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三下册地理知识与训练答案
⑴ 求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 能力训练 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地理》(七年级下册)
练习检测参考答案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C 2.A 3.B 4.A 5.B 6.C 7.C 8.A 9.A 10.D
11.B 12.C 13.A 14.B 15.B
提高题
1.D 2.B
3.A:乌拉尔 亚洲 欧洲
B:苏伊士 亚洲
非洲 C:白令
亚洲 北美洲
4.C 5.A 6.D
选做题
1.(1)欧 地中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
(3)印度 交界
(4) C
2.C
第二节 非 洲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D 2.B 3.A 4.C 5.D 6.B 7.A 8.A
提高题
1.刚果盆地 撒哈拉沙漠 东非大裂谷 尼罗河 南非
2.(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
(2)
C
B
A
选做题
1.B 2.B
第三节 美 洲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B 3.A 4.A 5.C 6.B 7.C 8.D 9.B 10.A
11.D 12.A 13.D
提高题
(1)大西 (2)d (3)降水量先逐渐减少后增加 (4)西北 迎风 水汽含量
选做题
(1)赤道 南美洲 亚马孙
(2)终年高温多雨 咖啡 可可(或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3)巴西 建议合理均可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A 3.A 4.C 5.D 6.B 7.A 8.C 9.C 10.C
11.A 12.C 13.D
提高题
1.(1)新加坡 F 花园城市 马来西亚 D 泰国 E
(2)柬埔寨 金边 菲律宾 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3)马六甲 马来 加里曼丹 缅甸 印度 太平 南
2.(1)中南 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3)b 澜沧江 南海
(4)B
(5)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等
选做题
两国的观点不同,主要是因为国情不一样。关键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南 亚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B 3.C 4.A 5.C 6.D 7.D 8.B 9.C 10.C
11.A 12.C
提高题
1. (1)印度次大陆 印巴次大陆 北回归线
(2)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河、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3)孟加拉湾 喜马拉雅山脉 德干高原 恒河 印度半岛
(4)印度 新德里 甲 佛教 印度教 泰姬陵
(5)克什米尔
2.(1)陆地 海洋 东北 东北(冬) 海洋 陆地 西南 西南(夏)
(2)西南(夏) 旱 洪涝
(3)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可分为雨、凉、热三季
(4)6 10 3 5
选做题
相似:都是亚洲国家,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借鉴印度政府做法,在科研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节 西 亚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D 2.C 3.C 4.C 5.D 6.A 7.D 8.B 9.C 10.B
11.B 12.D 13.B 14.A 15.C
提高题
1.(1)A沙特阿拉伯 B土耳其 C伊朗 D伊拉克 E科威特 F阿联酋
①黑海 ②地中海 ③红海 ⑤ 阿拉伯海
(2)土耳其海峡 亚 欧 苏伊士运河 印度 大西 亚 非
(3)阿拉伯半岛
(4)阿拉伯人 白色 伊斯兰 穆罕默德 耶路撒冷
2.(1)炎热干燥 水 节水 畜牧 灌溉农 伊拉克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平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椰枣
(2)波斯湾 3/5 西欧 美国 日本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太平洋)
(3)地理位置: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资源: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等最丰富的地区,各国不断争夺,同时也争夺水资源和国土资源等。
选做题
(1)西安 欧 除有铁路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连接亚欧非,还控制海上交通要冲
(2)发展中国家 南南
(3)能源:合理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依据自然条件开发绿色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农业: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发展特色农业;
其他:各国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引进先进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节 欧洲西部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D 2.C 3.C 4.D 5.B 6.A 7.D 8.B 9.B
10.A 11.C
提高题
1.(1)英 土耳其 地中 亚平宁 大西
(2)A(英国) D(意大利)
(3)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
2. 挪威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选做题
合理即可。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B 3.C 4.A 5.A 6.B 7.A 8.D 9.C 10.C
11.C 12.B 13.B
提高题
1.(1)南 大西 太平 印度 (2)略 (3)南美
(4)长城 正北 中山 正北 (5)C站
2.(1)格陵兰岛 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2)因纽特人 拉普人 C
(3)不能。因为飞到北极后所有的方向都是朝南。
选做题
1.略
2.(1)A:22℃ B:28℃
(2)1000米;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以上天气晴朗
(3)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较晴朗
(4)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就越弱,失去的热量就越多。
(5)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世界;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期进入,形成南北美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⑵ 求地理七年级下册湘教版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地理》(七年级下册)
练习检测参考答案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C 2.A 3.B 4.A 5.B 6.C 7.C 8.A 9.A 10.D
11.B 12.C 13.A 14.B 15.B
提高题
1.D 2.B
3.A:乌拉尔 亚洲 欧洲
B:苏伊士 亚洲
非洲 C:白令
亚洲 北美洲
4.C 5.A 6.D
选做题
1.(1)欧 地中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
(3)印度 交界
(4) C
2.C
第二节 非 洲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D 2.B 3.A 4.C 5.D 6.B 7.A 8.A
提高题
1.刚果盆地 撒哈拉沙漠 东非大裂谷 尼罗河 南非
2.(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
(2)
C
B
A
选做题
1.B 2.B
第三节 美 洲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B 3.A 4.A 5.C 6.B 7.C 8.D 9.B 10.A
11.D 12.A 13.D
提高题
(1)大西 (2)d (3)降水量先逐渐减少后增加 (4)西北 迎风 水汽含量
选做题
(1)赤道 南美洲 亚马孙
(2)终年高温多雨 咖啡 可可(或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3)巴西 建议合理均可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A 3.A 4.C 5.D 6.B 7.A 8.C 9.C 10.C
11.A 12.C 13.D
提高题
1.(1)新加坡 F 花园城市 马来西亚 D 泰国 E
(2)柬埔寨 金边 菲律宾 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3)马六甲 马来 加里曼丹 缅甸 印度 太平 南
2.(1)中南 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3)b 澜沧江 南海
(4)B
(5)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等
选做题
两国的观点不同,主要是因为国情不一样。关键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南 亚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B 3.C 4.A 5.C 6.D 7.D 8.B 9.C 10.C
11.A 12.C
提高题
1. (1)印度次大陆 印巴次大陆 北回归线
(2)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河、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3)孟加拉湾 喜马拉雅山脉 德干高原 恒河 印度半岛
(4)印度 新德里 甲 佛教 印度教 泰姬陵
(5)克什米尔
2.(1)陆地 海洋 东北 东北(冬) 海洋 陆地 西南 西南(夏)
(2)西南(夏) 旱 洪涝
(3)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可分为雨、凉、热三季
(4)6 10 3 5
选做题
相似:都是亚洲国家,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借鉴印度政府做法,在科研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节 西 亚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D 2.C 3.C 4.C 5.D 6.A 7.D 8.B 9.C 10.B
11.B 12.D 13.B 14.A 15.C
提高题
1.(1)A沙特阿拉伯 B土耳其 C伊朗 D伊拉克 E科威特 F阿联酋
①黑海 ②地中海 ③红海 ⑤ 阿拉伯海
(2)土耳其海峡 亚 欧 苏伊士运河 印度 大西 亚 非
(3)阿拉伯半岛
(4)阿拉伯人 白色 伊斯兰 穆罕默德 耶路撒冷
2.(1)炎热干燥 水 节水 畜牧 灌溉农 伊拉克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平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椰枣
(2)波斯湾 3/5 西欧 美国 日本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太平洋)
(3)地理位置: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资源: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等最丰富的地区,各国不断争夺,同时也争夺水资源和国土资源等。
选做题
(1)西安 欧 除有铁路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连接亚欧非,还控制海上交通要冲
(2)发展中国家 南南
(3)能源:合理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依据自然条件开发绿色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农业: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发展特色农业;
其他:各国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引进先进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节 欧洲西部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D 2.C 3.C 4.D 5.B 6.A 7.D 8.B 9.B
10.A 11.C
提高题
1.(1)英 土耳其 地中 亚平宁 大西
(2)A(英国) D(意大利)
(3)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
2. 挪威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选做题
合理即可。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练习检测
基础题
1.B 2.B 3.C 4.A 5.A 6.B 7.A 8.D 9.C 10.C
11.C 12.B 13.B
提高题
1.(1)南 大西 太平 印度 (2)略 (3)南美
(4)长城 正北 中山 正北 (5)C站
2.(1)格陵兰岛 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2)因纽特人 拉普人 C
(3)不能。因为飞到北极后所有的方向都是朝南。
选做题
1.略
2.(1)A:22℃ B:28℃
(2)1000米;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以上天气晴朗
(3)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较晴朗
(4)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就越弱,失去的热量就越多。
(5)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世界;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期进入,形成南北美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⑶ 初一下学期地理同步训练选择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 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叫--------------------,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最大的岛屿是-------------------,地球上共有七大洲,其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和--------------。
2、 欧亚两洲的分界线是----------------------------------------------------------------------------,-------------------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通常把-------------------------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3、 亚洲的-------、---------------和------------------的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4、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中海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气候特征为夏季-------------------,冬季---------------------。
5、 地球自转一周约需---------------------小时,地球上经度每相差---------------(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6、 --------------------------------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它有------------------处不在180度经线上。
7、 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亚洲的河流受---------------------影响,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并呈-------------------状向四周分流入海。
8、 亚洲北部的最大平原是--------------------------------平原,青藏高原上最高大的山脉是--------------------------------山脉。
9、 非洲最大的海湾是--------------------------、最大的岛屿是-------------------------、唯一的大半岛是-----------------------,被称为“非洲屋脊”的是----------------------------高原,“非洲之角”是指---------------------------。
10、非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高、-----------------------广、气候类型呈-------------------------分布。
11、欧洲的地形以--------------------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原东部边界为----------------------,西部边界到------------------------------------------------。
1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河流是--------------------。
二、选择题(40分)
1、 四大洋面积最广和深度最深的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 印度洋 D、北冰洋
2、 某考察队乘船航行在太平洋上,于9月30日9点向东越过日界线,过日界线后的时间为
A、9月31日9点 B、9月29日9点
C、10月1日9点 D、9月29日10点
3、 当为北京时间3月5日10点时,美国纽约(西五区)是
A、3月4日22点 B、3月5日22点
C、3月5日23点 D、3月4日21点
4、 既是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的通道,又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 D、麦哲伦海峡
5、 下列民族中,分散分布在许多国家的是
①汉族 ②俄罗斯族 ③印地安人④ 因纽特人 ⑤犹太人 ⑥吉普赛人⑦阿拉伯人 ⑧蒙古族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6、 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和亚热带大陆的西岸分布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7、 下列4幅图中示意马六甲海峡的是
8、 七大洲中赤道横穿中部,所跨纬度南北大体相当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2/3的居民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中部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B、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北非,东亚和北美等地区
C、全世界有200多个民族
D、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南美洲的格陵兰岛
B、波罗的海是欧洲的边缘海
C、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同大洋相通的海叫做内海
D、地中海将欧亚两洲分开
1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非洲、欧洲 B、非洲、欧洲、北美洲
C、欧洲、北美洲、大洋州 D 、 欧洲、南美洲、大洋州
12、下列海峡中从东亚到南亚及非洲的航海线要经过的是
A、白令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主要是
A、亚洲处于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对称位置
B、亚洲处于世界最大的海洋和最大的大陆交界之处,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C、亚洲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山脉呈放射状分布
D、亚洲纬度跨度大,最南到南纬10度左右,最北到北纬80度左右
14、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的海洋是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C、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15、亚洲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但主要是
A、山地、丘陵 B、平原、盆地 C、 高原、山地 D、高原、丘陵
16、下列图中属于“高原大陆”的洲是
17、世界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①黄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 幼发拉底河流域 ④底格里斯河流域,其中位于西亚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亚洲人数最多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9、通常被作为日本的象征,被日本人奉为“圣山”的是
A、金刚山 B、富士山 C、白头山 D、太白山
20、日本附近最大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 舟山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1、下列地区中华侨和华裔分布最广的是
A、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B、印度半岛、西印度群岛
C、阿拉伯半岛、菲律宾群岛 D、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2、印度的经济作物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A、黄麻、甘蔗 B、茶叶、棉花 C、花生、咖啡 D、黄麻、茶叶
23、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的是指
A、西亚和埃及 B、中亚地区 C、 西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
24、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地中海和大西洋B、地中海和黑海 C、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D、红海和地中海
25、非洲的最高峰是
A、德拉肯斯山脉 B、肯尼亚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特拉斯山脉
26、在非洲的矿产中,产量向来居世界之首的是
A、铜和铀 B、钴和磷酸盐 C、石油和天然气 D、黄金和钻石
27、关于撒哈拉沙漠的下列说法①世界最大的沙漠 ②世界上最湿润的沙漠 ③非洲最北的沙漠 ④ 非洲唯一的沙漠 ⑤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干旱区 ⑥世界上植物数量最多的沙漠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28、原产地在非洲的经济作物是
A、咖啡、橄榄、油棕、香蕉 B、水稻、花生、可可、芝麻
C、小麦、棉花、剑麻、油菜 D、茶叶、甘蔗、玉米、高粱
29、下列动物中,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是
A、单峰驼、鸵鸟 B、大猩猩、河马 C、 狮子、非洲象 D、长颈鹿、猎豹
30、关于刚果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世界上除了尼罗河以外最长的河流
B、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但不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C、它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但不是水量最大的河流
D、它是非洲瀑布最多、且瀑布最宽的河流
31、世界上最繁忙、货运量最大的国际通航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多瑙—莱茵运河 D、基尔运河
32、非洲被描绘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的河流是
A、两次穿越赤道,水量非常丰富的刚果河
B、流经热带草原,最后注入比斯开湾的尼日尔河
C、世界流程最长,入海口在地中海的尼罗河
D、拥有世界最宽瀑布的赞比西河
33、下列位于开罗的名胜古迹是
A、爱资哈尔清真寺B、卢萨卡铜城 C、迦太基古城遗址 D、石头城
34、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是
A、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的青海湖 B、位于欧、非之间的地中海
C、位于亚、欧交界之处的黑海 D、位于黑海以东的里海
35、英国北海沿岸最重要的石油工业中心是
A、阿伯丁 B、伯明翰 C、伦敦 D、曼彻斯特
36、法国的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小麦 B、葡萄 C、 玉米 D、油橄榄
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法国的经济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工业占绝对优势
B、英国、法国都是欧洲能大量出口粮食的国家
C、英国的石油能够自给,而法国的电主要来自于核发电
D、伦敦跨塞纳河两岸,巴黎跨泰晤士河两岸
38、德国最大的工业区是
A、萨尔区 B、鲁尔区 C、里尔区 D、洛林区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最后注入里海
B、多瑙河是中欧平原与西欧平原的分界处
C、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莱茵河,共流经9个国家
D、欧洲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河是多瑙河
40、英国首都伦敦在
A、英格兰 B、苏格兰 C、威尔士 D、北爱尔兰
一、 读图题(30分)
1、 读世界大洲图,填图
A---------洋B-------洋C------------洋D---------洋E--------洲F-----------洲
2、 读亚洲部分山脉和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形和河流名称:
①---------------高原②--------------------高原③------------------山结④---------------山
⑤---------------盆地⑥----------------------山 ⑦-----------------高原⑧----------------山
⑨---------------高原⑩------------------------河
(2)亚洲地势的特征是----------------------------------------
3、根据非洲图,填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A-------------B-------------C----------------D---------------------
河流:a--------------b--------------c----------------d----------------------
①------------半岛②-------------岛屿③----------------海湾④---------------半岛
⑤---------------沙漠⑥-----------------山脉
4、读欧洲轮廓图,回答
海域:大洋①--------------------②-----------------;边缘海③----------------④-------------
内海⑤------------⑥------------------⑦-----------------海峡 ⑧-----------------⑨--------------
半岛A-----------B-----------C-----------D--------------大洲 E-------------------F---------------
⑷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竞赛题目,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理解测试
考试时间:1小时 总分:60分
1、南非共和国人口数量最多的语言族群是__________。(1分)
2、写出南非共和国的6个邻国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下列河流主要位于哪个国家?
塞纳河_______,亚马孙河_____,加里普河_____,印度河_______,恒河________。(5分)
4、下列国家的名称是什么?
A、这个亚洲国家有4700万人口,该国1948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是少数前英属殖民地而没有加入英联邦的国家之一,主要宗教信仰是佛教。__________。(1分)
B、这是一个人口超过1100万的内陆国,直到近期,烟草都是其主要物产和出口产品,它的首都曾经更名__________。(1分)
5、写出联合国成立时的三个会员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写出一个非洲国家名称,它不是非洲联盟的会员,却是阿拉伯联盟的会员。____(1分)
7、下列山脉位于哪块大陆?瓦斯卡兰(Huascaran)、萨哈马(Sajama)、钦博腊素(Chimborazo)。__________ (1分)
8、大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曾经探险非洲哪一河流,如今该河是两个国家的界河。________。 (1分)
9、以色列哪一个海港位于卡梅尔山(MountCarmel)的山脚?__________(1分)
10、坦桑尼亚的主要港口,在阿拉伯语中其地名意指“和平的天堂”,写出这个港口名称。 。(1分)
11、世界上哪个国家人口最多? __________。(1分)
12、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1分)
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海是__________。(1分)
14、非洲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_。(1分)
15、说出在南非发现的最重要的植物区系统名称。__________。(1分)
16、写出流经非洲西海岸的暖流名称__________。(1分)
17、写出一个南美国家的名称,它发生干旱的概率近100%__________。(1分)
18、哪一个非洲国家曾被比利时殖民?__________。(1分)
19、在哪个国家可以找到廷巴克图(Timbuktu)? __________。(1分)
20、写出当今三个西非国家名称,以前它们曾是非洲奴隶的输出中心。__________。(1分)
21、哪个城市位于南纬29度51分,东经31度03分?__________。(1分)
22、次撒哈拉非洲居民完全依靠两种可以在干旱贫瘠土壤上旺盛生长的抗旱和耐热谷物,一种是小米,另一种是__________。(1分)
A、高粱 B、小麦 C、黑麦 D、燕麦
2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农业国家是__________。(1分)
A、比利时 B、荷兰 C、孟加拉国 D、日本
24、西非的塞内加尔半数的出口农产品是__________。(1分)
A、玉米 B、花生 C、棉花 D、葡萄
25、下列哪一地区的植物、动物种类比世界其他各地多?__________。(1分)
A、非洲 B、亚马孙雨林 C、中美洲 D、密克罗尼西亚
26、世界上哪一座城市人类持续居住的时间最长?__________ 。(1分)
A、庞贝 B、亚的斯亚贝巴 C、大马士革 D、巴格达
27、乌鲁木齐是中国大陆最富异国情调的城市,下列哪一叙述正确__________(1分)
A、位于中缅公路的东端 B、比世界上任何城市离海洋更远
C、亚洲最高的城市 D、亚洲第一个人口达到200万的城市
28、中东哪一城市是三个宗教的圣地__________。(1分)
A、伊斯坦布尔 B、大马土革 C、拿撒勒 D、耶路撒冷
29、俄罗斯的斯大林格勒更名为__________。(1分)
A、伏尔加格勒 B、列宁格勒 C、戈尔巴乔夫格勒 D、明斯克
30、位于西非尖端的最主要港口达喀尔是哪一个国家的首都__________(1分)
A、塞内加尔 B、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C、塞拉利昂 D、毛里塔尼亚
31、地中海气候区的雨季通常在__________。(1分)
A、春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32、从撒哈拉沙漠吹往地中海沿岸的热风称为__________。(1分)
A、Chinook B、Seiroeeo(西洛可风) C、erophyte D、Zenithal
33、马纬度是指__________。(1分)
A、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海域 B、卷积云控制的天空
C、熔岩涌出 D、在西澳大利亚的寒潮或骤然猛烈的南风
34、下列著名的地方,分别位于哪一城市?(5分)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__________。
冬宫(The Hermitage Palace)__________。
泰姬陵(Taij Mahal)__________。
金门大桥(The Goleden Gate Bridge)__________,桌山(Table Mountain)__________。
35、看地图册第32页,从德班到Esikhawini的直线距离大约为__________千米?(1分)
36、厄尔尼诺现象对非洲南部的可能影响是什么?__________。(1分)
37、非洲土壤恶化(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1分)
38、给出3个理由,说明生活在非洲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面临更大的生病与死亡的风险。
39、给出2个理由,说明利比亚是非洲男女两性;不平等最突出的国家之__________。
40、给出2个理由,说明为什么纳米比亚沙漠会在南部非洲的西海岸形成?
参考答案
1、祖鲁族 2、纳米比亚 博茨瓦纳 津巴布韦 莱索托 斯威士兰
3、法国 巴西 南非 巴基斯坦 印度 4、缅甸 津巴布韦
5、①南非 澳大利亚 土耳其 ②希腊、法国、美国 ③挪威 印度 埃塞俄比亚(只要答对三个国家即可)
6、摩洛哥 7、南美洲 8、赞比西 9、海法 10、达累斯萨拉姆 11、中国
12、摩纳哥 13、黑海 14、拉各斯 15、Capensis 16、几内亚暖流
17、智利 18、刚果 19、马里
20、尼日利亚 塞内加尔 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任选三个)
21、德班 22、A 23、C 24、B 25、A 26、C 27、B 28、D
29、A 30、A 31、D 32、B 33、A
34、莫斯科 圣彼得堡 阿格拉 旧金山 开普敦
35、140 kan 36、旱灾 37、超载放牧
38、死亡率高 艾滋病传染 战争 营养不良 种族灭绝
39、低水平的教育 低水平的就业率
40、本格拉寒流 南大西洋副热带高气压
⑸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单元检测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地理》(七年级下册)练习检测参考答案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练习检测基础题1.C 2.A 3.B 4.A 5.B 6.C 7.C 8.A 9.A 10.D11.B 12.C 13.A 14.B 15.B提高题1.D 2.B 3.A:乌拉尔 亚洲 欧洲 B:苏伊士 亚洲 非洲 C:白令 亚洲 北美洲4.C 5.A 6.D选做题1.(1)欧 地中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2)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3)印度 交界 (4) C2.C 第二节 非 洲练习检测基础题1.D 2.B 3.A 4.C 5.D 6.B 7.A 8.A提高题1.刚果盆地 撒哈拉沙漠 东非大裂谷 尼罗河 南非2.(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 (2)C B A 选做题1.B 2.B 第三节 美 洲练习检测基础题1.B 2.B 3.A 4.A 5.C 6.B 7.C 8.D 9.B 10.A11.D 12.A 13.D提高题(1)大西 (2)d (3)降水量先逐渐减少后增加 (4)西北 迎风 水汽含量选做题(1)赤道 南美洲 亚马孙(2)终年高温多雨 咖啡 可可(或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3)巴西 建议合理均可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练习检测基础题1.B 2.A 3.A 4.C 5.D 6.B 7.A 8.C 9.C 10.C11.A 12.C 13.D提高题1.(1)新加坡 F 花园城市马来西亚 D 泰国 E(2)柬埔寨 金边 菲律宾 马尼拉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3)马六甲 马来 加里曼丹 缅甸 印度 太平 南 2.(1)中南 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越南(3)b 澜沧江 南海(4)B(5)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等选做题两国的观点不同,主要是因为国情不一样。关键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言之有理即可)南 亚练习检测基础题1.B 2.B 3.C 4.A 5.C 6.D 7.D 8.B 9.C 10.C11.A 12.C提高题1. (1)印度次大陆 印巴次大陆 北回归线(2)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河、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3)孟加拉湾 喜马拉雅山脉 德干高原 恒河 印度半岛(4)印度 新德里 甲 佛教 印度教 泰姬陵 (5)克什米尔2.(1)陆地 海洋 东北 东北(冬) 海洋 陆地 西南 西南(夏)(2)西南(夏) 旱 洪涝 (3)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可分为雨、凉、热三季 (4)6 10 3 5 选做题相似:都是亚洲国家,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借鉴印度政府做法,在科研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言之有理即可)第三节 西 亚练习检测基础题1.D 2.C 3.C 4.C 5.D 6.A 7.D 8.B 9.C 10.B 11.B 12.D 13.B 14.A 15.C提高题1.(1)A沙特阿拉伯 B土耳其 C伊朗 D伊拉克 E科威特 F阿联酋①黑海 ②地中海 ③红海 ⑤ 阿拉伯海(2)土耳其海峡 亚 欧 苏伊士运河 印度 大西 亚 非(3)阿拉伯半岛(4)阿拉伯人 白色 伊斯兰 穆罕默德耶路撒冷2.(1)炎热干燥 水 节水 畜牧 灌溉农 伊拉克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平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椰枣(2)波斯湾 3/5 西欧 美国 日本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太平洋)(3)地理位置: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资源: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等最丰富的地区,各国不断争夺,同时也争夺水资源和国土资源等。选做题(1)西安 欧 除有铁路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连接亚欧非,还控制海上交通要冲(2)发展中国家 南南(3)能源:合理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依据自然条件开发绿色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农业: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其他:各国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引进先进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节 欧洲西部练习检测基础题1.D 2.C 3.C 4.D 5.B 6.A 7.D 8.B 9.B 10.A 11.C提高题1.(1)英 土耳其 地中 亚平宁 大西 (2)A(英国) D(意大利)(3)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2. 挪威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西班牙选做题合理即可。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练习检测基础题1.B 2.B 3.C 4.A 5.A 6.B 7.A 8.D 9.C 10.C11.C 12.B 13.B提高题1.(1)南 大西 太平 印度 (2)略 (3)南美(4)长城 正北 中山 正北 (5)C站2.(1)格陵兰岛 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2)因纽特人 拉普人 C(3)不能。因为飞到北极后所有的方向都是朝南。选做题1.略2.(1)A:22℃ B:28℃(2)1000米;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以上天气晴朗(3)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较晴朗(4)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就越弱,失去的热量就越多。(5)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世界;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期进入,形成南北美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⑹ 初一 下地理课时训练答案(12~35)人教版的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活动答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P6 1、⑴经线形状:半圆;纬线形状:圆形。
⑵所有经线长度相同;就半球而言,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全球而言相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⑶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⑷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0º,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º;纬度以赤道为0º,向南向北分别增加到90º。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60ºE和20º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P8 1、恰当。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用经纬网来确定,其中的纬线就相当于影剧院里的“排”,其中的经线相当于影剧院里的“列”,二者确定的某一点都是唯一的。
2、因为杰克没有明确经度116º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40º是北纬还是南纬,这样的地点在地球上有四个,所以这个地点不确定。
3、
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
117ºE 39ºN 天津 上海 121ºE 31ºN
123ºW 49ºN 温哥华 伦敦 0º 52ºN
151ºE 32ºS 悉尼 纽约 73ºW 41ºN
P10 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起居和作息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因地球自转,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同一纬度上,不同的地点见到太阳的先后时间不同,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P12 2、⑴一年之中,临沂每天中午太阳高度不同,夏季升的高些,冬季低些。
⑵一年之中,临沂每天白昼时间不同,夏季较长,冬季较短。
⑶夏季:正午太阳较高,白昼时间较长,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多
冬季:正午太阳较低,白昼时间较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少
3、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P15 1、 ⑴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⑶Y点在X点的东北方向,X点在Z点的西南方向。
2、科技圆区在学校的东南方,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圆区的正南方,学校在火车站的正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圆区的西南方向。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的直线距离大约675米。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圆区大约900米。 P17 1、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高 高 一般 不定 低
地面起伏程度 起伏大 起伏小 一般 起伏大小不定 起伏小
P19、C点的海拔大约是250米,D点的海拔大约是-50米。
P21 1、旅游图 世界政区图 交通地图
3、⑴图1.37中国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图1.38北京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图1.38北京地图的比例尺大
表示范围的大小 表示内容的祥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粗略
第二章 大洲大洋
P27 在古代人们活动范围小,认为陆地的面积大,故称其为“地球”,今天人们这样叫是习惯叫法。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经过计算发现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叫“水球”更具科学性。
P30 2、分界线: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非洲和亚洲:苏伊士运河;③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巴拿马运河。④仅以海峡分隔的大洲还有: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南美洲和南极洲以德雷克海峡为界,非洲和欧洲以直布罗陀海峡为界。
P32 ①图2.10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图2.11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③图2.12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P35 1、①从图2.16可以看出,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相临的大陆边缘大致吻合;②从图2.17可以看出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都有海牛和鸵鸟的分布,说明在很早以前,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曾经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2、依据:⑴各相临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⑵各相临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⑶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P38 1、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产生断裂现象,如东非大裂谷和红海的形成。
2、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现象是海洋不断缩小甚至消失,继续碰撞挤压地表会隆起抬升,例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P43 2、材料B说明了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材料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材料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P46 1、云区不会经过或云区已经离开的地区可能是晴天,被云层覆盖或将被覆盖的地区有雨或是阴天。 2、晴转阴 小雨转中雨
P50 1、气温与穿衣的关系。2、气温与饮食的关系。3、气温与住房的关系。4、气温与农作物的关系。5、气温与交通的关系。
P51 1、⑴最高月平均气温22ºC,出现在 7月份。⑵最低月平均气温1.5ºC, 出现在1月份。 ⑶该地气温年较差为20.5 º C。⑷该地气温年较差变化大
P53 1、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原因: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⑵年平均气温高于20ºC的范围主要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10ºC的主要范围是南北极圈以内。
2、提示:山顶气温是24ºC。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ºC,所以,先计算出从山脚到山顶升高的海拔1520—720=800 。再计算升高了几个100米用800除以100得出8,所以气温下降了8个0.6ºC即4.8ºC。然后再用山脚的气温28.8ºC减48ºC得出山顶气温为24ºC。
P54 ⑵阴雨连绵一个月:①沟满河平,道路积水,交通受阻;②农田积水成涝;③空气潮湿,物品发霉。 ⑶有近两个月没下雨:①河糊枯竭,②作物枯死,③尘土飞扬,④用水困难。 ⑷某城市下了大雪:①交通不便,出行困难;②浇灌作物;③打雪仗,堆雪人
P55 1、⑴该地10、11、12三个月降水较多⑵该地6、7、8三个月降水较少 ⑶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P56 1、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5、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亚洲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区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P58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天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临沂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天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气候: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3、⑴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⑵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P59 1、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A坡处于迎风坡,降水多,B坡降水少。 4、⑴地形。⑵纬度位置。⑶海陆位置。
P61 2、①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②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不能将一地树木(农作物)移栽或移种到其他地区。
4、⑴控制煤、石油的燃烧。⑵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等。
补充气候特点:
⑴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⑵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⑶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两季。
⑷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⑻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大,降水夏季多,冬季少,季节分配不均匀。(或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
⑼温带海洋气候:冬夏温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或者说全年温和湿润。)
⑽高原山地气候:由于海拔高,终年低温。 ⑾寒带气候:终年严寒。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P65 1、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10-20亿,100年;20-30亿,30年;30-40亿,15年;40-50亿,12年;50-60亿,12年。2、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国 1.20 1.08 0.12
巴西 2.03 0.77 1.3
德国 0.97 1.04 -0.07
尼日利亚 4.01 1.23 2.78
⑴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⑵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这意味着德国的总人口在减少。
P67 1、A地12500平方千米,1000000人,人口密度80人/ 平方千米。B地10000平方千米,160000人,人口密度1 60人/平方千米。
2、自然原因:世界人口稠密地区:①中低纬度近海地区,②气候温暖湿润,③平原地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②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P 70 2、①环境污染、②社会秩序混乱、③用水紧张、④资源匮乏、⑤教育、医疗得不到保障。
3、①可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有力支持城市建设;②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城市人口问题。
P72 、1、⑴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白种人。⑵除亚洲以外,黄种人较多的还有北美洲和南美洲印第安人。⑶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如下
人种 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 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黄种人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 非洲、大洋州和美国境内
P75 1、汉语除了在我国使用以外,还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使用较多。2、
语言 主要分布区
汉语 中国、东南亚等地
英语 欧洲西部英国、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印度、大洋州澳大利亚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P77 1、A基督教教堂。B伊斯兰教清真寺。C佛教的庙宇
P79 1、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可以列表如下:
房屋密集、高度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乡村 小 低 较差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 高 较好 多 多 多 无 无 无 大
2、A所示的的村落在非洲;B所示的村落在欧洲;C所示的村落在亚洲。
P81 1、
图中所示景观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图4.23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气候寒冷、冰雪覆盖 防寒、挡风
图4.24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冬暖夏凉
图.4.25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气候湿热 通风、防潮
补充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蒙古包:气候干旱,降水少,便于拆迁,适合放牧。
②四合院:严密的构筑,厚实的后墙,既可防盗窃,又能保温、隔热、避寒,适应北方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自然条件。
③江南水乡斜顶房:该地降水量大,斜顶房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利于排水、防潮。
④窑洞:黄土高原土层深厚,黄土直立性强,适于开凿窑洞,且黄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窑洞中冬暖夏凉,居住十分舒适。
⑤竹楼: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竹楼竹木建造,住竹楼可以通风、防潮、防虫蛇等。
P83 1、如:中国长城、中国故宫、秦始皇兵马俑、印度泰姬陵等等
P87 1、埃及所跨的大洲亚洲和非洲;土耳其所跨的大洲亚洲和欧洲;俄罗斯所跨的大洲亚洲和欧洲。
2、图A的国界以湖泊为依据;图B的国界以山脉为依据;图C的国界以经纬线为依据。
P91 1、因为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分布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国际上也把这种经济差别说成“南北之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北合作”。
七年级下册活动参考答案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P3活动:1、(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2、(1)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北冰洋位于亚洲的北面。 (2)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北,大洋洲位于亚洲的南面。
3、(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2)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0度(100S——800N),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3)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4)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⑺ 2013人教版初一下册地理导学与训练答案
第七章测试卷答案
⑻ 初一下册地理探究与训练答案
第一题:
(8)初一三下册地理知识与训练答案扩展阅读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欧洲西部的知识点:
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地形以平原为主,次为高原;山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英国西北和法国东南。多发达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平原为主 ;欧洲西部地势低平,平原比例大,重要平原有波德平原、西欧平原;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广,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有阿尔卑斯山脉。勃朗峰4810米,是欧洲西部最高峰。
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受冰川刨蚀,多U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