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地理环境
⑴ 蒙古族服装 地理环境
远古时代,蒙古族围以护腰儿,后以狍皮为服。七世纪时兽皮、牲畜的皮毛是他们的主要衣饰原料。此后,随著活动区域的扩大,与北方各民族和中原汉族的接触日益增多,纺织品开始传入,以毡、皮毛、皮革制作服饰的单一局面被打破。式样上也吸收了突厥、契丹等民族的圆领长抱、束腰、罩幞头、穿短靴等适于牧猎的装束特点。到十三世纪、又改北方民族服装上“左衽”的鲜明特点为“右衽”,奠定了蒙古民族服饰的基本格局。
蒙古族的服饰主更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以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戏上飘有旌旗之角,希望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元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卷檐、圆顶或尖顶的帽子,“其帽之檐甚窄,帽之顶,敷以朱英,帽之前缀以银佛,制以毡,或以皮。”据说这种帽子最初是由忽必烈皇后察必夫人设计的。当时忽必烈每年都要到上都(今内蒙古正盛旗)避暑狩猎,察必皇后看到他狩猎时阳光刺眼,便将原来的帽子加上了帽檐,使之能遮蔽阳光,骑马时又能臧少阻力。从此习传民间、至今依然。近代,珊瑚、玛瑙、翡翠、珍珠、琥珀、白银等装饰原料大量流人蒙古草原,蒙古族的首饰更加富贵华丽。
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须,一旦出嫁,腰带便被紧身短坎肩所代替,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汉、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各种靴子靴身都比较宽大,里面可衬皮、衬毡,可以套穿棉袜、毡袜。穿著靴子,除和长袍协调外,还便于骑马护膝,冬可御寒,夏可防蛇防蚊,是蒙古族人民的杰出创造。
⑵ 傣族风情和蒙古族风情体现了怎样的地理环境
内蒙古地来区气候变源化较大,冷热温差也大。长期以来,蒙古族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由长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构成的蒙古民族服饰的着装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的马背游牧生活的影响,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又可以举起护住面部。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夜里安歇时,蒙古袍即成了被子。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腰部是人体上下通气的中枢区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带能够防止冷空气的上下对流,在寒冷的天气里挡风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提高人体对环境的承受力
⑶ 求学霸!!!!蒙古包与当地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蒙古包与当地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1)迁徙与草场恢复。游牧民族的食品主要是肉食,如何能让牛羊生长的草地及时得到恢复,牧民通过春夏秋冬不断迁徙,使各处草场得到休养,下一年再继续使用。游牧的生活方式是对大草原的选择,也不是哪草场好就去哪,而是根据季节、气候、草场、牲畜和人的情况,有规律的迁徙的生产、生活方式。
(2)关于蒙古包的稳定性的知识。人们逐渐认识这种菱形的结构却比以往的正方形结构更为稳定,且可以伸缩。这种发现使建筑的动态性,即房屋的结构需要满足可移动、轻便和便于拆卸的要求有了实现的可能。
(3)保证蒙古包的冬暖夏凉的知识。蒙古包搭建在向阳背坡处,以避风雪;夏季则搭建在视野开阔、凉爽通风处,以防暑热。蒙古包外围春冬用毡子,而夏秋就因地而异多用草覆盖。
(4)材料有效利用的知识。不同地区的游牧民族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体现了地域性。这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发生变化的认识的直接体现。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自然植被不同。搭建蒙古包材料,是把建造房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了最底点。修建是不用挖土夯地,拆卸时不会留下废墟,当蒙古包从一个地方搬迁之后,过不久,那里又是绿草如茵,生态很快得到恢复。
蒙古包(Mongolian 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⑷ 蒙古包 吊脚楼 窑洞与地理环境的适应体现在哪
蒙古包、吊脚楼、窑洞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现如下:
1、蒙古包主要在内蒙回古高原地区答,该地区降水少,高原的地形平坦,牧草丰富,适宜放牧牛羊,该地居民是游牧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搭建拆卸方便。
2、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这些地区夏季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
3、窑洞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少,气候比较干旱,黄土较多且黄土直立性强,并且该地区森林较少,盖房子缺乏木材,就地取材打窑洞可以节约木材等建筑材料,窑洞坚固耐用更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⑸ 蒙古高原地理环境特点
高原地形,地表平坦开阔
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植被由东向西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河流较少。
⑹ 蒙古族的地理环境
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西伯利亚为邻,最西点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东端只有38千米。边境线总长8219千米,其中中蒙边境线长4676.8千米,蒙俄边境线长3543千米。蒙古国东西最长处2368千米,南北最宽处1260千米,幅员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6)蒙古的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长,常有大风雪;夏季短,昼夜温差大;春、秋两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无霜期大约为6—9月,约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许多高峰终年积雪。
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⑺ 为什么内外蒙古地理环境相差不大,经济发展对比差距那么大
内外蒙古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同,我国政府重视内蒙古的发展,为内蒙古提供了大量的产业和资金支持。
⑻ 蒙古国的地理环境
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蒙古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山地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四分之一;湖泊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
蒙古国的主要山脉有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平均海拔3000米,位于蒙古国西部;杭爱山,位于蒙古国中部,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3000米;蒙古国东部的肯特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势平缓,平均海拔2000米,被蒙古人尊为圣山。 蒙古国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亚针叶林和南部的中亚草原、荒漠组成。高等种子植物有103科596属2251种,苔藓植物有40科119属293种,地衣植物有30科70属570种,蘑菇有12科34属218种,药用植物有52科154属574种。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尔金斯基茅草、戈尔嘎诺夫旋花、格鲁保夫针叶棘豆、胡杨、山川柳、沙枣、菖蒲、芨芨草、看麦娘等。
蒙古国野生动物约有60种哺乳类,50多种鱼类,90种鸟类。主要有旱獭、野驴、野马、角鹿、戈壁熊、野骆驼、羚羊、野山羊、母盘羊、黑尾黄羊、麝、豹、海狸、水獭、貂、密鼠、鹫、鸿、鹈鹕、雪鸡、野鸡、皂雕、猫头鹰、枭、啄木鸟。
(以上资料,截至于2012年)
⑼ 蒙古人的习俗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
一、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蒙古族广泛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该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一)气候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
(二)地貌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全区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较大,冷热温差也大。长期以来,蒙古族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由长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构成的蒙古民族服饰的着装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的马背游牧生活的影响,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又可以举起护住面部。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夜里安歇时,蒙古袍即成了被子。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腰部是人体上下通气的中枢区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带能够防止冷空气的上下对流,在寒冷的天气里挡风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提高人体对环境的承受力。穿上靴子,便于上马、涉草,宜于行走;还可以防湿、防虫蛇;冬季在靴子里面套上毛毡袜套,还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宽窄、长短等,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北方草原的气候条件是冬季较长,春夏秋季较短,而草原游牧生活长年风吹日晒、草长水深,也只有那些即保暖又厚实耐用的服装才比较适合。所以蒙古族服饰所运用的面料大多以毛皮、毛织物或者比较厚实的织锦、绸缎为主。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
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宗教等固然有密切关联,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人烟稀少、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行动距离相当大,鲜艳的色彩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注意,甚至可以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辨别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等等。当草原上出现白灾”和“�灾”等主要的自然灾害时,在暴风雪中,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枚关的视觉信息。因此蒙古袍的颜色以红、蓝、绿、粉、白、青、紫等较为鲜艳的色彩为主。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响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之一。民居习俗的类型、分布、形成与发展,都深深地打着环境的烙印,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内蒙古自治区冬长夏短、雨量不多,牧民逐水草放牧,居无定所,这时的住所都是随时拆搭的帐幕,这种帐幕文献中称之为“穹庐”“毡帐”等,它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易拆易装,便于移动。毡帐外围包裹物也可以按照气候的变化和其他的需要,揭开或盖上这种建筑形式极适于游牧民族的习俗,既方便又经济,从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的形制以圆形为主,这是对抗草原上恶劣气候及环境的最佳形式。蒙古包下部为粗壮的圆柱形,上部为圆锥形,这种流线形特点的形状,迎风所受的阻力最小,很难被大风刮倒,抗风效果好。暴雨或暴雪集中的季节里,蒙古包的圆形锥顶,不积雪也不会存水,避免了屋顶渗漏,借其坡度还有助于快速排水。
从构成和建筑材料来说,蒙古包主体构架由“哈那”(围墙)、“陶敖”(天窗)和“乌乃”(穹顶)组成,围饰材料有门、围毡、顶毡、盖毡、系绳及地毡地毯等。“陶敖”是蒙古包的天窗,是通风采光和排烟的地方。它的大小由蒙古包的大小决定,一般用木材做成平面圆形。“哈那”是支撑整个蒙古包包壁的骨架,一般是由柔韧的红柳条编成的活动网片,能够伸缩,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整墙的高度,十分灵活。“乌乃”是连接陶脑和围墙的木杆,起着檩、檐及房笆的作用,它向上支撑穹顶,向下依托围墙。乌乃上端略削扁六七寸长并打小眼,用以插进陶敖周围的乌乃窟隆中并用毛皮绳串起固定,下端也打眼与哈那的交叉处穿绳作套固定,使陶敖与哈那形成一个整体。乌乃起到定形作用,一般用坚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蒙古包门是蒙古包的唯一出入口,一般都十分低矮,可以减缓寒风大量涌入,且其朝向大多是东南方向,可以躲避从西北方呼啸而来的风雨。围毡、顶毡、盖毡等毡制部分用羊毛赶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隔凉和防潮作用,用来包裹围墙、覆盖穹顶。系绳用马鬃、驼毛、生羊皮或生牛皮编制。从材质上来说,蒙古包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与草原真正地融为一体。搬迁的时候,将哈那折叠起来,可当做牛车的车板或护围,车上放乌乃、陶敖、围毡和包门等,并以毛绳捆牢,十分方便。
从颜色来说,白色蒙古包是蒙古人尚白的传统爱好的表现,有着深层的寓意和内涵。白色是乳汁、羊毛、白云的颜色,它含有神圣,纯洁、吉祥、美好的寓意。白色的蒙古包与白色的云,白色的羊群,蓝色的天,碧绿的草原融为一体,使人感觉到空间十分辽阔,与草原环境相适应。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饮食民俗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也深刻表现在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上。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饮食内容上看,蒙古族的饮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乌兰依德根主要有:手扒肉、烤牛、烤羊、烤羊腿、肉干、肉粉等;查干依德根有马奶子、酸奶、奶酪汁、奶茶、奶酒、奶豆腐、奶干、奶皮子等。这与草原上的游牧经济相协调,草原上牛羊成群,牲畜膘肥体壮,从而使牛、羊、马肉和牛、羊、马奶等牧业产品成为蒙古族传统食物构成的主要内容。草原上气候寒冷,使蒙古人形成了饮用奶茶的习惯,它不仅供应方便,又可以增加热量以抵御严寒。
从食物的加工方式上看,夏秋季节人们将过剩的肉割成细条、撒上盐、放在通风处晾干,做成风干肉,或者加工成肉松,这些生肉经干制后,不但减小体积,而且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和保存。人们将吃不完的牛奶或羊奶分离成奶和油。奶经加工制成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油则熬制成黄油,灌入牛胃或羊胃制成的皮囊中,然后,让其在通风处凝固风干,也是为便于携带。牧民“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他们尽量减少不便携带的物品,而对于食物,他们则采用干制的方式,使其方便携带。当冬春季草场枯萎时,人们可以将风干肉以及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取出备用。说到底,蒙古族饮食与内蒙古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广阔无边毫无遮拦的地理环境相适应,游牧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这些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歌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是“歌的海洋”,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音域宽广而闻名。这是因为辽阔的草原地广人稀,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中,人们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唱歌的音域及音调特别高的习惯。
蒙古族民歌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歌词内容多以描述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为主。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长调的音乐特征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气息悠长、旋律起伏跌宕,气势恢弘或苍凉凄楚。这与北方草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完全适应。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流动放牧,在辽阔的草原上,牧民眼界开阔,胸襟宽宏,情感激荡,这种悠闲自在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牧民可以抒发情感,无拘无束的歌唱,为悠长舒展、节奏自由的长调民歌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从地理分布上看,长调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人民依旧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劳动,过着流动的游牧生活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北的草原牧区。
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统称为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和东部农业地区。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蒙古族的一切都与草原环境有着生生相惜的亲密关系。蒙古族民俗生存繁衍的过程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不断适应和利用的过程,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