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海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⑴ 中亚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中亚地抄理位置的重要性:
(1) 沟通亚袭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 重要,自古即成为各民族迁徙、征战和融合之地, 也是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
(2)古代的“丝绸之路”:古代的“ 古代的 丝绸之路” 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经中亚,西抵欧洲黑海、地中海沿岸。
(3)“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地区:现在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北疆线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通,在中国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经中亚,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之间架起了“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大大缩短了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沿岸的路程。
⑵ 中亚海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
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在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和吉尔吉斯斯坦西部天山地区山势陡峭,海拔在4000-5000米,其中海拔7495米的共产主义峰和7134米的列宁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山峰。在哈萨克斯坦西部里海附
列宁峰
近卡拉吉耶洼地发现有前苏联陆上低于海平面132米的最低点。在这东西之间广阔地区,荒漠、绿洲在海拔200-400米之间,丘陵、
草原在海拔300-500米之间,而东部山区在海拔1000米左右。中亚地区绵亘着温带最壮观的山地,冰川超过4000条,总面积达11000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费德钦科冰川长71公里,它包括33条支流、面积达900平方公里,而山脚下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干旱炎热的荒漠,荒漠的水平线在弥漫如烟的粉尘
黄土中渐趋消失。崇山环抱的山谷盆地和撒在广袤荒漠中的绿洲是中亚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它滋养着这一方农人,而辽阔的北部草原和山坡草地驰骋着一个个马背
上的民族。山脉盆地
塔吉克斯坦境内的帕米尔是中亚的制高点。它的东部占优势的是剥蚀高原和垅岗地形,这里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徐缓地向绝对高度3500-4000米的山间谷地倾斜。它的西部占优势的是切割剧烈的高山地形、狭窄而幽深的峡谷。帕米尔高原北缘是两座平行的高山──阿赖山脉和外阿赖山脉,由西向东倾斜。阿赖
天山
山在5301米的伊格拉峰附近又分成平行的三支山脉──突厥斯坦山、泽拉夫尚山和吉萨尔山,继续向西倾斜而最终消失在撒马尔罕绿洲附近的荒漠。由阿赖山向东北方向延伸是巍峨的天山山脉,西部天山的主峰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海拔6995米的汗腾格里峰。由汗腾格里峰往西又有两支平行的天山支脉──昆格阿拉套-吉尔吉斯山和捷尔斯克依阿拉套山,环抱着高山湖泊──伊塞克湖。在天山隘口中国通往吉尔吉斯斯坦口岸吐尔尕特附近,又有一支脉费尔干纳山往西北延伸再转西南恰特卡尔-库拉明山,圈出中亚最著名的盆地──费尔干纳。费尔干纳盆地东西长300公里,南北最宽150公里,形如一只巨大的椭圆形碟子,缓缓地由西向东倾斜。哈萨克斯坦东部边缘地区有几组平行山脉: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阿拉套山,在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联邦交界线上的别卢哈峰海拔也达4506米。在中亚的西南缘土库曼斯坦的科佩特山是由帕米尔向东南延伸出的兴都库什山的余脉,其高峰卡拉古拉峰仅有1977米。哈萨克斯坦西部还有几座山,但与东部的高山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⑶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中亚五国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集中分布在里海沿岸,如果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最佳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因为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且有利于运输安全.
(2)据图分析,巴尔喀什湖的西部有河流淡水注入,因此西半部的盐度要比东部低.
(3)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多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由于降水少,植被主要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该题主要从吉尔吉斯斯坦的水源去分析,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的上游,河流径流量大,加上天山上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同时吉尔吉斯斯坦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
(5)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气候干旱,该地能够成为“白金之国”得益于阿姆河和锡尔河提供了灌溉水源,但如果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不合理的灌溉还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和土地荒漠化.
故答案为:
(1)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
(2)低,有河流淡水注入
(3)①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②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③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④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⑤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4)①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③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④吉尔吉斯斯坦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
(5)①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②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⑷ 中亚海陆地理位置的特点
中亚海陆地理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1)纬度位置:约35°N——54°N之间,地处中纬度温带地区版;权
(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
(3)相对位置:西临里海,其他三面与中国、俄罗斯及西亚国家相邻;
(4)交通位置:是东亚通往欧洲等地陆地上的重要通道.
⑸ 概述中亚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中亚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中亚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
中亚地区的地势特征:地势东南高, 中部及西北低。
⑹ 中亚河流有何特点
中亚河流特点: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流量小,水能少;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夏汛较大;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降雨补给;冰期主要在冬季;含沙量较高。
⑺ 中亚海陆位置特点 对气候的影响是
距离海洋近,能够到达的海洋水汽多,降水越多,气候湿润;距海越远水汽越少,降水越少,内陆形成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⑻ 中亚地理位置(经纬度)
35°N-55°N,50°E-80°E
⑼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临广阔的海域,这样的地理位置特点有什么优势
中国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有利于东面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东南多平原,水分充足,有利于农业种植。西高东低,河水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加强交流。
中国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中国海岸线较长,有利于对外沟通交流和海洋渔业的发展。
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江河众多,水资源尚可.经纬跨度大,三级落差明显,气候基本齐全
临海靠山,战略地理优势突出
海岸线绵长,专属开发区广阔,海底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西北西南内陆多山,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
北部海拔高,地势平坦,适宜畜牧业
南方地势低洼,多丘陵,种植业优势突出。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中国地域内的海岸与大陆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约1.8万公里。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公里。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 中国的地理优势条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沿海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这也促进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例如,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人们交往的增多,物流量人流量的增多,其交通价值更是明显。这个功能也主要显示出强烈的区位优势,向东可到日本,美洲等国家,向南可到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另外,中国大陆又背靠亚欧大陆,为建设陆上发达交通提供可能。中国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可以一直从连云港向西到达欧洲荷兰国家境内。这充分显示出我国海陆位置的天然区位优势。
。世界上几乎所有动植物都可在我国找到生存场所,为中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这样的纬度位置既适于人类生活,又使温带、亚热带的各种动植物在我国都能繁殖生长,给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更有利条件。
⑽ 简述中亚地理位置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形成受地理位置影响明显。由于中亚地处中纬度地区,形成温带气候;由于中亚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空气干燥,降水很少。中亚地区气候干旱又影响到这里的河流、湖泊特征和生物特征。
中亚地区交通线分布深受地形和水源的影响。高山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化水,水资源比较丰富,人口和城市较多。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规模较大,对交通线建设需求量大,因此主要交通线沿高山山麓或河流分布。
由于地形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故而河流走向基本为西北走向。水量小,少水能。汛期在春夏气节,原因是冰山融化 和 夏季降雨 。
(10)中亚海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亚气候
由于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东南缘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沙漠、草原的大陆性气候;
其突出特征是:第一,雨水稀少,极其干燥。一般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咸海附近和土库曼斯坦的荒漠年降水量仅为75-100毫米,而山区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费尔干纳山西南坡甚至可达2000毫米,但山地中也有的雨量少于沙漠地区,如帕米尔的年降水量仅60 毫米;
第二,中纬度大陆内部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温度高,蒸发旺盛。中亚每平方厘米地面由于阳光辐射每年可获10-13 平方万卡热量,在土库曼斯坦则几乎达到16万卡。科学测试,在中亚北纬40度地方夏季所获阳光照射量并不逊于热带地区。空气极其干燥和高温引起大量的蒸发,阿姆河三角洲水面的年蒸发量达1798毫米,即比这里的降水量大21倍;
第三,温度变化剧烈。许多地方白天最高气温与夜晚最低气温之间可相差20-30℃。在帕米尔高原则有日温差40℃的记录。
从哈萨克斯坦最北端到土库曼斯坦最南端,纵跨北纬57度到35度,表现为寒温带经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在盛夏七月,除山区外平均气温一般在26℃至32℃之间,而在隆冬一月,平均气温由北端的-20℃到南端的2℃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