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水文地质剖面图怎么看

水文地质剖面图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1-03-01 12:01:44

❶ 综合水文地质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实际上是把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和资料,用特定的代表符号、色调和方式,按一定比例尺缩小表示到图纸上的一种具综合内容的水文地质图件。但它又不是野外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把野外获得资料在进一步整理、分析和系统化的基础上,更深刻地反映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律性。

按原地质矿产部颁布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补充规定》,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的基本原则是:编图时首先要划分出五种基本类型地下水,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每种基本类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划分为若干亚类。类和亚类应突出表示出富水等级、埋藏条件和水质。并规定类型用普染色表示,亚类采用接近的普染色表示,层次要分明,用色阶深浅表示富水性等级,埋深用等值线、线条、花纹符号等表示,水质用水点、等值线、符号等表示。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个亚类,每亚类又可按单井涌水量划分为若干个富水等级,并圈定其界线。同一含水岩组也要区别其富水程度。按单井涌水量一般分为:①水量极丰富的:单井涌水量大于5000m3/d;②水量丰富的:单井涌水量为1000~5000m3/d;③水量中等的:单井涌水量为100~1000m3/d;④水量贫乏的:单井涌水量为10~100m3/d;⑤水量极贫乏的:单井涌水量小于10m3/d。

多层结构含水层,一般可归并为潜水与承压水或浅层水与深层水两组,用双层结构法表示,即宽窄条相间,宽条代表上部(潜水或浅层水),窄条代表下部(承压水或深层水),富水性用不同色调表示(图7-1)。

图7-1 双层结构表示法表示松散岩类孔隙水示例

埋深资料较多时,应绘制等水位(压)线,并表示出潜水位或承压水顶板的埋深;资料较少时,可分区分级用图例或不同线条表示。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系指分布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内、比较稳定的裂隙孔隙水。不同含水层(组)或同一含水层(组)的不同地段应按单井涌水量划分出富水等级:即大于1000m3/d,100~1000m3/d,小于100m3/d三级。层状承压水的分布面积应于表示,其顶板埋深按<50m,50~100m,>100m表示。如有咸水还应反映出咸淡水分界面的埋深。如果上覆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则采取双层结构方法表示。

(3)岩溶水(或裂隙岩溶水):图上应分别表示出由分布均匀、相互连通的网(脉)状溶蚀裂隙或蜂窝状溶孔构成的统一含水层(体)和溶蚀管道发育而成的暗河水系;还应表示出岩溶均匀发育带和汇流富集带。应按泉及暗河流量与地下水径流模数等综合因素,划分出富水等级。对大泉(域)和暗河(水系),按流量可分为100~1000 L/s,10~100 L/s,<10 L/s三个富水等级;按地下水径流模数,亦可分为三级:<3 L/(s·km2)、3~6 L/(s·km2)、>6 L/(s·km2)。岩溶水埋深一般分为:<50m,50~100m,>100m三级。对覆盖型或埋藏型岩溶水,可用双层结构的方法表示。各种形态的岩溶,也应表示在图中。

对岩性岩相变化复杂的裂隙岩溶水,应划分为四个亚类:①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占90%以上;②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岩占70%~90%;③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岩占30%~70%;④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占10%~30%。然后,据其中岩溶水的富水性,划分其富水等级。

(4)基岩裂隙水:一般分为构造裂隙水(指层状、似层状裂隙水)、脉状裂隙水、风化网状裂隙水和孔洞裂隙水等亚类。其富水等级,按多数常见泉水流量分为:<0.1 L/s,0.1~1 L/s,>1 L/s三级,按地下水径流模数分为:<1 L/(s·km2),1~3 L/(s·km2),>3 L/(s·km2)三级,对接触带、岩脉等富水带和背、向斜等蓄水构造,亦应标出其富水部位。

(5)冻结层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冻结层水和基岩类冻结层水两个亚类。亦可分为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采用双层结构方法,分别表示两层水的富水等级,必要时,应反映出冻结层厚度和冻结层下水的顶板埋深,圈出岛状冻结区范围。冰丘等物理地质现象、现代冰川及沉积物和冰雪覆盖范围等,亦应表示在图上。

综合水文地质图上,地下水质主要按矿化度划分。一般按矿化度分为淡水(<1g/L),微咸水(1~3 g/L),半咸水(3~10 g/L),咸水(>10 g/L),盐卤水(>50 g/L)。污染的和天然有害离子或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也应充分反映。

在综合水文地质图上,除上述内容外,图中还应表示出:①控制性水点(井、孔、泉)及地表水系。水点要按规定的格式、色调进行标绘,如水点左侧通常注记统一编号,右侧注记水位埋深、水量、降深、矿化度等,井、泉用蓝色,钻孔用红色等;②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水源地的开采量,海水入侵界限,下降漏斗范围等;③热泉和人工揭露的热水。按水温,可分为:低温热水(20~40℃),中温热水(40~60℃),中高温热水(60~80℃),高温热水(80~100℃),超高温热水(>100℃)。在一般地区,可简化为:温泉(20~40℃),热泉(>40℃);④地层界线及地层符号与地质图基本相同,但地层系统可简化,各种构造及其水文地质性质,亦要标示出来;⑤第四系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及分布;⑥重点地貌现象,如阶地、溶洞、暗河等。

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必须附有1~2个区内主要方向的水文地质剖面图,以充分反映本地区各类含水层组及其水文地质结构和某个方向上或深部水文地质变化规律。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原则上与平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可适当放大。剖面图中的各含水层组,应按平面图的富水性色谱着色(含水组中的隔水层及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不上色)。剖面图中除反映含水岩组外,还必须把有关水文地质内容表示出来,如水位、水头、控制性钻孔及涌水量、泉水点、咸淡水界面、蓄水构造等。另外,还应适当反映地貌特征(如阶地、溶洞等)。

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还要附有柱状图。原则上可利用地质图上的柱状图改编,主要表示水文地质内容,但要突出主要方面,简化次要方面,要重视第四系的水文地质要求,选择其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地层层序,水文地质特征说明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某些内容可编制成较小比例尺的镶图,用以表示水文地质条件或开采利用条件中突出的一种或两种要素,以补充平面主图的某些不足。如地下水开采利用规划图、地下水资源分区图、水化学图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是否需要,还可附简要的分区说明表。

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图例说明应简明扼要,以阐明富水性为主,富水性的等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其他仅作简要的补充说明。

最后需要说明,在水文地质调查资料整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MapGIS、Coreldraw、Super⁃Map、Excel计算机制图系统等。计算机制图具有图形附带地质属性数据的特点,实现了传统水文地质图表达信息的彻底变革,同时还具有随时修改、高效、实现数据共享、易于保存和传输等优点。

❷ 怎样根据水文地质平面图画水文地质剖面图

要切剖面图,必须在平面图上按照你需要的方位拉一条直线,配合等高线切剖面。

❸ 水文地质剖面图的介绍

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内藏与分布,地下水容位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水文地质剖面图一般沿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最复杂的方向测制,如在河谷地区常垂直河流;山前洪积扇地区常沿洪积扇中心线;向斜盆地常沿含水层倾向、垂直向斜轴的方向测制。

❹ 实习六 读水文地质图

一、实习目的

1. 了解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阅读水文地质图的方法。

2. 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二、实习内容

1. 阅读 《东王 村 地 区 水文地质 图》、水文地质 剖 面 图 (附 图三) 及 有 关 资 料(表Ⅱ6-1、表Ⅱ6-2) ,完成岩层含水性说明表 (表Ⅱ6-3) 。

2. 参照读图提纲,每人写一份发言提纲,进行小组及全班讨论。

3. 提交一份题为 《二 叠 系 灰 岩 含 水 层 的 补 给、排 泄、径 流 条 件简述》 的文 字报告。

附 读图提纲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 地形: 根据水文网的分布及剖面图上的地形和标高,分析本区地势及汇水条件。

2. 气候: 根据表Ⅱ6-1,分析本区降水特征和气温特征。

3. 水文: 水系发育情况,水系分布与地形、岩性、构造的关系,河水的补给来源,不同河段的流量变化等。

二、区域地质条件

1. 地层: 层序、时代、岩性、接触关系、出露及分布情况。

2. 构造: 褶皱特征、断层走向、断距及性质。构造对地层分布、地形及水文网分布等的控制作用,以及构造对地下水形成过程的控制作用。

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 岩层含水性: 从下列各方面逐层分析哪些是含水层,哪些是隔水层; 对含水层进一步分析比较区分强含水层和弱含水层。

1) 岩性 (根据岩层含水性说明表中的描述) ;

2) 裂隙发育情况 (根据岩层含水性说明表中的描述以及钻孔资料) ;

3) 岩溶发育特征 (根据岩层含水性说明表中的描述,钻孔资料,图面上岩溶发育及分布状况,岩溶地区水系发育特征) ;

4) 泉的出露情况及流量;

5) 钻孔单位涌水量。

2. 各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泉的分布及泉、钻孔的水位与流量;泉、钻孔的水化学及水温资料 (表Ⅱ6-2) ; 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分析下列各项:

1) 各含水层的出露分布特征;

2) 泉的出露条件、类型及命名;

3) 二叠系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4) 中侏罗统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5) 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 (包括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排泄方式、径流强度等) 。

3. 断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两盘岩性、出露于断裂带上泉的流量、水质、水温以及河水流量等,分析断裂带的导水性及其对二叠系和中侏罗统含水层的影响。

4. 地下水资源的概略估算: 在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清晰概念的基础上,估算东王村盆地地下水的补给量及二叠系含水层的年补给量。

表Ⅱ6-1 东王村地区多年 (1951 ~1970 年) 平均降水量及气温资料

表Ⅱ6-2 东王村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

注: t 的单位为℃。

表Ⅱ6-3 岩层含水性说明表

❺ 水文地质剖面图怎么翻译

反映某地区的地下水分布﹑埋藏﹑形成﹑转化及其动态特征的地质图件(主要表示地下水类型、产状、性质及其储量分布状况等的地图)。是某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示形式。水文地质图按其表示的内容和应用目的﹐可概括为3类﹕反映某一区域内总的水文地质规律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图。以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气候和水文等因素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综合反映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水质﹑水量﹑动态变化等特征﹐以及区域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条件。综合性水文地质图的比例尺常小于1﹕10万。比例尺不同﹐则图的内容﹑要素详简不一。为某项具体目的而编制的专门性水文地质图。如地下水开采条件图﹑供水水文地质图﹑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图等。这类图的内容以水文地质规律为基础﹐同时又考虑应用目的的经济技术条件。专门性水文地质图多采用大于1﹕10万的比例尺。表示某一方面水文地质要素的水文地质图。例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地下水污染程度图等。国际上较早出版的水文地质图是1923年苏联的﹒﹒伊利因编制的《苏联欧洲部分潜水图》(1﹕2500万)。1960年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的水文地质图常委会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编制欧洲水文地质图﹐并于1962年开始编图工作。1962年9月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发表了《水文地质图国际图例》﹐196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自1970年开始按国际分幅陆续出版。

中国第一幅《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1﹕ 300万)》于1957年由地质部编制出版。50年代以来﹐先后编制了不同地区﹑不同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图约 500余幅。1979年由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其中包括全国性图﹑地区性图﹑分省性图等68幅﹔并附有剖面图﹑立体图等。1987年该所又编制出版了《中国水文地质图(1﹕400万)》﹐并附有说明书。

水文地质图,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图多为野外调查和实测的结果,中、小比例尺图多根据普通地质图及其它相关资料编绘。具体内容包括地下水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含水岩层分布及其结构、地下水埋藏深度、含水层等水位线、水化学性质等方面。根据实际目的需要,可分组分幅表示。比较综合的是水文地质分区图,中国较早完成的1:300万水文地质分区图,分区原则体现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以自然地理方面气候带等指标所命名的水文地质分区范围,恰与大地质构造单元相符合。大区用颜色区分,下属各类潜水和自流水类型及其富水特性,用面状花纹符号充实。近年来,全国大规模开展水文地质区普测普查工作,积累了大量新资料,编绘出相当数量的水文地质图,为国家建设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❻ 怎么测水文地质剖面图

1 水文地质剖面图的布置宜垂直岩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切过含水层最多的地段,平行于地下水流向布置,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勘探点和地下水露头;
2 水文地质剖面图应参照工程地质剖面图的一般内容进行编制。同时还应根据研的不同对象和目的,有选择的表示出需要的水文地质要素,如含水层的水位(水压)、透系数、富水性、矿化度等,并结合平面图标明水文地质分区的界线。

❼ 水文地质裂隙溶蚀在剖面图上如何表示

不规则的小圈圈,怎么说呢,你可以查查标准图例

❽ 查找下列任一图: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地质构造图、综合地层柱状图、钻孔柱状图、钻孔剖面图

推荐你去华夏土地看看,有好多的。可以搜到很多20万的地质图,比如南京的、江苏的、广东的等等。

❾ 实训三 潜水埋藏深度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1.实训目的

1)掌握潜水埋藏深度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2)初步学会阅读和利用潜水埋藏深度和水文地质剖面图,分析潜水面的空间变化规律。

2.实训内容

1)据所给资料(据图A-4和表A-3),编制潜水埋藏深度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

2)在水文地质剖面图中,结合等水位线图,绘出剖面图中的潜水水位线。

3.编图必须资料及用品

1)潜水埋藏深度图一般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图编制在同一张图上。把各水点的埋藏深度标在图上。当有等水位线图时,要标出图中所有潜水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的潜水埋藏深度。

2)各井、钻孔、试坑的地质剖面资料,如表A-3所示。

表A-3 绘制水文地质剖面图资料

3)坐标纸(10cm×30cm)1张。

4)铅笔、橡皮、尺子、彩色铅笔等。

4.编图方法

(1)潜水埋藏深度图的编制

潜水埋藏深度图是表示潜水面某一时期在不同地点埋藏深度的图件。它可以和潜水等水位线图重合在一张图上,也可单独编制。

1)确定划分埋藏深度带的间距。其间距的大小要根据比例尺的大小、资料的多少来确定。小比例尺采用的间距要大一些,大比例尺间距可小一些。本次实习的埋深间距采用2m,分4个等级。即0~2m、2~4m、4~6m、大于6m。

2)在图中标出所有观测水点的潜水埋深。当有等水位线图时,计算出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处的潜水埋深。用内插法查出需要的点。然后考虑地形把埋深相同的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3)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埋藏深度带。潜水埋藏深度由浅到深,着色也应由浅色到深色,每一埋深带的颜色必须鲜明易分。

(2)水文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水文地质剖面图应清晰地反映出测绘区某一方向和一定深度内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律。它常不单独编制,往往是水文地质图的附图。每一幅完整的水文地质图,必须附1~2条具有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图。

1)剖面线应选在能穿过较多的含水层(组)的方向,即尽可能沿地质地貌变化最大的方向,并尽可能和勘探钻孔、控制性水点结合起来。该图的地质界线应与地质图吻合,水文地质界线应与水文地质图吻合。

2)水文地质剖面图中的内容主要有:底层的岩性、成因、时代、层位关系;所有含水层、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含水层涂蓝颜色,隔水层和包气带不涂色);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水位、化学类型及矿化度值、含水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等。

3)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应尽量相同。若比例尺较小,垂直比例尺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大,放大的倍数不能超越规范要求。

4)剖面图是根据剖面线上所有控制钻孔、井、试坑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编制而成。连接岩性界线时,首先考虑沉积物的时代,其次考虑相同的岩性、成因、相变和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具体编制方法与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是在地质剖面图上增加了水文地质内容。编图时,可参照第四纪地质剖面图及构造地质学的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5.实训

1)完成××地区(图A-4)潜水埋藏深度图。

2)编制图A-4中A-A'水文地质剖面图,资料如表A-3所示,其他资料见图A-4。

图A-4 ××地区×年×月潜水等水位线图及埋藏深度图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