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地理环境
㈠ 广西省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广西,全称广西壮抄族自治区,简称“桂”。广西地处中国南部,东部与广东省接壤,西部与云南省接壤,南部面向大海,地理位置优越。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同时是中国五个自治区之中唯一最发达的地区,唯一通地铁的城市。
广西由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开放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地形多山和石灰岩地质,导致该地区较为贫穷,中国几个重点扶贫对象都在广西。
省府:南宁市。
人口数量:约5579万。
下属辖区:桂林市,柳州市,百色市,贺州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等(14个)。
交通枢纽: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南宁东站,桂林北站,柳州站,南宁地铁。
著名旅游景点:桂林山水(世界著名景点,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景取自广西桂林),北部湾,北海银滩,德天瀑布,红水河,天坑等。
主要民族分布:壮族,汉族,瑶族,傣族,回族,布依族,水族,苗族。
高等院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㈡ 广西的地理环境与哪个省份的相似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天气气候很多方面。桂西北地形地貌跟跟云南贵州相似,都是位于版云贵高原,权桂东南地形地貌跟广东西部相似,以盆地丘陵居多。气候是亚热带,南方的省份都差不多。但从整体上看广西是独一无二的,桂林也是独一无二的,不然怎么会有甲天下的广西桂林山水???
㈢ 广西的地理环境与哪个省份的相似
在中国,没有哪个省份和广西的地理环境类似,广西是过渡特征明显的省份。硬要找,就是广东了。
㈣ 广西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方沿海,位于东经104°26'—°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接邻省区:广东、湖南、贵州、云南,与海南隔海相望。接邻国家:越南,国境线全长约800多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00公里。陆地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比例:2.5%,在全国各省区市国土总面积中排名第9位。
广西南临北部湾,属于南海,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其大陆海岸线约1595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广西近海滩深广大,面积达1005㎞²。0-20米浅海广阔,面积达6488㎞²。整个北部湾的面积约12.93万平方千米,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至广西,西迄越南。湾内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一般20-50米,最深不超过90米。广西沿海有697个岛屿,总面积约84㎞²,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8平方千米。
㈤ 形成广西区域特殊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疆域、政区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县。
2、民族、人口
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共同缔造中国,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万人口,几经起落,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迁移频繁,移民众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4、气候
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㈥ 来宾的地理环境
来宾,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东经108°24′-110°28′,北纬23°16′-24°29′之间,位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故有“桂中腹地”之称。来宾市是桂北与桂南、桂西与桂东的连接部,北与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交界,东与梧州市、桂林市、贵港市相邻,西与河池市、南宁市相交,南与贵港市、南宁市毗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同时也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宾市总面积13411平方公里,辖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和睦聚居城市,2016年,来宾市总人口为268.56万人,常住人口为220.05万人,有壮族、苗族、瑶族等12多个民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
(6)广西的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来宾市处桂中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头高中间低,从西北向东南呈缓缓倾斜的湖盆状。山地占38.4%,丘陵占26.2%,平原占22.5%,台地占8.8%,其他占4.1%。东部为大瑶山山脉。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圣堂山海拔1979米,为桂中最高峰。
来宾市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从市内南缘通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30℃。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5.6℃。月平均气温高于15℃的月份为3-11月,年气温低于10℃的天数在10天以下,气温高于20℃以上的天数多达198天左右。本市地处北回归线贯穿地带,日照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582小时。
㈦ 广西春节习俗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广西的地理环境和春节习俗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版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广权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
先秦时期,广西属百越之地一部分,壮族、侗族是岭南广西最古老的原住民族,分别源于先秦百越不同的越人支系。秦汉后汉、苗等北方中原民族南迁与土著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各族之间相互融合孕育各种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在原百越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桂柳、岭南等文化。
民俗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㈧ 广西那么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是中国唯一版沿海的自治区。截至权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96万人,下辖有14个地级市。
广西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1] ,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2] 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介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也是2014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举办地。
㈨ 分析广西地理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处于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西接越南,南濒北部湾,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