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雾气的自然地理环境
⑴ 容易发生雾霾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雾霾的地理成来因可分自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大气相对稳定及逆温层的出现。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成因,主要由产业结构、机动车数
量和能源结构组成。结合我国雾霾的特征,提出防控雾霾的三个对策措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和完善雾霾治理制度体系、重视学校环境教育。
还有一些资料: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⑵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目,雾是在大气稳定时,暖湿空气经过寒冷下垫面,水汽大量凝结形成的天气现象。夏季海洋温度比陆地温度低,相当于寒冷的下垫面。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稳定,风力弱,具备了雾的形成条件,所以沿海城市多雾。C对。降水少、气温高、光照较强等因素与雾的形成条件不相符,不是多雾的原因,A、B、D错。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雾的形成条件。
⑶ 形成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主要考虑的肯定是自然因素
1.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
②大回气状况(天气、气答候)
③海拔高低(大气密度)
2.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地形地势(海拔,坡向,对气流阻隔)
③大气环流
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
⑤洋流
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状况)
3.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隔)
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境(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
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地表形态的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⑷ 自然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旅游活动
.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及开发的影响 近年来,生态旅游已被确定为世界旅游业中迅速发展的领域。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以自然地理环境为载体的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及开发是建立在一定价值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之上的,人们通过对不同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获得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这样的旅游形式往往更能吸引旅游者。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已经成为旅游活动与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及开发的积极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本身具有差异性 旅游活动是指人们离开自己的常住环境,到其他的陌生环境所进行的一段时间内的消遣活动。因为自然地理环境本身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所形成的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是旅游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对旅游活动具有独特的吸引作用: (1)地形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西藏地区的开发以及青藏铁路的建设成功,促使许多东部和中部的旅游者来到西藏,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温度低、大阳辐射强、风大。物理风化和冰川流水作用强烈,多冰川、湖泊和河源。适合登山与探险旅游,雪山和冰川风景广布。这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东、中部平原地区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 (2)水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最为活跃的自然因素,其分布状况直接决定了生物的自然分布,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景观。我国东部季风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所以自然旅游资源季节变化大,多旅游名山与海滨风景,田园景色秀丽,河网稠岩,泉,湖众多,山水风景突出。而反观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多为荒漠植被和荒漠草原植被。 大部分面积属内陆流域,多冰雪融水和咸水湖。所以高原与盆地风景典型,草原和荒漠景观突出,森林少见。加上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因而形成的雅丹地貌,吸引众多旅游者前往游览。 (3)风景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唯一有生命的自然要素,因而是最生动、最活泼的自然风景素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由于气候降水等许多原因, 使得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生长,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风景生物的差异也会成为驱使人们外出旅游的动力。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引起人文环境差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引起的人文环境差异也是促进人们旅游活动与开发的重要原因。四川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淳朴的民风,悠闲的生活状态,使不少游客为之向往。这主要归功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异。成都属于四川盆地,雾气大,湿气大,保温作用强,四季温暖,紫色土壤比较肥沃,物产丰富。独特的民风民俗作为旅游资源同样对游人产生吸引。
优化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首选自然环境优美、安全的区域。因而,许多地区为刺激旅游业的发展,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栽花养木、绿化山地,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
2.
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市场将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时尚、医药等领域中,许多...
3.
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健康和娱乐是两大基本需求。优良的大气环境...
4.
旅游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必然会使旅游活动的规模受到最为直接...
⑸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形成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终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于是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轻。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
中华民族栖息生活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太平洋西岸。中国的领域广大,腹地纵深,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就有分布广泛的人类活动。自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夏朝活动的领域以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处为中心。史书记载:“芒芒禹迹,亘为九州,经启九道”1,反映了夏朝已经统治了范围不小的地区。到了商代,其统治区域以今河南中部偏东黄河西岸为中心,东至海,西至今陕西,北达今河北,南抵湖北一带。西周初年的封国,古史称有“一千八百诸侯”。周王不断分封,其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以南,西至今甘肃,东北至今辽宁,东至今山东,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奴隶制国家。
经过商、周二代约13个世纪的发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海。此后的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都拥有过今天中国以外的疆域。如从西汉中期至西晋末年的400多年间,朝鲜半岛的东北部曾经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区。自西汉中期到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远达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亚的威海。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地,形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1840年,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大片土地,甚至连条约都不签订,凭借实力造成侵占的既成事实。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国土免遭更大蚕食。饱经沧桑,惨遭分离的台湾同胞,1945年才回到中国的怀抱,在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低悬殊的地势以及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世界上有的气候类型,中国大部分都有。
从农业生产观点来看,从气候资源光、热、水的状态来看,中国气候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光、热资源丰富。中国大部分领土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热带,全国各地的太阳幅射和热量都可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二是水分分布不均。中国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强烈影响,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区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这是东南部为农耕区,西北部为畜牧区的自然基础。三山地气候居多。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广大山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来说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种垂直气候带,气候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尺度、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经营。
以上特点,有史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受全球性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这两方面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民族的迁移、人口增长和文化的传播等都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滋生地不仅领域广大,而且地形、地貌繁复,多条大江大河纵横,为世界其它古文化区所罕见。
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我国最重要的常态地貌类型以外,我国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缘地貌,仅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北段,类型就有45种以上,比前苏联和美国多一倍,成为世界上冰缘地貌类型最多的国家。如此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多元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地处地球的北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气候宜人,众多的江河湖泊,使广阔的土地可垦可耕,供人们衣食。因此,与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华文化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大的区段。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即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击平原,在古代曾是林茂草肥、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可供人类居住和农作。据土壤专家研究,黄土是一种有很强自肥能力的土壤,又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适于种植粟和谷子这类耐旱作物。中原的东部是华北大平原,这片由黄河泛滥冲击而成的平原,土质疏松肥沃,含有丰富的腐植质和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诸元素,是一片适宜种麦、黍、谷、粟、稻五谷的沃土。由于土壤细腻疏松,在生产工具简单、铁器还未运用的情况下,易于清除天然植被和开垦耕种。因此,黄河中下游一带便成为华夏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华夏先民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觅食、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业,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原地区最早成为中国古文化的中心。
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学家论证,长江流域是中华新旧石器文化遗址发掘数量仅次于黄河流域的地区,长江为孕育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经10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亚洲第一位,并且流量大,流域面积广,资源丰富。当黄河流域因战乱频繁、大批文人学士和劳动力为了避难举家南迁,以及垦伐过度、气候转向干冷等原故导致农业渐趋衰落之际,长江流域后来居上,以巨大的经济潜力成为人们粮食、衣被、财赋的主要供应区。可以说长江与黄河共同哺育了中华古老文明。至于岭南的珠江流域、闽南滨海地带、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更增添了这一回旋区间的丰富性和广阔性,中华文化延绵不辍,没有出现埃及、巴比伦等古文化那样的中绝现象,与这种优越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人们采取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农业、牧业、狩猎、养殖、捕捞、采集、冶矿、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成为了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经济、政治、制度也不尽相同,各地的发展也不平衡。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一般来说农耕民族依恋土地,重农轻商,居安思稳,保守平和。游牧民族迁徙不定,重牧轻农,勇猛好斗。生活在近海滨的人民视海洋为财富的来源,致力于渔业和盐业的开发生产,易于接受外来文明。西域的一些绿洲小国本身土地资源有限,但因位于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地域的差别,使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相异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于在湿润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这些文化类型的形成当然更直接受人文因素的作用,不过,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毕竟是中华文化多样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著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划分为大陆民族与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比较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也比较方便。又由于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故容易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陆国家,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沿海岛屿,而其与海洋为伍的人民,究竟占全部人口的少数,其人民本性仍然是大陆性格的。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在黄河中下游很早就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明。与西方的大海文明即蓝色文明相比,黄河文明是一种大陆文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从新石器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并由此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有别于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退路可供回旋。其它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贯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高达四千至五千米。在生产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些都可以说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
⑹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及产.生原因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带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热量(因内为纬度不同容吸收太阳辐射不一样,导致热量不一样)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还叫由沿海到内陆地带分异规律),产生原因是水分(距离海洋远近,水分含量不一样)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是海拔的变化(海拔或相对高度不一样,导致不同的高度水分和热量都发生变化)
⑺ 自然地理环境
3.1.1.1 地理区位
研究区地处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地理坐标东经111′52′~112° 41′,北纬39° 21′~39°58′。东西宽67.9km,南北长69.5km。全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不规则三角形。平鲁区地处晋西北内外长城之间,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和林格尔接壤;西南与忻州市偏关、神池两县毗连,南临朔城区,东靠山阴,东北连右玉。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突出研究主题,选取中煤平朔矿区生产区及平鲁区的局部作为研究区。从行政区划上来看,研究区包括了井坪镇、向阳堡乡、白堂乡、榆岭乡、陶村乡、下面高乡,整个研究区面积为517km2。从采矿界来看,包括了中煤平朔公司的3个露天矿和3个井工矿及周边多个地方井工矿(图3.1),采矿区面积(已采区+规划区)占整个研究区面积70%左右。
图3.1 研究区位置
Fig.3.1 Location of research area
3.1.1.2 气候状况
平鲁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季风大。年平均气温5.4℃,极端最高气温36.1℃,极端最低气温-30.5℃。年内气温极不均匀,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地域差异不很明显。年平均降水量428.2~449.0mm,最低195.6mm,最高757.4mm,7~9月3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年蒸发量为1786.7~2598.0mm。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15m/s。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全区平均气温稳定。干旱、风沙、霜冻构成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制约条件。
3.1.1.3 土壤植被
平鲁区地带性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和栗钙土,呈微碱性和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结构差、抗蚀能力弱,土壤侵蚀严重。在以栗钙土为主的土壤剖面中有较明显的钙积过程(陕永杰等,2005;张耿杰,2013)。
平鲁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干草原植被。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内受地表和地下水影响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常见草本植物有猪毛菜、蒺藜、披碱草、刺藜、地锦、稗子、狗尾草、牡蒿、赖草、猪毛蒿、黍子、大针茅、虱子草、苦苣、达乌里胡枝子等。主要的乔木有小叶杨、油松、刺槐、榆树等。主要的灌木有柠条、沙棘、酸枣等(张耿杰,2013)。
3.1.1.4 地形地貌
平鲁区位于山西省北部。东南西侧为高山,中部只有井坪镇、向阳堡之间的大沙沟两岸是冲击而成的断陷小块盆地。平鲁区地形北小南大,呈三角状,平鲁区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山脉与山谷相间,一般平行排列。一般标高为1200~1350m。区内最高点位于北部的石峰,海拔高度1537.90m;最低点位于本区南部薛高登村正西的马关河,海拔高度1213.80m,最大相对高差324.10m。虽然地域辽阔,但山多沟深,平地很少,形成梁、垣、峁等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沟谷发育,呈“V”字形,切割深度40~70 m(图3.2)。全区岩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占总面积的96%,山间小盆地只有4%,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地面割切严重。
图3.2 研究区地貌
Fig.3.2 Landform in research area
3.1.1.5 资源禀赋
平鲁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镇。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高岭土、石墨、石灰石等40余种。其中煤、高岭土、石灰石等蕴藏量大,开采价值高。煤储量达130亿t,主要有4号、9号、11号煤层可采,地质构造简单,储藏浅,易开采,煤质优良,是良好的动力用煤,中煤平朔公司的主要矿区都位于平鲁区境内。高岭土总储量13亿t,其中高岭岩勘探储量273万t,可采储量140万t,厚度为2m,大范围可供单独开采的高岭岩矿体,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平鲁区农产品丰富。主要有名特优小杂粮,平鲁区被确定为中国小宗杂粮商品基地区(县),是含硒量居中国首位的红山荞麦,千粒重38.8g,硒含量0.73mg/g。豌豆、马铃薯淀粉含量高,为良好的制粉原料,油料以胡麻为主,亚油酸含量极高,为中国食用油之冠。
⑻ 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性
1、气候多变,季风影响显著 。
2、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8)产生雾气的自然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最重要的常态地貌类型以外,我国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
其中冰缘地貌,仅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北段,类型就有45种以上,比前苏联和美国多一倍,成为世界上冰缘地貌类型最多的国家。如此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多元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地处地球的北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气候宜人,众多的江河湖泊,使广阔的土地可垦可耕,供人们衣食。
因此,与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华文化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大的区段。
⑼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是什么
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