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服务发布

地理信息服务发布

发布时间: 2021-02-28 14:57:21

A.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介绍

国家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是国家测绘局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平台建设对于促进测绘成果广泛应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转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平台设计的牵头单位及平台主节点建设与运行维护的负责单位,将平台建设纳入工作重点,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务求实效,全力以赴推进平台建设。

B. ISO 系列标准中地理信息服务标准

如表 3.10 所示,提供了引用过的 ISO 19100 系列标准与扩展开放系统环境的空间信息服务分类之间的映专像关系。属

表 3.10 ISO 19100 系列标准与扩展开放系统环境空间的信息服务分类之间的映像

续表

表 3.11 说明影像与栅格数据处理的服务。

表 3.12 给出了地理信息融合处理服务分类

表 3.11 影像与栅格数据处理的服务分类

表 3.12 地理数据融合服务分类

C.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研究较多,主要分为下面三个方面。

1.3.3.1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标准化方面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标准化工作是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得以稳健发展,高效互操作与集成的基础,得到了许多国际化组织和机构的关注,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作为全球最大的空间信息、互操作规范的制订者和倡议者,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联盟(OpenGISConsortium,OGC)已经认识到在地理信息领域中引入 Web 服务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地理信息服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主要包括: 网络矢量数据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WFS)、网络栅格数据服务(Web Coverage Service,WCS)、网络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网络处理服务(Web Geoprocessing Service)、网络目录服务(Catalogue Service-Web)等地理信息服务的相关规范。以上这些规范既可以作为 Web 服务的空间数据服务规范,又可以作为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实现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211 技术委员会在 ISO 19119 草案中也对地理信息服务的相关概念、标准做了规定。在 ISO/TC211 技术委员会和 OGC 组织制定地理信息服务的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地理信息 Web 服务研究中。然而,国内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标准化方面的研究人员和研究工作非常少。

1.3.3.2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及框架方面

国外 Panatkool(2002)介绍了一种基于 P2P 网格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地理信息服务可以在节点间迁移。Onchaga(2006)研究了一种服务质量(QoS)支持的服务链方法,使得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在发现、组合以及执行过程中能同时顾及功能性以及质量上的要求,并且构建了一个服务质量管理框架以对服务链中基础的概念,规则以及机制进行定义。Shu et al.(2006)提出了如下图 1.8 融合 OGC 技术和网格技术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架构。

图 1.8 于 OGC 服务的网格框架(Shu et al.,2006)

梁旭鹏等(2006)在分析了传统的解决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方法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从数据共享、功能互操作系统集成等多面考虑实现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的设计思想,建立基于 Web 服务的分布式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模型。陈应东(2008)提出了适合空间信息特点的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组成结构,并详细论述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和特征,以及模式之间的演变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面向服务的空间信息服务活动过程的实现架构与运行流程,空间信息服务资源管理体系以及基于脱坡结构的描述服务之间关系的方法(陈应东,2008)。罗英伟等(罗英伟等,2003; 王文俊等,2005)设计了一个基于 Web Services 技术的、可实现城市空间信息服务集成与互操作的框架 - π 系统框架,系统由 6 个层次组成: 应用层、WWW 服务层、Web 空间应用集成层、空间应用集成服务层、元数据服务和空间信息服务层以及空间信息库层,系统给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二次开发的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基础框架,屏蔽了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的分布性和 GIS 平台的异构性,整个系统贯穿 Web Services 的概念,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为支持其他 GIS 平台和空间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李琦等(李琦等,2002; 黄晓斌等,2004)在阐述空间智能体 GeoAgent 的概念、特点和行为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GeoAgent 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该模式能够利用 GeoAgent 的优势来克服现有GIS 的不足,并通过与 Web 服务等技术相结合,为数字城市中地理信息服务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有利的支撑。汪洋等(2004)认为,区域性/全国性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需要集成许多已有业务化运行的海洋信息系统,并且要为成千上万的应用系统提供服务,迫切需要一个支持分布式异构环境的海洋监测信息及服务集成框架来指导系统的建设。因此他提出了基于 XML,Web Service,Ontology 等技术的集成框架包括集成总线及 Adapter Serv-ice,元数据库及集成协调器与供二次开发的 API 及 Web Service 工具集。这一集成框架是开放的可扩充的,它实现了数据互操作,软件互操作与语义互操作,可以应用于大规模海洋监测系统的动态集成,并能有效利用网上丰富的涉海商业 Web 服务(汪洋等,2004)。

1.3.3.3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方面

这方面研究比较多,Best(2007)介绍了一种是通过在科学工作中使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方法来实现动态环境中对海洋哺乳动物栖息地的预测。Hamre(2009)在 InterRisk项目(欧洲海洋海岸带环境风险互操作服务)中建立了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海洋污染监测与预报互操作服务,并成功运用于挪威、英国、爱尔兰、德国以及波兰的水域。Foerster et al.(2010)在网络服务环境下基于 OGC 的 WPS 服务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地图综合以及模式转换。王兴玲(2002)对基于 Web 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以及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利用 XML(GML/SVG)和 Web Service 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 Web 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并成功应用到 “北京指南”平台中。马林兵等(2003)提出了一个基于可重用 Web Services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解决 GIS 数据集成和共享问题的新方法,并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刘文亮等(2009)、杨峰等(2008),分别通过 Web Service 实现了在分布式环境下海洋标量场数据与矢量场数据的远程时空过程可视化。何亚文等(2009b)通过 Web Service 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 NDVI 的计算,研究了基于Web Service 的 Argo 数据服务框架及相应的实现方法,为用户提供透明的、 “一站式” 的Argo 数据 Web 应用(何亚文等,2009a)。

D.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意义

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战略信息资源,在政府管理决策、产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和《基础测绘条例》,持续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化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国家测绘局做出了建设平台的重要决策,目的就是要大力提高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平台是针对政府、专业部门和企业对地理信息资源综合利用、高效服务的需求,依托测绘部门现有地理信息生产、更新与服务架构,以及国家投入运行的涉密与非涉密广域网物理链路,联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地理信息资源,实现全国不同地区宏观、中观到微观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开放与7×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分建共享、联动更新、协同服务的高效运维机制,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实现跨地区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集成应用。建成全国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消除因分级管理、各部门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造成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
二是改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地理信息资源的方式从数据变为“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将解决用户使用地理信息资源过程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等难题。
三是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通过建设公众版平台,向普通公众提供权威公益性地理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增值开发环境,消除因数据涉密造成的地理信息应用瓶颈,将极大地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四是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分建共享机制,将推动测绘部门、专业部门、企业及社会团体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服务。

E. 在线天地图服务怎么发布成地图服务

在线地图信息服务:是指地图服务方根据用户提出的地理信息需求,通过自动搜索、内人工查询、在线交流等方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所需地图及出行交通指引资讯的在线信息服务。其特点是将用户所需的本地信息、搜索结果直接在地图上呈现,同时提供地图浏览、公交路线、行车路线以及对目标地点的简介等常用功能。在线地图信息服务的分类:按照服务方类型分为服务运营商提供的商业性的地图搜索和本地服务;政府机构和公交公司提供的公益性电子地图查询服务。
主要提供兴趣点(POI)地理位置查询和公交线路查询,还能够提供地铁和轮渡的换乘查询。 对中文切分词的理解较为深入,并且纠正错别字,也可以根据拼音输入得到相应的汉字词语,对基于对中文自然语言(非受控语言)支持也比较好 (由MapABC提供技术和数据)。

F. 互联网上开展地理信息上传标注服务必须由取得相应什么专业测绘资质

截至9月7日,国家测绘局共审核批准包括网络、新浪、腾讯、搜狗等知名互联网公版司在内的31家单权位为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单位。这31家单位已获准独立自主地开展互联网地图服务活动。国家测绘局昨日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此举标志着未来互联网

G. 地理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

一般认为,地理信息服务的目标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空间信息,即所谓的4A(AnyBody、AnyTime、AnyWhere、AnyThing)。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若干技术难关,其中,嵌入式GIS技术保障任何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网络环境,提出服务需求,获取服务内容,分布式异构GIS系统技术和地理信息共享技术则保障能迅速地提供任何空间信息。在“十一五”期间,地理信息服务已经得到了井喷式发展,特别是网络地图和移动导航服务已经完成将地理信息传遍千家万户的光荣使命。“十二五”则开了个好头。10月21日,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天地图”正式开通。尽管“天地图”在技术上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这毕竟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可以说,我国的地理信息服务刚一起步便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下一个五年中,除了在技术上完善网络架构和加强标准化建设外,希望更多的服务模式能够被探索出来,比如,可以基于微博发布你的瞬时位置和状态,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存入时空数据库,你的朋友就可以通过网络地图服务获取你的时空变化信息,真正掌握你的一举一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人肉”——当然,关于地理信息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也必须配套健全,以免更多侵权案、隐私案等杯具出现。

H. 管理gis服务器和发布gis服务的区别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储存,管理,处理,检索,分析,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rs,遥感回,是不接近地物本身答,通过其他一些工具感知地物的学科.
通过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gis是为使用者服务的,通过对地上事物的认知,通过不同的理解,分析,表达出使用者想实现的效果.
rs之所以和gis联系起来,是因为两者可以互为利用,rs感知物体后,通过gis的分析功能更好的表达出来,其实rs本身也是具有表达共能的,但是不具有分析的功能,而使用者往往要看他的实用性.所以两者同时结合.
3s技术中还包括一个gps,gps主要是用于定位,一个强烈表达关系的实例是灾情,需要及时获得信息,分析救援位置,定位救援,应用rs感知某地区出现灾情,及时反映,然后通过分析,得到救援位置,并且计算救援面积,点位等,最后利用gps去定位救援.
我用的服务器是小鸟云的。

I. 请问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上申请了数据怎么知道是否审核通过,以及大约多长时间会收到回复

你申请了吗?申请的话,大约要一个月之内吧,会收到相关的回复,你就耐心的等待吧,只能祝你好运了呀,不要着急

J.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怎么使用

步骤 

1

网络搜索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打开版第一权个

2

服务资源

3

详细信息

4

打开网页

5

选择打开方式为arcmap

6

下载

7

用arcmap打开

注意事项 

电脑必须联网,因为数据的访问是通过已经发布好的服务访问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