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知识点

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1-03-13 16:47:40

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高中地理必修二内容)

按利用方式分为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等
组成三种模式 同心专圆(如成都)属 ,扇形(如沈阳) ,多核心(如淄博)
特点: 受 交通便捷程度 和 距市中心远近 影响
原因;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付的租金高低

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总体
容易产生“热岛效应”、逆温加剧,加重环境污染。

③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什么是主导风向和河流流向

主导风向就是该城市一年中最多天吹的一种风或多个风。比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城市的主专导风向就是东南风与属西北风。
河流流向就是穿越该城区的河流流向哪边。具体的流向,你得根据该城区的等高线图(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或者说题上会给你标出来。

④ 城市空间的结构 地理定义是什么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就有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结构之分。 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浏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⑤ 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

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版 城市地域结构
。又称城市权内部结构。现代城市是一个有动力的有机体,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 城市地域结构
断演变和发展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职能分化带动形态的分化形成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各个功能区有机地构成城市整体。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地理学基本研究课题之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就有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结构之分。

⑥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例如,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它的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了工业的自然团聚。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他影响因素见照片

⑦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土地利用模式,社会区,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就有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结构之分。

城市地域结构(又称城市内部结构)——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现代城市是一个有动力的有机体,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职能分化带动形态的分化形成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各个功能区有机地构成城市整体。

土地利用模式的主要类型有:商业用地,商住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机关团体社区用地,文教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码头仓库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等。

城市功能分区——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确定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
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浏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核心边缘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变。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即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前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区际之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
2、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一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区域内外的资源要素是由经济梯度较低的边缘区流向梯度较高的核心区。核心区域经济实力增大,必然导致政治力量集中,使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
3、工业化成熟阶段: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比重在25%一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在工业化成熟期,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回流到边缘区,边缘区工业产业群开始集聚。
4、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联系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联的平衡发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