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理位置地图
『壹』 白令海峡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地图上什么位置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版,西经169°0′,北纬权65°30′,约85千米宽,深度在30-50米之间。海峡连接楚科奇海和白令海。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也是世界第五大半岛。整个半岛大概处于北纬 56°-71°东经5°-25°之间,长约1850千米。它北起巴伦支海,东濒波罗的海,南临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湾,西傍挪威海和北海。
『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哪
位于欧洲复西北角,制是欧洲最大的半岛,也是世界第五大半岛。整个半岛大概处于北纬 56°~71°东经5°~25°之间,长约1,850公里(1,150哩)。它北起巴伦支海(Barents Sea),东濒波罗的海,南临卡特加特海峡(Kattegat)和斯卡格拉克(Skagerrak)湾,西傍挪威海和北海。南北长1850千米,东西宽400~700千米, 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其间没有明显的自然界线。主要为块状山构成,为古波罗的地盾的一部分。半岛有挪威、瑞典两国以及芬兰北端的一小部分。与俄罗斯和芬兰北部接壤,北至芬兰,人口约1200余万。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基阿连山脉,Scandinavian Mountains)横恒于两个国家之间,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半岛的气候属温带气候,其北端严寒。
『叁』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特征
半岛地质古老,更新世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是北欧最大的冰体。该冰盖范围最大时几乎到达北纬48°,据估计大约覆盖了6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厚度达到3000米。
它起源于挪威的斯特达尔斯布雷恩地区,向西扩展到英国,向东几乎到达莫斯科。直到距今12000~8000年时,大陆冰川才最后消退,但目前山地上部仍留有总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的冰原。
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强烈作用,半岛上冰川地形非常普遍。除大量的冰斗和冰川槽谷外,并多冰川湖泊,其中瑞典一国就有大小湖泊9.2万个,总面积达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8%以上。
(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理位置地图扩展阅读:
海水侵入冰川河道,挪威海岸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峡湾。这些峡湾长而窄,曲折而深。它们只有一到几千米宽,通常有100多公里长。斯堪的那维亚山脉贯穿半岛的中西部。
群山构成了半岛地形的主轴。这条山脉陡峭地向挪威海岸以西倾斜。许多地方形成陡峭的悬崖。东坡相对平缓,呈阶梯状通过丘陵过渡到波罗的海沿岸平原。山脉海拔约1000米,最高的山峰是挪威境内的加贺峰,海拔2468米。
『肆』 挪威的地理位置在哪
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领土与瑞典、芬兰、俄罗斯接壤,属地还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首都为奥斯陆。挪威王国,简称“挪威”(挪威语:Norge 或Noreg), 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欧五国之一。
挪威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挪威也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和世界第三大的石油出口国。自2001年起挪威已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并于2009年—2018年连续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
(4)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理位置地图扩展阅读:
挪威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海岸线长2.1万公里(包括峡湾),多天然良港。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南部小丘、湖泊、沼泽广布。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山区气候寒冷。挪威是世界重要的海事国之一,其海岸线曲折,近海岛屿达15万多个,既是优良港口,又是风景优美的游览区。
2、气候特征
挪威本土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属苔原气候。首都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740毫米左右。
3、自然资源
挪威油气、水力、森林、渔业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近海石油工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挪现为西欧最大产油国、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挪威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分水岭过于接近海岸,因此河川都很短促,瀑布落差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挪威
『伍』 纳维亚半岛纬度位置及特点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也是世界第五大半岛。整个半岛大概处于北纬56°-71°东经5°-25°之间,长约1850千米。它北起巴伦支海(Barents Sea),东濒波罗的海,南临卡特加特海峡(Kattegat)和斯卡格拉克(Skagerrak)湾,西傍挪威海和北海。南北长1850千米,东西宽400-700千米, 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其间没有明显的自然界线。主要为块状山构成,为古波罗的地盾的一部分。
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山脉构成半岛地形的主轴。山脉西坡陡峻,直临挪威沿岸。许多地方形成峭耸的悬崖。东坡比较平缓,成阶梯状经丘陵台地过渡到波罗的海的沿岸平原。山脉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是挪威境内的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
地势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山脉向东呈阶梯式下降,第一阶是诺尔兰高原,第二阶是缓倾的丘陵,第三阶是海滨平原,不少地区十分低洼,广布湖沼。
半岛地质古老,更新世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是北欧最大的冰体。该冰盖范围最大时几乎到达北纬48°,据估计大约覆盖了6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厚度达到3000米。它起源于挪威的斯特达尔斯布雷恩地区,向西扩展到英国,向东几乎到达莫斯科。直到距今12000-8000年时,大陆冰川才最后消退,但山地上部仍留有总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的冰原。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强烈作用,半岛上冰川地形非常普遍。除大量的冰斗和冰川槽谷外,并多冰川湖泊,其中瑞典一国就有大小湖泊9.2万个,总面积达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8%以上。挪威沿海,由于冰川槽受海水侵入而形成一系列典型的峡湾,这些峡湾狭长、曲折、幽深,宽仅一至数千米,长度往往超过100千米,两岸多为高峻的山崖,是船舰良好的停泊地。
中西部纵贯着长1700千米、宽200-600千米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构成半岛地形的主轴。山脉西坡陡峻,直临挪威海岸,许多地方形成峭耸的悬崖。东坡比较平缓,成阶梯状经丘陵台地过渡到波罗的海沿岸平原。
『陆』 简述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城市分布的影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部时南北方向延伸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地势高,加之回纬度高,气候寒冷,不利于城市答的形成和发展。东西两侧沿海地区及南部地区有平原分布,地势低平,尤其是东部和南部地区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柒』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理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和北部为挪威领土。南临北海 ,西、北滨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领土狭长,南北长1770千米 ,东西宽6.3-434千米。国土2/3为山地 。沿海多岛屿。
挪威地形的特点,西部海岸破碎曲折,多峡湾。松恩峡湾最著名,伸入内陆180千米 ,宽5千米,入口处水深1350米。西部山地多冰川地形。现代冰川700多条,面积有5180平方千米。
挪威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虽地处高纬度,但大部分地区仍属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挪威工业发展很快,人口增长率低,国民生产总值跃居欧洲前列。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为瑞典领土。西临挪威,东北接芬兰,东滨波的尼亚湾,东南濒波罗的海,西南隔卡特加特和厄勒海峡同丹麦相望。
海岸线长7624千米, 国土南北长1574千米,东西宽500千米。地形主脊是贴近西北边境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系一系列块状高原。高原上冰川地貌非常典型,最高峰凯布讷山,海拔2123米。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理位置地图扩展阅读: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两个国家即西部的挪威和南边的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于两个国家之间,整个半岛长1850千米,面积75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半岛的气候属温带气候,其北端严寒。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西坡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坡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属寒温带气候。
全年盛行西风和北风,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温显著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仅-15℃左右;降水比较丰沛,西部沿海地处山脉的迎风坡,年降水量达3000毫米,但背风的东部只有450-750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捌』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理位子在那
北欧大半岛,包括挪威和瑞典两个国家。长约1,850公里(1,150哩)。北起巴伦支海(Barents Sea),东专濒波罗的海,属南临卡特加特(Kattegat)海峡和斯卡格拉克(Skagerrak)湾,西傍挪威海和北海。面积750,000平方公里(289,500平方哩)。主要为块状山构成,为古波罗的地盾的一部分
这里很全http://ke..com/view/28295.htm
『玖』 欧洲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来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源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故A错误.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索马里半岛的纬度(10°N)可知,索马里半岛位于低纬度;故B正确.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纬度范围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故C错误.
索马里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水较少,一般在300毫米以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降水丰沛,西部沿海年降水量达3000毫米,背风的东部达450-750毫米;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