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南京地理环境

南京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1-21 12:47:57

❶ 南京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总面积6587.02km²,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km²。

南京进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进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进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进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略短。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已摘去“火炉”的称呼。

南京水域面积达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长江穿城,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❷ 南京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中国版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权[5],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来自网络

❸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地理环境

南京中山植物园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41℃(1988年),极端最低专温度23.4℃(1969年),气候温和属。年平均降雨量1000.4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9.2%。无霜期 237d。

❹ 地理环境为南京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南京简称宁,地处长江下游的丘陵地区,北纬32°03′,东经118°47′;东临富饶的长江回三角洲,西靠皖(安徽答省)南丘陵,南连太湖水网,北接江淮平原;“黄金水道”长江穿越境域,距入海口380公里,江宽水深, 万吨海轮可终年畅通,是一个天然的河、海良港。;距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约300公里,是我国东西大动脉长江与南北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被誉为“东南门户,南北咽喉”。

❺ “六朝古都”南京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怎么样

气候:南京属亚来热带季源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地理环境: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城中,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在中国位居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❻ 南京鱼嘴湿地公园的地理环境

南京鱼嘴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新城滨江风光带最南端,处于长江、夹内江和秦淮新河容三水交汇处,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这里有二十多万平方米是完全原生态的湿地,有大量湿地树木。
公园里面,湿地栈道、自行车道、绿道、车行道等道路功能各异。沿着蜿蜒曲折的沿江栈道漫步,再炙热的阳光也被江风和树荫化解。江风拂来,既有潮起潮落的低吟,也有船舶号鸣的浑厚。
长江三桥近在咫尺、装卸货物的码头改造成了观江平台、指引来往船只注意江心洲的灯塔修葺一新,而滨江湿地滩涂是鱼嘴湿地公园的精髓,一边是芦苇依依起伏,过往的白鹭时而游弋盘旋,时而驻足栖息;另一边江水滔滔,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江豚嬉戏。

❼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地理环境

南京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南京河西新城区,毗邻奥体中心,占地 12.5 万平方米,建有宽带接入千兆校园网,1200台计算机和 50 多个多媒体教室;有国际标准化 400 米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灯光草坪足球场、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校园建筑欧陆风格,环境优美、典雅,被誉为南京新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专业建设
学校以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设有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装饰、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七大类二十多专业,在15个高职专业中拥有10个国家级、省级示范、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工程造价、应用电子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安装技术、电子商务、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❽ 南京的地理环境

区位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 总面积6597km²(不含水域),截至2012年建成区面积752.83km²。 地貌 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点缀其中,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湖泊,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气候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季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有为南京摘去“火炉”帽子的说法。 资源 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种类最繁多的地区。又以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繁多,其动物种类,足以代表长江下游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繁衍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河鹿、江豚、鸳鸯、长耳鹗、短耳鹗等。
南京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54种矿藏。铁、铜、铝、锌、金、银、锶等15种矿储量江苏第一,4种进入中国前6位。其中,铁硫储量占全省40%左右,锶矿品位高、储量大,为东南亚之首。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温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热资源,著名的有汤山温泉、汤泉温泉、珍珠泉温泉等。

❾ 南京的自然环境有设么特点

1.自然环境概况
1.1 地理位置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距入海口347公里,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长江越境而过。距上海300公里,距北京1200公里,向西离重庆1400公里。境内山岗、平原、河流交错。全市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617.17万人。
1.2 自然环境概况
1.2.1 地质地貌
南京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南京市辖区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723平方公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骨架,以环状山、条带山、箕状盆地为主要特色,组成了一个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洲地交错分布的地貌综合体。其中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4.3%;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土地总面积的39.2%。地貌类型多样,决定了全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多宜性。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2%。全市湖泊棋布,河流网织,水域面积达11%以上。
1.2.2 气候特征
1) 气象特征
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南京进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清明未到,已经柳绿桃红;进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芒种时节,麦熟禾壮;进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进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立冬已过,草木尚未枯黄。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略短。
2) 气温及变化
年平均气温15~16℃;最高气温43℃(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16.9℃(1955年1月6日),最热月平均温度 28.1℃,最冷月平均温度 -2.1℃。气候的变率较大,冬季干旱寒冷,夏季炎热多雨。
2007年平均气温17.4℃,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4.5℃。
3) 风速风向(风玫瑰图)
南京市属季风气候,冬、夏间的风向转换十分明显。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东风和东南风为主,春季以东南和东风为主,秋季以东北风为主。风向玫瑰图如下(静风占16.7%)。南京市平均风速不大,大风的日数亦不多。最大风速19.8m/s。2007年平均风速为2.41m/s,年主导风为东风,频率21.7%。

4) 日照
南京市的日照数量介于1766~2200小时之间,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太阳总辐射量11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在季节分配上,以夏季(6~8月)为最多,约占年日照时数的30%左右。南京市区占31.4%、高淳占32.5%。冬季(12~2月)日照时数最少,约占年日照时数的20%左右。2007年日照1680.3小时。
5) 降水
南京市年平均降雨量1081.4毫米,相对湿度76%。南京以六、七月黄梅季节雨量最多,全年约有55%的降水集中在5~8月。在季节分配上,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的降水大于秋季。2007年降雨量为1070.9。
6) 蒸发
南京市的蒸发量在1500mm左右,以夏季为最多,冬季为最少,春、秋介于期间。南京市的蒸发力在975~1025mm之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
7) 灾害性天气
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寒潮、连阴雨、冰雹、炎热高温和旱涝。丘陵岗地的干旱缺水和平原圩区的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另外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且热岛面积有扩大趋势。
1.2.3 土壤
南京地区的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在北、中部广大地区为黄棕壤(地带性土壤),南部与安徽省接壤处有小面积的红壤。土壤分布随地形地起伏呈现一定规律。黄土岗地上分布着经旱耕有所熟化而形成的黄棕壤,平原、低洼杆区则为大面积的水稻土,在城镇附近有部分菜园土,沿江冲积平原分布着灰潮土。
南京市的南北跨度小,气候变化不大,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只是一个黄棕壤带。同时,虽属丘陵地貌,而地面起伏也不大,气温、湿度和植被的垂直变化不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不明显。在不同地区之间,因母质、水文和农业利用的不同,呈现出有规律的土壤地域性分布。全市土壤分为7个土类、13个亚土类,按成土母质、地貌和水文条件等地区性因素的不同,分为30个土属,其下又以土体构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的不同分为67个土种。
1.3 自然资源概况
1.3.1 港口资源
南京是滨江城市,地处中国沿海、沿江“T”型生产力布局轴线的交叉点,具有 “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南京岸线资源丰富,拥有长江干流岸线195.2公里(不含江中洲岛岸线),约占全省的22.6%,居全省第一位。其中,一级岸线53.3公里,二级岸线44.4公里,三级岸线97.5公里,占全市岸线比重分别为27.4%、22.7%和49.9%,岸线利用条件总体较好。
南京港辖区范围,长江北岸上自驷马河(乌江口),下至仪征泗源沟,全长110公里;长江南岸上自慈湖口,下至大道河,全长98公里。除长江外,南京内河航道通航里程664公里。
1.3.2 矿产资源
南京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54种矿藏,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铁、铜、铝、锌、金、银、锶等15种矿储量江苏省第一。4种进入全国前6位。锶矿品位高、储量大,为东南亚之首。在六合区境内发现了蓝宝石矿。
1.3.3 生物资源
南京地处北亚热带,现代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境内现有管束植物175科,630属,共1400余种。常见麻栎、栓皮栎、枫香、化香树、糯米椴等落叶阔叶林以及青冈、苦槠、冬青等常绿阔叶树种近50种;菰、何首乌等野生药用植物790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繁衍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河鹿、江豚、鸳鸯、长耳鹗、短耳鹗等。
1.3.4 林业资源
建国初期,南京市保留森林面积仅1万公顷。经过五、六十年代的群众性造林,森林植被逐步得到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99平方米。2007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0.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3%。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48.39平方公里。
全市境内现有管束植物175科,630属,共1400余种,有苦槠、紫楠、红果榆等大量珍稀树种和珍贵地方特有树种,有以梅花、雪松为代表的多种花卉、观赏树木和丰富的竹类资源。此外,我市野生山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野生药用植物790种,有白茅、益母草等;野生纤维植物90余种,有柳属、化香等;野生淀粉植物40余种,有栓皮栎、短柄桅等;野生油脂植物90种左右,有山胡椒、播娘蒿等;野生芳香油植物40余种,有石竹、薄荷等;鞣料植物50多种,有茅栗、龙牙草等;野生保健饮料食品植物20种以上,有野山楂、金樱子等。森林旅游业迅速突起,全市已有老山、牛首山、雨花台区南郊、溧水无想寺、高淳游子山五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1.3.5 湿地资源
南京的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整个秦淮河长达100多公里,流域面积高达2600多平方公里,几乎占了南京湿地的半壁江山。此外,玄武湖、金川河、燕子矶、乌龙潭等湿地遍布整个南京城,但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作为南京市内最大的湿地区域,玄武湖水面面积缩小到历史的最低点。从1986年开始至今,18年的时间里玄武湖的湖面被蚕食近4万平方米。虽然南京湿地资源丰富,但污染、破坏严重,河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防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
2 社会经济概况
2.1 人口
2007年总人口达617.17万人,随着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城镇人口由04年418.4万人增加到05年的471.4万人。同时,2000年以来南京市流动人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最大年涨幅达57.9%,2004年南京市流动人口达134.34万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市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很快,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12351人。
自九十年代以后,南京市的人口增长已不主要取决与自然增长,基于南京城市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吸引力,预计南京市人口规模在今后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750万—800万,2020年前后跨入千万人口城市行列。“十一五”末南京市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1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4%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数逐年上升,表明就业压力会不断加大,并且老年保障体制将面临严峻考验。
2.2 社会经济
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628.53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317元和8020元,较2006年增长8.5%和13.8%。GDP水耗、GDP能耗逐年走低,国土产出效益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逐年上升反映出南京市的社会经济向良性循环发展。从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看,总体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二是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三是城市空间结构加快调整;四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提升;五是社会结构加快转型。
2.3 城市建设
2007年顺利实现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目标。城市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积极推进和谐南京建设。2007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30亿元,推进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一号线南延工程,建设地铁二号线东延仙林段;开工建设滨江大道下关段、幕燕段、江北滨江大道试验段、滨江大道南延工程;河西会展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铁路南站、宁和城际铁路、城市快速内环北线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二期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开工建设江南、江北沿江高等级公路。2007年天然气供气总量约为345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煤气供气总量约为16000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约为600万吨/日,比上年提高了21万吨/日。全年完成背街小巷整治201条,完成小区出新66个,完成房屋整治1026幢。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80%“城中村”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任务。全年“拆违”214万平方米、“拆破”30万平方米。2007年建设完成中低价商品房7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51.7万平方米。新购公交车1099辆,建设虎踞北路等一批公交枢纽站,完成龙蟠路、江东路、建宁路、中央路等5条公交专用车道建设,初步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建设主城区污水收集管网、郊县污水处理厂、江北垃圾焚烧电厂等一批环保重点工程。
2.4 水、土资源的利用
2.4.1 水资源利用
1) 水资源量
南京市本地区的水资源不够丰富,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有25.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在年际和季节上分布很不均匀,丰水年可达43.8亿立方米,枯水年只有7.4亿立方米,夏、秋季降雨产生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年水资源总量的70%,冬、春季占30%。但是,从南京市过境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可达9222亿立方米,是南京市本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0倍,其中从长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9200亿立方米,从水阳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2亿立方米,从滁河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0亿立方米。水资源在年际和季节上分布也是很不均匀,以从长江过境的水资源为例,丰水年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可达13590亿立方米,枯水年只有6320亿立方米,夏、秋季占70%,冬、春季占30%。
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汇总分析》报告:本地水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水量的要求,必须依靠客水资源补给,通过利用长江水,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水旱危害频繁,遇干旱年份,丘陵山区连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沿江地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部分县在中等干旱年、特殊干旱年缺水严重,只能靠从外地提、引水。
3) 水资源利用状况
南京市境内的大江大河大湖都进行了初步治理。长江南京河段重点治理江岸崩塌。秦淮河开挖了秦淮新河分洪道,使秦淮河的行洪能力从300多立方米/秒,增加到1300立方米/秒,补水能力从0增加到100立方米/秒。滁河开挖了马汊河分洪道,使滁河分洪能力从500立方米/秒增加到2300立方米/秒,补水能力从0增加到50立方米/秒。水阳江、固城湖、石臼湖也进行了治理,固城湖的补水能力从0增加到25立方米/秒。流入大江大河大湖的120条支流,也进行了治理,彻底改变了弯、窄、浅的旧面貌。建成水库251座,其中中型水库13座,水库塘坝总库容达10.7亿立方米,其中水库库容5.8亿。
南京城市防洪尚未全面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丘陵山区水资源不足,抗旱能力不强。遇到大旱年,还有30多万亩农田受旱,5万多人饮用水困难;水资源污染严重,滁河、秦淮河的水已不能为两岸人民饮用,很多中小河沟已成为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道。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严控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倡导节约用水,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污染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4.2 土地资源利用
南京全市6582.31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中已有1550.27平方公里为现状建设用地,余下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可耕地368.3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中的耕地只有277.3万亩,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耕地仅0.644亩,低于全国1.425亩、全省0.98亩的平均水平,且其中还以中低产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地中主要是山地、河流、湖泊等,耕地后备资源短缺。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将强调节约集约的用地方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制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科学控制土地供应的规模、结构、时序,同时还将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另外,将有计划、分步骤把农村居民点集中到城镇和中心村,最大限度地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由此,南京将全面加快雄州、永阳、淳溪三个新城和汤山、汤泉、禄口、横梁等九镇基础设施建设。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❿ 南京高淳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

http://www.investgc.com/main.htm
到南京高淳的官方招商网站上面有详细的介绍
很详回细的,希答望查阅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