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
㈠ 人教版 必修3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的特点是__,__ ,__和可变性.
区域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地表任何区域都可与同等级若干区域共同组成更高一级的区域(最高级区域为整个地球表层区域);同时区域内部又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一级的区域.各级区域间呈镶嵌关系.区域分等级是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等级的区域,其结构、内外部联系及相应的研究手段均有不同.如自然区域的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小区→景观→地方→限区→相,工业地理区域(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工业基地→工业枢纽→工业城镇→工业区→工业点等.
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性其实是与区域内部的同一性并列提出来的.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就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地球表层作为最大的区域,其内部各组分间是相互联系的.如由于气候的转暖,第四纪冰川退却,从而引起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洋海的变化;在陆地上引起风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变化,以及植物和动物向极地移动等.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区域组分的相互联系还形成了区域的整体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组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高于其上的一种新功能.表现在区域间的联系上(物质、能量流动).如一流域内的水土平衡,不只决定于流域气候或植被、岩性,而是决定于它们的共同作用.
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通常每一个区域的特征,在其中心区域典型地段表现得最清楚、最完善,但到分区的边缘,其特征就慢慢地与相邻区域的特征融合起来.因此,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糊性.即使最显著的界线——海岸线,也因潮水的涨落而变动.严格划定的国界,从漫长的历史进程来看,也是变动的.可变性的另一面,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另外,任何自然区划的指标数值总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长度统计而来的,若时间长度发生变化,统计所得数值就会随之不同,地理界线即会产生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㈡ 求文档: 金太阳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地理(一)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中新课标) 试卷答案
金太阳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地理(一)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二
㈢ 开封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开封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古代称东京),地处中华民族历史发源地、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是北宋时的国都,简称汴,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高等教育有河南大学、开封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教育学院。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开封建国前是河南省省会。经政务院(今国务院)1951年批准,1954年10月,河南省省会由开封市迁往郑州,并带去三四万各行业人员。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O余万。
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带动了城市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域内外贸易繁荣发达,成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大都市。这一建筑布局。对宋以后封建王朝都城建设影响深远。东京的园林也极具特色。史载东京城宫苑御园、寺观有100余座。“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著名的皇家名园“艮岳”,集中国名岳大山诸特色于—园,园内植奇花珍木,放养珍离异兽,史家称其为中国园林史上承前启后的杰作。开封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38处,市级26处,县级136处。闻名遐迩的铁塔、相国寺、延庆观、禹王台、繁塔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开封馆藏和各名胜古迹中保存着上自汉代、下止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1000余件,是研究历史、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希望
㈣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根据其所受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差别,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方,如农业、工矿、城镇等利用地。放牧的草场和采育的林地,虽然它们仍能保留草原和森林的外貌,但其原有的条件和状态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属于人为环境。
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经济结构,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乡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关系,而且涉及社会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上述三种环境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
(4)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扩展阅读
在区域发展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在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在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成长阶段后期,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区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寻求新的发展。
㈤ 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主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条件、矿产资源等
㈥ 描述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
从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方面和区域的交通,劳动力,资源,市场等方面描述,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农业发展通常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工业发展通常遵循,成本最低原则
㈦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由此路线可以看到我国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沿途看到的景观也由此而变化版, 再者,因为权是是在暑假去的,也能看到经度地带性的变化,到高山地带,还能看到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
由于气候的不一样,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因环境而不同了,如:北方的房子少窗,屋顶是平的,可用于储水
,到了南方地区,看到的房子屋顶和北方截然不同了,南方雨水多,所以屋顶都是一排水为主的,门窗也比较多...
㈧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中地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广东省的中南部,在行政辖域上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占全省23.4%,人口占全省31.3%。这范围近乎通常从地理角度划分的“大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台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的低山。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之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经济区濒临南海,海岸线长1060公里,滩涂面积715.51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利。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交通发达。珠江有八大口门入海,河网如织,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广梅汕铁路贯穿并交汇于区内。
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的经济体系。
全地区的“三资企业”数以万计,其速度和规模远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面;不少行业在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之间,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态势;经济合作越来越广泛和密切,有些行业已开始从互补性合作向结构性合作发展。现在,正在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视野推向全方位,开辟港澳以外的多元化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毗邻港澳,华侨、港澳同胞众多,具有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等方面优越的条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1979年我国首次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深圳和珠海占其二;1984年4月,广州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小三角”共16个市县被辟为沿海三个经济开放区之一;1987年经济开放区范围从“小三角”扩大到“大三角”共28个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