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林仙境蕴含的地理知识
『壹』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所蕴含的地理知识
地球的周长大约是四万千米,也就是大约是八万里,地球每天自转,你即使不懂动,也是随着地球在转的,
『贰』 瑶林仙境的景点
一股不知来踪去影的地下水潺潺有声,穿行迂回引导着您步入这扑朔迷离的神奇世界。
进入“仙女聚会”的第一洞厅,“狮象迎宾”开如一道貌岸然屏风门,左边一头蓬发雄狮,右边一群长鼻大象,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过迎宾门,眼前是一座灿烂的“宫殿”,30米高的穹顶上气象万千,五彩缤纷的钟乳石犹如繁星闪烁,又似彩云飘浮。洞厅中央,一尾巨大的“鲤鱼”正从瑶池上欢腾跃起。高高居上的“广寒舞台”,仿佛有仙乐悠扬,仙女舞袖。“蓬莱宫阙”烟岚缭绕,影影绰绰变幻莫测,让人遐想连翩。“银河飞瀑”是瑶琳仙境四大代表之一,无论从地质构造上看,还是从景观欣赏上说,均属罕见。这方溶岩石瀑高7米,宽13米,如同冰山雪融,虽无声响,却仿佛有雷鸣之声,萦回于耳,堪称天下奇观。
毗邻石瀑有条历时几十成年形成的7米高的水秋石柱,酷似天安门前九龙盘绕的华表,秀丽挺拔。沿途山坡上,遍布细巧景石,一丝丝、一层层,相叠而上,形似灵芝,故名“灵芝仙山”。山中有一只小巧玲珑的石蛙,质如美玉,藏身在岩洞里,呼之欲出,对面有一伏地石狮,状如闭目养神,一狮一蛙共同守卫着灵芝仙草的重任。还有气势壮观的“石幔垂台”、形象逼真的“石竹丛林”、绰约多姿的“玉兰幽香”、憨态可掬的“熊猫戏球”……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
瑶琳仙境,是奇诡无比的洞天世界。它的神奇,为人们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瑶琳仙境应景而生,为人们的壮游再添乐趣。
『叁』 常用成语里蕴含的地理知识 太烧脑了
暗度陈仓、逐鹿中原、火烧赤壁、沧海桑田!
『肆』 瑶琳仙境简介
瑶琳仙境系大型石灰岩溶洞,规模宏大,可与桂林七星岩、芦笛岩、贵阳地下公园和宜兴善郑洞相媲美为全国闻名的游览胜地。登上高高的四望台俯览全厅,洞景奇现景象万千,巨峰擎天,奇石竞峭,巨细皆备,变幻无究,绚现多彩之奇观令人目不暇接。
瑶琳洞主洞长约 900余米,面积约为 28000平方米,洞内钟乳累累,所温宜人,常年保持在18℃左右。根据溶洞的自然形态,可分为七个洞厅,目前可供参观的是前厅和一、二、三洞厅,面积16000平方米。
『伍』 《地球脉动》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有哪些(越多越好)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⑷地球卫星照片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⑷地球卫星照片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 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变化数轴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陆』 瑶林仙境的外形结构
瑶琳仙境为亿万年前大自然的杰作,洞内钟乳累累,石笋林立,奇石斗秀,清泉潺潺。志书载:洞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金、鼓、笙、琴,人语、犬声,可惊可怪。盖神仙游集之所也。
瑶琳洞按洞体结构共分七个洞厅,厅厅相通,计有30多个景组200余处景点,游览路线1公里,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游人出洞后,可乘电气游览小列车抵“三十六计蜡像馆”、“妙峰苑”游览,尽情享受“洞内是仙境,洞外是花园”的游览乐趣。
『柒』 瑶琳仙境的地理环境
瑶林仙境以其神奇的地势地貌和瑰丽多姿的钟乳石景,吸引着全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目光。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蕴含着什么地理知识
地球自转的道理,赤道的长为80000里,即40000公里,一天地球自转一圈,当然就“坐地日行八千里回,巡天遥看一答千河”
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在赤道上某一点站一天,地球自转一周,就等于你行使了八万里.
『玖』 地理常识:成语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专桑田,桑田变成大海。属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 处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拾』 瑶琳仙境的自然环境
据清朝乾隆《桐庐县志》载:瑶琳洞,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阔二丈许,梯级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多鼓琴笙shēng;人语犬声,可惊可怪。盖神仙游集之所也……。
在离现洞口二十米左右的老洞口上,镌有瑶琳仙境四个大字。右边石崖上还留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桐庐知县杨葆彝的题刻,在三洞厅石壁上,留有隋开皇十八、唐贞观十七年等字迹。因年代久远,已被一层透明的碳酸钙结晶覆盖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还有一处被胶结的大炭层,据有关专家用同位素检验、分析,证实这是二千九百多年前西周时期古人用火的遗烬。此外,还发现了散落于各洞厅间的东汉印纹陶片,五代、北宋的古钱,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等。其中有一面铜镜,刻有桐庐籍诗人徐舫的字号方舟两字。
一股不知来踪去影的地下水潺潺有声,穿行迂回引导着您步入这扑朔迷离的神奇世界。进入“仙女聚会”的第一洞厅,“狮象迎宾”开如一道貌岸然屏风门,左边一头蓬发雄狮,右边一群长鼻大象,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过迎宾门,眼前是一座灿烂的“宫殿”,30米高的穹顶上气象万千,五彩缤纷的钟乳石犹如繁星闪烁,又似彩云飘浮。洞厅中央,一尾巨大的“鲤鱼”正从瑶池上欢腾跃起。高高居上的“广寒舞台”,仿佛有仙乐悠扬,仙女舞袖。“蓬莱宫阙”烟岚缭绕,影影绰绰变幻莫测,让人遐想连翩。“银河飞瀑”无论从地质构造上看,还是从景观欣赏上说,均属罕见。这方溶岩石瀑高7米,宽13米,如同冰山雪融,虽无声响,却仿佛有雷鸣之声,萦回于耳,堪称天下奇观。
毗邻石瀑有条历时几十成年形成的7米高的水秋石柱,酷似天安门前九龙盘绕的华表,秀丽挺拔。沿途山坡上,遍布细巧景石,一丝丝、一层层,相叠而上,形似灵芝,故名“灵芝仙山”。山中有一只小巧玲珑的石蛙,质如美玉,藏身在岩洞里,呼之欲出,对面有一伏地石狮,状如闭目养神,一狮一蛙共同守卫着灵芝仙草的重任。还有气势壮观的“石幔垂台”、形象逼真的“石竹丛林”、绰约多姿的“
玉兰幽香”、憨态可掬的“熊猫戏球”……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
地形跌宕起伏的第二洞厅,峡谷幽深,清泉缓缓流过。水边一支石笋,宛若白胡子老翁悠头垂钓,有人说是姜太公,也有人讲是严子陵。生龙活虎的“群狮厅”最为诱人。在一片白色的石笋中,有大小50多处状若雄狮,或蹲、或跃、或抖鬣长吼、或奋蹄腾越、或相互戏耍,姿态各异。屹立在第二洞厅尾部的悬崖上,有一根高大的石柱,顶天立地,高约14米,直径4米左右,景称 “擎天玉柱”,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概。
在第三洞厅西南隅的“三十三重天”,石笋漫天,层层叠叠。有人把它比作唐代敦煌大壁画,那是彩霞东升,瑞气氤氲;那是仙鹤舞步,孔雀开屏;那是花团锦簇,神女曳裙……这大千世界难以用语言描绘,全凭您自己的观察和想像了。左面有一块5.5米高的石壁上镌刻着一首宋代诗人柯约斋描写瑶琳仙境的七言律诗,古人在诗中就把这个梦幻般地瑶琳洞比作“仙境”、“壶中天”、“蓬莱岛”、“桃花源”、“武陵村”。随着曲桥延伸,进入“石林迷宫”,迎面一支上大下小,重约千斤的石笋“瑶琳玉峰”,如一位身披白绸、手捧鲜花的女神,亭亭玉立,是瑶琳仙境的瑰宝,被定人瑶琳仙境的标志。与瑶琳玉峰遥遥相对的是一幅冰棱状下垂的钟乳石和形同仰首海狮的石笋相对峙,钟乳石不时滴下水珠,形成“海狮接水”景观。不远处,高高蹲着的一株石笋像嫦娥身边的玉兔,那欲奔未走的形状,好像在同游人说:“仙境美,玉兔下凡不思归”。驻足片刻,不能不使人发出“凡人思此不思归”的感叹。
瑶琳仙境,是奇诡无比的洞天世界。它的神奇,为人们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瑶琳仙境应景而生,为人们的壮游再添乐趣,加上了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