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地理环境
㈠ 黑山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及风俗习惯
黑山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国家回。面积答1.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 293公里 ( 海滩长度73公里 )。黑山用餐根基遵守中餐礼仪,无特殊忌讳。到黑山友人家中做客,用餐礼仪较为随便。黑山每日三餐时较中国有所区别,早餐时候为10:30分左右,午餐时候为15:00-16:00之间,晚餐时候为21:00左右。若对方为穆斯林人,需属意不吃猪肉,有些宗教信奉高的穆斯林人甚至不饮红酒。
㈡ 大黑山乡的自然条件
大黑山乡地处李来仙江东源北部,全境均为山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撮洛村委会靛塘梁子是全乡最高峰,主峰海拔为1925.8米,最低处为李仙江边,海拔为320米,乡政府驻地海拔为550米。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为21.9℃,年降雨量为2313毫米,80%的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5月份至9月份,气候湿热,属山地季风气候,全年基本无霜期。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和洪涝灾,其次尚有风、雹、病虫害发生。
㈢ 黑山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黑山国,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一个多山国家,截止到2018年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其中黑山族占43.16%、塞尔维亚族31.99%,波什尼亚克族占7.77%,阿尔巴尼亚占5.03%。
黑山是世界贸易组织、地中海联盟成员国。2010年12月17日,欧盟决定给予黑山欧盟候选国地位。2017年6月5日,黑山正式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
黑山国旗启用于2004年7月12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为前黑山王国国旗改造而成。红色旗面,四边镶有金边,中央为“双头鹰”。鹰胸前的金狮子是黑山古王朝的象征。
(3)黑山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黑山国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黑山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国家。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 293公里 ( 海滩长度73公里 )。
黑山共和国其东北为塞尔维亚,东部为属于塞尔维亚由联合国管辖的科索沃,旧黑山(西南部)主要为喀斯特地貌,荒山野岭寸草不生,也有一些可耕地,如前首都采蒂涅和泽塔谷地。
位于中北部的博博托夫库克山为全国第一高峰,海拔2522米,附近的塔拉河有高达1300米的峡谷,该地亦已列为世界遗产。东部地区比较富饶,有大片深林和草地。
只有沿海地区为狭长的平原地区,河流向两个相反方向流动,皮卡河、塔拉河和利姆河向北流;莫拉察河和泽塔河向南流。其中西北部的科托尔峡湾为欧洲位置最靠南的峡湾,该峡湾东岸有古城科托尔,现已列为世界遗产。有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和斯卡达尔湖国家公园。
黑山共和国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平原地带,北部和东北部为高原和山地。森林覆盖率为39.43%,
㈣ 黑山国家的世界地理位置
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其东北为塞尔维亚,东为科索沃版(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权布独立),东南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波黑以及克罗地亚,西南部为地中海的一部分—亚得里亚海。
㈤ 黑山在哪里简介
【国名】:黑山(Montenegro)
【国家政要】:总统菲利普·武亚诺维奇(Filip Vujanovic);总理久卡诺专维奇。
【地理位属置】:面积仅为1.38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东北与塞尔维亚、东南与阿尔巴尼亚、西北与波黑、西部与克罗地亚相连。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一月平均气温-1℃,七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13.5℃。
【国旗】:双头鹰是斯拉夫人共同的图腾,鹰胸前的金狮子是黑山古王朝的象征。
【国徽】:双头鹰是斯拉夫人共同的图腾,鹰胸前的金狮子是黑山古王朝的象征。
【面积】 1.38万平方公里。
㈥ 辽宁黑山县地理位置详细介绍
州市辖县来,位于省中部源,人口64.5万,面积2436平方公里,辖16镇13乡,县府驻黑山镇。
经济发展: 工业的主导产业有机械、造纸、采矿,农业主产高粱、玉米、稻谷、小麦、花生。
交通运输: 沈山铁路、大郑铁路、高新铁路、102国道、鞍羊公路、奈广公路过境。
自然环境: 年均温9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68毫米,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沙河、羊肠河、绕阳河 流经境内。矿藏中氟石、耐火土、玛瑙等储量丰富。
名胜古迹: 有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纪念地。
㈦ 大黑山风景区的地理环境
大黑山是仁和的自然来、人文、社会旅游自资源丰富的地区,大黑山属横断山脉,山上长满茂盛而苍劲的森林。与攀枝花市区隔江相望的大黑山丛林密布,植物多样,是天然的“氧吧”。拥簇的箭竹林和高山杜鹃花,给森林公园平添了几分魅力。山中龙洞一带有五十万株桃树,春来满山遍野的桃树灿若彩霞,恍若步入“桃源仙境”。夏季,这里凉爽宜人,冬季,这里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是旅游避暑驱寒,释放身心的好地方。
㈧ 塞尔维亚地理环境
塞尔维亚
地理位置:(英语:The Republic of Serbia; 塞尔维亚语:Срби??а或Srbija)为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面积8.8万平方公里。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
自20世纪初起,塞尔维亚便成为了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但是在199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只有塞尔维亚和黑山没有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联邦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
另外,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就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地,其未来状况仍待确定。各方已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宣布独立。
【国名】塞尔维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erbia)
塞尔维亚地图【国歌】“嗨,斯拉夫人”
【国石】珊瑚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一小时;比北京时间晚七小时。
国家政要:
总统博里斯·塔迪奇(Boris Tadic),2004年6月当选;议长普雷德拉格·马尔科维奇 (Predrag Markovic);总理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 (Vojislav Kostunica)。
经济:
因受战乱、制裁影响,塞经济长期低迷不振。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各项经济改革的推进,塞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5%。,人均3273美元。失业率为26.42%。货币名称:第纳尔(DINAR)。汇率(2006年5月):1美元≈67.8第纳尔。 2007塞尔维亚共和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上一年有7.8%的增长。2008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较上一年第一季度增长了8.1%。但塞尔维亚目前的失业率达到了18.8%。
首都:
美丽的塞尔维亚乡村
贝尔格莱德(Belgrade)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平原即伏伊伏丁那平原,南接老山山脉的延伸舒马迪亚丘陵,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美丽的萨瓦河从市区穿过,将贝尔格莱德一分为二,一边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区,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地势南高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至-25℃,夏季最高气温40℃,年降水量688毫米且年际变化大。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人(2002年),居民以塞尔维亚人居多,余为克罗地亚人和黑山人。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有塞尔维亚有伏伊伏丁那一个社会主义自治省,而塞尔维亚其余地区通称“塞尔维亚中部”,但是该地区没有相应的行政建制。
塞尔维亚分为24州和一个直辖市,伏伊伏丁那7州,塞尔维亚中部17州,首都贝尔格莱德为唯一的直辖市。州下再分区,全国有78区,伏伊伏丁那有54区。
人口:
塞尔维亚族为塞尔维亚的主要民族,其他少数民族包括阿尔巴尼亚族、匈牙利族、穆斯林族(不认同其他民族的穆斯林)、波斯尼亚族、罗姆族、克罗地亚族、斯洛伐克族、保加利亚族、罗马尼亚族等。其中,阿尔巴尼亚族主要居住在科索沃自治省,而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则是多民族聚集区。
与中国关系:
1955年1月2日,南斯拉夫与中国建交。2006年6月14日,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孔泉约见塞尔维亚共和国驻华大使乌多维契基,通知塞方自即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特命全权大使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大使馆。
㈨ 黑山县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黑山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市东北端。东部依绕阳河与辽中区、新回民市为邻,南部与台安县搭界,西部答与北宁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阜新蒙古自治县为邻。地处东经121°49′至122°36′,北纬41°29′至42°08′之间。全县面积243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黑山县地处绕阳河下游地区,西部、北部为50-100米的低矮丘陵,是医巫闾山的一部分,中部为开阔的平原,南部为洼地。平原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水文状况: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绕阳河及其支流东沙河、羊肠河等。河床坡量小,含沙量大。
气候特点: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一月均气温-10.7℃,最低气温-27.6℃;七月平均气温24.2℃,最高气温35℃。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无霜期165天左右。
㈩ 锦州的地理环境
锦州市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区内各时期岩层及地质构造均很发育,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部,区域构造位于山海关台拱、辽西台陷带南部及辽北断陷这三个构造的相接部位;由其控制的沉降带和中生代断陷盆地产有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石油、天然气,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控制着内生矿产分布,西部以中生代的火成岩为主,赋存有金、银、铜、铅、锌、铁、锰、磷、煤及其它一些非金属矿产,在沿海一带赋存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与地下水,东部山区以建平群和火成岩为主,赋存着煤、膨润土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平原区主要为第四系,赋存有地下水。锦州地区中生代地层发育,不仅赋存着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及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产资源,在我国乃至世界地层研究中有重要位置,而且有鸟类、鱼类、爬行类、叶肢介、昆虫、植物、孢粉和轮藻等各门类的化石,组成了极其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并已称著于世。全区现已发现矿种48种,可开发利用的34种,已被开发利用的22种,其中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萤石、膨润土、花岗岩等。
1、能源矿产
区内已知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和泥炭。煤主要分布在凌海市班吉塔镇、义县九道岭镇、前杨乡和黑山八道壕镇地区,截止2004年底全区尚有煤炭储量1.2亿吨。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凌海市与盘锦市交接地区及辽东湾锦州海域,锦州采油矿区面积57.27平方千米,提供地质储量1.8亿吨。油页岩分布于义县头台满族乡上侏罗统金刚山组中,估计储量50万吨(由于销路不清,未开发利用)。泥炭分布于凌海市大湖乡,估计储量约30万吨,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低未被利用。
2、金属矿产
全市已发现矿产地45处,其中贵金属23处,矿种为金、银;黑色金属7处,矿种为铁、锰;有色金属13处,矿种为铜、铅、锌、钼、汞和镍;稀有元素1处,矿种为锗;稀有金属1处,矿种为独居石。除金银铁外,其余矿种均未开发利用。截止2004年底金储量34.2万吨,铁储量为42万吨。
3、冶金、化工辅助原料及特种非金属
硅石共有矿点8处,位于义县大榆树堡镇,凌海市三台子镇、高峰和双羊镇,太和区女儿河、营盘乡和天桥区。白云岩主要分布在义县头台、留龙沟满族乡和聚粮屯满族乡,北镇市高山子、汪家坟;保有储量7585万吨。耐火粘土分布于凌海班吉塔镇一带,保有储量53万吨。萤石、重晶石分布于义县头道河满族乡、刘龙台和地藏寺,仅地藏寺三宝屯为大型矿床,保有储量61万吨。水晶仅在义县瓦子峪,有压电和熔炼2种,保有储量71吨。其它如钾长石见于凌海高峰乡、义县头台乡、天桥孙家湾和后三角山;磷矿见于天桥、凌海娘娘宫和高峰乡、义县头台乡、北宁广宁和汪家坟乡;红柱石见于黑山蛇山子;上述矿产均未开发利用。
4、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
膨润土是我市主要矿产,其中黑山十里钠质膨润土矿为大型矿床,余者为义县后营沟、凌海羊草甸子、义县小石厂等,截止2004年底保有储量3218万吨。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凌海班吉塔镇。小凌河后石灰窑子规模最大,储量1.09亿吨;沸石有7处矿点,在义县上石厂、下石厂、后营沟、土岭沟、从查沟和市区观音洞,保有储量404万吨。高岭土仅义县二台一处,储量为40万吨。花岗岩是我市主要矿产,分布于闾山周边地区,储量达1.4亿立方米。其它尚有长石、珍珠岩、黑耀岩、玄武岩、滑石、硅藻土、玛瑙、白垩土、石墨、石棉等。
5、矿泉水和地热
矿泉水现已发现4处,既太和区钟屯和电厂附近、北宁沙河子和凌海大碾子地区;地热共发现2处,汤池子地热位于凌海市沈家台乡汤池子村;汤河子地热位于太和区女儿河乡北汤河子村。锦州市主要泉水有:白砬子泉、稍户营子泉、牛角山泉、老黑山泉、兴龙泉、双兴泉、汤池子温泉、汤河子温泉。 辽宁锦州藏东风电场位于锦州北侧的余积镇藏东村。其地理坐标为121°15′E,41°15′N,场址位于辽宁风能资源丰富区内。藏东场址为一台地形,台地四周为平原。台地又可分为南北两块,每块呈东西走向,长约3km、南北约2km。由于该场址周围大多为平原,加之处于季风气候区内,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南北向气流在这里受地形强迫作用抬升加速,风速比周围地区明显偏大。该场地的地形特点及道路、电网等社会自然条件有利于建设风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