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的地理位置
① 神木县的地理环境
神木县境矿藏资源丰富,有煤、铁矿、石灰石、料畺石、石英砂等,以原煤储量最为丰富。
原煤
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部,含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总储量500多亿吨,且质地精良,埋藏浅,易开采。
石英砂
主要分布在永兴、麻家塔、城关等乡镇。属晚三迭系湖相沉积石英砂岩矿床。为Ⅲ~V级品。地表出露为透镜体状,产状接近水平,一般出露长150~300米,厚5~8米,最厚12.9米,最薄0.3米。1980年底,保有储量215万吨。埋深不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宜开采。可制做玻璃、陶瓷品及耐火材料等。
铁矿
神木县有66个矿点,主要分布在孙家岔、店塔、大柳塔、麻家塔、永兴等乡镇。多为窝状埋藏,在孙家岔乡刘石畔村有一处为层状埋藏,厚达1米。有磷铁矿,褐铁矿、赤铁矿3种。平均含铁量为30%,最高者达60%。
石灰石、料畺石
主要分布在栏杆堡、永兴、麻家塔、城关等乡镇,储量较大。可制造电石、碱、漂白粉、水泥、石灰、石材等。
此外,还有云母、长石、铝矾土、耐火材料、玛瑙等,储量不多。 神木县地处丘陵、森林草原向沙漠、干草原的过渡地带,基本土壤为风沙土和绵黄土,而且淡栗钙土和黑垆土同时并存,某些地段呈交错分布,沿南北方向延伸。
神木县土壤总面积952.4万亩,有11个土类,23个亚类,31个土属,109个土种,其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如下:风沙土457.23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48.01%,主要分布在大保当、尔林兔、大柳塔、中鸡、锦界镇、孙家岔、麻家塔、高家堡、解家堡、西沟等乡镇,栗钙土9.21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0.97%,主要分布在中鸡、尔林兔、孙家岔、解家堡、大保当、西沟等乡镇;黑垆土6.07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0.69%,分布在神木县黄土梁峁缓坡垭口山坞、低阶平地、渠水盆地边缘;黄土性土302.04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31.7%,主要分布在大柳塔、栏杆堡、永兴、瓦罗、贺家川、太和寨、花石崖、马镇、沙峁等乡镇;红土性土91.48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9.61%,神木县呈零星分布;水稻土0.43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0.05%,主要分布在大柳塔、麻家塔、高家堡、乔岔滩等乡镇;淤土26.99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2.83%,主要分布在中鸡、大柳塔、高家堡、解家堡、城关、西沟、永兴等乡镇;潮土9.47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0.99%,主要分布在中鸡、尔林兔、大保当、大柳塔、锦界镇、孙家岔、麻家塔等地;草甸土2.65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0.28%,主要分布在大保当、尔林兔、中鸡、解家堡、乔岔滩等地;沼泽土17.92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1.88%,主要分布在大保当、尔林兔、中鸡、解家堡、乔岔滩等地;紫色土15.66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1.64%,主要分布在尔林兔、中鸡、万镇等地;臭柏林土13.2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9%,主要分布在大保当、瑶镇等地。
② 山西神木县属于哪个市
神木市(2017年04月10日撤县设市)由陕西省榆林市代管。
神木市,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端,黄河中游,长城沿线,东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裴家川乡相望,西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巴旱采当为邻,南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大峪口乡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庙毗连。
介于北纬38°13′—39°27′、东经109°40′—110°54′之间,市境呈不规则菱形,南北最大长度约141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95千米,总面积7635平方千米,居陕西省内各县之首。
神木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全国双拥工作模范县(市)、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县(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同时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文明城市、陕西省森林城市、陕西省教育强县(市)、陕西全民健身示范县(市)、陕西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县(市)、陕西环保模范城市。
(2)神木市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神木历史沿革
神木市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考古发现,境内石峁遗址是现存史前最大城址,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或为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
地处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前沿的神木,历史上一直是守卫中原、抗击外夷的边关前哨,素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
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县东北杨家城,即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约四十步,有松树三株,大可两三人合抱,为唐代旧物,人称神木。金以名寨,元以名县,明代尚有遗迹。”秦属雍州域,唐开元初设麟州,后改为新秦,宋设吴尔堡,金设神木寨,元更名为云川,至元六年(1269)为神木县。
2017年4月9日神木撤县设市获批,同年7月23日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榆林市第一个县级市——“神木市”成立!
③ 神木县在中国的哪个省
神木县属于陕西省。
神木县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带,黄河揽怀南下、长城横腰西飞。全市国土总面积达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市,辖14个镇6个街道326个行政村,总人口54.2万。
神木是西北地区县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0.33亿元,增长7.8%;完成财政总收入250.07亿元,增长83.2%;地方财政收入71.45亿元,增长34.7%;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784元、13918元,增长7.9%和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49亿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2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1:70.06:28.73,各项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神木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双拥工作模范县(市)、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市)、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县(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同时也是陕西省文明城市、陕西省教育强县(市)、陕西省环保模范城市、陕西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森林城市。
(3)神木市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神木的旅游资源
神木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石峁遗址2013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世界十大田野考古新发现和21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石峁皇城台遗址入选2016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塞上明珠”红碱淖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A级景区。这里烟波浩渺、遗鸥飞翔,是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栖息地。
塞上人文景观萃集。长城蜿蜒东西、尽揽大漠风光,黄河纵贯南北、穿越秦晋峡谷。雄厚的杨家城、古朴的高家堡古镇、精美的明清四合院以及险峻的二郎山、雄峙两河的天台山、松柏森然的西津寺等,构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风景线。
唢呐、三弦等民间器乐,酒曲、说书等民间文艺,地毯、面花、铜器、铁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④ 神木在什么地方
神木来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自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共辖14镇5 乡 !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总人口8万人。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⑤ 神木县在那里
神木县在陕西省榆林抄市,位于陕西袭省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
神木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面积达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15个乡镇(办事处),326个行政村,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21位、西北第1位。交通优势明显,包茂高速公路、榆商高速、包西铁路穿境而过;被誉为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神黄铁路由神木站向东北经山西省进入河北境内直达沧州市黄骅港出海口。
⑥ 神木在陕西的哪个位置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共辖14镇5 乡(神木县辖神木镇、沙峁镇、大保当镇、中鸡镇、尔林兔镇、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 高家堡镇、花石崖镇、万镇、贺家川镇、马镇、栏杆堡镇14个镇;瑶镇乡、解家堡乡、麻家 塔乡、乔岔滩乡、太和寨乡5个乡),人口39万。神木县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统正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县至今。神木县人杰地灵,名扬青史的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世代驻守于此,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现代革命史上,神木也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27年就已建立了党组织,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神木更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县境内富藏煤炭、岩盐、天然气、石油、石英砂、膨润土、铁矿、石灰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占神府一东胜煤田总储量的近1/4。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且煤质优良,属“三高一低”(特低灰、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好,是优质的动力、气化、液化、 民用、建材和化工用煤。目前,煤田的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共和国新的能源基地将在这里崛起。神木历史上向有"严疆要塞"之称,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杨家将"即源于此,建功立业。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党组织,1933年建立红色政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县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滩、杨家城、凯歌楼、红碱淖、明长城遗址、天台山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其中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500亿吨。煤层地质 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280多万吨,天然气、铁矿、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县原煤产量达 3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机焦生产能力达180万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玻璃产量达300万重量箱。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6.5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已跻身陕西经济十强县行列。神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包(头)-神(木)、神(木)--黄(骅)、神(木)-延(安)三条铁路在神木交汇,年运力可达8000万吨。县境内形成了4条二级公路为主干,11条县级公路为骨架,总里程达4300公里的公路网,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城区拥有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2.5万门,无线寻呼、国际、国内移动电话开通运营,金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网络。 改革开放,特别是神府煤田开发以来,神木顺应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洪流,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11位,西部第17位,陕西省第1位。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元。全县工业超常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电力、建材、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全县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城市建设等社会事业日新月异,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⑦ 神木在陕西什么地方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回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答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共辖14镇5 乡,人口39万。
陕西省第一经济强县
2010中国百强县第44名
2009中国百强县第59名
2009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第17名
2009第四批中国金融生态市(县)
中国首开全民免费医疗第一县
宋代名将“杨家将”故里
“陕北民歌”源头
⑧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好山好水、饮食文化、名俗风情的特点。
神木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汇之处,其中51%是风沙草滩区,内地势平坦,49%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容神木县城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汇处的川道里,神木县城东是黄土高原的东山,岩石裸露,山顶是黄土,县城西是毛乌素沙漠,上坡后地势平坦,神木县城附近有非常好玩的地方,杏花滩公园东面那条沟里有神木最大的人工森林,呼台沟在神木人眼里和九寨沟可媲美
⑨ 陕西神木位置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共辖14镇5 乡(神木县辖神木镇、沙峁镇、大保当镇、中鸡镇、尔林兔镇、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 高家堡镇、花石崖镇、万镇、贺家川镇、马镇、栏杆堡镇14个镇;瑶镇乡、解家堡乡、麻家 塔乡、乔岔滩乡、太和寨乡5个乡),人口39万。神木县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统正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县至今。神木县人杰地灵,名扬青史的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世代驻守于此,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现代革命史上,神木也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27年就已建立了党组织,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神木更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县境内富藏煤炭、岩盐、天然气、石油、石英砂、膨润土、铁矿、石灰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占神府一东胜煤田总储量的近1/4。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且煤质优良,属“三高一低”(特低灰、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好,是优质的动力、气化、液化、 民用、建材和化工用煤。目前,煤田的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共和国新的能源基地将在这里崛起。神木历史上向有"严疆要塞"之称,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杨家将"即源于此,建功立业。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党组织,1933年建立红色政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县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滩、杨家城、凯歌楼、红碱淖、明长城遗址、天台山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其中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500亿吨。煤层地质 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280多万吨,天然气、铁矿、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县原煤产量达 3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机焦生产能力达180万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玻璃产量达300万重量箱。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6.5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已跻身陕西经济十强县行列。神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包(头)-神(木)、神(木)--黄(骅)、神(木)-延(安)三条铁路在神木交汇,年运力可达8000万吨。县境内形成了4条二级公路为主干,11条县级公路为骨架,总里程达4300公里的公路网,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城区拥有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2.5万门,无线寻呼、国际、国内移动电话开通运营,金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网络。 改革开放,特别是神府煤田开发以来,神木顺应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洪流,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11位,西部第17位,陕西省第1位。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元。全县工业超常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电力、建材、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全县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城市建设等社会事业日新月异,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这样可以么?
⑩ 神木的地理环境
神木县 ,陕西省榆林市下辖一个县城,在陕西省东北部,与内蒙古,山西相邻。是全国产煤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