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1-21 17:33:02

⑴ 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它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根本原因:资源的地区消费和分布不均,简单说就是需要资源的地方没有能源分内布,资源容多的地方能源需求量不大。
影响:资源迁出区: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环境问题。
资源迁入区:缓解资源不足的现状,促进经济发展

⑵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西气东输
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有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有2万多亿立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具有形成世界级大气区的开发潜力。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项目第一期投资预测为1200亿元,上游气田开发、主干管道铺设和城市管网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西电东送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西部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西电东送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从2001年到2010年,西电东送项目的总投资在5265亿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在中国版图上可谓“遍地开花”,同时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在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如此大规模的电源、电网建设也从未有过。顾名思义,西电东送重点在“送”,要送就要有通道。西电东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格局。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等省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我国的能源资源不仅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石油、煤炭和水能等多在中西部,东部地区原有一些煤矿和油田,经过多年开采,后备资源大多显得不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能源紧缺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东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现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了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除了“西气东输”工程外,“西电东送”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要比直接输送能源安全、可靠、清洁、便宜得多。因此,“十五”计划将“西电东送”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十五”期间,“西电东送”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5年后将向京津唐地区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5年后将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西电东送”还将带动中国设备制造业、电力施工业、建材业等的发展。

晋煤外运
山西的煤炭铁路外运已基本形成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北通道有京包、大秦、京原、神黄铁路,承担着晋北、陕北、蒙西的煤炭外运任务;中通道有石太和邯长铁路,承担着山西中南部及陕西的煤炭外运任务;南通道的太焦和侯月线,承担着山西中南部煤炭外运和侯西线引入的陕西部分货物运输任务。晋中南地区煤炭产量一直约占山西煤炭产量的2/3,煤炭外运量占全省的60%。
山西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项目以货运为主,并以运煤为主要任务,其起点吕梁所在的河东煤田,就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山西中南部出海铁路通道建成后,将跨越山西河东、汾霍、沁水、晋东南煤田、河南鹤壁矿区、山东兖州矿区等中国重要的煤焦生产基地,可极大缓解煤炭能源铁路运输的压力,保障国家能源需求。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³,增供农业30亿m³。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
对受水区而言,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中线工程的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等。中线工程引起汉江环境的变化,将对武汉、湖北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其生态影响已超乎“专家”理解范围。

⑶ 高二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根本目的?那是科学发展吧。。。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利用

⑷ 地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地理老师请进)

西气东输
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有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有2万多亿立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具有形成世界级大气区的开发潜力。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项目第一期投资预测为1200亿元,上游气田开发、主干管道铺设和城市管网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西电东送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西部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西电东送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从2001年到2010年,西电东送项目的总投资在5265亿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在中国版图上可谓“遍地开花”,同时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在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如此大规模的电源、电网建设也从未有过。顾名思义,西电东送重点在“送”,要送就要有通道。西电东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格局。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等省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我国的能源资源不仅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石油、煤炭和水能等多在中西部,东部地区原有一些煤矿和油田,经过多年开采,后备资源大多显得不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能源紧缺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东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现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了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除了“西气东输”工程外,“西电东送”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要比直接输送能源安全、可靠、清洁、便宜得多。因此,“十五”计划将“西电东送”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十五”期间,“西电东送”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5年后将向京津唐地区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5年后将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西电东送”还将带动中国设备制造业、电力施工业、建材业等的发展。

晋煤外运
山西的煤炭铁路外运已基本形成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北通道有京包、大秦、京原、神黄铁路,承担着晋北、陕北、蒙西的煤炭外运任务;中通道有石太和邯长铁路,承担着山西中南部及陕西的煤炭外运任务;南通道的太焦和侯月线,承担着山西中南部煤炭外运和侯西线引入的陕西部分货物运输任务。晋中南地区煤炭产量一直约占山西煤炭产量的2/3,煤炭外运量占全省的60%。
山西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项目以货运为主,并以运煤为主要任务,其起点吕梁所在的河东煤田,就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山西中南部出海铁路通道建成后,将跨越山西河东、汾霍、沁水、晋东南煤田、河南鹤壁矿区、山东兖州矿区等中国重要的煤焦生产基地,可极大缓解煤炭能源铁路运输的压力,保障国家能源需求。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³,增供农业30亿m³。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
对受水区而言,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中线工程的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等。中线工程引起汉江环境的变化,将对武汉、湖北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其生态影响已超乎“专家”理解范围。

⑸ 一个高中地理问题,为什么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地的生态影响,有减少薪柴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西北和沿线,因为天然气的开发和官道的建设可以使用天然气,代替薪柴

⑹ 10.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资源跨区域调

B.对煤炭调出区而言,会产生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等问题

地理必修三总结

接着: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点 详解
区域的含义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 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的方法:(附表在后)

区域比较的方法
大项 小项 内容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 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 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 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 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
2、 资源优势及其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 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 1、 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
2、 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其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南部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因为东北部地区的环境、资源问题。该产业转移有利于东北部地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台湾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寻找新的市场。
(4)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其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山区和两翼地区的比较区位优势)。
3.国际三次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使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还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已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甚至“泛珠三角”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意见》重点提出了扶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给予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三是确保园区电力供应。四是加强园区企业用工培训。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养、培训等方式,由省属和珠三角地区有关技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为山区及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7.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宣传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或图示信息,弄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评价其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看(大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微观看(小区域,通常为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3、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体认识:
区域农业发展通常以中国地区为例,可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其它地区。中国农业发展总体和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因此首先要明确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对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传统农业的特点就是其面临的问题,现代农业的特点大致即其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 农业投入 农业技术 经营方式 农产品商品率 农民收入 增收措施 农业生态
传统农业 中国农业大多为传统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产品多样而缺乏优势。 低。
劳动密集 手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 粗放 低 低 扩大生产规模(垦荒、扩大载畜量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灾害)
现代农业 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集中生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高。
资金技术密集 生物技术、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 高 高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良品种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能源消耗大(农业污染较重)
问题总结:
对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的评价通常要从上表所列诸方面着手,结合区域实际,选择最符合当地情况的项目展开分析或论述。生态恶化区的农业发展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有关理论分析阐述。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现状、特点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不同。答题时应结合区域实际,从以下项目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条目作答。
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恢复生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变种植业为主为多业并举,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⑴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⑵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⑶城镇人口/总人口>60%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⑴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⑵发达国家: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为例)
1、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⑵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⑶乡镇工业发展分散产生如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高等问题
⑷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城市化建设思路:
⑴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⑵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⑶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3、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⑵“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大城市圈
⑶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⑷保障进城农民利益,使农村城市化有稳固的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2、 组成:
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其中3颗备用)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受机。
3、 特点:提供精密的经、纬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的特点。
4、 应用:确定考察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二、 遥感技术(RS)
1、 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
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纪录与分析的技术。
2、 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影像)。
3、 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快、周期短、适应性强。
4、 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
1、 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 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地图、
三维视图、多媒体)。
3、 应用:解决与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
势;揭示地理事物分布与组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四、 数字地球
1、 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
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
的综合应用。
2、 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3、 依据与特征:虚拟现实技术
4、 信息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5、 应用:使人类拥有一个数字化空间实验室,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参
考,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

⑻ 你好 ,我急需高中地理教材说课稿 过几天面试 急需 能给我吗谢谢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最后一章的第一节,和后一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起说明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必修三是高中地理必修的总结。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必修三为区域地理,每个区域都是自然和人文的综合体。对一个区域的认识和开发,必修要有相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理论知识。而本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又是必修三的总结。要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必须要对相应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建设和发展的知识。学生以前所学的自然、人文知识及区域知识,在这一节中能得到综合的应用,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必修三的主要结构本人认为如下:

在必修三中有一条主线,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区域发展,是我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全球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又由于全球各地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导致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区域而独立发展。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因此,教材在前面各章节介绍了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在最后一章中为我们介绍了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旨在说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课标理解
“新课标”: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使得我国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不论是地表资源还是地下资源,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比如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能源矿物南少北多,西多东少;水能资源集中在西部和西南的部分省区;金属矿产资源基本上分布在西部高原到东部丘陵的过渡地带。这种资源的整体性分布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却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合理开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等。
这一“课标”的制定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我国今后区域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我认为应该通过两步来实现这一课标:首先通过对西气东输这一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其次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从“个”推知“类”,掌握普遍的规律性原理,能宏观分析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分析资源跨区域调整的必然性
②理解西气东输的三方面原因
③了解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④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我国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创设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3)德育目标
①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从而了解我国一些调配资源的规划、建设的情况,激发学生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热情。
②学会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③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与发展观。
4.教学重点、难点
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②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
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介绍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理论性较强。涉及区域的相关内容,学习时要联系区域的相关知识及西气东输工程。此工程东西几乎跨越了我国的整个大陆,涉及的省区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从西到东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准备在学习本节前,先让学生复习初中的我国新疆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新疆的资源优势及经济状况,以及我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及资源状况。
本节内容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我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先自主的探究问题,通过观察图像、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知识的内涵。因此,我准备在上课前,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预先准备一份讲义,让学生根据讲义自主的利用网络资源,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分析。为了方便学生资料的查询,我提供了几个网站,如中国环保网、中国科普网、中国新华网、西部大开发、中国能源网等。
必修三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了大量的案例,我们应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案例理解普遍的规律性原理。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个人体验——小组讨论——指导分析。个人体验就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自主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就是把学生分成几组,组织学生充分讨论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引导他们学会合作交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指导分析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通过对比分析、延伸分析等方法,对整个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得到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的方法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达到课标所要求。

三、说教学过程
主要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一、导入的设计
[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现在家里做饭用的燃气是什么吗?(天然气)
这些天然气来自哪里?(新疆)
把天然气从新疆输送到我们长江三角洲的工程叫什么?(西气东输)
[追问]西气东输是我国四大工程之一,其他三个工程是什么?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
[提问]四大工程中有三个工程涉及的都是资源的怎样利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讲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又会给区域带来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例来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一步步导出本节课的主题,不仅能让学生感到非常自然,也能让学生感到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是如此紧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西气东输原因”学习的设计
[读图]课本P88,图5.1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提问]①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在哪?
②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③沿途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区和省级行政中心?
④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
⑤沿途的景观变化如何?这种变化属于哪种地带性分异规律?
⑥沿途有哪些生态问题?
(①主管道: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上海,全长4200千米。
②管道运输的优点:运具和运线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好,昼夜不停。
③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属于西部经济带:新疆、甘肃、宁夏、陕西
属于中部经济带:山西、河南、安徽
属于动部经济带:江苏、上海
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郑州、南京、上海
④经过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⑤自西向东水分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出现有规律的经度地带性变化,从森林景观——草原景观——荒漠景观的变化。
⑥途中的生态问题:西段大致和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接近,存在荒漠化问题;黄土高原区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复习了有关区域地理的知识,让学生对西气东输工程有一概况,为后面的教学作好知识铺垫。让学生知道,西气东输工程连接了我国东中西三个大经济带,这必将给我国三大经济带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讨论]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西气东输?
(每组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教师根据每组的观点,作出适当的评价,以肯定为主。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对西气东输的原因作适当的讲解。)
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展示]

[展示]图5.2“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原因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展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讲述]通过比较很明显,我国以煤炭为主(69%),天然气站占有量很小(2.7%)。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展示]

[讲述]而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
[展示]天然气的常识
[讲述]那我国为什么一开始不开发天然气,而大量使用了煤炭呢?
[展示]比较煤炭和天然气的优缺点
[讨论]P90“思考”题
[讲述]我国一开始没有大规模使用天然气主要原因是天然气开采、贮运的技术难度大,而且成本高;而煤炭开采成本低,贮存、运输方便。而现在由于我国科技的发展及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天然气的使用量得到大规模的提升。
原因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展示]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展示]

[讨论]为什么我国西部的天然气长期得不到开发?
(1、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葛儿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2、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非常严重。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薄弱、落后
4、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设计意图:由于这部分知识已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现在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交流,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不需做太多的讲解,只要做进一步的梳理,加深学生的理解。
[提问]在西气东输工程段的建设中有没有什么难关?
(“三山一塬,五越一网”造成的施工难度:三山即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即黄土塬;五越即三次越过黄河,一次越过淮河,一次越过长江;一网即江南水网。)
[展示]录像
设计意图:通过西气东输的难度了解,间接的表现我国的科技的发展,增加学生的爱国情,同时也说明西气东输的建成也有技术这一原因。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的设计
[讨论] 西气东输的实施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
(各组充分发表自组的观点,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对西部的影响:A、利于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增长。
B、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我国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
[展示]P91 图5.4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东部的影响:A、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B、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C、促进能源及相关工业发展,利于轻重工业结构调整
D、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备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讲述]同时,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展示]P92 图5.5 “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
[讲述]由于西部地区的技术落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而东部地区技术先进,但资源短缺,通过政府的区域协调,使西部的资源优势与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相结合,从而达到区域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展示]P52 图5.6 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
[讨论]那西气东输工程是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西气东输工程多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他的环保效应也是很大的。但数千千米的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多式多样,而管道通过的中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容易造成生态破坏。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气东输对区域的影响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的分析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和“看问题要看主流”的辨证观点,在看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有利影响外,也要看到它对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西气东输还是利大于弊。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必然性”学习的设计
[提问]通过西气东输案例的分析,同学们能否概括我国为什么进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
[展示]

五、总结的设计
[讨论]前面我们详细的分析了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如果我们以后遇到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该如何来分析?
(主要四个方面的分析:原因——为什么要调
措施——怎么调
意义——调的影响
问题——调中(或后)可能遇到(或存在)的问题)
[提问]在分析资源跨区域的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中,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
(主要对源地、目标地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影响)

⑼ 高中地理必修三和区域地理是不是不同的

恩 高中地理必修三主要为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即从不同分区中概括地理空间上的共性.
以下为提纲
地理必修3主要考点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点详解
区域的含义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
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的方法: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
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
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
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
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
2、 资源优势及其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
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
1、 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
2、 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其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南部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因为东北部地区的环境、资源问题.该产业转移有利于东北部地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台湾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寻找新的市场.
(4)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其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山区和两翼地区的比较区位优势).
3.国际三次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使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还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已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甚至“泛珠三角”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意见》重点提出了扶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给予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三是确保园区电力供应.四是加强园区企业用工培训.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养、培训等方式,由省属和珠三角地区有关技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为山区及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或图示信息,弄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评价其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看(大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微观看(小区域,通常为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⑴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