919.41 m段,磁铁矿含量为10%~30%,石英40%~80%,绿泥石10%~30%;

2)DHZK001钻孔全孔岩心。该孔为坑内钻,孔深1250.09m,终孔倾角90°,全孔岩心长1075.08m,岩心采取率约86.0%。见矿良好,在孔深739.31~784.05m段,见到磁铁矿,磁铁矿平均在30%~40%,可见细粒状黄铁矿。

NTZK001钻孔和DHZK001钻孔两个钻孔矿石类型复杂,有用矿物很多,含量较高;见有矿区内各种类型围岩及围岩蚀变,为矿区内极具代表性的钻孔,完全符合钻孔采集的基本要求。

3.相关资料

1)NTZK001钻孔地质记录表;

2)DHZK001钻孔地质记录表;

3)宋道口平面图;

4)司各庄-宋道口地质图;

5)司各庄平面图;

6)杜蒿坨铁矿剖面(电子);

7)NTZK001钻孔柱状图;

8)DHZK001钻孔柱状图。

C. 中国北方有那几个省

10个省。

地理区划的北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陕西和河南。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渤海以东、黄海海域,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3%,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

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区。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中国北方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资源丰富,而华北地区煤炭储量丰富。

北方地区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3)河北省遵化市属于什么地质地带扩展阅读: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降水集中在7、8月份,暴雨较多。这时,河水急剧上涨,河水容易泛滥。但每年春季降水较少,常有干旱(春季严重干旱,夏季暴雨)。

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华北地区其他年份2~4月降水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此时,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盛行偏北气流,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加上冷暖空气的不利组合,在年、年均未能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D. 河北唐山的地质情况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河北 唐山 的地质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网络和网页http://old.cgs.gov.cn/NEWS/Geology%20News/2007/20070307/19.pdf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网络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唐山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王欣宝1, 王昕州, 赵雄英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石家庄,050021)
摘要: 唐山市是河北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而且也是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地
质问题较为频发的地区.通过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研究,选择了岩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速率,采空塌陷,岩溶
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共8个指标.基于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四个逻辑等级取值:微
弱,轻度,中等和严重,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应地量化分级取值和标准化处理,采用模糊数
学综合评判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
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唐山市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前言

唐山市辖五区,十县(市)及两农场,面积802km2(不含芦台,汉沽农场),总人口156.16
万.唐山市是河北省环渤海地区三个地级城市之一, 是首批国民经济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
25 个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建有曹妃甸港,京唐港等港群,还建有王
滩经济开发区和南堡经济开发区等重点经济区,以及石臼坨等岛群,是河北省最具潜力的经
济区之一,也是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长期作用下,使唐山市地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
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体废弃物等环境
地质问题,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威胁和破坏着生态环境,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
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和防治地质灾害已成为唐山
市乃至河北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1],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了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
度,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为唐山市地质环境管理,土地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
科学依据.
2 环境地质条件
2.1 地质条件
地处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拨高程 50~530m,地形波状起
伏,侵蚀较强,冲沟发育;南部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区,是本区主体地貌形态,由滦河改道形
成的多期冲洪积扇构成,高程 5~50m,地形平坦,河流两岸断续发育Ⅰ,Ⅱ级阶地;市区
东部,南部有多处采煤塌陷坑和矸石山,塌陷坑成积水洼地;东南部沿河两岸有砂丘分布;
市区内零星出露剥蚀残丘.
地层有蓟县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基岩大部被第
四系所覆盖,在北部山区和市区局部裸露地表.
2.2构造条件
收稿日期:2004-09-2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环渤海地区(河北部分)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
评价,项目编号:200112400004
作者简介:王欣宝(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E-mail:
[email protected]..
1
唐山市位于燕山褶皱带东段南缘与华北坳陷区黄骅坳陷的交界地带,构造活动异常活
跃.区内主要褶皱是开平复向斜,由一系列轴向北东,轴面北西倾,大致平行排列的背向斜
隐伏构造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车轴山向斜,碑子院背斜,开平向斜.其中开平向斜规模最
大,长约50km,宽15~20km,总体轴向为北东40°,自开平向东渐转成近东西方向.唐山
市区位于开平向斜西北翼的狭长型地垒构造带上,主要有大八里庄断层,陡河断层和唐山断
层三条规模较大断层.唐山市区区域稳定性较差,属不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3,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
3.1岩溶塌陷
(1)岩溶塌陷现状
岩溶塌陷是唐山市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致灾形式有建筑物破裂,倒塌,路基坍塌及农
田破坏等.唐山市区岩溶塌陷有100多处,现已查明中心区岩溶塌陷20处,塌陷呈圆形,
筒状,碟状,直径3~50m,可见深度1~6m; 任信屯—郑庄子岩溶塌陷2处,塌陷呈圆形,
直径 30~40m,可见深度 8~10m;东矿区林西—范各庄一带岩溶塌陷 100 多处,塌陷呈圆
形,椭圆形,筒状,碟状,直径5~30m,可见深度3~10m.
岩溶塌陷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水位下降漏斗范围内的碳酸盐岩浅埋区(小
于50m)及构造断裂带附近;设有液流管道和排水暗沟的马路两侧及地表水体沿边最为常见.
主要分布在唐山市中心区浅埋岩溶区,中心区北部任信屯—郑庄子及东矿区唐家庄—范各庄
一带浅埋岩溶区.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状况见表1.
表1 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特征表
Tabal.1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in karstic sinks in TangShan
一般规模 编

塌陷位置
发生时间
(年月日)
塌陷坑
形状 直径
可见
深度
对建筑物破坏程度 备注
1 十口院内 1979-10-6 圆形 40 10 操场下陷 岩溶引起
2 建陶城子庄河西楼 1984-1985 楼倾斜向西北下降0.13m 岩溶引起
3 新华道开滦招待所东侧 1984-1985 路面塌陷电杆倾倒 岩溶引起
4 北新道与新华岩路叉口 1987.9-10 椭圆形 6 6 自来水管反复破裂 岩溶引起
5 凤凰公园中心区莲鱼池 1991-9-6 圆形 13 6 池壁破坏池水漏光 岩溶引起
6 体育场田径训练馆 1988-6-6 圆形 8 6 建筑物塌落 岩溶引起
7 地震陈列馆北侧路旁 1988-8 圆形 5 2 地面塌陷电杆倾倒 岩溶引起
8 工人医院门诊大楼 近期 墙体裂缝 岩溶引起
9 69号小区热力站 近期 院内楼东南角附近房屋裂缝 不明
(2)岩溶塌陷发展趋势
近年来唐山市区地下水开采量受到控制,岩溶水位有所回升,市区现有的地下水漏斗面
积趋于稳定,个别地段岩溶水略有回升,岩溶塌陷的发生率得到缓解.但由于导致岩溶塌陷
的一些主要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仍然不断发现岩溶塌陷的现象.据连续几年的实地
勘查,唐山市体育场主楼墙壁的"S"型裂缝及围墙上的张性裂缝仍有逐年扩大的迹象,证
明本区的岩溶塌陷活动尚未停息.
3.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2.1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现状
(1)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出现在1974年的枯水期,随着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
大,漏斗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1978年至1981年,唐山市地震后恢复生产,地下水开
采量急剧增加,使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1982年以后由于城市和农业开采量受到控制,漏
2
斗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据低水位期统计,漏斗区平均面积为320.07Km2,1991—1995年平
均面积301.03Km2,1996—2000年平均面积为284.26Km2,各阶段平均面积分别缩小19.04
Km2和16.77Km2.其中2000年低水位期漏斗面积343.3 Km2,10年间面积最大,与1999,
2000年降水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密切相关.
漏斗中心北部在北郊水厂,南部在大洪桥水厂,其水位埋深在1991—1995年北郊水厂
平均水位埋深47.40m,在2000年北郊水厂,.大洪桥水厂分别为47.70m和23.90m,与1995
年同比,北郊水厂水位上升3.00m,大洪桥水厂水位下降0.09m,说明漏斗已处于相对稳定
状态.
从1990年—1995年及1995年—1999可以看出 漏斗区面积具有逐年减小,中心水位略有
回升的趋势,表明该区遏制开采以初见成效.唯2000年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不足,致
使漏斗区面积增大,水位加深,属枯水年的正常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该漏斗目前处于稳定状
态,如保持目前开采水平,今后漏斗面积将不会扩大,地下水位将保持稳定.
表2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览表
Tabal.2 the basic schele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Quaternary Period in TangShan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览表
漏斗
名称
时 间 中心
位置
综合计算
面 积
(Km2)
边缘等
水位线
(m)
封闭面积
(Km2)
封闭等水
位线(m)
中心水位
埋深(m)
中心水 位
标 高(m)
91.6.3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01.3
地下水
分水岭
87 4
49.56
23.58
-29.70
-9.17
93.5.25
—6.1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299.3
地下水
分水岭
126.8 4
40.15
24.11
-20.29
-9.70
95.5.25
—6.1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19.3
地下水
分水岭
103.1 4
50.70
23.81
-30.84
-9.40
98. 6.15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243.2
地下水
分水岭
62.33 2
42.7
22.6
-22.84
-8.19
唐山
市浅
层地
下水
位下
降漏

20006.3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43.3
地下水
分水岭
132.9 4
47.7
23.90
-27.84
-9.49
(2) 古冶区第四系浅层水位下降漏斗
1975年开始形成以黑鸭子为中心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当时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25m,
水位标高17.59m.1980年以后,虽然第四系地下水开采量无明显的增加,但由于开滦唐家
庄矿徐家楼矿井投产及巍峰山水源地的开采,增大了第四系地下水对石炭一二叠系裂隙水和
奥陶系岩溶水的越流补给量,形成以前张亭为中心的又一个漏斗中心,两个漏斗合称古冶区
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漏斗北部以山区为界,南部以小马庄至范各庄一线的地下水分
水岭为界,东界雷庄,西到刁家套至前殷庄与唐庄漏斗相接.
分析漏斗特征可以看出,1996年到1999年漏斗面积具有逐年缩小,中心水位埋深逐年变
浅的趋势,1999年到2000年出现漏斗面积扩大,中心水位加深的状况,显然与近两年干旱少
雨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从多年动态变化来看,该漏斗仍处于稳定状态.
(3)唐山市深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受矿井疏水的影响,第四系深层水急剧下降,形成以矿区为中心的深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由于该含水组观测点少,不能绘制成图,漏斗形成,范围很难确定.但开滦个各矿内,深层
水位均低于浅层水位34.24—42.15m.其中开平向斜西北翼深层地下水水位低于浅层地下水
3
水位34.24m.在漏斗中心区,深层地下水水位低于奥陶系岩溶水水位4.25—15.73m.
(4)奥陶系岩溶水水位降落漏斗
主要分布于开平向斜西北翼,1974年形成,漏斗沿奥陶系灰岩地层走向展布,呈不规
则条带状,漏斗边界与水文地质单元一致,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1978—1981年间岩溶水
位以每年6.0m的速度下降,漏斗中心人民公园1982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3.28m,水位标
高--28.48m,从1982年起唐山市控制了岩溶水的开采量,水位下降缓慢.到1992年为为控
制唐山市岩溶塌陷的发生及发展,较大幅度的减少了开平向斜西北翼奥陶系岩溶水开采量,
1992年比1991年减少1243.8×104m3,岩溶水位上升3.34m.
漏斗区199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44.72m,1995年末37.66m,1996,1997,1998年末为
39.29m,41.71m及39.78m,1999年及200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分别为44.65m和45.45m,与
1990年水位相近,虽然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因1999年及2000年天旱少雨,地下水补
给不足,漏斗区中心水位又处于下降状态.
漏斗中心人民公园,1995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6.61m,2000年为57.07m.虽然漏斗中
心水位有所下降,但总的看来该漏斗还是处于稳定状态.
3.2.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1986—2000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及综合计算面积,在充分考虑政府部门对超采区
地下水开采量进行遏制的条件下,采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数列,对2010年,2015
年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面积,中心水位埋深进行预测.
预测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积2010年,2015年漏斗面积分别为300Km2,
280 Km2,比2000年分别缩小43.3 Km2及63.3 Km2;2010年中心水位埋深44.40m,比2000
年回升3.10m,2015年维持在2010年的水平,水位处于稳定状态.
预测古冶区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积2010年,2015年分别为170 Km2及160
Km2,比2000年分别缩小16. Km29及17.9 Km2;2010年及2015年中心水位埋深将控制在
24.00m左右,比2000年回升1.50左右,处于稳定状态(见表3).
表3 唐山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预测成果表
Tabal.3 the forecast proction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TangShan
漏斗面积(Km2) 中心水位埋深(m)
漏斗名 称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43.3 300.0 280.0 44.40 44.40
古冶区第四系浅层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186.9 170 160 24.00 24.00
3.3 含水层疏干
唐山市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内被疏干的含水层主要为第二含水组,在基岩浅埋区内除
第二含水组上部细砂层外,第二含水组中部砂砾卵石层同时被疏干.以陡河,沙河和小青龙
河两岸分布的全新统第一含水组细砂含水层,由于补给条件较好,含水层并未被疏干.
疏干含水层厚度的计算是以1976年末水位埋深作为初始水位,唐山地震后地下水位基
本恢复到原来水位,以2000年未水位埋深时段末期水位,据钻孔机井地层资料计算各井被
疏干含水层厚度.
计算结果表明:1976-1995年19年间,唐山市区含水层疏干体积为482.37 ×104m3,疏干
量为22497.48×104m3/a.其中唐山漏斗疏干体积为306.77×104m3,东矿区漏斗疏干体积为
175.60×104m3;唐山漏斗疏干量为18180.11×104m3/a,东矿区漏斗疏干量为4317.37×
104m3/a.1995-1996年,唐山市区含水层疏干面积为39830km2,疏干体积为147464 ×104m3,
4
疏干储存量为18433×104m3/a.
3.4 地下水污染
3.4.1 地下水污染源
唐山市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农药化肥等.据唐山市环保局1998年统计资料,唐山市区182个"三废"排放企业共排放工
业废水5710.96万吨,排放达标量为5163.12万吨,其中处理排放达标量为3190. 19万吨.废
水中污染物六价铬为0.14吨,挥发酚总量为2.43吨,氰化物为0.99吨,化学需氧量8231.69
吨,石油类176.03吨,悬浮物6596.30吨,硫化物13.16吨.全市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144380
万标立方米,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0013吨,烟尘排放量106029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量为1213.9万吨,历年累计贮存量已达8179万吨.
另外,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856.14万立方米,唐山市14个垃圾堆放场的垃圾(包括工
业垃圾)排放量51.9万吨.
3.4.2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质主要有"五毒","三氮",有机质,细菌和石油类共约20余
种.污染质通过渗透和渗漏两种方式污染地下水环境.渗坑(井)渗透和渣堆淋渗,造成点状
污染;河流与沟渠渗漏造成线状污染;施于田间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或雨水下渗,造成面
状污染.
唐山市区地下水水质目前基本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局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
标项目是六价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细菌等.比较典型的地下水污染为唐山市路南区
南刘屯—老岳各庄六价铬污染,路北区钓鱼台岩溶水六价铬污染及小梁山储灰场,李家峪储
灰场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1),南刘屯—老岳各庄污染区
南刘屯—老岳各庄一带第四系浅层水受到六价铬严重污染,铬渣污染物分布面积
3350m2,重量为4881吨,含六价铬总量为5.947吨.该污染区1983 年发现第四系浅层水受六
价铬污染,1991~1993年污染面积达1.78 km2,地下水中Cr6+ 最高含量3.40mg/L,超标67倍.
1995年污染面积(检出)1.595 km2,超标面积0.645 km2,Cr6+最高含量 1.80mg/L,超标35倍.
从1994年以后Cr6+含量逐年减少,个别井的污染已消失.污染范围也有逐年缩小的趋势,其
原因是唐山市环保局1983年曾进行了局部的开挖治理,以及污染区连年不断地抽取污染的水
体所致.
(2),路北区钓鱼台岩溶水六价铬污染区
受原文化路电镀厂废水的污染,路北区奥陶系岩溶水自1987年以来六价铬含量超标,污
染面积5.56 km2,至1995 年污染面积缩小至3.33 km2.1999年检测,凤北井污染已消失,唐
陶井Cr6+含量0.14mg/L,自1995年以来含量已逐年减少.
(3)小梁山储灰场冲灰水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于唐山发电厂小梁山冲灰场冲灰水沿灰岩溶洞裂隙下渗,1986年冶里—徐庄子奥陶系
岩溶水曾形成面积2km2的氟污染区,氟含量达3.2mg/L.1988年冲灰场停用并覆土改造,原
污染范围大大减少,原污染井水中氟含量明显降低,仅为0.5~1mg/L,均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并接近天然背景值.预测该污染区氟污染将逐年衰减直至消失.
(4)李家峪储灰场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于唐山发电总厂陡河电厂冲灰水的渗漏,使附近岩溶裂隙水受到污染,地下水中氟含
5
量逐年升高,由1988年的0.37mg/L升至1995年的5.80mg/L,之后逐年降低,但1999年仍为
4.0mg/L,由此预测该污染尚未停止,如灰场继续使用,其污染仍将持续下去,并有扩大污
染范围的可能.
3.5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唐山矿业以煤矿为主,长期大量开掘地下煤层及围岩,改变乃至破坏了岩土体的自然平
衡,导致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引发出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 采空塌陷
1984年范各庄矿突水后附近出现11个岩溶塌陷坑,在以突水点为中心的10km2范围内,
水位普降20~30m,水井吊泵悬空,供水系统失灵.其后,采煤塌陷灾害更为严重,截止1995
年整个开滦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波及面积达100 多平方公里,地面塌陷19504.01
公顷,产生15个塌陷坑,最大坑深20.42m,53个积水坑最大积水深度8.70m.这些塌陷,积
水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南部京山铁路两侧,使大面积农田被毁,建筑物遭到破坏, 100
多个村庄被迫搬迁,使城市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2) 矿井突水
开平煤田为奥陶系灰岩所包围,岩溶发育,富水性强,随着开采层段不断加深,强排深
层地下水产生了巨大的水头差,严重威胁着矿井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1984年6月2日,范
各庄矿井下突水, 突水原因是奥陶系灰岩陷落柱溃入矿井,使奥陶系岩溶水大量涌入矿井,
高峰期11个小时平均突水量达2053吨/分,淹没了范各庄矿井,吕家坨矿,林西三矿,直接
经济损失5.6亿元.而且其余的矿也有不同程度的突水事故,是煤矿开采时一个主要地质灾
害.
(3) 矿渣堆放
市区内共有煤矸石山16座,1998年煤矸石产生量4640500吨,年储存量为672100吨,历年
累计贮存量37194200吨,历年累计贮存占地面积1763300m2.由于矿渣堆存, 不但占用大量
土地,散发有害气体,而且可污染土体和浅层地下水,有的煤矸山发生自燃,释放出SO2,
CO2等气体,污染大气,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炸,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3.6 地震灾害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7.8级地震是震惊世界的一次大地震,震中地震烈度达11度,
使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毁于一旦,死亡人数达24万,造成市区各民用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
的达1116.95×104m2,占原房总数的95.53%.唐山市厂房倒塌及破坏无法使用的182.2×
104m2,占原有总数的55.6%.
唐山7.8级地震发震断层为唐山矿Ⅴ号断层, 分布在唐山市路南区礼尚庄—丰南安机寨
—小山东口—29中学,成北东25°走向,断裂带宽为50~300m,长10km,左旋扭距最大1.53m.
向北东循陡河断裂北段,延伸20km, 向南西方向延伸50km.
除地震构造地裂缝外,非构造地裂缝在地震区普遍出现,主要发生在河渠,河岸和古河
道坑洼地带[2].
此外,唐山7.8级地震引起的地面垂直变形, 不论是范围和幅度都是很大的,强裂变形
带主要分布在地震断层两侧,垂直错距1.0m左右;唐山7.8级地震加大了煤矿采空塌陷.由
于地震效应,使原开滦煤矿采空塌陷区进一步扩大加深.
4,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及其发展趋势评价
4.1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
根据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选取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
地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共 8 个指标(见表 4).采用综合
评价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共分四个级别(见表5).
其公式[3]-[4]为:
6

=
=
n
i
i
pp
1
式中:p--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分区系数
p
i--第i因子的评价指数
其中
p
i= ×A
p
i
*
i Ai= =∑
8**
/
ii
pp
=1i
式中:为第i个因子的给定指数;A
p
i
*
i为第i个因子的权重,n为评价因子数量.
表4 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判别指标及给定指数表
Tabal.4 the distinguishable indexes of the develop degree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angShan
分级 微弱 较轻 中等 严重

号 因子
环境地质问
题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1
岩土
体结
构类

出露基岩;砂
性土,多层,
相变小.
1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层,相变
大,特殊土零星
分布
2
粘性土或砂性土,多
层,相变大,分布有
特殊土
3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层结构,
相变大,特殊土
发育.
4
2 构造
分布 0条/50km21 1条/5km22 2条/5km23 ≥3 条/5km24
3
地下
水污

无 1 个别地段有污染2 局部地段有污染 3 污染点较多 4
4
地下
水水
位下
降速

1 m/a 4
5 岩溶
塌陷 0个/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6 采空
塌陷 0个/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7
固体
废弃

0处/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8 地裂
缝 0处/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表5 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分区系数
Tabal.5 the subarea coefficient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级别 微弱发育区 轻度发育区 中等发育区 严重发育区
p 1-1.5 1.5-2.5 2.5-3.5 3.5-4

评价结果如下(见图1):
环境地质问题微弱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仅是零星分布城
市废弃物;环境地质问题轻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罗各庄,大丰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
厂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下水超采,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地裂缝,零星分布固体
废弃物;环境地质问题中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开平区吕家坨,赵各庄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
题是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废弃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
漏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发育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下水严重超采,矿山固体废弃物和
城市固体废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矿山采空塌陷.
8
其主要内容为:环境地质问题缓慢发育区要分布于城市的西部,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唐山
市有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城市废物的处理,使该区本就不多的城市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较
慢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的东部大丰谷各庄,罗各庄,夏庄一带,主要是该区的点状污染得
到有效治理,而该区的地下水开采量也已经大大减少;较快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东部的
范各庄,吕家坨和魏峰水厂,主要是该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部分已经处理,地下水开采量也
在不断的降低,矿山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也已经部分进行治理;快速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市
新区的东北部的赵各庄和唐家庄一带,主要是由于该区目前是唐山市的重点发展区,地下水
将大量的开采,地下水下降将加快,而且污染也在不断加重.
5,结论
(1) 通过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在分析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发育特
征和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标体系由选取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
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8个指标构成.在将唐山市环境地质
问题发育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微弱发育区,轻度发育区,中等发育区和严重发育区的基础上,对
各评价指标相应的四级量化取值和标准化处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
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唐山市地质环境态势基本吻合.
(2)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将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划分为四级.其中环境
地质问题微弱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环境地质问题轻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
罗各庄,大丰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厂一带;环境地质问题中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开平区吕
家坨,赵各庄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废弃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
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漏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发育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
下水严重超采,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矿山采空塌
陷.
(3) 根据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
进行了预测:环境地质问题缓慢发育区要分布于城市的西部;较慢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的
东部大丰谷各庄,罗各庄,夏庄一带;较快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东部的范各庄,吕家坨
和魏峰水厂;快速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市新区的东北部的赵各庄和唐家庄一带.

E. 河北包括哪些地方

河北省截止到2013年设11个地级市,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04个县、6个自治县,共有1970个乡镇,50201个村民委员会。

地级11个: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县级(22个)
1,辛集2,藁城 3,晋州 4,新乐 5,鹿泉 6,遵化 7,迁安 8,霸州 9,三河 10,定州 11,涿州 12,安国 13,高碑店 14,泊头 15,任丘 16,黄骅 17,河间 18,冀州 19,深州 20,南宫 21,沙河 22,武安。

F. 河北省包括哪些市

截止2017年末,河北省下辖: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一、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截至2016年底,石家庄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206平方公里。

二、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总面积为13472平方千米。

三、秦皇岛,位于东北地区、冀东北部,面积7813平方公里。人口311.08万。

四、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

五、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邻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相望。

六、保定市,位于太行山东麓 ,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

七、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

八、承德是,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西南与南分别挨着北京与天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北部与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盟相邻。

九、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

十、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首都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南接沧州,西连保定。总面积6429平方千米。

十一、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部与沧州市和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相连,北部同保定市和沧州市交界,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

(6)河北省遵化市属于什么地质地带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

1930年11月,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

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察北两个专区划归河北省。

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其原大部分辖区划归河北省。

1958年,将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

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复直辖市。

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河北省的省会从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

1973年,将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等五县划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现辖区规模。

G. 河北省包括哪几个地区

河北省总面积.88万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7519.52万人。下辖11个地级市,分别为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另有2个省直管市定州市、辛集市。

其中包括20个县级市,95个县,6个自治县,47个市辖区)共有1970个乡镇,50201个村。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77万平方公里。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

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区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贡》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7)河北省遵化市属于什么地质地带扩展阅读:

商代时期,邢台曾为商代国都。

西周时期,河北省南部属邢国,北部属燕国。

春秋战国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中山国、赵国和魏国。保定市是当时的燕赵分界线,在保定市中心原存有“燕赵分界石”。当年燕国太子丹送别荆轲去刺秦王就是在燕国国界易水河分别,现在易县的易水旁尚有古迹荆轲塔。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白狄人的千乘之国,国都位于今平山县三汲乡境内。邯郸、邢台曾是赵国都城,邯郸存有赵武灵王修建的“丛台”,邢台存有赵成侯修建的檀台。

临漳县一带的漳河是魏国西门豹修建的最早的水利工程,因为“河伯娶妇”的故事而出名。

秦始皇时期这里属于钜鹿郡、邯郸郡、恒山郡、齐郡、济北郡、上谷郡、代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的地域。

两汉时在河北设立幽州和冀州,曹魏曹操曾在漳河畔修建“铜雀台”,命其子曹植作名篇《铜雀台赋》。

北晋时属冀州,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秦、西燕、北燕、南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统治。

隋朝时属冀州。唐代为河北道,安禄山曾任范阳节度史,唐天宝末年,就是从这里起兵反唐。

北宋时分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北部属于辽国,是两国经常交战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享有盛名的辽代瓷大罗汉像就是从易县的山洞中被外国人盗走的。

金代时属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中都府路。元代河北为中央直属的中书省。

明代为北直隶承宣布政使司,仍属中央直辖,天津开始设县。晚明时,徐光启开始将南方的稻向河北沿海移植,开启了中国北方种稻的历史。

清代称直隶省。雍正八年起,直隶总督驻保定府(今保定市),现存有当时的直隶总督署,该署为中国仅存的省级署衙,具有极高的文物保存研究价值。清晚期,唐山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现代化煤矿。

京张铁路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铁路,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有许多发明被世界各国铁路采用。1928年改名河北省。

中华民国时被分为察哈尔、热河、河北三省,河北省省会设在清苑(今保定市)。

1949年7月12日,河北省全境解放,中共河北省委在保定成立。7月28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重新恢复河北省行政区,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河北省会驻保定。

1952年11月15日,原察哈尔一部分并入河北省;1955年7月30日,原热河省的一部分并入河北省。省会仍设在保定。

1958年,由于天津市的工业发达,省会迁往天津,在此期间天津有大量的工厂企业和高校迁往河北省内。

1966年天津重新升格为直辖市,省会迁回保定。文化大革命期间保定局势混乱以及石家庄靠近太行山便于备战,战时便于向西撤退,省会于1968年迁到现今石家庄市。随后大量保定的省属单位,如河北省医科大学、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图书馆等迁石。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成立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河北省

H. 河北省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与找矿新突破

张慧敏

(河北省地勘局资料馆,石家庄050081)

摘要 河北省近年来在对老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方法、新思路,大胆地在原有矿产地的深部、周围或具有可比性的异地区域开展找矿工作并取得了新的突破性成果。

关键词 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新突破;河北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河北省政府制定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意见》,河北省地勘局也把找煤矿、铁矿、铜、铅、锌矿、金银矿、石膏矿作为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在国家政策引导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地勘局各地勘单位在项目立项、工作设计等方面,采用传统手段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充分挖掘已有地质工作成果,综合运用传统手段和新的找矿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1981年河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发现了黑山中型钒钛磁铁矿,经过长期开采,资源呈紧张状态,近年来河北省地勘局地质四队先后对黑山—大庙一带开展大量科研工作,对黑山一带原有勘探报告、航磁、地磁验证报告、大庙斜长岩体科研报告认真翻阅,综合分析,逐渐清晰地确立了围绕该区深部盲矿体开展找矿工作的方向,2006年、2007年通过在该区集中工作,在实现M24大型巨厚钒钛磁铁矿突破的同时,在东大洼矿区、黑山1、2号矿体等矿区扩大并发现了几个矿体群。预计矿山寿命将延长10年以上。这不仅为承德市钒钛钢铁基地建设直接提供了矿产资源,也为承德地区寻找高品位矿床,扩大钒钛钢铁基地打下基础。

(2)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在泊头地区与海兴地区两个煤炭资源预查项目的立项工作中,一份50年代末期1:20万区域重力资料和一份70年代1:20万区域航空磁测资料资料在该立项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立项初期,在没有其他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技术工作者对这两份老资料进行研究,将大城煤田的区域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把泊头与海兴地区的重力场、航磁场及地层特征、构造等与大城煤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地球物理特征,然后用目前先进的重磁处理软件分别对三个地区的老基底起伏面进行定量计算,发现三个地区的基底起伏都在1200~3500米之间,研究推断老基底的起伏面基本相当于煤系的底板,后通过大地电磁踏勘工作,其解释成果验证了上述推断的煤系底板深度,从而确定了立项优选靶区。目前在泊头第一个钻孔已在1400米处发现两层厚度为6.81米的煤层,预计在1600米以浅还将发现3~4层煤层。

(3)20世纪70年代在张北公会一带形成的煤炭报告中没有找到可采煤层,2005年,河北省地勘局地质三队通过对该区进行卫星遥感、物探以及地层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藏煤的可能性大,经过进一步工作,2007年终于验证了该区煤的存在,而且是大型优质褐煤,预计远景资源储量可达3亿吨。该矿产地的发现,对于在坝上地区寻找同类矿藏有着较大的借鉴和指导价值,即在坝上其他地区也存在同类矿藏的可能。

(4)河北省地质十一队在研究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沙河县白涧铁矿区深部继续寻找深部铁矿,于2007年10月份在该区深部发现了大型高品位富铁矿床,初步探明铁矿石资源量6100万吨,可为邢台地区钢铁业解决几十年后备资源的储备难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此外,郭二庄铁矿、司家营铁矿也是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继续作深部找矿工作,均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它们对其他矿区在找矿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成果地质资料除在寻找矿产资源方面直接显示它二次开发的价值之外,在公路建设、桥梁建筑、地质灾害评估、矿山危机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都在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

张石高速公路保定段压覆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唐山—曹妃甸公路压矿调查项目;国道107线(半幅)石邢交界到东庞路口段压覆矿产资源调查项目等都利用了过去的老资料,这些老资料为项目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为项目节约了资金、提高了效率。

这些成果的取得,说明了重视老资料、并对其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思维进行二次开发,是既省时又省力的好方法,充分证明了只有创新思维、善于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有所突破。

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老资料,冲破老的思维方式,敢于对老矿区进行深度研究,在老矿区的深部寻找接续资源应继续引起重视。

(2)继续在老矿区外围寻找新的增长点,对尚有较大找矿远景区域的地带作细致的地质工作,扩大找矿范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3)应利用相同或相似的地层、构造、成矿地质条件在不同区域、不同地点,寻找找矿机会。

(4)充分利用物化探遥感成果地质资料,对各种异常值作进一步科学评价,必要时进行地质验证工作。

(5)对老报告中提到的因交通不便、难以开采及部分低品位资源要逐步加以重视,利用现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过去的老问题。

(6)我省在金属、能源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非金属资源方面还应加大力度,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经过工作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I. 河北省区域地质概况

河北省区域地质条件,已有系统的专著问世。现参照鞠紫云主编、李勤、张玉华副主编的 《河北省 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以下简称 《河北区域地质志》)和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矿产总结》(以 下简称 《河北区域矿产总结》)作概略介绍。

1.3.1 太古界地层

太古界地层单位及其名称均以 《河北区域地质志》为标准。太古界新老地层(岩石)单位名称的对比见 表1.3.1。

1.3.1.1 中下太古界迁西群

迁西群主要分布于尚义-平泉深断裂以南的燕山地区,划分为冀西怀安、北京密云、冀北承德和冀东 迁西4个小区。由各种辉石麻粒岩、含辉石片麻岩组成,夹有磁铁石英岩。自下而上分为2个亚群、4个岩 组。

(1)下亚群

分布于迁西小区和怀安小区。自下而上分为2个岩组。

A.上川组,分布于迁西太平寨、杨河峪一带。主要为辉石麻粒岩,混合岩化强烈,形成黑云紫苏均 质混合岩。

B.三屯营组,分布于迁西高家店至三屯营以东,迁安五重安以西的上川组两侧。下部以二辉麻粒 岩、斜长次透辉麻粒岩为主;上部片麻岩增多,夹磁铁石英岩。

此外,怀安小区原称的 “瓦窑口组” 、“马市口组” 、“右所堡组”和 “下白窑组”,与本亚群大 致相当。

(2)上亚群

分布于燕山地区的4个小区。在迁西小区,自下而上分为拉马沟组和跑马场组。怀安地区的原崇礼组 或谷咀子组与本亚群相当。

A.拉马沟组,分布于马兰峪-潵河桥-青龙八道河一带,以角闪斜长岩为主。

B.跑马场组,分布于马兰峪以西、迁安水厂以及青龙附近和宽城东南一带。以角闪斜长片麻岩为 主,常见石榴子石。

1.3.1.2 上太古界阜平群或单塔子群

上太古界地层在太行山区称为阜平群,在燕山区称为单塔子群。两者属于同一地质年代。

(1)阜平群

分为南、北2个小区。北为阜平小区,包括平山、灵寿、唐县、易县、涞水等地;南为赞皇小区,包 括鹿泉、井陉等地。自下而上分为9个岩组。

表1.3.1 河北省太古界一古元古界岩石地层划分及对照表

A.索家庄组,仅见于阜平小区,分布于阜平大柳树、段家庄、川里,唐县花盆,涞源马庄、走马 驿、祭刀岭、银房等地。以黑云母(或角闪石)斜长片麻岩为主,局部夹大理岩或磁铁石英岩;上部为蛇纹 石(或透辉石、金云母)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

B.团泊口组,分布于阜平小区和赞皇小区。在阜平小区分布于阜平沙窳(yu)、旧营、团泊口以东, 灵寿陈庄、行唐口头以北;在赞皇小区原称“放甲铺组”,分布于内丘柳林,邢台放甲铺、西黄村,沙 河禅房一带。

团泊口组,下部为混合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其上为钾长浅粒岩夹片麻岩;上部岩 石:在阜平小区北部为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在南部为大理岩夹变粒岩和透闪岩。

C.南营组,分布于阜平小区和赞皇小区。赞皇小区地层原称 “北赛组”,以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 主,夹磁铁石英岩;在赞皇小区夹有石榴角闪片岩。顶部有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

D.漫山组,主要分布于阜平小区西南部。下部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夕线石浅粒岩;上部为大 理岩及斜长角闪岩。在部分地段,该组曾称 “湾子组” 、“宋家口组” 。

E.木厂组,主要分布于阜平小区。下部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上部为大理 岩、斜长角闪岩及辉透变粒岩。该组曾称 “湾子组” 、“宋家口组” 。

F.四道河组,分布于阜平、平山境内。以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浅粒岩为主,上部为大理岩、夹片麻岩 及透辉变粒岩。

G.红山坡组,仅见于平山红山坡和阜平燕麦青、石湖岩等地。以巨厚层浅粒岩为主,上部为大理 岩。

H.跑泉厂组,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黑云变粒岩及大理岩;下部常有浅粒岩。

I.榆树湾组,以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黑云变粒岩及大理岩。

跑泉厂组和榆树湾组,原合称 “龙泉关群”,分布于阜平小区西南部。

(2)单塔子群

分布于尚义-平泉深断裂以北的张家口及承德地区,在滦县、抚宁、卢龙等地有零星出露。自下而上 分为3个组。

A.燕窝铺组,见于承德市燕窝铺一带,由强蚀变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组成,间夹石榴角闪 紫苏(透辉)麻粒岩。

B.白庙组,分布广泛。主要为黑云变粒岩、浅粒岩,夹黑云(或钾长)片麻岩。混合岩化强烈,形成 条带状、眼球状混合岩。张家口的原红旗营子群的主体,与白庙组基本相当。

C.凤凰咀组,分布于大庙—娘娘庙深断裂南侧及丰宁一带。主要由斜长角闪岩、角闪(或黑云)变粒岩 组成,夹多层大理岩。混合岩化强烈,形成以渗透注入为主的混合岩。

1.3.1.3 上太古界五台群或双山子群

上太古界地层在太行山区称为五台群,在燕山区称为双山子群,两者属于同一年代。

(1)五台群

分布于阜平小区和赞皇小区,超覆于阜平群之上。自下而上分为3个组。

A.板峪口组,在赞皇原称 “红鹤组”,为石英岩、石英片岩及大理岩等。

B.上堡组,在赞皇原称 “石家栏组”,为黑云变粒岩夹磁铁石英岩。

C.龙家庄组,见于来源龙家庄以角闪片岩为主夹石英片岩等。

(2)双山子群

零星出露于燕山地区。自下而上分为2个组。

A.茨榆山组,出露于迁西小区和承德小区。在承德原称 “姜营组” 、“南店子组” 、“太平庄 组” 。下部为黑云变粒岩夹浅粒岩;上部为黑云石榴片岩与角闪磁铁石英岩。

B.鲁杖子组,见于迁西小区的青龙河东岸,岩石为具有变余火山结构的斜长角闪岩、斜长变粒岩, 以及沉积变质的变粒岩、片岩等。

其他年代的地层,将在相关章节介绍,此处从略。

1.3.2 岩浆岩

1.3.2.1 太古代主要岩浆岩

(1)早—中太古代岩浆岩

迁西群的原岩主要为基性、中性、中酸性到酸性火山岩。

与火山活动同期侵位的超基性岩,集中分布于怀安经密云、遵化、迁西到青龙一带,以及承德、平 泉等地。主要有遵化毛家厂、阎王台,承德五道河、三沟,怀安赐沟等地的岩体或岩体群。岩体规模很 小,长仅数米至数百米。岩石类型主要为强蛇纹岩化橄榄岩、二辉岩、蛇纹岩、透闪岩等。

在平泉西坝和大庙,有辉石正长岩侵入在迁西群中。

(2)新太古代岩浆岩

在五台期有强烈的中基性到中酸性火山岩喷发。之后,有闪长岩类、花岗岩类和石英正长岩侵入。主要分布于尚义—平泉深断裂西段和丰宁—隆华深断裂以南,构成西起尚义,经崇礼、丰宁、承德、隆 化,东到平泉的东西向构造岩浆带。在抚宁、青龙一带,有柳各庄闪长岩、三合店花岗岩等。在涞源上 堡有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在赞皇有许亭花岗岩。其他尚有沿双山子群构造部位产出的闪长岩、花岗岩 等岩体。

1.3.2.2 元古代主要岩浆岩

(1)早元古代岩浆岩

火山岩产于甘陶河群中,分布于太行山区的鹿泉至内丘一带,主要为变玄武岩和少量玄武安山岩。侵入岩分布于青龙河、阜平、赞皇等地,主要为蛇纹岩、蛇纹石化橄辉岩、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 等。

(2) 中元古代岩浆岩

长城纪火山岩,赋存于大红峪组及其以下的地层中,主要是分布于平谷、蓟县、遵化到滦县等地的 大红峪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为粗面岩,紫红色、砖红色,含钾长石65%~90%。侵入岩有承德大庙、头沟 斜长岩和平泉光头山碱性花岗岩。

1.3.2.3 古生代主要岩浆岩

(1)早古生代加里东旋回岩浆岩

仅有康保三面井片麻状石英闪长岩和小英图片麻状花岗岩岩体。

(2)晚古生代华力西旋回岩浆岩

火山岩分布于康保、围场一带。形成早二叠世三面井组中的安山岩。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沿东西向断裂形成4条岩带:

康保—围场带:主要有戈家村辉长岩、大兰城辉石岩岩体。

崇礼—承德带:主要有崇礼水泉沟霓辉正长岩,小张家口透辉岩,蕨菜沟、铁马等角闪石岩,红石 砬、娘娘庙透辉岩,高寺台蛇纹石化橄榄岩,刁窝辉长岩等20余个岩体。

姚家庄—矾山—孤山带:主要有阳原响水沟、鳌鱼口霞石正长岩,阳原姚家庄、怀来矾山辉石岩、正长辉石岩,孤山辉石岩等10余个岩体。

易县—涞水带:主要有双合庄、东杜岗、高子坨辉长岩、辉石岩、辉石角闪石岩等岩体。

花岗质侵入岩沿深断裂之间的隆起部位侵入,分为3个带。主要有康保、满德堂、大青沟、围场老窝 铺,以及崇礼海流图、围场锥子山花岗岩体等。

1.3.2.4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

中生代岩浆活动,主要为燕山旋回。燕山旋回分为4期:

早侏罗世燕山旋回第一期:包括南大岭组玄武岩、安山岩,分布于燕山台褶带内的滦平大石棚到承 德武家厂火山岩带(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旋回称为南大龄旋回);中深成侵入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 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主要有宽城汤道河花岗闪长岩、兴隆王坪石花岗岩、遵化茅山花岗岩、青龙棒槌 崖辉长岩等10余个岩体。

中侏罗世燕山旋回第二期:火山活动强烈,主要由安山岩、英安岩和少量流纹岩组成(髫髻山火山旋 回)。侵入岩,包括石英正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或花岗岩等。主要有兴隆峪耳崖、涉县符山等 90多个岩体。

晚侏罗世燕山旋回第三期:是燕山旋回最剧烈的一次岩浆活动。晚侏罗世地层几乎全由火山岩组 成,岩性有安山岩、流纹岩和石英粗面岩以及同成分的火山碎屑岩(张家口火山旋回)。侵入体为石英正 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等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之后为闪长岩或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或 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等中深成侵入体。如后石湖山、寿王坟、马家沟、大河南、王安 镇、赤瓦屋、麻棚、武安矿山、武安洪山等150个岩体。

早白垩世燕山旋回第四期:形成大北沟组和花吉营组中到酸性火山岩(大北沟火山旋回)以及浅成小 侵入体。主要有丰宁石门沟石英正长斑岩,围场十间房花岗斑岩、五道川花岗斑岩,承德烟筒山花岗斑 岩,平泉石洞子花岗斑岩、付家湾石英二长斑岩等。

1.3.2.5 新生代主要岩浆岩

新生代喜山旋回,划分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和第四纪3个火山旋回。晚第三纪火山旋回形成的火山 岩有汉诺坝玄武岩、棋盘山玄武岩等。

1.3.3 断裂构造

1.3.3.1 深断裂

深断裂是切穿硅铝层、深达硅镁层或上地幔的断裂类型,有的学者称为壳断裂、岩石圈断裂、超岩 石圈断裂。河北省境内共有10条深断裂(图1.3.1),分为4个深断裂带。

(1)内蒙古地轴北缘深断裂带

其中康保—围场深断裂(编号1,指图1.3.1中的编号,下同),大致沿北纬42° 线在本区北部通过。

(2)内蒙古地轴南缘深断裂带

共有3条深断裂,包括丰宁—隆化深断裂(编号2),大庙—娘娘庙深断裂(编号3),尚义—平泉深断裂 (编号4)。

(3)太行山深断裂带

分为西带和东带:

西带(紫荆关深断裂带),包括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编号5),紫荆关—灵山深断裂(编号6);

东带(太行山前深断裂带),包括怀柔—涞水深断裂(编号7),定兴—石家庄深断裂(编号8),邢台—安 阳深断裂(编号9),沧州—大名深断裂(编号10)。

1.3.3.2 大断裂

大断裂是介于深断裂与一般断裂之间的一级断裂,长度较大,有的可达百余公里,但一般未深入硅 镁层。区内共有9条大断裂,详见图1.3.1。

1.3.4 构造单元划分

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有两个Ⅰ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两者在区 内以康保—围场深断裂(编号1)为界。

1.3.4.1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的Ⅱ级构造单元

区内,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的Ⅱ级构造单元为内蒙古华力西晚期褶皱带。其中的Ⅳ级构造单 元,在康保一带为康保褶皱束,在围场以北为棋盘山中凹陷。

1.3.4.2 中朝准地台的Ⅱ级构造单元

中朝准地台在区内共有4个Ⅱ级构造单元。

(1)内蒙古地轴

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地轴北界为康保—围场深断裂;南界为尚义—平泉深断裂的西段(尚义—赤城 段),向东接丰宁—隆化深断裂。

(2)燕山台褶带

燕山台褶带北界为内蒙古地轴;南界大致沿固安—昌黎大断裂(编号(6))向西,经廊坊附近的北东向断 裂,在蓟县附近折向密云,再接怀柔—涞水深断裂(编号7)和定兴—石家庄深断裂(编号8)折向南,再接无 极—衡水大断裂(编号(7))折向西北,相交于紫荆关—灵山深断裂(编号6);西界,北段以马市口—松枝口断 裂(编号(2))为界,向南接太行山深断裂带西带(编号5),再经紫荆关—灵山深断裂(编号6),与无极—衡水 大断裂相交(编号(7))。

(3)山西断隆

东界,沿燕山台褶带西界,向南接邢台—安阳深断裂(编号9)。山西断隆向西进入山西境内。

(4)华北断拗

在区内,位于燕山台褶带和山西断隆东南部。

图1.3.1 冀京津深大断裂分布略图

J. 唐山市或遵化市有没有好点的地质类的企事业单位

河北地质五队、中国地质局522队----北新西道
唐山市建筑设计院地勘所-----华研路
开滦矿务局地质队-----原来专在建设北路属供电局南侧,现在搬到唐山矿里面去了,哪个楼不祥。
唐钢设计院地质所-----建设北路供电局西侧楼内。
唐山市河北钢铁矿业公司地质公司-----建设北路81号
唐山市地质矿产公司第一地质勘查院-唐山分院-----唐山路北区北新西道72号

遵化市水文工程地质勘察公司

联系电话可以在一些招聘网上找到!祝你好运!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