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地理环境
Ⅰ 自然环境等于位置优势为何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实际上非常恶劣
自然环境跟地理位置完全是两个概念,不可以等同的。地理位置指的是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地方,而自然环境指的是这个国家中的所有自然因素总和,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然资源、天气等,所以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过地理位置倒是可以影响自然环境。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印度地理位置恶劣吧。
其三,印度本身地理位置已经非常受压了,虽然国土面积达到298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七,但这样的体量绝对称不上世界大国,因为窘迫的国土面积除了无法提供大国崛起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布置工业和国防所需要的巨大空间,更使得印度无法毗邻更多的政治板块。虽然印度认为印度洋属于自己,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十分关注海洋和天空的m国。
因此印度的地理位置其实十分劣势,虽然它的自然环境还算优势,但当代已经不是农耕社会了。大家觉得呢?
Ⅱ 克什米尔雪山众多,也没什么资源,历史上印巴为何反复争夺
因为克什米尔的战略地位、自然资源让印巴二国反复争夺,而且还会为此成为长期博弈。
克什米尔位于亚洲复地,印度位于其南面,巴勒斯坦位于其西南面,这二个国家间隔着这样一个面积不过20万平方公里,几乎都是高山,而且仅以克什米尔河谷一带有农作物之外,大部分都是原始状态的地区,怎么就会为此争战不休,甚至是兵戎相见呢?
再次因为资源的争夺。二国水资源都很匮乏,印度河的支流大多发源于克什米尔地区,巴勒斯坦的用水就是靠印度河及其支流。印度位于在印度河的上游,而且在其上游修建了水电站,多次放话要切断巴勒斯坦的水源。如果这样就等于扼拄巴基斯坦的生命线,为此巴勒斯坦不可能坐以待毙。
二国从战略意义、自然资源和归属权上争端不断,经联合国多次调节,虽然有所缓解,但小冲突仍然不断,他们今后还将为各自的利用博弈下去。
Ⅲ 巴西.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经济(工业农业)特点.主要气候类型与特点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牛奶、油料、甘蔗、茶叶、棉花和黄麻等。全国耕地面积约1. 6亿公顷,人均0. 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牛、山羊、绵羊、水牛头数居世界第一。印度拥有云母、煤、铁、铝、铬、锰、锌、铜、铅、磷酸盐、黄金、石油等丰富的资源,其中云母的产量和储量为世界之首,铝土产量和煤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森林5300万公顷,覆盖率为16%。印度的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电力、矿业、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制造、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行业。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印度目前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此外,印度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印度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铁路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80%的客运量和60%的货运量,全国日平均客运量逾6000万人次,为世界最大的公路网之一。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1卢比=100派士。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和英国之间爆发了普拉西大战,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巴冲突的由来
Ⅳ 从地缘政治看印度为什么不如中国
先普及一下个人对印度这个国家的看法吧。
我觉得一定要先描述一下这个国家的基本状况,下面谈到一些具体的见闻时,大家才有体会。首先要说的,我不觉得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点不是在埋汰印度,而是和他当年独立统一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留下了不少隐患。你如果尝试把印度比做一个共和国,或者一个民主制国家,或者一个联邦制国家,都会遇到很多难以解释和理解的地方。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段时期,特别适合描述现在的印度。那就是先秦时期不错,就是东周列国时期!印度现在这国家的状态就差不多出于我们东周列国时期。第一条:尊王分封,春秋战国时期是这样的吧。中央是周朝,分封出去的各个王侯再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西周时,中央强大,诸侯国就尊王,而到了东周时,皇室衰微,大家就不鸟中央纷纷自立门户了印度今天的每一个邦,相当于咱们的省,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咱们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印度中央政府就相当于那时的周朝王室。每个邦,在立法和司法上有非常大的特权,特别是在税收上。从印度的一个邦,横跨到另一个邦去送货,那是要交税的!如果是从一个大的城市,比如孟买,到邻近的古吉拉特邦去运货,你不仅要交对方邦的税,还要给对方邦所经过的城市交税!基本和出国无异!在印度,交给中央的税,是叫DUTY,而tax则专门是指各个邦和城市的税收。各位想象一下,这相当于我从北京送货到上海,一路上要给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交税!这导致在印度做物流非常的困难,还没出货呢,沿路的各邦的特派员就来问你要税了。在印度,货运公司有很多不是指我们意义上拉货的公司,而是专门帮你去摆平沿途各邦的各种税收衙门,好让你清关过卡的时候快一点。这些公司很有责任感的呀,我看到一家这样的公司说:如果你运的是生蔬海鲜,因为交税时耽误了,可以在当地免费提供一晚的冷库,第二天保证帮你摆平!第二:书不同文,语不同音,度量不统一!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度语,但是全国有近一半的人不会说!因为印度有二十到三十个邦,每个邦都有自己的官方用语。这可不是我们粤语吴语那样的方言哦,而是彻底是从书写到文法上都不一样的语言!今天印度的钞票上,为了表示面额,就用二十三种主要语言一一印出。这还不算每个邦内部还有N种不同语言,如果一起加起来,全印度一共有300多种语言。语言不通会造成什么样的困扰呢?首先就是消除文盲很苦难。你在你们邦终于会用自己邦的语言写字了,到了隔壁的邦还是睁眼瞎,文盲一个!这给印度人在自己国家里面迁徙造成了很多障碍。有些人甚至一辈子走不出自己的村子,因为他说的语言和周围地方的不一样!说道消除文盲,我要吐个槽。在印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基本的语句,就不算文盲!但有的人,学会写名字之后,因为一直没机会写字,过了几天他又忘记了,所以印度的消除文盲比率上还要算上一个退化率!这是说这个人又从非文盲变回成文盲了再有一个恶性的,就是文化垄断!大家可能会问,国家为什么不能推广印度语,就像我国普及普通话一样呢?不能,很多邦为了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就是不教印度语,别忘记了,每个邦在立法上的独立性哦。成奈和海德拉巴德就只用泰米尔语,不说印度语。这点很像加拿大的魁北克,为了保持自己法语的地位所以不教英语。我们碰到一个成奈出生的IT主管,在孟买上班,他就只能和同事说英语,因为他从小就没学过印度语。如此一来,能把所有印度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竟然是英语,而不是属于本民族的印度语,这也是印度很悲催的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印度当年从英国人独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注意,整个印度当时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行政概念。英国人在的时候,灭了土著的王国,拉拢了地方的土司,硬是把几百个没啥联系的小国和土邦揉在了一起。英国人在的时候有实力把大家揉起来,但英国人走了,怎么办?于是以德里为中心的印度新政府就搞出了一个基本框架,附带很多协议,跑去和各个土司和王侯谈判,只要他们愿意签字加入印度这个大家庭,很多特权可以被认可保留。这类似我们搞的一国两制,印度搞的是一国多制,只要承认中央主权,你在自己的辖地上该怎么整就怎么整吧。于是大量的封建土司和宗族嫡系被保留了,直到今天还在印度的各地有巨大的影响力。有些土司当年是很识大局的,签就签了。有些,特别是国外背景强点的,就不签。于是德里就号召当地人,学习甘地前辈的非暴力不合作,集体大罢工,弄得土司们活不下去了必须要签。如果当地人很怕土司不罢工呢?德里就会从邻近的邦发动觉悟高的群众,搞大游行,一路向这个不签字的土司老家游行过去,类似当年墨索里尼进罗马。总之一句话,非暴力。印度人不喜欢上片刀这样抄家伙的,这和宗教文化有关系。这事情要分两面看,好的一面是在当年国家才建立的时候避免了流血,起到了迅速稳定的统一印度的目的坏的一面是历史残余太多,导致印度今天就是个东周列国之类的,各个邦之间互相不买账,德里就是个吵架的地方。这种不买账还发展成一种社会文化,扩展到印度的各个层面。一个公司里,各个部门互不买账。城市政府部门之间,互不买账;城市和城市之间,互不买账,而总体上城市和农村,也是互不买账。这又导致印度的发展很多时候沦为一个邦,一个城,一个企业,甚至几个个人的单打独斗。提议永远都是有的,但就是少有进展,因为大家都是互不买账的唯一能让大家买账的,就是宗教,还有种姓。前一个很光明,后一个则很苦涩。
Ⅳ 为啥印度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却不好
很多原因。比如主题民族占比不高,民族众多。但是印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在,种姓制度,这个种姓制度对印度的社会,经济影响深远,也制约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Ⅵ 克什米尔到处是荒原和沙漠,为何印巴拼死争夺
对国际时事和历史有所关注的朋友们肯定会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天生的死敌,两国作为邻居一直冲突不断,大小冲突时有发生,最近一次让人最为震撼的时间就是去年的印度战机和巴基斯坦战机交火事件,巴基斯坦将两架印度战机进行击落,并且生擒了一名印度飞行员,据悉这名飞行员还是一位军官,而后来这件事情在各国的调停下得以和平解决,但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不可能会停止,而绝大部分的冲突都集中于一个叫做克什米尔的小地区,两国常年为了这个地区进行交火,而去年的战机事件也是在该地区发生,而克什米尔地区也是两国接连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对克什米尔有过了解的人们知道,克什米尔到处都是荒原和沙漠,可以说是一块不毛之地,但是为何两国还在为该地区进行拼命冲突,甚至不惜造成冲突。
而既然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达成了关于属地的共识,那么为何两国至今仍然为该地区进行冲突,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没有那么简单,要不然英国也不会单单对这片土地动手脚了。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重要,对于一心想成为世界强国,称霸亚洲的印度来说,克什米尔则是其实现梦想的其中一块跳板,因为对于印度来说,占据了克什米尔可以有以下几个优势:控制印度河上游水源,对巴基斯坦形成高屋建瓴的致命威胁,并且最后从阿富汗将影响力投射到中亚,摆脱地区大国的桎梏,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大国。因此,综合这些因素才是两国为克什米尔争执不休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Ⅶ 印度在地球的什么方位
地理环境
印度位于印度次大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在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其中就有海拔8,598米的印度最高峰康城章加峰)、中央平原(Indo-Gangetic Plain)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
多条河流发源于或流经印度,例如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亚穆纳河、戈达瓦里河以及奎师那河(Krishna River)。印度河上流的一小段也位于印度境内。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较大。
象她的人民一样,印度的地质、地理和风土代表了地球历史的真正全貌。世界上最高而有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形成了印度北部的一道让人望而生畏的天然屏障,她东西绵延2500公里,构成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她最著名的西崖沉冰川是冲积成富饶的北部,西部山谷的万年流淌的河流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印度的圣河恒河,还有雅穆纳河、信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从远古时期就孕育了沿岸的富饶大地的文明。到了西北部,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数百万年以来不再荣耀、不再肥沃的阿拉瓦里山系。
文迪亚山和萨特普拉山脉从东到西平行横贯几乎整个印度半岛。撒黑亚得里山平行横贯印度西海岸,东海岸的不规则山系为东高止山。每个山系的漂亮景点星罗棋布,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四通八达。喜马拉雅山有许多滑雪场,还有安全的爬山和河上漂流设备。每个山脉有其独特的雄伟壮丽和地理特点。茫茫林海,特别是亚热带森林里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森林里建有野生动物保护区,游客可以大饱眼福,观赏百兽千鸟。靠近撒黑亚得里山海岸特别是克拉拉邦,果阿和玛哈施特拉邦的共干地区碧绿的阿拉伯海岸有数不清的美丽的山峡、峡湾、小溪和潟湖,令无数的游客渴望在难得美丽的宁静环境中陶冶性情。印度有7516公里的海岸线,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为太阳浴和水上运动爱好者提供舒适优美的场地和环境。
温迪亚山和萨特普拉山是纳玛达河、达菩提河、戈达瓦里河、克里西纳河、玛哈那底河以及漕沃瑞河的发源地。这些河流以及东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历了许多古代王朝和文化的兴衰,半岛上到处可以看到古代遗址和残存的纪念碑。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文化甚至早于北部的吠陀文明,泰米尔人以他们的语言比梵语古老而引以自豪。
印度位于北纬8.4至37.6度之间,气候差异很大。当喜马拉雅山麓克什米尔山谷的拉达克和旁遮普气温在0度上下徘徊,冷得结冰的时候,半岛南部气温却在30度,热得汗流浃背。每年6到9月为印度的夏季西南季风期,是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农业耕种季节,但滂沱大雨给耕种带来困难。不过从南到北的灌溉系统可以调节这种不利因素。具有创新精神的印度凭着勤劳和智慧已经战胜了季风的肆虐。过去常常遇到饥饿灾年的印度,在养活是1947年独立时三倍的人口的同时,还向外出口粮食和水果.
印度位于印度次大陆
印度位于北纬8.4至37.6度之间
印度有7516公里的海岸线
Ⅷ 印巴次大陆的人种构成为什么如此地复杂
巴基斯坦的次大陆是南亚的次大陆。南亚是亚洲的南部,包括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和中部的南部到印度洋的广大地区。通常指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和克什米尔。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将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分开,使南亚在地理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也被称为南亚次大陆。
这里不仅有印度教徒、廓尔喀人、僧伽罗人、马拉地人、孟加拉人和其他人,还有南亚的土著人。当然,由于这里历史的不断变化,大多数当地居民都是波斯土耳其人的后裔。总之,南亚次大陆和印巴次大陆的民族构成也因人口基数大而非常复杂。不仅如此,这种宗教信仰也非常丰富。
Ⅸ 巴基斯坦的经纬度,气候环境有哪些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巴基斯坦全国领土为880,254平方公里(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东经60-80度,北纬23-37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840公里。
地形
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沙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全国最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汇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
气候
巴基斯坦属于热带气候,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为了调节水量,满足灌溉之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巴基斯坦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
资源
巴基斯坦煤炭资源丰富。根据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GSP)的估算,巴基斯坦的煤炭资源量在1850亿吨左右,其中1840亿吨在信德省,占全国总量的99.5%。[2]巴基斯坦的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4920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5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4.8%。
时区
巴基斯坦位于东5区,首都伊斯兰堡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3个小时。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乌尔都语: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简称巴基斯坦,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国语为乌尔都语。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巴基斯坦原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8月14日英国实行印巴分治,巴基斯坦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省。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巴基斯坦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贸易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和英联邦成员国。
Ⅹ 中印巴三角地叫什么名
中文名称:克什米尔
外文名称:Kashmir
别名:查谟和克什米尔
行政区类别:印巴争议地区
所属地区:巴专基斯坦与属印度
政府驻地:斯利那加
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面积:19万平方公里
人口:598万(1981年)
气候条件:高山气候
著名景点:乔戈里峰海,喜马拉雅山脉。卢姆河,帕尔巴特峰,查谟丘陵,
简介
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
”,77%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20%信仰印度教,还有少数锡克教与佛教徒。公元7世纪时
克什米尔地图
东半部开始属于吐蕃(今天中国西藏)的版图,1242年吐蕃全境并入元朝版图,元朝在此驻军,为宣政院辖地,从此到中国清朝的1850年代都是中国的领土。1830年代英国殖民者从印度侵入,克什米尔王公向清朝驻西藏大臣求援,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忙于鸦片战争,不想救援,英国殖民者趁机占领,但清朝中央政府、清朝驻西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都不承认,而且以后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不承认。
占有现在克什米尔一半土地的拉达克地区,文化主要受中国西藏影响,自13世纪起,曾分别为中国、英国、印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