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节理在地质上称为什么

节理在地质上称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3-01 04:29:47

⑴ 什么叫“节理”

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
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
原生节理是指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例如沉积岩中的泥裂,火花熔岩冷凝收缩形成的柱状节理,岩浆入侵过程中由于流动作用及冷凝收缩产生的各种原生节理等。
次生节理是指岩石成岩后形成的节理,包括非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和构造节理。
其中构造节理是所有节理中最常见的,它根据力学性质又可分两类: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前者即岩石受张应力形成的裂隙,后者即岩石受切应力形成的裂隙。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发育的细而密集的剪切节理,称为“劈理”。
通常,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前三种最为常见。
其次,节理的分类还可以节理的走向与区域褶皱主要方向、断层的主要走向或其他线形构造的延伸方向等关系而进行,可划分为三种:
纵节理:两者的关系大致平行。
横节理:二者大致垂直。
斜节理:二者大致斜交。
如果褶皱轴延伸稳定,不发生倾伏的话(水平褶皱),则走向节理相当于纵节理,倾向节理相当于横节理,斜向节理相当于斜节理。
在认识节理的形态及其名称以后,也可以适当地作些力学分析研究,如节理与褶皱的关系,节理的形态与受力的关系等。

⑵ 节理、裂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裂隙为岩石受力后断开并沿断裂面无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它包括岩石节理在内,常将其与节理看成同义词。按其成因分为原生和次生裂隙两类。前者是在成岩过程中形成,后者则是岩石成岩后遭受外力所成。

2、性质不同

节理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通常,受风化作用后易于识别,在石灰岩地区,节理和水溶作用形成喀斯特。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裂隙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是所有裂隙成因类型中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与各种水文工程地质问题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为裂隙水研究的主要对象。构造裂隙水具有强烈的非均匀性、各向异性、随机性等。

3、特点不同

节理延伸稳定,不发生倾伏的(水平褶皱),则走向节理相当于纵节理,倾向节理相当于横节理,斜向节理相当于斜节理。在认识节理的形态及其名称以后,也可以适当地作些力学分析研究,如节理与褶皱的关系,节理的形态与受力的关系等。

裂隙在温度变化和水、空气、生物等风化营力作用下形成风化裂隙,常在成岩、构造裂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育,形成密集均匀、无明显方向性、连通良好的裂隙网络。风化营力决定着风化裂隙呈壳状包裹于地表,一般厚度为几米到几十米,未风化的母岩构成隔水底板,一般为潜水含水系统,局部可为承压水。

⑶ 节理是什么

定义:由构造运动将岩体切割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的裂隙系统专。也是岩体中未发生位移属(实际的或潜在的)的破裂面。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⑷ 岩层的节理是什么东西

节理是很抄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通常,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⑸ 地质学中的“节理面”是什么呢

节理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内)容。

节理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这些断裂面当然就是节理面了。

⑹ 节理和张节理有什么区别

节理是来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自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次生节理是指岩石成岩后形成的节理,包括非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和构造节理,其中构造节理是所有节理中最常见的,它根据力学性质又可分两类: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前者即岩石受张应力形成的裂隙,后者即岩石受切应力形成的裂隙。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发育的细而密集的剪切节理,称为“劈理”。

⑺ 解理和节理的区别

解理和节理的区抄别有:

1、受力袭主体不一样: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受力的是岩体。解理是结晶矿物受力后,由其自身结构的原因造成晶体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受力的是结晶矿物。

下图为节理

2、分类不一样:节理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3、成因不一样:节理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解理则主要受晶体结构和成分的制约。

⑻ 节理与解理有何区别

1、受力主体不一样

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受力的是岩体。解理是结晶矿物受力后,由其自身结构的原因造成晶体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受力的是结晶矿物。

3、成因不一样

节理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解理则主要受晶体结构和成分的制约。

(8)节理在地质上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

1、原生节理

原生节理是指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例如沉积岩中的泥裂,火花熔岩冷凝收缩形成的柱状节理,岩浆入侵过程中由于流动作用及冷凝收缩产生的各种原生节理等。

2、次生节理


次生节理是指岩石成岩后形成的节理,包括非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和构造节理。

其中构造节理是所有节理中最常见的,它根据力学性质又可分两类: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前者即岩石受张应力形成的裂隙,后者即岩石受切应力形成的裂隙。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发育的细而密集的剪切节理,称为“劈理”。

非构造节理,由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还包括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节理,如风化作用、山崩、地滑、岩溶塌陷、冰川活动或人工爆破等引起的节理,常局限于地表浅处。

⑼ 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版有发生明权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断层:岩层或岩体在构造运动影响下发生破裂,若破裂面两侧岩体沿破裂面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这种构造就称为断层。
断层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规模大小相差十分悬殊,规模大的断层延伸长度可达几百~一千多公里,而小的断层可在岩石标本上见到。断层的切割深度也不相同,有的可切穿地壳至上地幔。
断层破坏了岩石的连续完整性,对岩体的稳定性、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性都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与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3、褶皱:岩层受力挤压而发生扭曲的现象。有向斜和背斜两种形态。

⑽ 比较层理,片理,节理,解理的区别和形成原因

含义不同,分别是:沉积岩的一种岩石构造、变质岩的一种岩石构造、一种断裂地质构造、矿物的一种力学性质。

层理:沉积岩层内部的成层性特征。是沉积物沉积时形成的。这些成层性可以是因沉积物粒度不同体现出来的,也可以是颜色、成分等不同而体现出来的,层比较稳定、明显。

层理可以分为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反映了当时沉积时的介质(水、空气)动力条件。


片理:部分区域变质岩中片状矿物、柱状矿物定向排列的特征。是因为岩石受到定向压力后(构造压力),组成岩石的矿物发生重结晶作用,使得矿物向压力较小的那个方向延伸生长,造成定向排列现象。


节理:岩石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而且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地质构造。如果两侧岩石发生明显位移了,就称为断层。节理和断层合称为断裂构造。


解理:某些结晶矿物受外力后,会始终沿着一定方向发生破裂(即使受力方向不同,破裂面方向仍然相同),并形成光滑破裂面的现象。原因是晶体矿物内部格架中,某些方向化学键较薄弱,容易受破坏。当然有些矿物有解理,有些则没有。

解理和节理的区别有:

1、受力主体不一样: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受力的是岩体。解理是结晶矿物受力后,由其自身结构的原因造成晶体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受力的是结晶矿物。

2、分类不一样:节理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3、成因不一样:节理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解理则主要受晶体结构和成分的制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