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环境土壤

地理环境土壤

发布时间: 2021-01-19 20:31:50

『壹』 老班章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有什么特点

老班章地处勐海县布朗山深处,接壤边境缅甸,远离城市,属于非常偏僻的原始森林深山,综合立体生态大环境保存较好。
老班章海拔1500-1700米,处于苍茫的布朗山深处的小盆地区域,四周群山环抱,寒冷空气少,酷热天不多,秋冬早晚雾气大,形成了独特的小区域内优良环境,属于典型的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优良海拨高度环境范畴。
老班章的土壤属微酸性红壤,土层深厚,有机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高。

『贰』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专松物质层。
土壤即泥土属;土地。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等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
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
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和陆生动物生活的基底。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
土壤无论对植物来说还是对土壤动物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
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

『叁』 2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

土壤在地理复环境中的位制置
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表层系统中由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等五大要素构成.土壤以不连续的状态存在于陆地的表面称为土壤圈.土壤圈处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界面上.

『肆』 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农业工业

这个问题太大,举例说南方地区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水稻土
。丘陵林果业,红壤。

『伍』 (地理)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

(1)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垂直变化是: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红松专、落叶松、云杉属→岳桦林→高山苔原。植被出现垂直变化的主要缘由是因海拔的影响,气温从山麓到山顶逐步递减。
(2)长白山东南侧位于夏天风的顶风坡,降水相对较多;西北侧位于夏天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分明不同。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东南侧为顶风坡,降水较多,同一植被带的散布上限比西北侧要略高一些。

『陆』 怎样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和人的关系

答:①地来位及作用:土壤是地球自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指地球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 层,处于人类智慧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和相互作用交叉带,是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境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
②土壤与人的关系: 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协调水分、 养分、 温度、 空气等营养条件, 向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物质,故土壤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通过土 壤形成发育过程分解和净化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因而土壤即是陆地生 态系统食物链的首端,又是维持生存环境质量的净化器。

『柒』 土壤 为什么是 自然地理环境的中心环节

土壤的类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的类型,而植被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捌』 土壤圈对地理环境作用是什么

『玖』 土壤圈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B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物,微生物可以对腐殖质进行分解形成有机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