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山地理位置
❶ 云南保山市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一、云南省保山市的海拔高度约是1673米,如图所示:
保版山市,是权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一区一市三县,总人口246.8万人。
保山有世居少数民族13种,有华侨、侨眷、归侨28.9万人,是云南省主要的侨乡。
南方丝绸古道、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保山市生产总值(GDP)389.96亿元。
❷ 云南保山的地理资料
保山古称永昌,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市府所在地距省会昆明486公里,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一区四县,总人口246.8万人,有世居少数民族13种,少数民族人口有24万人,有华侨、侨眷、归侨28.9万人,华侨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主要的侨乡。 保山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满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种世居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流传着数以千计的口传文学;回荡着数以万计的民歌、小调和器乐曲;飞旋着千姿百态的民族舞蹈;存活着多种古韵流风的戏剧和曲艺形式;展示着鲜活的民间美术和传统工艺;承袭着风情万种的社会习俗;屹立着巍峨清静的寺观庙宇;聚落着精美宜人的传统民居……。当你一脚踏进这块神奇的土地,再翻越山川河流,走进民族民间,你就会被这里纯朴的民风和多姿多彩、纷繁万状的民族文化现象所吸引、所陶醉。 在民族民间口传文学领域里,你可以听到《九隆的传说》、《独眼将军邓子龙》等一大批生动、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听到“早烧日头晚烧雨”等成百上千条民间谚语;听到“公鸡摆头--摇冠(姚关)”等数千条民间歇后语;还可以听到傣族的《金孔雀》、汉族的《阳温暾小引》、傈僳族的《过年调》、《盖房调》等一大批叙事长诗。 在民族民间音乐的领域里,你可以听到汉、彝、白、阿昌、布朗等各民族那高吭明亮、变幻无穷的《赶马调》;听到悠扬动听的芦笙、葫芦丝、太平箫、小三弦以及彝族香堂人以“酒醉筒 ”、“牛头琴”、“拔地鼓”为主奏乐器的土巴垃器乐演奏;听到汉族民间悠扬动听、高雅肃穆的“洞经”音乐。 在民族民间舞蹈领域里,你可以看到汉族民间的节庆习俗,耍龙、舞狮、高跷、板凳龙;看到彝族民间集舞蹈、武术、杂耍于一身,曾被省内外专家誉为可与“北鼓”——威风锣鼓相媲美的“南钹”——“擦大钹”;看到傣族民间热烈欢快如诗如歌的“嘎光”鼓舞;看到傈僳人在的 “跳嘎”舞蹈;看到苗族的芦笙舞蹈;看到布朗族、彝族那热烈欢快、跺地有声的激情“打歌” ,以及德昂族优美的“水鼓舞”、“八步舞”和阿昌族简朴庄重的“蹬窝罗”舞蹈。 在戏剧和曲艺的舞台上,你可以欣赏到汉族民间古老的花灯、仙灯、渔灯、茶灯、“佤族清戏”、傣戏、滇剧;还可以欣赏到另类的戏剧——“香童戏”(又称端公戏)另外,“腾冲扬琴”、“永昌花鼓”等优秀的曲艺表演也会让你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在节庆习俗的活动中,您可以看到农历二月初八傈僳族的“刀杆节”,你还可以随群众一起融入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阿昌族“窝罗节”、苗族“花山节”,尽情地享受那民族风和民间艺术给您带来的欢畅。 来到保山,您还应去看看隆阳的保山玉佛寺、玉皇阁、卧佛寺;腾冲的云峰寺、来凤寺,绮罗文昌宫,昌宁的龙潭寺,施甸的清平洞等一大批寺观庙宇;去看看双虹桥、霁虹桥、野猪箐桥、惠通桥等古老的桥梁;去看看布朗山寨的“一步楼”;尤其应该去看看腾冲和顺侨乡建造精美的传统民居以及充满人文气息的“八大宗祠”和“洗衣亭”。 假如您对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感兴趣的话,隆阳区张元文的甲马纸版画、板桥沙登的甑子;龙陵象达的油纸伞和面塑工艺;施甸布朗族的花草鞋,腾冲固东镇的皮影靠子制作,荷花等地傣族、傈僳族鲜活的农民画,腾冲的技艺高超的玉雕……一定会让您大开眼界,啧啧称奇。 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C,最冷月平均气温8.2°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 年极端最高气温32.4℃,年极端最低气温-3.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条件比昆明要更好。保山城是当之无愧的“春城”。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区内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535米,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20.1%,其中:工业增加值34.4亿元,增长21.6%,建筑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由33.8︰26.6︰39.6调整为32.3︰28︰39.7。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财政总支出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市场物价有所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6.9%,物价总水平较上年上涨6.9%。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3.1万人,比上年增加1.17%。其中:国有、城镇单位及其他从业人员10.3万人;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3.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2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 保山旅游景点 保山玉佛寺、元龙阁 保山滇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国殇墓园 北海湿地 滇西边贸考察旅游线 卧佛寺 和顺侨乡 古西南丝绸之路遗迹 阐化楼 诸葛亮营遗址 龙王潭 高黎贡山 火山热海 梨花坞 迤东会馆 大树杜鹃王 霁虹桥 金鸡古镇 艾思奇故居 宝莲寺 腾阳会馆 顺龙寺 大滚锅 姐勒大金塔 松山战役遗址 五月端午花街 双虹桥 惠通桥
❸ 云南保山下辖哪几个县
截至2019年7月,云南保山下辖施甸、龙陵、昌宁3个县。
保山地处云南省西部,内与大理州、临沧市、怒江州、德宏州毗邻,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区、腾冲市和施甸、龙陵、昌宁3个县,下设6个街道、35个镇、34个乡(含10个民族乡),共1个地级、5个县级、75个乡级政区。
市人民政府驻隆阳区,距省会昆明市区492公里。总人口261万人,有彝、傣、白、傈僳、回、苗、布朗、佤、德昂、景颇、满、阿昌12个世居少数民族。有华侨、侨眷、归侨50余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全市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5%,年均气温在14.9—17℃之间,素有“春城中的春城”之美誉。
(3)三保山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保山市的区划沿革:
1952年,镇康县、双江县、耿马县(前耿马设治局)由保山专区划入新设立的缅宁专区。
1953年,潞西县、瑞丽县(前瑞丽设治局)、陇川县(前陇川设治局)、莲山县(前莲山设治局)、盈江县(前盈江设治局)、梁河县(前梁河设治局)、县级畹町镇(由潞西县析设)由保山专区划入新设立的德宏泰族𠎠颇族自治区。
1954年,泸水县(前泸水设治局)由保山专区划入新设立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区。
2014年,隆阳区所辖潞江镇与芒宽彝族傣族乡部分区域划出、设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直属地级保山市;保山市辖2个县级区(隆阳区、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4个县(腾冲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
2015年,腾冲县改为县级腾冲市,以原腾冲县的行政区域为腾冲市的行政区域,腾冲市人民政府驻腾越镇山源社区官厅小区81号。腾冲市由云南省直辖,保山市代管。
❹ 云南昆明保山市是什么地方
保山市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连,西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70公里,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约占92%。
市政府所在地隆阳区,距省会昆明市498公里,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代郡、府、司、署所在地。保山市辖隆阳区、腾冲、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72个乡(镇、街道)。
(4)三保山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保山市历史
1、太保山,原名松山。明嘉靖三年(1524年)永昌改设县治时,因其名与安徽永昌县重名,于是将城内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为县名。“保山”一名即始于此时。
2、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推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裁撤永昌府保留保山县,隶属滇西道。
3、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划保山之东南境之福东、福西、均谣、三约地及都鲁洼甲、大田坝铁厂、铜厂、思拉宽、锅厂河、竹鲁洼等处,归新设之昌宁县。
4、1950年,设保山专区,辖保山县、昌宁县、双江县、镇康县、腾冲县、龙陵县、潞西县、耿马设治局、泸水设治局、瑞丽设治局、陇川设治局、莲山设治局、盈江设治局、梁河设治局等14个县级行政区。
5、2001年,保山地区撤销设立地级保山市,原县级保山市改为隆阳区。
❺ 介绍保山的旅游和人文地理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一区一市三县,总人口246.8万人。
保山有世居少数民族13种,有华侨、侨眷、归侨28.9万人,是云南省主要的侨乡。
保山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满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种世居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山的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水能、煤炭、地热能、天然气、太阳能五大资源,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水能资源:保山市跨三大水系(澜沧江、怒江、龙川江),境内段的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89万千瓦,开发潜力较大。
澜沧江
煤炭资源:主要是低质褐煤,储量超过1亿吨的有龙陵镇安煤矿,超过54万吨的有昌宁红星煤矿和保山羊邑煤矿。
地热资源:全市有各种热泉170余处,圈定热田10处,年流出热水约1.6亿立方米,热水、热气年携出热量约23019亿千卡,相当于燃烧33万吨标煤,腾冲地热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有5个较大的高温地热田。
天然气:保山盆地两类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为73平方公里,计算远景资源量为259亿立方米,已钻三口井,保1#、保2#探明储量为9.6亿立方米,已开发民用。
太阳能:保山空气清净、光质好、日照时间长,太阳年均辐射量为5553.7——5959.8兆焦耳/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189.74——203.61千克标准煤燃烧的发热量。
❻ 云南保山有什么景点
云南保山的景点有:太保公园、火山公园、和顺古镇(和顺侨乡)、腾冲热海、霁虹桥等。
❼ 云南地理位置评价
云南
网络名片
云南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13万(2008年),占全国人口3.36%,人口排名为第13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其中丽江古城是云南最大、最古老的民族古城。
中文名称:
云南
外文名称: yunnan
别名: 云,滇,彩云之南
行政区类别: 省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 昆明,曲靖,玉溪
政府驻地: 昆明
面积: 39万平方千米
人口: 4513万(2008年)
著名景点: 石林,西双版纳、丽江、大理,玉龙雪山,滇池,洱海
<a target=_blank href=/view/97.htm>GDP</a>: 5700.10亿元(2008年)
地级行政区: 16个
县级行政区: 129个
省委书记: 白恩培
省长: 秦光荣
目录[隐藏]
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宗教文化
经济发展
人口民族
交通运输
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宗教文化
经济发展
人口民族
交通运输
• 主要名人(近现代)
• 历任领导
• 方言特色
• 土特产品
• 云南之最
• 云南十八怪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省会:昆明市。
云南省下辖地级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其下管辖的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2009年)
云南政区图
昆明市:盘龙区 | 五华区 | 官渡区 | 西山区 | 东川区 | 安宁市 | 呈贡县 | 晋宁县 | 富民县 | 宜良县 | 嵩明县 | 石林彝族自治县 |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曲靖市:麒麟区 | 宣威市 | 马龙县 | 沾益县 | 富源县 | 罗平县 | 师宗县 | 陆良县 | 会泽县
玉溪市:红塔区 | 江川县 | 澄江县 | 通海县 | 华宁县 | 易门县 | 峨山彝族自治县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保山市:隆阳区 | 施甸县 | 腾冲县 | 龙陵县 | 昌宁县
泸沽湖
昭通市:昭阳区 | 鲁甸县 | 巧家县 | 盐津县 | 大关县 | 永善县 | 绥江县 | 镇雄县 | 彝良县 | 威信县 | 水富县
丽江市:古城区 | 永胜县 | 华坪县 |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 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洱市:思茅区 |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 景东彝族自治县 |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西盟佤族自治县
临沧市:临翔区 | 凤庆县 | 云县 | 永德县 | 镇康县 |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 沧源佤族自治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 双柏县 | 牟定县 | 南华县 | 姚安县 | 大姚县 | 永仁县 | 元谋县 | 武定县 | 禄丰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 祥云县 | 宾川县 | 弥渡县 | 永平县 | 云龙县 | 洱源县 | 剑川县 | 鹤庆县 | 漾濞彝族自治县 | 南涧彝族自治县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 | 个旧市 | 开远市 | 绿春县 | 建水县 | 石屏县 | 弥勒县 | 泸西县 | 元阳县 | 红河县 |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 河口瑶族自治县 | 屏边苗族自治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 | 砚山县 | 西畴县 | 麻栗坡县 | 马关县 | 丘北县 | 广南县 | 富宁县
抚仙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 勐海县 | 勐腊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 | 瑞丽市 | 梁河县 | 盈江县 | 陇川县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六库镇) | 福贡县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 德钦县 | 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编辑本段]
自然地理
气候特点
1、类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2、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云南年降水量
①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②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
云南一月平均气温
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云南七月平均气温
③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地质地貌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
云南地形图
竟然超过了98%。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弥勒白龙洞等风景旅游区。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4000米;云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2200米;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平均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763.6平方公里)、洱海坝(601平方公里)、昭鲁坝(524.76平方公里)、曲沾坝(435.82平方公里)、固东坝(432.79平方公里)、嵩明坝(414.6平方公里)、平远坝(406.88平方公里)、盈江坝(339.99平方公里)、蒙自坝(217平方公里)。
云南卫星地图
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水文
1、水系
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体说明如下:
⑴太平洋水系:
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⑵印度洋水系:
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槟榔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2、湖泊
⑴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92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12米,最深处为11.3米,蓄水量为15.931亿立方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海拔1887米,湖岸线长约200千米,属水资源缺少地区,且年际变化大,存在连续丰水、连续枯水长周期变化的特点。滇池流域包括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两城区和官渡区、西山区、晋宁县、呈贡县、嵩明县五个郊县区的41个乡镇,是昆明市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⑵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湖泊面积252.91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8米,最大水深21.5米,湖面海拔1966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25亿立方米,湖岸线长约200千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条。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及洱源县的18个乡镇。
⑶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湖面海拔1722.5米,面积216.6平方千米,流域面积674.69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水深92.5米,蓄水量189.3亿立方米,其中大的河道有27条,湖水经海口河流入南盘江。抚仙湖流域包括玉溪市的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的7个乡镇。
⑷异龙湖位于石屏县东南部,湖泊面积92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60.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5米,最大水深6.55米,蓄水量1.145亿立方米。异龙湖流域主要包括石屏县的5个乡镇。
⑸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位于永胜县西南部,流域面积318.3平方千米,湖泊面积77.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9米,最大水深36.7米,蓄水量19.87亿立方米,湖岸线长45.1千米。地处金沙江干热地带,湖面蒸发量大约是流域降水量的3倍,水量长期入不敷出,导致湖泊水位持续下降,直至九十年代中期“引水补海”工程完工后,湖泊水位趋于稳定。
⑹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两省交界处,是我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积50.8平方千米,其中云南境内30.3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47.6平方千米,云南部分107平方千米。最大水深93.5米,平均水深40.3米,蓄水量22.52亿立方米,海拔2688米,是云南九个高原湖泊中海拔最高的。泸沽湖云南部分属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落水行政村,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
⑺阳宗海位于呈贡县东部、澄江县北部,湖泊面积31.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最大水深29.7米,流域面积192平方千米,容积6.16亿立方米,蓄水量6.04亿立方米,海拔1770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00万立方米,湖岸线长约34千米。湖泊分属昆明市的宜良县、呈贡县和玉溪市的澄江县。
⑻星云湖位于江川县城北部,又称江川海。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通过2.2公里的隔河与抚仙湖相连。湖泊面积34.71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8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91米,最大水深9.5米,蓄水量1.84亿立方米,湖面海拔1774米。大小入湖河流14条,多年平均水资源量7684万立方米,湖岸线长36.3千米,多年平均流入抚仙湖水量约2400万立方米/年。星云湖流域包括江川县的10个乡镇。
⑼杞麓湖是云南省九个高原湖泊中最小的一个,位于玉溪市通海县,是一个封闭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积34.084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54.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8米,平均水深4米,蓄水量1.7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3条,洪水年湖水经湖东南面的岳家营落水洞岩溶裂隙泄洪至曲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17亿立方米。 2008年流域地区人口约30万。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属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市和红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泸沽湖属长江水系,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属珠江水系,洱海属澜沧江水系。
九大高原湖泊从整体上看具有四大功能:
①支持大都市发展;
②支持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
③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④支持特色产品的开发。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四大功能及其湖区经济在云南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涉及昆明、大理、玉溪、丽江、红河五个地(州、市)的17个县(市、区)。
自然资源
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全国162[1]种自然矿产中云南就有148种,其中铜矿、锡矿等有色金属矿产产量居全国前列。
1、水资源:本省人均水资源超过10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由于地形缘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云南省参与的“西电东送”工程大部分的电能都来自环保的水能发电。云南省降雨充沛,河流众多,年径流量达到200立方千米,三倍于黄河。不过,云南水资源虽然量很大,但在时间上分布严重不均,5-10月的雨季水资源充足,旱季则显得比较匮乏,尤其是雨季开始前的2-4月是云南水最少的时候,春旱或者初夏干旱是云南最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
2、动植物王国: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主要特色物种:滇金丝猴、绿孔雀、小熊猫、蟒、亚洲象、抗浪鱼、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橡胶树、油棕、三七、马尾松、云南松等。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交汇的奇特现象。有脊椎动物1737种,脊椎动物中,兽类有300种,鸟类有793种,爬行类143种,两栖类102种,淡水鱼类366种,昆虫1万多种。鱼类中有5科40属250种为云南特有。鸟兽类中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矿产资源:云南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云南已发现各类矿产15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92种,其中25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三名,54种矿产储量居前十位,居全国首位的矿种有锌、石墨、锡、镉、铟、铊和青石棉。云南矿产资源共有9大类:黑色金属矿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化工非金属矿产、稀有及稀土矿产、特种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及彩石矿产等。云南矿产具有种类多、品种全、分布相对集中、富矿优质矿储量所占比重较大、共生伴生组份多等特点。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公元前279年,楚国大将庄硚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今曲靖),并开五尺道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曲靖),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
三国时期,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姓孟获。
320年代,爨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曲靖)称王,爨氏统治维持400年。
南诏国和大理国唐朝时,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封为云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
902年,南诏国权臣郑买嗣夺位自立,改国号大长和。
929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次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天兴国,改国号大义宁。
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元明清时期,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征服大理国,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任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在云南开发重要的铜矿和银矿,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云南,形成今天的回族和蒙古族。
1381年,明朝洪武皇帝派大将傅友德、沐英率军队攻占云南,灭元朝梁王,汉族移民开始大批进入云南。
明朝末年,南明永历皇帝逃亡到云南。
清朝初年,1659年,派平西王吴三桂追捕永历。
1662年吴三桂从缅甸抓回永历皇帝,在昆明绞死。吴三桂驻守云南。
1856年-1873年,云南回民以大理为中心建立了杜文秀政权。战后,云南回族人口大量减少。
晚清时期,英国征服缅甸,法国征服越南,两国势力对云南产生一定影响。边境地区开放了几处通商口岸:腾冲、蒙自、思茅。
1910年,法国投资的滇越铁路(昆河铁路)通车。
1909年,清朝实行新政,云南编立新军,成立陆军讲武堂。
清朝以后,1911年10月30日(重阳节),蔡锷、唐继尧率新军发动重九起义,脱离清朝。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又在此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
民国时期,滇军在云南形成割据局面,先后有唐继尧、龙云、等统治云南。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付出极大代价的滇缅公路修通,成为中国与境外联系唯一的交通线。
1942年有10余万中国远征军从云南进入缅甸配合英军与日军作战,日军击败英军,沿滇缅公路进至惠通桥,隔怒江与中国军队对峙2年。
1938年-1946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办学,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60年代三线建设(将工厂搬到京广铁路以西、长城以南、韶关以北内陆地区)时期,修通了联系云南与内地的铁路,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1997年南昆铁路通车。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重点景区
石林
泸沽湖
丽江古城
苍山洱海
三江并流
香格里拉
玉龙雪山
西双版纳
腾冲地热火山
世界遗产(3个)
丽江古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
三江并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3年)
云南丽江玉龙山
石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8年)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
路南石林、滇池、九乡、大理、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丘北普者黑、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建水、西双版纳、泸西阿庐古洞。
云南旅游注意事项
1、云南每天早晚温差大(12~15℃),请注意着装,预防感冒;气候较为干燥,外出时请多注意喝水补水;
2、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室外紫外线照射较强,注意防晒,带好防晒用品;
3、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海拔较高,注意休息,以防出现高山反应;
4、丽江玉龙雪山下缆车站旁,备有防寒服装及氧气包出租,客人可根据自身的需要租用;在缆车站排队时,则请注意跟紧前面的人员,杜绝被别的旅游团游客插队,造成自己和全团久等,耽误行程;
5、在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地区自费骑马或骑牦牛拍照时,亦请注意安全,听从主人安排指导,切勿做出惊吓牲口的行为,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 丽江葵花宝典中描述,其中拉市海的马最为温顺,在香格里拉骑马则注意不要剧烈运动防止高原反应。
6、旅游摄影时,请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险的地区拍摄或攀爬;
7、在选购旅游纪念商品、当地土特产时,请注意货比三家;同时注意不要随意去动摆设的样品,以防意外损坏;
8、8月中旬~9月云南的大致气温:昆明19~28℃,大理:18~28℃,丽江:16~28℃。
9、在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不要走太快,否则会有缺氧的感觉,不要迷信和依赖氧气,不要过分紧张,多做深呼吸。
10、昆明、大理、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很大,夜晚气温偏低。
11、随身携带品:短袖T恤、外套、防晒品、雨具等。
❽ 保山市的地理和气候是怎样的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67.78千米。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市政府所在地隆阳区,距省会昆明市498千米,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代郡、府、司、署所在地。
保山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是“春城”。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C,最冷月平均气温8.2°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❾ 保山的地理环境对保山文化的影响
地形地貌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坝区占8.21%,山区占91.79%。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最高点为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9米。最低点为龙陵县西南与潞西市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拔535米。在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千米。
水文特点
保山市河流分别属于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流域,均为国际河流。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大盈江和瑞丽江两大水系干流发源于保山市西北部,澜沧江和怒江干流为过境河流。保山市境内集水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条,集水面积在100~1000km2之间的河流43条,主要支流中右甸河属澜沧江流域,勐波罗河和大勐统河属怒江流域,槟榔江为大盈江上游,龙江(龙川江)为瑞丽江上游,叠水河大盈江左岸支流南底河上游。
气候特征
保山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是“春城”。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C,最冷月平均气温8.2°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由于保山的气候类型的多样化,造就的生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植物有22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1400多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尤为丰富,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稀有植物避难所”,腾冲的大树杜鹃闻名中外。市内有动物兽类51种(属国家保护的21种),有鸟类229种。保山市森林覆盖率为42.44%。有林地面积7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1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万多公顷:主要树种为松木,杉木和各类软、硬杂木,每年木材产出量达30余万立方米。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板栗、梅子、银杏等,年产量10万吨以上;芳香油资源储量约200万吨:野生药材、菌类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钛、铅、锌、锡、铜、铍、硅藻土、硅灰石、硅石、高岭土、大理石等27种。其中:龙陵勐糯铅锌矿储量245万吨;腾冲铁矿储量6585万吨(低硫低磷,平均品位45—50%);腾冲硅藻土储量4.7亿多吨;腾冲硅灰石储量1.3亿吨;腾冲高岭土储量1700万吨;龙陵硅石储量1385万吨;保山坝钛铁矿储量528万吨;龙陵镇安煤矿储量1.14亿吨。
能源资源
保山的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水能、煤炭、地热能、天然气、太阳能五大资源,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水能资源:保山市跨三大水系(澜沧江、怒江、龙川江),境内段的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89万千瓦,开发潜力较大。
煤炭资源:主要是低质褐煤,储量超过1亿吨的有龙陵镇安煤矿,超过54万吨的有昌宁红星煤矿和保山羊邑煤矿。
地热资源:全市有各种热泉170余处,圈定热田10处,年流出热水约1.6亿立方米,热水、热气年携出热量约23019亿千卡,相当于燃烧33万吨标煤,腾冲地热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有5个较大的高温地热田。
天然气:保山盆地两类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为73平方公里,计算远景资源量为259亿立方米,已钻三口井,保1#、保2#探明储量为9.6亿立方米,已开发民用。
太阳能:保山空气清净、光质好、日照时间长,太阳年均辐射量为5553.7——5959.8兆焦耳/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189.74——203.61千克标准煤燃烧的发热量。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末,保山市全市总人口250.6万[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7.2万人,占22.8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3.4万人,占77.18%。
民族
有少数民族36个。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3个,少数民族人口24万,按人口数依次为彝族(7.66万人)、傣族(4.13万人)、白族(3.91万人)、傈僳族(2.88万人)、回族(1.3万人)、苗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满族、景颇族、德昂族,占全市总人口的9.68%。全市五县区的70个乡镇均有少数民族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6.94‰。
华侨
保山市还是云南省华侨最多的一个政区,保山籍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有28.9多万人,分布于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90%居住在缅甸和泰国,有归侨、侨眷102760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168000人,港澳台同胞及眷属19200人,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中国著名的侨乡。
交通运输
概述
保山市位于祖国大陆西南角,且地处横断山脉,交通并不是十分的便利。主要的交通是通过航空和公路。
航空
保山云瑞机场始建于1929年,属军用机场,是著名的“驼峰航线”的主要起降机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1958年4月1日,中国民航保山站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民航总局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地州级地方民用航空站。1990年5月,因机型淘汰,机场关闭并改、扩建。1994年6月复航,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可起降波音737-300型及以下飞机。开辟了保山至昆明航线,航程364km。除保证正常的航班外,航站还承担了飞播造林、航空护林、航空摄影、航空测绘、飞行跳伞等飞行任务,截至2014年已安全飞行56年。
公路
国家高速G56杭瑞高速公路、S10保腾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保山是中外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南方丝绸之路”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逐渐形成一条自即今四川成都,经保山通往缅甸、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国的蜀·永昌·身毒道。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也是中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
保山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史迪威公路”即滇缅公路的要道,并有联结大理、临沧、德宏、怒江等地州和保山市内腾冲、龙陵、施甸、昌宁等县的公路,以及保山到昆明的航空线,使它成为滇西交通一大枢纽。
保山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以320国道(滇缅公路)为主脉、以保云线等数条省道为支脉、以诸多乡间公路为叶脉的全方位公路交通新格局。其中320国道大理至保山已修建成高速公路。保山至龙陵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之中,预计2008年8月份全程贯通。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已经立项。
内系腾冲、龙陵、施甸、昌宁、保山五县市及各乡镇,并有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之腾密段可直达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新筑的腾冲至克钦帮第一特区所在地板瓦的边境公路也投入了使用。
铁路
保山火车站正在建设中。作为铁路末梢的云南,由于泛亚铁路的建设,使云南变成了铁路的前沿。该铁路国内段昆明-大理-瑞丽是正在或即将改建及新建的泛亚铁路西,昆明至大理既有铁路长328公里,现正在进行提速复线改建,改建后速度将达到160-200公里/小时,大理至瑞丽铁路长约336公里,可在2013年贯通。
按照原计划,大理-保山施工工期为5年,先行开通进行临运;保山至瑞丽段施工工期为6年(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先通车),Ⅱ线延后一年通车。大理至保山段2011年年底通车。保山至瑞丽段铺架2012年上半年全线开通(仅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开通),2013年上半年高黎贡山隧道Ⅱ线通车。
大瑞铁路建成后,将开辟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路通道,搭建起第三座欧亚非大陆桥。“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中印铁路建设(接大瑞铁路经保山市腾冲县、缅甸密支那到印度的雷多)。两条铁路建成连轨后,保山将成为滇西重要的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这对加快保山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开创保山各项事业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
综述
2012年,保山市生产总值(GDP)38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9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93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1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32.1:36.9调整为29:34.3:36.7。
第一产业
2012年,保山市农业总产值184.91亿元,比2011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112.92亿元,增长6.5%;粮食总产量达133.67万吨,增产4.21万吨,增长3.3%;烟叶产量9.51万吨,增长13.5%;烤烟产量8.13万吨,增长14.9%;甘蔗产量197.69万吨,增长7%;茶叶产量3.56万吨,增长13.2%。
2012年末生猪存栏332.2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2.2%;牛存栏70.98万头,增长3.4%;羊存栏51.80万只,增长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2.26万吨,增长18.3%。
2012年,保山市共完成人工造林63.56万亩,森林面积达18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9%。
2012年末保山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0015.9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14.3%;大、中、小型拖拉机47663台,增加6155台;排灌动力机械8054台,增加1501台;拥有联合收割机582台,增加122台;小型耕整地机械17631台,增加9053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58219台,增加54679台。
2012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74万亩,累计达177.99万亩;2012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89座,累计库容达6.27亿立方米。
第二产业
2012年,保山市工业总产值3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51.84亿元,增长54.7%;重工业产值173.82亿元,增长31.6%。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6亿元,增长20.2%。
2012年,保山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7.20亿元,比2011年下降9.9%;利润总额14.78亿元,下降13.8%。
第三产业
2012年,保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69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城镇81.92亿元,增长19.2%;农村37.77亿元,增长15.3%。公有制经济37.25亿元,增长23.7%;非公制经济82.44亿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02.19亿元,增长18.5%;住宿餐饮业17.50亿元,增长15.1%。
2012年,保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4590万美元,比2011年下降37.4%;其中:出口总额7791万美元,下降39.6%;进口总额6799万美元,下降34.8%。
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5.39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15.0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1.15亿元,增长27.8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362.56万美元,增长17.69%;国内旅游收入49.02亿元,增长28.89%。
2012年末保山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3.19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85.53亿元,增长12.6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5.48亿元,增长19.6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7%。其中:短期贷款91.17亿元,增长46.38%;中长期贷款220.82亿元,增长6.59%。
保山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08亿元,比2011年增长13.5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13.75%;寿险保费收入4.98亿元,增长13.38%;赔给付支出2.88亿元,增长40.9%。
文化风俗
民族节日
端阳花街 傈僳族刀杆节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阿昌族“窝罗节” 苗族“花山节”
风土人情
保山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满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种世居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❿ 保山学院的地理位置及来历
保山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云南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师专之一回。2009年4月,经教育答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
1905年,保山师范学校成立。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保山师范学校改建为保山师范专科学校。
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保山师专升格为保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