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地理环境
Ⅰ 如何论述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的
法律上的环境与自然科学上的环境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所区别。法律上内的环境定义必然是以自然科学容上的环境定义为依据,尤其是环境立法必须遵循环境自然科学的原理和规律。因此,二者在质的规定性方面是一致的,也是将“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
Ⅱ 法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如何
法国本土面积为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领土面积为632834平方公里。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Ⅲ 法属圭亚那的地理环境
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赤道附近,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320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东南有600公里与巴西接壤,西与苏里南毗邻。沿海地势低平,为宽16-48公里的冲积平原,多沼泽;内陆属于圭亚那高原,多丘陵、河谷。东南有600公里与巴西接壤,西与苏里南毗邻,交界处的米塔拉卡峰海拔690米,为全境最高点 。
河流众多,主要有马罗尼河、马纳河、奥亚波克河等,水量丰沛,多急流瀑布。地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25-26℃,年降水量达3,500毫米。森林占全境面积80%以上。有铝土、金、钽、铁等矿藏。
内陆平均气温80F(27℃),湿度很大,然而,信风使得海岸一带气候非常舒适。每年两个雨季—11月到1月和4月到6月,多为骤雨,阴雨在这里是看不到的。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洲的东北海岸上,面积堪比爱尔兰或美国的印第安纳州。东部和南部毗邻巴西,北临大西洋,西面是苏里南,沿马罗尼(马罗韦纳)和利塔尼河一线为边界区域。全国约90%的人口几乎不生活在同巴西接壤边疆上的热带雨林,而是从沿海的长滩,逐渐地向低缓的塔马克-哈马克山增加。大多数的圭亚那人,沿着大西洋海岸居住,此区域包含国家大多数有限的道路网。海岸主要与红树属植物沼泽地连成沙滩。
动物包括猴子,中南美洲的鳄鱼、南美貘、美洲豹、美洲豹猫和食蚁兽。
此地气候湿热,甚至当不下雨时,空气中湿度也重。因国家处于赤道雨林带上,气温徘徊于30°C左右,且年雨量超过2500mm。雨季是从1月到6月,5月雨最多。首府卡宴和大西洋海岸一带较适合居住,大部分的内陆区域较闷热。
Ⅳ 孟德斯鸠是如何论述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的
孟德斯鸠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类历史的命运归根专结底要以个属别政治活动家(主要是立法者)的意志为转移。孟德斯鸠特别强调地理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土壤和居住地域的大小,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孟德斯鸠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不一定正确,但却具有反宗教神学的性质,它证明: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不是由上帝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自然界本身的原因决定的。
Ⅳ 论述宗教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宗教是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产物。宗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与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宗教地理关系:
1、宗教的起源地、分布和传播。探讨宗教起源地与古代文明起源地的关系以及宗教传布的地理背景。宗教的现代分布反映其过去的兴衰和传布。传布伴随交通贸易、移民以及军事征服。传布方式既有自愿的,也有带一定强迫性的。某些宗教因交通条件的改善,交往的增多而加速传布。
例如,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帝国的强盛和穆斯林商人的商业活动及移民的增加,扩展到亚洲、欧洲、非洲;基督教随着欧洲人移民传布到美洲。
2、宗教文化景观。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礼仪和习俗,从而形成特殊的环境感应和文化景观。如宗教朝觐活动、禁忌、宗教建筑等造成的特殊的区域景观。
3、宗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一些原始宗教神化和崇仰自然界,含有自然保护的信条;而有些宗教教义强调利用自然,忽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有些宗教的教义、习俗客观上起到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如佛教。中国的宗教胜地往往是植被保护较好的地区。
4、宗教对领土和疆界变动、战争、人口分布、聚落形式以及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因宗教或教派的不同,引起的冲突和分裂;天主教仪式中饮红葡萄酒的需要,为葡萄种植和酿酒业的传播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等。
(5)法与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各宗教教众分布:
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之一,由宗教信仰聚集的社会集团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成为一种区域现象。目前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60%。
其中信基督教的约有10亿人,分为天主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东正教;信伊斯兰教的约有6亿人,分为逊尼、什叶两教派;信佛教的约为2.6亿人,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这三大宗教在世界上都有较广泛的分布区,属于超民族的世界性宗教。在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教,教徒约5亿人。此外还有日本的神道教。这些宗教集中分布于一定的民族和地域范围内。
信犹太教的人数虽不多,但随犹太人的流散,广布于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以色列等地,圣城位于巴勒斯坦地区的耶路撒冷【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圣城有争议】。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大洋洲以及北极附近的居民中,还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当地传统宗教(原始宗教)。
宗教作为地域现象,很早即为地理学家所重视。宗教地理学以探讨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为研究开端。如孟德斯鸠(Montesquieu)认为地理条件决定一个民族的神权思想,他在《论法的精神》中第一次将东方各国的宗教起源归因于气候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导致的“惰性”精神。
19世纪末,美国地理学者辛普尔(E.C.Semple)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精神气质影响直接反映在人们宗教活动的差异之中。20世纪50年代后,在西方一些国家,侧重宗教地理学的文化精神因素分析,并将传统的宗教地理学、无神论地理学和通俗地理学纳入意识形态地理学作专题研究。
索弗的著作《宗教地理学》(1967)和论文“地理学与宗教”(1981),为宗教地理学研究内容的确立打下了一定基础。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1980年在纽约设立了由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布塔纳(M.Bttner)任组长的国际宗教地理组,着重于宗教传播的地理背景、宗教信仰的转变和宗教活动的坏境效应等课题的研究。
Ⅵ 简述法律上的环境与自然科学上的环境的关系
法律上的环境与自然科学上的环境的关系如下:
(1)环境科学上环境的定义具有无限性。 即不受人类支配能力的限制,而法律上的环境定义受法律的目的和调整适用范围的限制。
首先,环境科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和宇宙空间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无限性。
而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则局限于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所能够影响和支配的范围内, 对那些人力所不及的自然科学环境因素(如太阳、 自然力作用等,尽管它与人类生存有关,但人类不能对它产生影响),不能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 因为法律是通过调整规范人的行为来达到保护某些客体的。
其次,作为国内法的环境定义,受一国法律的空间适用范围的限制。
(2)自然科学上的环境定义具有抽象性且比较一致,而法律上环境的定义大都是具体的,且各国在立法上的表述并不一致。
这种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各国的环境立法取决于各国不同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其次,由于法律上环境定义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具体列举的方法,才能准确地划定法律调整和保护的范围。
(3)法律上的环境的结构具有相关性。把人类环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于,从整体上保护由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的一个人类生命维持系统——生态系统,从而保护的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因此,人类是以自然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环境功能中的作用,而决定对其取舍的,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地、绝对地加以保护。
例如,当某些生物濒临灭绝时,就严加保护,当其数量过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时,则可能人为地减少其数量;当某些自然物脱离自然界失去环境要素的功能时,就不再属于环境法保护的客体了(如马戏团里的驯兽、人工饲养的各种动物、人工庄稼果树等)
(6)法与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法学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人们改造自然的科学。
它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及技术两大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法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法所调整的范围和方法。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交通法、太空法、核法、环保法等一些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从而促进了法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次,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由于引进科学技术的物质成果和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因而改善了法律调整机制并提高了法律的调整效果。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随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的死亡学说提出了异议。
另一方面,法调整自然科学技术的活动,并对其起促进或限制的作用:首先,法律可以用来组织科学技术活动,如设置科学技术的领导机构、编制科研计划等;其次,法是鼓励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从而充分调动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再次,法律可以把有关生产操作、环境保护等技术性规范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使之成为法律规范,为人们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提供了法律保障。
最后,法可以确认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和法把科学技术的成果用于不同的目的,为不同的阶级服务。如原子能既可用来开发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又可用来制造进行侵略战争的杀人武器,威胁人类和平。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一般都把为人类造福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宗旨。当然,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也很明显,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而自然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它主要研究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规律来改造自然等。
Ⅶ 法国地理和环境5000字
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国名源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自从法兰克王国分裂后,西部法兰克王国沿用其名称并演变为法兰西。“法兰西”(France)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中。现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汉字文化圈中,中国称其为法兰西,简称法国。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呈对称的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
法国本土面积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领土面积为632834平方公里。[3] 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
法国本土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4] 1月平均气温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法国主要矿藏为铁矿,次为铝矾土和钾盐矿。铁矿蕴藏量约1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煤炭储量几近枯竭,所有铁矿、煤矿均已关闭,所需矿石完全依赖进口。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能源主要依靠核能,约78%的电力靠核能提供。此外,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56.5万公顷,覆盖率28.6%。[
法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其下又分为96省,4个海外省(即1个海外大区辖有1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和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行政区。全国共有366679个市镇。[2] 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
在法国本土,国家铁路网通往除科西嘉岛以外的各个地方,铁路总长31939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4176公里,高速铁路2000公里,双线或多线铁路12132公里。高速火车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2014年仍保持每小时574.8公里的火车速度世界纪录。2011年铁路旅客周转量为104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为342亿吨公里。
法国公路网是世界最密集、欧盟国家中最长的,总长度超过9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000公里。2011年公路旅客周转量为8638亿人公里,其中使用私家车的旅客周转量为8127亿人公里,公共汽车为511亿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为3159亿吨公里。
内河航道总长8500公里,其中可通行1500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约1900公里。巴黎是主要内河港口。2011年货物周转量为79亿吨公里。主要海港有马赛港、勒阿弗尔和敦刻尔克港。2011年法国本土海港总吞吐量5亿吨。
2011年航空旅客周转量近1.54亿人次。153个为民用机场通达134个国家和地区的529个城市。主要航空公司为法航,主要机场有巴黎戴高乐机场和奥利机场、尼斯机场等。
法国全国总人口6600万(2014年1月1日),其中法国本土6390万,2013年法国人口增长率为0.4%。[8] 通用法语。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兰教,3%信奉新教,1%信奉犹太教,28%自称无宗教信仰。(2009年《十字报》调查数据)
法兰西民族是由多个民族混合构成的,除了主体法兰西民族外,边境地区还有阿尔萨斯、布列塔尼、巴斯克、科西嘉、佛兰芒等少数民族,大约占了总人口的7.9%。
现行第五共和国宪法系1958年9月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是法国历史上第16部宪法。曾进行过多次修改。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免总理并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暂行总统职权。
实行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制,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国民议会共有577名议员,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本届国民议会于2012年6月选举产生,议长克洛德·巴尔托洛内(Claude BARTOLONE),属社会党。参议院共348席,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一半。本届参议院于2011年9月改选产生,左翼获得多数席位,其中社会党占128席(2012年12月3日),该党成员让-皮埃尔·贝尔(Jean-Pierre BEL)当选参议长。[3] 法国历史性地由左派全面执掌政权。
法国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
(1)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简称PS):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左翼政党。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则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成立社会党,1971年与其他左翼组织合并,仍用现名。党员近20万人,多为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第一书记哈莱姆·德西尔(Harlem DESIR),2012年10月当选。该党对内注意体现左翼政党色彩,主张维护劳工利益,同时采取务实的经济政策;对外主张维护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南北对话。历史上曾多次执政。2010年3月在大区议会选举中获胜,2011年3月和9月,先后赢得省议会部分选举和参议院改选,并与其他左翼力量共同赢得参议院多数席位。2012年5月,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2012年6月在立法选举中获胜,在国民议会中占据296席(2012年12月10日)。[3]
(2)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主要反对党和议会第二大党,属中右政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的竞选联盟,核心为原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2002年11月17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现名。党员约35万人,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属中右政党。[3]
(3)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极右翼政党,成立于1972年10月。党员约10万人,多为中小工商业者。1986年议会选举中首次进入国民议会。代表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煽动排外情绪,强调“要把法国从欧洲控制和世界主义中拯救出来”,呼吁“进行一次反对新共产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十字军讨伐”。现任主席让-玛丽娜·勒庞(Jean-Marine LE PEN),2011年1月起担任现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法民众购买力下降,失业人数激增,极右翼思想有所回潮。国民阵线借机大打移民、安全、就业牌,影响力再次上升。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该党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得票率17.9%,创历史新高。2012年6月立法选举中获得2席,时隔20年再度进入国民议会。[3]
(4)欧洲环保党(即绿党,Les Verts)。左翼政党。上世纪70年代起,法国环保主义者开始以绿党名义参与政治活动。2007年底,以绿党为首的各环保组织负责人共商联合事宜,并于2008年10月宣布成立欧洲环保党,仍沿用绿党称呼。现任全国书记帕斯卡·杜朗(Pascal DURAND)。2010年3月大区议会选举中,绿党在首轮投票中再次位居第三。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绿党候选人若莉得票率2.31%。2012年6月立法选举中获得17个席位,自组党团。[3]
(5)民主与独立派联盟(UDI):中间派政党,成立于2012年9月。党员6.4万人。核心力量为激进党(PR)、新中间党(NC)以及人运盟部分退党要员。现任党主席让-路易·博尔洛(Jean-Louis BORLOO)。该党定位为“开放、富有建设性的反对派”,“平和、可信的替代力量”,欧洲建设、绿色增长和经济竞争力是其首要关切,提出建设“人性化的自由主义”。[3]
(6)民主运动(MoDem)。前身是法兰西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简称UDF)中的偏左派,由法兰西民主联盟前主席弗朗索瓦·贝鲁(François BAYROU)领导。民主运动成立后拒绝与其他政党联合备选,党员一再流失。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该党候选人贝鲁得票率9.13%。2012年立法选举中仅获2席,贝鲁本人落选。[3]
(7)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简称PCF):现有党员约7-8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现任全国书记皮埃尔·洛朗( Pierre Laurent)。1920年12月成立。二战后初期达到顶峰,最多时拥有党员80多万,曾是法第一大党。但此后,在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法共应对乏力,力量和影响不断下降,逐渐沦为边缘小党。2008年底,法共三十四大召开,决定与左翼党结成左翼阵线,在2011年省议会选举与参议员改选中分获118席与21席。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左翼阵线候选人梅朗雄得票率11.11%。2012年,立法选举中在国民议会中获7个席位。[3]
其他政党有:
右翼:保卫法兰西运动(Mouvement pour la France)、保卫法兰西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France)。[3]
左翼:左翼共和联盟(Association pour une Gauche Républicaine)、共和与公民运动(Mouvement Républicain et Citoyen)。[3]
中间派:公民运动—共和之极(Mouvement des Citoyens-Pôle Républicain)。[3]
极右:全国共和运动(Mouvement National Républicain)。[3]
极左:工人斗争党(Lutte Ouvrière)、革命共产主义同盟(Ligue C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劳动党(Parti des Travailleurs)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类: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和社会保险法庭)。2、民事法院。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统纵向上又分为四级:初审法庭、大审法庭、上诉法院和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是最高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判决的上诉。院长居伊·加尼韦(Guy K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对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并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各级法院中配备的检察官行使。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独立于法院。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
国庆日: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以纪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3]
遗产日:9月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开始,最初的活动在9月的第三个周日举办,在当时的文化部长雅克·朗的推动下,诸多深宫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进而保护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最初名称为“国家文物开放日”,到1992年,开放时间延长为周六和周日两天。)
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创始国及北约成员国。法国同19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163个国家设有大使馆,另有16个常驻代表团和83个独立领事机构。此外,法还在海外设有161个文化与研究机构、486所法国学校。[2]
法国基本外交政策是: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致力于欧盟一体化建设,尤其是政治和防务建设,继续发挥法在其中的核心作用;重视大国关系,注意加强同新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努力保持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增加对非援助;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和热点问题的解决;帮助法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保持和提高法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资料:网络
Ⅷ 孟德斯鸠是如何论述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
孟德斯鸠 在《论法的精神》中认为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专寒、热、温的气属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最后,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摘自《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Ⅸ 4大文明古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都在河海边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来说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据最新的水下新发现推断,印度的文明史可能会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这很可能超过埃及。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而且绝大多数侵略者往往是进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都入侵过这个国家。最后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独占印度达190年之久。尽管印度遭受过无数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印度的文化始终有一条绵绵不断的主线--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印度内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现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有、宗教与世俗、落后与先进的巨大反差。
Ⅹ 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宗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与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首先,宗教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没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作依托,宗教便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宗教在产生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以佛教为例来说明宗教与我国人文科学的关系。
其次,佛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宗教起源于何地,地理环境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原始宗教一般是遍布世界各地的:高级形态的宗教,其发源地的地理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地理因素上,世界主要宗教产生于西亚与南亚地区的气候条件适于观察天象,且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们易于产生幻想并寻求精神寄托;从文化地理因素来看,一般多为古代文明昌盛和枢纽之地,例如诞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西亚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具有浓郁的文化思想氛围及发达的哲学思想体系,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为高级形态的宗教提供了诞生的温床。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1.宗教的传播路径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很大。在扩散方向上,地理环境中的天然屏障如高山、沙漠、大海等对传播造成了阻碍,致使宗教的传播只能向交通通途方向发展,如山口、通航的河流等。古代发达的陆路、海上商业航路,都为宗教提供了一个传播途径。
2.宗教扩散受地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空间上有一元性,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势必要从文化发达地区传向不发达地区。宗教扩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政治因素,通过战争征服被占领地区后,通常会首先破坏当地的宗教信仰(如破坏宗教祭祀建筑、捣毁神像等),并迫使当地居民改宗,西方16世纪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统治时期的传教活动,也是带有一定政治目的的:二是文化因素,文化上居统治或优势地位的国家及地区,通常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宗教信仰。
3.宗教的空间分布从地理因素上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发源地和传播路线、播及范围的影响。一是宗教最初的产生、发源地,对宗教早期的地理分布范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使是当今世界重要宗教的地理分布,也都大致覆盖其源起地区或在发源地周围地区进行扩散,例如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至今那里仍是该教的核心地区:佛教虽然在其诞生地已几尽灭亡,但其最大的势力区仍在印度附近的东北亚、东南亚诸国、诸地区;二是宗教的传播时间、路径与传入地,影响着外来宗教在本土的分布:三是播及范围,即宗教文化的范围,甚至可以用宗教作为划分不同文化区的标准。
4.一些自然风景胜地经常成为宗教圣地的所在。世界各地大的如山川、河流,小的如岩石、洞穴,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宗教的神圣场所。其中以山川圣地居多,究其原因之一,与山川的地理特色——高度有关,因为普遍认为神祗的居住地为人类不可及处,如天空,而山川曾是人类接近神祗的唯一自然途径,所以山川被赋予神圣性。河流、河岸、海岸等在某些宗教中具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印度教的至圣之地在恒河,就与印度教教义中洁净仪式的规定有关。另外,也与原始宗教阶段的万物神性有关,各种自然地景都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传承下来之后,因种种原因如政治斗争、经济发展等,某些地方神祗地位升高某些下降或消失,造成对部分地景的重点崇拜,渐而形成宗教圣地。人为因素形成的宗教圣地,一般是宗教的诞生地、重要传播地,宗教创始人、宗教领袖和教内重要人物的出生地、埋葬地、主要活动地等,自然地景中也有因传说及宗教典籍中的记载而成为圣地的。宗教圣地并非一成不变,也有更替的可能。
5.某些宗教戒律也带有一些受地理因素作用的痕迹。一些宗教中饮食方面的禁忌,其原因之一是历史时期当地生活环境艰苦,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障种族的继续生存与延续。后被吸收到宗教戒律中,成为不同地区的所有信徒必须遵守的准则。
6.宗教群体的形成,除了血缘、民族、社会、语言因素以外,与地缘关系紧密。同质地理区的人们容易形成共同的文化区,因此也易形成共同的宗教信仰区。从大的空间范围上来说,民族聚集区中同一民族的人们通常倾向于信仰同一种宗教,民族与宗教具有异常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由于政治或其他因素而使同一民族的人分奉不同宗教的,这往往成为地区冲突的导火线:从小的空间范围上来说,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宗教社区,会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及礼仪习俗而形成一个整体,且往往有一个宗教组织来进行整体的1力调与控制,这种宗教社区,可能是正式的宗教教区,也可能是自发形成的。
综上所述,宗教与人文地理的关系比较密切。宗教促进了人文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文科学的内容,人文科学也便利了宗教思想的传播。从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说,宗教的产生和传播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宗教产生阻碍或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