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㈠ 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抄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大——错,乡村逐渐变为城市,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小
(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错,乡村逐渐变为城市,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
(C)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
(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错,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㈡ 地理必修三总结
接着: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点 详解
区域的含义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 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的方法:(附表在后)
区域比较的方法
大项 小项 内容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 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 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 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 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
2、 资源优势及其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 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 1、 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
2、 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其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南部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因为东北部地区的环境、资源问题。该产业转移有利于东北部地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台湾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寻找新的市场。
(4)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其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山区和两翼地区的比较区位优势)。
3.国际三次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使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还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已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甚至“泛珠三角”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意见》重点提出了扶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给予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三是确保园区电力供应。四是加强园区企业用工培训。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养、培训等方式,由省属和珠三角地区有关技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为山区及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7.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宣传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或图示信息,弄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评价其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看(大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微观看(小区域,通常为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3、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体认识:
区域农业发展通常以中国地区为例,可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其它地区。中国农业发展总体和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因此首先要明确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对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传统农业的特点就是其面临的问题,现代农业的特点大致即其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 农业投入 农业技术 经营方式 农产品商品率 农民收入 增收措施 农业生态
传统农业 中国农业大多为传统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产品多样而缺乏优势。 低。
劳动密集 手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 粗放 低 低 扩大生产规模(垦荒、扩大载畜量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灾害)
现代农业 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集中生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高。
资金技术密集 生物技术、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 高 高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良品种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能源消耗大(农业污染较重)
问题总结:
对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的评价通常要从上表所列诸方面着手,结合区域实际,选择最符合当地情况的项目展开分析或论述。生态恶化区的农业发展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有关理论分析阐述。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现状、特点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不同。答题时应结合区域实际,从以下项目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条目作答。
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恢复生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变种植业为主为多业并举,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⑴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⑵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⑶城镇人口/总人口>60%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⑴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⑵发达国家: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为例)
1、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⑵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⑶乡镇工业发展分散产生如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高等问题
⑷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城市化建设思路:
⑴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⑵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⑶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3、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⑵“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大城市圈
⑶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⑷保障进城农民利益,使农村城市化有稳固的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2、 组成:
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其中3颗备用)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受机。
3、 特点:提供精密的经、纬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的特点。
4、 应用:确定考察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二、 遥感技术(RS)
1、 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
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纪录与分析的技术。
2、 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影像)。
3、 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快、周期短、适应性强。
4、 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
1、 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 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地图、
三维视图、多媒体)。
3、 应用:解决与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
势;揭示地理事物分布与组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四、 数字地球
1、 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
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
的综合应用。
2、 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3、 依据与特征:虚拟现实技术
4、 信息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5、 应用:使人类拥有一个数字化空间实验室,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参
考,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
㈢ 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弊
二零零八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不仅因为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大的事情,例如: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奥运、神七升天等等,还因为在这一年中国迎来了其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回想这三十年来的历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三十年来,中国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战胜了一项又一项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一项又一项的骄人成绩,不仅仅使我国很多方面的问题得到改善和减轻,还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国家的迅速发展,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本文仅简单地从经济社会的几个方面的一些巨变发表一点感言。
一. 国内生产总值
提到经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国内生产总值,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有了极大的提升,1978年,我国的GDP只有3645元,而2007年则上升至了24.95万亿元,年均增长9.8%,远远超出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3.0%。而在1953年至1978年间,我国GDP的平均增速只有6.1%。9.8%的水平还与日本、韩国起飞阶段的年均增速不相上下。我本人作为一名文科生,正是这个数据不断增长的亲历者,从初三开始到现在,每年都会关注这方面的资料,每年都亲眼看着它的快速提升,真是感触颇深,感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心,结合身边的变化,也切切实实地感到了国家实力的提升。
三十年来,我国的GDP世界为此由第十位上升到了第四位,超过了英、法、意大利等世界经济强国。2007年,我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并且差距仍在继续缩小之中,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的1.8%上升到了2007年的6%,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二. 国家财政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国家财力的迅速增加。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1979年至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1%。其中,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1985年翻了一番,1993年再翻一番;1999年跨上1万亿台阶,2003年超过2万亿元;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51322亿元。
国家财力的迅速提升,很明显地体现在了我们身边,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财政收入不停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使国家有了更大的财力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30年里,不断雄厚的财政最直接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交通、电力、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前进。就本人来说,我居住的三门峡市在短短十几年之内的变化都已经完全算得上是非常明显了,城市规模扩大了很多,就拿三门峡市的教育来说吧,教育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不仅兴建了许多中小学,90年代还兴建了本城市自己的大学。就整个国家来说,不断雄厚的财政,还直接提升了我国处理一些大事的能力,比如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如果不是国家的强大财力,是不会这么妥善地解决善后的。同样,如果不是国家财力的大力支持,北京奥运会也不会办的那么圆满、那么成功。
三. 城乡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然而经过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迅速增加。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实际提高7.2倍,居民人均储蓄从21.9元增加到1.3万元。城乡居民生活现实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个在我们身边体现的也是较为明显的,在我国,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很多家庭的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已经不存在温饱不足的问题了,城市很多家庭都拥有自己的住房,私家车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在城市里,大多数家庭能够承担基本的医疗、教育、生活费用;在农村,由于收入的增长,孩子失学的现象也基本得到遏制,加上国家对农村的部分支持政策,很多农村家庭已经在医疗等诸多条件方面得到了相当的改善,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又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使农民的日子更加好过,充分体现了党始终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天,我国不管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农村的发展都出现了相当富裕和先进的地区,就仅仅拿农村来说吧,最著名之一的就是号称“中国第一村“的华西村了,是全国农村发展的典型楷模,全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处于较高水平的。
就拿我们身边来举例,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也是相当明显的,改革开放以前,尚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现在许多人的生活条件确实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了,城市里相当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去专卖店买衣服,去高档餐厅吃饭等等,各种特色文化也相应而起。在农村的一些地区,改革开放之前,很多人只有过年才能吃一回肉和穿一件新衣服,但今天已经截然不同了,过年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节日。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相信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品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的。
四. 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处在封闭半封闭状态。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0多亿美元,利用外资基本是空白。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对外经济大开放,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104.3倍,居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跃升到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30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投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1979年至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602亿美元,近年来利用外资一直居于世界前三位。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仅为29亿美元,2007年打到了187亿美元。
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还为我国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外贸发展再提供了心的动力。现在在全国几乎每个城市,我们都可以买到进口的的商品,这些商品涵盖了相当多的方面,不管是汽车、电视、空调还是手表、手机等等,都是一应俱全。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在另一个方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那就是,有了外国商品的竞争,我国民族品牌也不得不加快发展速度,以免遭受被淘汰的命运,从而不断提升质量品质和技术含量,使我国的消费者能越来越多地用上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还为我国带来了相当多的就业岗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外贸的发展还给我们提供了享受外国文化的机会,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听外国流行歌曲、喜欢进西式餐厅、喜欢穿外国的名牌服装等等。在我国,出口、消费、投资向来被看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这三方面都直接和对外贸易有着很大的关联,由此可见,应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了。总结这30年外贸发展的历程,我国在现阶段更应该抓住更多的机遇,努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为使我国尽早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 外汇储备
随着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国外汇储备实现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统计局报告说,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短缺是当时外汇储备的基本特征。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2006年超过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5282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虽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我个人觉得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丰富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经济还面临重重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人均吸引的外来投资和人均占有的外汇储备而言,中国在世界上排名都是很靠后的。虽然我们现在被称为贸易大国,但我们还远远不是贸易强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有了充裕的外汇储备,才能够使世界各地的外来投资者放心,才能够吸引源源不断的外资继续投向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有利于确保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根据加入WTO时所做的承诺,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这既是我国金融服务业融入全球经济的一个机遇,同时也由于种种历史问题的积累,我国金融业在面临挑战时同样也潜藏着相当的风险。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充分表明我国有了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加上我国的外汇储备正在逐步多元化,其中包括我国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等等,这些都为我们防范种种不可预测的风险,重建金融系统和预防经济危机等等,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屏障。还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中国作为大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外汇储备既是一个国家财富的积累,又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的体现。从早期的边境贸易流通人民币开始,到后来的区域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直到今天人民币在港澳台和世界上不少地区实际上的“自由流通”,无不是以我国有充裕的外汇储备为前提条件的。
六. 城镇化率
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实现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转变。 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年均上升0.9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453万人,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216万人。 国家统计局报告说,大量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7年的38.1%。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是很明显的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就本人来说,小时候也是随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现在早已是城市居民,身边的许多同学朋友也是这样。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基础设施,更方便的生活条件,这是吸引人们大量涌入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例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上升、犯罪率上升等,针对这些不断产生或者不断严重的问题,我国也开始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缓解措施,例如建卫星城、保护和智力城市环境等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后的城镇化率相信还是会进一步提升的,也相信国家会处理好由此派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往往是这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不仅要提升城镇率,同时也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全局发展,切实把我国建设为现代化的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七. 教育程度和其它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前,与经济发展的落后相比,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滞后。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 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07年,全国高等、高中、初中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23%、66%和98%,小学教育净入学率达到99.5%。200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1995年增长9.6倍。 卫生、文化、体育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我国每千人口医师数和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到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137个,占建国以来总数的99%。
对于教育的发展我们的体会是比较多的,教育的迅速发展,能够较快地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1977年,我国恢复了中停已久的高考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小学和大学的数量都猛增,很多人都进入了高等学府学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但这样也给我国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学扩招过急,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几乎年年都是社会很关注,现在的大学生到处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例子不胜枚举,过急的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素质有所下降,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不再像80年代的学子们一样那么好学和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思想也不是那么积极向上,有一些颓废、荒诞的成分。针对这些现象国家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也还是有所成效的。也相信在以后的改革中,这方面会做得更好、更有进步。关于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是相当值得肯定的,在雄厚财力的支持下,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一定会做的更好更到位,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认可。
经济社会的成就远不止这些,本人也仅就最明显的一些变化做了点简要概述。总之,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历史是值得肯定的,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虽然因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终究是瑕不掩瑜。人民基本摆脱了贫困,国家基本摆脱了落后。民族的自豪感、民族的凝聚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时势不容我们逡巡不前。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聪明和力量。目前我国发展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为了实现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中的最后一步,即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㈣ 1、 怎样看待“城市化”
城市化是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城,但又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
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城市建设数量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更不能是只顾城市,不顾农村。
城市化要建立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且要市场主导,政府有效引导,二者有机结合,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求速度。
■大势观察■朱铁臻
21世纪,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新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新问题。
一、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
中国是在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脆弱的情况下推进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城市化率由11%增加到18%,增加了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8个百分点。属于慢速发展的城市化阶段,自1958年起实行严格的户口改革,限制农村人口进城。从1978年到1998年城市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1998年城市化率达到33.35%,20年间平均每年提高0.77个百分点,中国的城市化开始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从1998年到2005年,全国总人口从12.47亿增加到13.075亿,城市化率提高到43%,年均增长1.42个百分点,城市人口达到5.63亿(其中主要是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因素,实际不可能有这样的超高速增长)。
未来15年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据预测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达6.5亿左右,城市化率将达到47%,平均年增长速度为0.8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如果届时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7亿,城市人口将是8.4亿,农村人口6.3亿。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人口历来是流动的,不是固定不动的,不少城市就是移民城市。比如上海过去比较多的是宁波人、苏北人,真正的本地人没有多少;深圳就更不用说了,绝大多数是外地移民。实际上我国解放初期,人口也是自由流动的,直到1958年开始,才把户口管死了。人力资本的发展主要就是靠流动。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中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将会大大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为巨大的人口迁徙和生活方式的变更,而且必将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对于世界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都有历史意义。
㈤ 哪有地理必修二的复习题纲
必修2全书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点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6、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5、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1)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2)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3)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4)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意义:
(1)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
(1) 农业生产的位置
(2)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季风水田农业(劳动力密集型)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1) 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 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 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 单产高,商品率低
(3) 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 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1)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 交通运输便利
(3) 市场广阔
(4) 地广人稀
(5) 机械化程度高
(6) 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面向市场)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1)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 地广人稀,地价低
(3) 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1)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1) 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2、 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主导因素)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3、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4.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5.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1) 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
3)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3)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轻工业)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无传统工业区优势的地区 集中布局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地域联系的方式: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等
二、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的防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P96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必然性:
1、 庞大的人口压力
2、 资源短缺
3、 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途径
1、 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 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
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 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
㈥ 高考地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
(1)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2)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3)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4)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到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3、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城市化的意义:
(1)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知识扩展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标志,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城市化水平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发展的合理性。
2、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进程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城市化水平、速度、地域扩张的趋势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别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表现 出不同的特征。
㈦ 求西溪湿地的地形图 包括等高线 水域轮廓线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点 详解
区域的含义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 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的方法:(附表在后)
区域比较的方法
大项 小项 内容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 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 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 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 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
2、 资源优势及其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 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 1、 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
2、 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其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南部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因为东北部地区的环境、资源问题。该产业转移有利于东北部地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台湾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寻找新的市场。
(4)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其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山区和两翼地区的比较区位优势)。
3.国际三次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使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还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已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甚至“泛珠三角”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意见》重点提出了扶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给予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三是确保园区电力供应。四是加强园区企业用工培训。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养、培训等方式,由省属和珠三角地区有关技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为山区及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7.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宣传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或图示信息,弄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评价其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看(大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微观看(小区域,通常为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3、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体认识:
区域农业发展通常以中国地区为例,可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其它地区。中国农业发展总体和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因此首先要明确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对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传统农业的特点就是其面临的问题,现代农业的特点大致即其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 农业投入 农业技术 经营方式 农产品商品率 农民收入 增收措施 农业生态
传统农业 中国农业大多为传统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产品多样而缺乏优势。 低。
劳动密集 手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 粗放 低 低 扩大生产规模(垦荒、扩大载畜量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灾害)
现代农业 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集中生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高。
资金技术密集 生物技术、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 高 高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良品种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能源消耗大(农业污染较重)
问题总结:
对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的评价通常要从上表所列诸方面着手,结合区域实际,选择最符合当地情况的项目展开分析或论述。生态恶化区的农业发展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有关理论分析阐述。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现状、特点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不同。答题时应结合区域实际,从以下项目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条目作答。
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恢复生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变种植业为主为多业并举,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⑴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⑵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⑶城镇人口/总人口>60%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⑴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⑵发达国家: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为例)
1、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⑵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⑶乡镇工业发展分散产生如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高等问题
⑷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城市化建设思路:
⑴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⑵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⑶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3、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⑵“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大城市圈
⑶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⑷保障进城农民利益,使农村城市化有稳固的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2、 组成:
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其中3颗备用)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受机。
3、 特点:提供精密的经、纬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的特点。
4、 应用:确定考察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二、 遥感技术(RS)
1、 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
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纪录与分析的技术。
2、 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影像)。
3、 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快、周期短、适应性强。
4、 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
1、 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 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地图、
三维视图、多媒体)。
3、 应用:解决与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
势;揭示地理事物分布与组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四、 数字地球
1、 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
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
的综合应用。
2、 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3、 依据与特征:虚拟现实技术
4、 信息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5、 应用:使人类拥有一个数字化空间实验室,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参
考,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