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中333是什么意思
『壹』 333是什么意思
根据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矿床地质储量目前分为B(331)、C(332)、D(333)四级。其中B、C、D三级称工业储量,E(334)级称远景储量。
『贰』 矿产资源中经常提到332 级333级334级是指什么意思
1、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3=内蕴经济的。
2、第2位数表示回可行性评价阶段答,3=概略研究。
3、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
相关介绍:
内蕴经济是地质可靠程度已达到探明或控制、推断、预测程度。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对普查、详查、勘探工作取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的勘查资源。
(2)地质中333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由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定量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则,它既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资源预测和国家资源统计、交易与管理的统一标准,又是国家制定经济和资源政策及建设计划、设计、生产的依据,因此各国都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给予了高度重视。
虽然各国都是基于地质可靠性和经济可能性对资源与储量进行定义和区分,但具体分类标准各不相同。我国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766-1999)是我国固体矿产第一个可与国际接轨的真正统一的分类。
『叁』 矿藏中的331、332、333、334 分别是什么
是地质储量级别,也就是勘探的详细程度,331和332是详勘,可以用来做设计,333只能用来做开发利用方案,且还有一个系数,334是远景储量,是推断出来的。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3表示内蕴经济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3表示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表示探明的,2表示控制的,3表示推断的,4表示预测的。
有关国家如美国,先按地质可靠程度分为已查明的资源和未查明的资源(334)两类。在已查明的资源下再分确定的(331)、推定的(332)和推测的(333)三类,其中将确定的(331)和推定的(332)又合称为探明的。然后再根据经济性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经济的三类,如经济的推测资源量。
(3)地质中333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及联合国分类标准,中国将矿产资源分为3大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储量基础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是经详查、勘探所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肆』 地质学中铜矿332,333,334类指什么啊
地质探矿中各个数字的意义如下所示:
331——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4——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地质探矿的八大原则如下所示:
『伍』 矿332类与333类是什么意思
332控制资源量,334推断资源量;主要区别是:控制、推断
『陆』 地质储量中的 331 332 333 121 问题
我们国家储量分类有三个轴
第一位数字表示经济意义
第二位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
第三位数字表示地质可靠程度
321表示内蕴经济的,预可行性研究,探明的储量
具体内容可查找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柒』 资源储量分类122,333表示什么意思
储量类型有3位数字,第一位为经济轴,第二位为可行性研究轴,第三位为工作程度轴。版
第一位为1表示经济的,2表示(权次)边际经济的,3表示内蕴经济的
第二位为1表示可行性研究的,2表示预可行性研究的,3表示未做任何可行性研究的
第三位为1表示探明的,2表示控制的,3表示推断的,4表示推测的
例如112:经济的,可研的,控制的。即控制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121:经济的,预可研的,探明的。即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333:内蕴经济的,未作任何可行性研究的,推断的。即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白话:第一位数值越小,表示经济上越合理
第二位数值越小,表示技术上越可行
第三位数值越小,表示地质上越可靠,其中探明的(1)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程度,控制的(2)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程度,推断的(3)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程度,推测的(4)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预查程度。
『捌』 资源储量分类122、333表示什么意思
1、122含义是: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2、333含义是:推断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编码意义:第1位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
第2位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其它符号:?=经济意义未定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8)地质中333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分类及编码:
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及联合国分类标准,中国将矿产资源分为3大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储量基础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是经详查、勘探所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二、分类依据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分别对应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探阶段。
①探明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勘探精度要求已经确定,可信度高;
②控制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详探精度要求已基本确定,可信度较高;
③推断的: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可信度低。
④预测的: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最低。
(2)根据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3)根据经济意义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边际经济的(接近盈亏边界)、次边际经济的(当前是不经济的,但随技术进步、矿产品价格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可变为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无法区分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玖』 333是什么意思
上世纪90年代,有一种东西叫做BP机,数字BP机代码中,333代表我爱你,301代表对不起,在郑伊健演过的一个电视剧中,他的女朋友陈松伶,给他的呼机留言就是301333
『拾』 矿石储量 112 121 333是什么意思
储量类来型有3位数字,第一位为经源济轴,第二位为可行性研究轴,第三位为工作程度轴。
第一位为1表示经济的,2表示(次)边际经济的,3表示内蕴经济的
第二位为1表示可行性研究的,2表示预可行性研究的,3表示未做任何可行性研究的
第三位为1表示探明的,2表示控制的,3表示推断的,4表示推测的
例如112:经济的,可研的,控制的。即控制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121:经济的,预可研的,探明的。即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333:内蕴经济的,未作任何可行性研究的,推断的。即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白话:第一位数值越小,表示经济上越合理
第二位数值越小,表示技术上越可行
第三位数值越小,表示地质上越可靠,其中探明的(1)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程度,控制的(2)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程度,推断的(3)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程度,推测的(4)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预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