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脆弱性表现
⑴ 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总体特征
根据地质环境脆弱度数值,将区域地质环境脆弱程度划分为6个等级:微度脆弱、轻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各级脆弱度面积与所占比例如表3–5所示,全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图如图3–11所示。总的来看,我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表3-5 全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情况
图3-11 全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图
(1)总体脆弱是我国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根据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区面积达105.4×104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1.4%;中度脆弱区面积达181.1×104km2,占19.6%。中度脆弱—极度脆弱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自然基础的基本特征之一。地质环境总体脆弱,这一基本特征是由我国所处的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所决定的。自然地理方面,我国地势落差显著,山地丘陵多,陆地最高与最低高程落差达9000m,山地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3.2%;地质构造方面,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处,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活跃,VII度及以上地震烈度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2.5%[29]。
(2)我国区域地质环境脆弱程度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的总体格局。大致以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为界,此线以西地区地质环境脆弱程度高,集中分布了主要的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区;此线以东地区地质环境脆弱程度低,集中分布了主要的微度脆弱和轻微度脆弱区(图3–11)。地质环境脆弱性空间格局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框架性的制约作用。利于承纳人类耕作、居住与建筑活动的较理想的地质环境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六盘山—邛崃山—乌蒙山一线以东地区。该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人类活动不适宜区,北部是土地沙漠化的重灾区,中南部或者是大江大河发源的高山峻岭区或者是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的高易发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顺应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布的空间特征,以降低国土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风险和经济成本。
(3)成片分布低脆弱区中含有脆弱程度高的斑块,成片分布高脆弱区中含有脆弱程度低的斑块。例如,在微度脆弱和轻微度脆弱的鄂尔多斯盆地与华北平原之间,分布有狭长的中度脆弱—重度脆弱的太行山脉地带,存在着发生强震活动和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中度脆弱—重度脆弱的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零星分布着一些轻微度脆弱的区域,这些区域为新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的国土空间,应加倍珍惜和科学利用。
⑵ 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表现有哪些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有很多种,也不统一(随便查点期刊文章看看就明白了).有人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概念做了总结,认为目前存在3种理解和认识:
第1种是以自然属性或生态方面的变化类型和程度来定义的,认为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调节的“阀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的生态环境,称为“脆弱生态环境”.
第2种理解属自然(地学)一(狭义)人文理解,认为当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影响当前或近期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利用时称为“脆弱生态环境”.这种理解把人地关系系统视为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从中去探求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条件的变化及其后果.
第
3种理解,属广义的人文理解的范畴.它认为当生态环境退化超过了在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的水平时,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
就是在保持和增大人类利用环境的程度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和调整,也可以靠外来资源和向外输出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
最明
显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结果就是土地退化,脆弱生态环境的出现,可以说都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比如,土地荒漠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
失,森林植被减少,这些结果都跟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关.你还记得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吧,原因可以从中得到揭示,也直接导致我们国家从此后的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的实施.再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西南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等,都是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⑶ 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基于对环境脆弱性内涵的界定,相关学者先后构建了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总的来说,当前所建的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和综合性指标体系[13]。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通常是针对特定地理背景而建立的,结构简单,针对性强,具有区域性特点,能够根据区域特点确定导致区域环境脆弱的关键因子。综合性指标体系既考虑环境系统内在功能与结构的特点,又考虑环境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选取的指标比较全面,能够反映环境脆弱性的自然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现有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可概括以下3种类型:成因及结果表现指标体系,在体现导致环境脆弱性主要因素的同时,其结果表现指标可以修正成因指标之间的地区性差异,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地区间的可比性;“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采用压力与状态指标描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及在这种压力下资源与环境的质量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采用响应指标描述社会各个层次对造成环境脆弱压力的响应;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环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特点,综合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社会经济等子系统脆弱因子,筛选指标,确定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区域环境的脆弱性。
李鹤等归纳和分析了目前脆弱性评价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根据脆弱评价的思路将脆弱性评价方法分为5类:综合指数法、脆弱性函数模型评价法、模糊物元评价法和危险度分析[14]。综合指数法是从脆弱性表现特征、发生原因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方法综合成脆弱性指数,表示评价单元的脆弱性程度,是目前脆弱性评价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简单、容易操作。脆弱性函数模型评价法基于对脆弱性的理解,首先对脆弱性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定量评价,然后从脆弱性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方法与脆弱性内涵对应较强,能够体现脆弱性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目前关于脆弱性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尚无统一的认识,并且脆弱性构成要素的定量表达较困难,使得该评价方法进展较为缓慢。模糊物元评价法是通过计算各研究区域与一个选定参照状态(脆弱性最高或最低)的相似程度来判别各研究区域的相对脆弱程度。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原始变量的信息,缺点在于对参照单元的界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结果对参照单元选取标准的变化十分敏感,并且评价结果反映出的信息量较少,只能反映各研究区域脆弱性的相对大小,难以反映脆弱性空间差异的决定因素及脆弱性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危险度分析方法计算研究单元各变量现状矢量值与自然状态下各变量矢量值之间的欧氏距离,认为距离越大系统越脆弱,越容易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彻底的改变。该方法多用于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反映系统偏离自然状态的程度和研究单元的生态危险程度。不足之处是忽视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以及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没有确定的脆弱性阈值。
随着GIS、融合技术及非线性方法等新方法的引入,环境脆弱性评价将可能出现新的方法。借助GIS技术,可以实现在同一个平台下表征出多种途径和探测手段能够获取的定性和非定性数据,利用空间叠加分析的强大功能提取出有用信息,阐述各种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间内在联系及演变规律。GIS技术与各种数学模型的结合将是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关于地质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尚不多见。近年来,有学者先后对地质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区域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健康指数等评价框架或方法[15~18]。总的看来,地质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多偏重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理论与方法尚处在探索阶段,距离应用还有很大差距。
⑷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1.评价指标与权重的选取
(1)评价因子选取
将生态环境因子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态系统与生境现状、人类生存安全度和生态经济。生态系统与生境现状包括气象条件,水资源条件,地貌条件,植被与生境条件等4项工级指标、12项Ⅱ级指标与5项Ⅲ级指标。人类生存安全度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土地负荷3项Ⅰ级指标、9项Ⅱ级指标和2项Ⅲ级指标。生态经济包括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经济2项工级指标、10项Ⅱ级指标、5项Ⅲ级指标。共计有9项I级指标、31项Ⅱ级指标、12项Ⅲ级指标(Ⅲ级指标不参与最终计算,只帮助确定Ⅱ级指标的取值)。
(2)评价指标选取
要将这些不同量纲的指标进行评价须对其进行初值化与标准化。初值化是将指标值与国家评价指标体系或全国自然—社会—经济体系现状对比,赋予指标值1~10的分值。一般视5~6为正常值(多为豫中平原取值),分值愈大意味着该指标对生态质量的正面影响愈大,分值愈少意味着该指标对生态质量的负面影响愈大。
(3)评价权重选取
聘请15位相关专业的专家对31项Ⅱ级指标、9项Ⅰ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求权值。先确定在Ⅱ级指标、Ⅰ级指标内相对权值,再确定I级指标间相对权值。
2.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判
(1)生态因子的取值单位、初值化标准和权值及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计算
年均降雨量初值取1~10分;≤50 mm/a为1;>2000 mm/a为10;中值(5.5)取600~650 mm/a。
≥10℃年积温初值取1~10分;≤1000℃为1;>10000℃为10;中值(5.5)取4700~4800℃。
干燥度初值取1~9分;K≥16为1;K<0.8为9;中值(5.5)取1.1~1.4。
径流深初值取1~10分;≤10 mm/a为1;>1000 mm/a为10;中值(5.5)取150mm/a。
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初值取1~10分,淡水≤1 t/(h·m)为3,≥50 t/h·m为10。
灌溉面积比初值取1~10分;≤10%为1;100%为10;中值(5.5)取50%。
地貌类型初值5~8;亚高山(≥1800 m,多为自然保护区);低山与丘陵(坡度平均<25°,多为宜林宜草区)和倾斜平原(100~200 m,多为良好农耕区)取8;中山(≥1000 m,平均坡度≥250,但植被多较好)取7;平原取6;洪涝威胁平原与缺水劣地台
初值取2~9;坡度分≥550、55°、35°、25°、15°、6°、2°、0.004、坡度与切割度0.0002、0.0001和<0.0001共11个等级,以悬崖急陡坡和低洼地为差,取值2~4;以6~0.0002为佳,取值7~9;≥2°的坡地切割严重区分值比同等坡度降1。
地震烈度烈度区划≥X度取3分;<V度取9分;余值内插。
旱涝频度 轻旱<50%,中旱50%~60%,重旱60%~70%,严重干旱≥70%;轻涝<30%,中涝30%~50%,重涝50%~70%,严重涝≥70%。严重旱涝区(豫北)取3分;重旱严重涝区(豫东)取4分;严重旱轻涝(豫北山地)、中旱严重涝(淮北)取5分;重旱轻涝(豫西北浅山区)和中旱重涝区(南阳盆地)取6分;中旱中涝区(大别山北坡)取7;轻旱轻涝区(伏牛山、大别山腹地)取8分。
洪水威胁程度黄淮江海平原洪水威胁区为1~4分;平原中微高地取5分;倾斜平原取5~7分;山区谷地取3~5分;坡地取5~7分。
其他自然灾害主要指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矿井瓦斯与突水等灾害高发区取3~4分;轻发区取5~6分;无发生区取8分。地取5。
水域与湿地面积比(r)以≤1%为1分;100%为10分;中值(5.5)取面积比为20%~25%。
森林覆盖率(β)以≤2%为1分;≥80%者为10分;中值(5.5)的覆盖率为10%~12%。
建设用地面积比(α)以≥20%为1分;<2%为10分;中值(5.5)取12%。
土壤侵蚀与土地退化 以毁坏型剧烈侵蚀(≥15000 t/(a.km2)为1分;抗蚀年限≥1000 a,侵蚀量<500 t/(a·km2)为10分;余者内插。参照年沙暴日数,土地沙漠化类型和盐渍化程度酌情扣分。
土壤母质以花岗岩、壤土类为佳,取8分;其他火成岩、变质岩、黄土取7分;黏性与沙性土分别取6与5分;碳酸盐岩、碎屑岩、泥砾与沙砾取5~4分。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0.6%为1分;>6%为10分;中值(5.5)取2%~2.5%。
土壤速效 N、P、K含量 碱解氮150×10-6~30×10-6取8~3分;速效磷40×10-6~3×10-6取8~3分;速效钾200×10-6~50×10-6取8~4分。
单位土地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平方公里增加值200万~5万元,取值8~2分;中值(5)取80万~100万元。
人口密度 密度1000~100人/km2,取值1~10分;中值(5.5)取500人/km2。
人均耕地 人均耕地0.333 hm2(5亩)至0.0667 hm2(1亩)取值10~1分;中值(5.5)取0.12 hm2(1.8亩)。
排污强度万元GDP排污水数,≥100 t/万元为1分;零排放为10分;中值(5.5)取50t万/元。
地表水质等级超V类水取1分;Ⅲ类水取6分;工类水取10分;余者内插。
农药化肥施用强度 化肥≤0.05 t/hm2.a为10分;>1.4 t/hm2.a为1分;余者内插。农药零施用为10分。≥0.04 t/hm2.a为1分,余者内插。
非农业人口比例无农业人口为8分;农业人口100%为5分;余者内插。
第一产业GDP贡献值GDP贡献率为100%取8分;无取5分;余者内插。
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纯收入>3000元取8分;<1000元取1分;余者内插。
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者取10分;<70%取1分;余者内插。
医疗条件万人医生(或病床)≥60个取10分;无医生(病床)取1分;余者内插。
农林水与文教卫生投入强度 综合投入>1000元/人年·公顷取10分;≤20元/人年·公顷者取1分;余者内插。
(2)评价地域的综合得分
取得各指标标准化值与权值后即可用公式法计算其最终得分值。分值介于0~1之间,分值愈大其生态环境状况愈好,分值愈少其生态环境状况愈差。再用1减去指标综合分值即为该地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 G。该系数的含义为数值愈大生态环境脆弱性越强,具景观衰落、生态质量恶化趋势;数值愈小生态环境脆弱性越低,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况(表12.1.1)。
表12.1.1河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计算表
续表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应说明的是,因省内
3.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划分。G≤0.4为生态轻度脆弱区;G=0.4~0.5为生态中度脆弱区;G=0.5~0.65为生态强度脆弱区;G≥0.65为生态极强脆弱区。全省平均生态环境脆弱指数为0.535,属生态环境脆弱区。符合生态质量良好,轻度脆弱的仅6个县区(商城、罗山、信阳、固始、桐柏、内乡)。符合生态环境中度脆弱的有36个县区,其中有8个县区(新县、潢川、正阳、确山、遂平、鲁山、南召、襄城)G值在0.4~0.45之间,生态质量尚差强人意。属生态环境强度脆弱的有71个县区,其中有12个县区(渑池、义马、新密、安阳县、新乡县、卫辉、滑县、长垣、南乐、濮阳县、济源市)生态环境脆弱指数大于0.6,接近极强脆弱区指标(表12.1.2)。
表12.1.2河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情况表
续表
⑸ 地质环境脆弱性内涵与特征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依托的由岩、土及包含于其中的水、油、气等自然要素组成的地壳表层地质系统。在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我们人类所处的地质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并与社会经济之间形成了互为影响的动态平衡。人们通常说一个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往往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地质环境先天条件恶劣,如地势险峻、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贫乏等,不适宜经济社会生存与发展;第二层含义是指地质环境对外界因素影响反应敏感、稳定性差,易于发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甚至对经济社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所以,脆弱性应是地质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而这一属性是相对于经济社会而言的。地质环境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制约作用和不良影响根源在于其所具有的脆弱性。按照Füssel的脆弱性分类,地质环境脆弱性属于内在的、自然的环境脆弱性。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将地质环境脆弱性定义为地质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先天的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外界干扰下易于对经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程度。首先,脆弱性是地质环境的固有属性,具有客观性;其次,地质环境对外界干扰或胁迫具有敏感性,易于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降低等地质环境问题;最后,地质环境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地质环境安全性的另一面,地质环境脆弱程度越高,经济社会为保障地质环境安全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大。
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外在表现,可归纳为:①环境容量小,生态承载力低,当人类活动强度超过其承载力时容易引起环境恶化、生态退化;②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差,在外界干扰时极易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平衡失衡,引发环境突变;③敏感性高,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表现出较大的敏感性;④自我恢复能力差,在外界干扰打破其平衡后,往往难易恢复其原先所具有的功能。
⑹ 【高中地理】什么叫生态环境脆弱做题时怎么判断这个地方是不是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有很多种,也不统一(随便查点期刊文章看看就明白了)。有人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概念做了总结,认为目前存在3种理解和认识:
第1种是以自然属性或生态方面的变化类型和程度来定义的,认为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调节的“阀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的生态环境,称为“脆弱生态环境”。
第2种理解属自然(地学)一(狭义)人文理解,认为当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影响当前或近期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利用时称为“脆弱生态环境”。这种理解把人地关系系统视为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从中去探求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条件的变化及其后果。
第3种理解,属广义的人文理解的范畴。它认为当生态环境退化超过了在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的水平时,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就是在保持和增大人类利用环境的程度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和调整,也可以靠外来资源和向外输出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
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结果就是土地退化,脆弱生态环境的出现,可以说都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比如,土地荒漠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减少,这些结果都跟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关。你还记得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吧,原因可以从中得到揭示,也直接导致我们国家从此后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再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西南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等,都是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⑺ 生态环境脆弱性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二是自然环境恶劣程度,生物多样性、生物更新能力;三是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位丰富度;四是环境容量
⑻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的表现及原因
热带雨林生态是脆弱的。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因此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很快丧失,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以亚马孙地区为例子,其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8)地理环境的脆弱性表现扩展阅读:
形成条件
在温暖多雨的热带自然形成的、富有厚茎藤本、木质和草质附生植物的常绿森林生物群落。优越而稳定的环境为数以万计的生物种类提供最佳生存和发展条件。热带雨林主要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温度18℃以上的热带潮湿低地。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
从气候类型来说,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下皆可形成一定量的热带雨林,而以热带雨林气候下形成的热带雨林最为典型。
因为热带雨林的形成条件是高温多雨,除赤道地区满足条件外,还有非地带性因素: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成因是: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信风带来的丰沛降水;莫桑比克暖流增温增湿。
中国西南部和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雨林成因是:来自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西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降水。
⑼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有机物质储存在树木体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非常少,土壤十分贫瘠。一旦热带雨林被砍伐,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