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州古城地理位置
㈠ 我国南方有哪些著名的古都
南方有南京,杭州,成都等。
建业是南京的古称,历史上是三国之一的吴版国建立都城的地方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改秣陵为建业,同时修筑石头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临安原为地方政权吴越国(907~978年)的西府,由于其经济基础好,被选定为南宋行在,此后便扩建原有吴越宫殿,增建礼制坛庙,疏浚河湖,增辟道路,改善交通,发展商业、手工业,使之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公元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一百三十八年。
宋临安城,坐落于今浙江杭州城。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㈡ 中国历史悠久,最有名的七大古都现在在哪几个省份
中国七大古都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所在省份分别是:陕西、江苏、北京、河南、河南、浙江、河南。
1、西安:
在西周时称为“丰镐”;秦朝称“咸阳”;汉朝立名“长安”;西汉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马王莽正式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唐朝称”长安“;五代时,为”雍州“,明代”西安“,称呼沿用至今。
2、洛阳:
商朝西亳;战国时,始有”雒阳“之名;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均以洛阳为都,后汉、后周、北宋、金为陪都。后梁称“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至北宋称“西京”,金称“中京”。
3、南京:
春秋战国时期”石头城“,三国时,改为”建业“。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五代西都。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宋高宗,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
元朝,以建康府为建康路。明朝为应天府。太平天国”天京“。民国”南京“。
4、北京:
蓟最早,尧的后裔周朝时,在北京建立第一个诸侯国;幽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涿州范阳郡,汉(刘备住这里);燕都,燕国都城。日下,晋朝时国都的代称,(明清时书籍中用过)。幽都,唐朝 。范阳,唐朝。燕京,安史之乱之一史思明,在此建国改“范阳”为“燕京” 。
春明,唐朝时国度的代称(明清时书籍中用过)。京城,唐朝时国度的代称(明清时书籍中用过)。南京,辽国时,契丹人成北京为“南京” 。燕山,北宋。中都,金国。大兴,金国(此时北京实际叫大兴。)。大都,元朝(改大兴为大都)。汗八里,元朝(蒙古语“大汗的城市”)。
北平,明朝 。北京,明朝 。京师,明朝。宛平,民国。京兆,民国。
5、开封:
秋时期,定名为“启封”。秦朝“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五代时期,称之为“东都”或“东京”。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称为“汴京”。明朝,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
6、杭州: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秦汉称钱唐。隋王朝建立后,“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唐朝改“钱唐”为“钱塘”。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
7、安阳:
商朝“殷”。“安阳”一名始于战国。隋朝,邺城。北魏,相州。金代称彰德,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
(2)韩州古城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七朝古都”指现今河南省安阳市。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和易经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东接齐鲁,西倚太行,北濒幽燕,南望中原,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
早在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在这里留下了活动的遗迹,创造了著名的“小南海文化”。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邻部族迁徙到安阳,历八代十二王,共255年。这一时期的商王朝疆域辽阔,国力空前强盛,开创了中国上古史的新纪元,也成为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此后,相继有三国时期的曹魏,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
㈢ 古代韩州在哪里
一、北周、唐所置韩州
北周宣政元年(578)设潞州于襄垣(山西襄垣县堡底村一带),开皇三年(583)罢州。十六年(596)改置韩州,隋大业初罢州为襄垣县,属上党郡。唐武德初,复置韩州,因漳水浸城,筑新城于甘水之南(山西襄垣县城区)。领襄垣、铜辊、黎城、涉县、武乡等五县。贞观十七年(643)废韩州入潞州。
二,辽、金所置韩州
据《辽东行部志》记载,韩州治所从辽至金共有四处,其中迁徙三次。
韩州的前身为三河、榆河二州,辽圣宗耶律隆绪当政时(983-1030)并二州为韩州,才正式有韩州之称。王寂称“三河本燕(今河北省)之三河县,辽祖掠其民于此置州”,说明辽之三河即原燕地之居民,并非燕地之三河县地。并二州为韩州,地点“在辽水之侧”,位于今哲里木盟科左后旗浩坦乡五家子古城,此为韩州最初的州治。
后来,因为风沙太大原因迁移至白塔寨。白塔寨位于今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乡小塔子屯,北邻梨树县,此为韩州州治首次迁移。
再后来,因为辽水所侵的缘故,移于柳河县,此柳河县不是通化的那个柳河县,是今天的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此为第二次迁移。
最后,又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州非冲途”),徙于旧九百奚营。这个九百奚营就是今天的梨树县偏脸城。此为第三次迁移。
以上古迹今址,为吉林史家张博泉、段一平和辽宁省博物馆的武家昌先生考证所得,并得到史学界肯定。至于每次迁移的具体时间《辽东行部志》等书没有记载,有待继续求证。
㈣ 古城 余杭,临安是现在的什么城市
古城余杭其实是今天的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但因隋朝开皇九年(589年)设杭州回时(最初杭州的来历)答,州治最初在余杭、590年才搬到钱唐(今杭州市辖区),所以后来也有用“余杭”作为杭州的古称。
古城临安有两个,一个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区,南宋高宗避祸江南,升杭州为临安府。一个是今天的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晋朝时280年开始即为临安县治所在,期间名称大部分时间称为临安,即使南宋存在临安府(杭州)期间当地任称作临安县。
㈤ 古韩州历史
古韩州,乃辽金时期的塞外城池,即今梨树县城北十里偏脸城所在。
辽金韩州在今辽宁昌图,治所在今县北。
一、北周、唐所置韩州
北周宣政元年(578)设潞州于襄垣(山西襄垣县堡底村一带),开皇三年(583)罢州。十六年(596)改置韩州,隋大业初罢州为襄垣县,属上党郡。唐武德初,复置韩州,因漳水浸城,筑新城于甘水之南(山西襄垣县城区)。领襄垣、铜辊、黎城、涉县、武乡等五县。贞观十七年(643)废韩州入潞州。
二,辽、金所置韩州
据《辽东行部志》记载,韩州治所从辽至金共有四处,其中迁徙三次。
韩州的前身为三河、榆河二州,辽圣宗耶律隆绪当政时(983-1030)并二州为韩州,才正式有韩州之称。王寂称“三河本燕(今河北省)之三河县,辽祖掠其民于此置州”,说明辽之三河即原燕地之居民,并非燕地之三河县地。并二州为韩州,地点“在辽水之侧”,位于今哲里木盟科左后旗浩坦乡五家子古城,此为韩州最初的州治。
后来,因为风沙太大原因迁移至白塔寨。白塔寨位于今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乡小塔子屯,北邻梨树县,此为韩州州治首次迁移。
再后来,因为辽水所侵的缘故,移于柳河县,此柳河县不是通化的那个柳河县,是今天的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此为第二次迁移。
最后,又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州非冲途”),徙于旧九百奚营。这个九百奚营就是今天的梨树县偏脸城。此为第三次迁移。
以上古迹今址,为吉林史家张博泉、段一平和辽宁省博物馆的武家昌先生考证所得,并得到史学界肯定。至于每次迁移的具体时间《辽东行部志》等书没有记载,有待继续求证。
㈥ 苏州,杭州的地理位置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副省级城市。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苏州矿产资源有高岭土、瓷石、硫、花岗石、石灰石、石英、煤、天然气、铜、铁、铅、铟、镉、银、磁铁等16种。矿产以非金属为主,其中高岭土、花岗石以储量丰富、质量优异名冠全国。全市现有耕地288168公顷,水面38.3万公顷(575万亩),丘陵2.3万公顷(34万亩)。主产大米、棉花、油菜籽、香粳米、鸭血糯和太仓白蒜;特产柑桔、枇杷、板粟、梅子、桂花、茶花、碧螺春茶;太湖银鱼、莼菜、珍珠和阳澄湖大闸蟹闻名遐迩。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㈦ 谁知道韩州在什么地方
韩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辽圣宗并三河、榆河两州置。在辽水之侧,版常苦风沙,移于白塔寨(今权吉林省双辽市南双城子,一说今辽宁省昌图县西北三江口乡小塔子村塔基)。后为辽水所侵,移治柳河县(今昌图县北八面城东南二里许古城)。属东京道。金皇统四年(1144年)至正隆五年(1160年)间又以非交通要冲,迁治九百奚营,后设临津县(今吉林梨树县北偏脸城)为州治。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昌图县及吉林省梨树县地。属东京路。约元中统元年(1260年)后废。
㈧ 我国的七大古都是哪里
安阳,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和杭州。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文字历史已经有数千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兴土木,着意修建。这些古都,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模式或建筑风格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往往表现了同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对全国其它城市的建筑有特殊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各大古都的建筑沿革史,就是一部较完整的城市建筑史。我国曾作为国都的城市数以百计,最著名的有七个,号称七大古都,即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安阳作为都城有两段历史:第一段:自“盘庚迁殷“到商纣灭亡,共传位八代十二王,安阳作为都城,历时273年,安阳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稳定的国都。第二段:安阳北去20公里的古邺城,曾为魏晋南北朝时几个朝代的都城,当时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来隋文帝杨坚毁邺城,将邺迁移到相州(即安阳),这两段历史共计有300余年。
杭州古称钱塘、临安,吴越、南宋先后建都于此,已有2200年的悠久历史。
南京,古称金陵,自公元229年东吴始,南京曾是东吴、东晋、南朗宋、齐、梁、陈及五代南唐的国都,太平天国"天京"也曾立都于此。
西安,古称长安,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洛阳自东周始,历经东汉、曹魏(魏文帝)、西晋、北魏、后梁、后唐七朝。隋炀帝与唐时武则天也曾从长安迁都到这里,故又有"九朝古都"之称。
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建都于此,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北京,北京曾是春秋时期的燕都蓟城、十六国时期前燕国都,又曹为金朝中都、元代大都和明、清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