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地理有关的环境问题
『壹』 地理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应怎样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盐碱化 植被的破坏等版等
措施有:植树造林 建立生权态防护林, 合理利用水资源、禁止乱垦乱伐,退耕还林还草,滥捕滥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贰』 地理上的环境问题分为哪些
现代环境问题有哪些表现?分别有哪些类型?
主要是指两类:环境污染(农田污染、水污染、大气内污染、噪声污容染等)、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资源破坏、气候恶化、灾害频繁等)
各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
怎么说呢,没有哪一种类型的具体分布,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全球的。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的地方,就有以上问题。
『叁』 地理学科当中 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麻烦速度点
(1)全球气候来变暖海平面上升
(2)土壤流失自严重,耕地面积减少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4)水荒制约发展影响生活
(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爆炸危及自然生态
(8)有害人工化合物的转移
(9)有害废物的转移贻害世界
(10)残留物质污染
『肆』 高中地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伍』 关于地理环保方面的资料!
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环保观
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生态环保观和资源开发观?环保和资源开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吗?我看不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因此科学的生态环保和资源开发是能够做到对立统一的。
我相信所有关注环境问题的人都怀着一颗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诚之心。我们也不应怀疑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尽早脱贫致富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他们同样也有着一颗保证和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过极力主张保护的人考虑的是整个人类长远的生存问题,而积极主张开发的人要解决的却是当前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问题。我们有理由剥夺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吗?
这些年来,在各环保组织的宣传努力下,广大公民已经有了一定环保意识,这是各环保组织和人士的功劳,但有环保意识并不等于懂得了环保。我们还有很多人虽然有了环保意识,但出于对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虑和贪图享受,并不愿意自觉地去遵守环保准则。例如,我们一些已经无需为自己的温饱担忧问题的人,为了尝一尝野味,穿戴高档皮毛时装,显耀自己的富有,于是促成并刺激了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该受到指责的应是那些衣食无忧的消费者,而不是那些衣食无着,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资源的人,也不应去指责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尽快摆脱困境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
为什么环境问题至少在工业革命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在却成了一个越来越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全球紧迫性问题?这是因为在过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及产生的各类垃圾还没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已经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这又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类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穷奢极欲的不断追求。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遏制人们这一不断膨胀的享乐欲望。因此我们在宣传环保和揭露环境问题时,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我们这些衣食无忧,享受着现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种为富济贫的道德观,过一种简约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他们的生活已经够落后简约了,已经简约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了。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呢?
我们应该反对那种教条的,极端的环保思想。这种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确,也极能蛊惑人心,实际上却是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剥夺了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
在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的人打猎,伐树,烧荒,那是为了生存。也正是因为现代文明的曙光还没有照射到他们,所以还沿袭着这一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不打猎伐树,请问你让他们吃什么?烧什么?用什么?对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的一些环保者总爱不分青红皂白的加以指责,而且常犯一个善意的错误,那就是:你们不能
『陆』 初二地理 关于近期环境问题
中国高速发展的环境代价
伴随着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是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蒋高明和高吉喜指出,这种状况将阻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中国上述十大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1979至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 2004年高达10.1%,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期间伴随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生态系统破坏殆尽,大量宝贵的“国土”损失,并因此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由此可以看出,过去27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的 “黑色经济”模式,是当年西方国家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重演。
唐朝杜甫欣慰“国破山河在”,而今我们感叹“国在山河破”。环境恶化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并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耕地被城镇、工业建设等无情吞噬
遥感调查表明,自1988-2000年,中国耕地呈现严重的减少趋势,由1991年的13074.12万公顷,减少到2000年的12824.31 万公顷; 人均耕地由1.8亩减少到现在的1.5亩。减少的耕地中有56.6%转化为建设用地,21%转为林地,16%变为水域,4%成为草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城市数量由315个迅速增加至521个;每年平均有767.42平方公里土地变成建城区,年平均增长率为5.76%。在占有耕地方面,北京首当其冲,其城市中心区以每年20平方公里左右的速度扩张。除了城市建设用地外,工矿占地也很突出。据吉、苏、闽、豫、鄂、湘六省统计,2000年因矿产开发占用土地比1986年增加了1.96倍,破坏土地面积增加了4.71倍。
在此期间也有部分耕地表现为增加,其中约24.2%来自林地开垦,66%为毁草开荒,1.9%为挤占水域。然而,增加的耕地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的。如近40年来,围垦导致全国滨海滩涂面积丧失119万公顷,城乡工矿用地侵占了100万公顷滨海湿地,50%多的滨海滩涂已不复存在。即便如此,中国耕地总体减少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如果上述耕地的减少是土地使用功能的转换,土壤物质还留在中国(有些用水泥和沥青封存起来)的话,那么风力和水力带走的土壤物质将永远离开了中国。1999年,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地区为293.79万平方公里,占82.53%;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9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其中约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年均抬高0.08-0.1米。40年来,黄河下游河床高程已普遍抬高 2米,河道河底平均高程高出背河地面3-5米,最大达10米。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达24亿吨。
除了土壤物质的损失,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 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如果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及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沙尘暴带走的量,每年土壤损失带走的营养元素,按最保守的估计,也约为年化肥需求量的5倍以上。损失的营养靠从大气和岩石中人工合成补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护土,才是中国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
中国森林资源危机
据国家林业局数据,1986-1999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2.98%增加到16.55%,增幅为33%。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据本身的“水分”问题。其一,许多地区将郁闭度的计算标准从0.3降低到了0.2;其二,灌木被当成了森林计算在覆盖率之中。也就是说,实际的森林覆盖率可能并没有增加,而只有数字增加了。在中国,百年以上的老林已凤毛麟角,原始森林则荡然无存。即便上述数据是确切的,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平均下来人均森林也是非常少的,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72立方米的12.5%。
还应当指出的是,尽管中央政府对林业的投入逐年增大,但在营林策略上,因过分强调人力而忽视了自然力,人工纯林的不可更新和脆弱性使中国森林面临潜在危机。如西部地区从50年代到90年代,森林病虫害面积增长了6倍多;其中以90年代增长最快,比80年代增长了196%。中国广阔的亚热带山地,只要合理封育,减少人为干扰,就能够恢复成常绿阔叶林,然而遗憾的是,一些造纸企业砍伐天然林或其幼苗,种植入侵性很强的桉树。针对这种严重破坏,主管部门的干预措施不得力,甚至有些地方的林业部门与利益集团勾结,破坏森林资源,谋取非法利益。
中国水危机
2001年中国用水总量为5567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132亿立方米。然而,这些增加的水多数不是地面上的可循环水,而是向地球“心脏”攫取的地下水,是子孙水。如淮河、辽河、黄河等重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于60%,其中海河达90%,黑河为110%以上,超过国际公认的30%-40%的水资源利用警戒线。
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加上国民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虽然动用了子孙水,依然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全国669座城市中有60%的城市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约60个城市和地区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地下漏斗,其中,华北平原地下漏斗约3-5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分布区。地下水超采不仅发生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也出现在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目前,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省(区、市)的46个城市(地段)、县城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总面积达4.87万平方公里。自1949年以来,苏州市沉降区面积达180平方公里(累积地面沉降量大于600毫米);无锡市达 59.5平方公里;常州市达43平方公里。
再以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三江平原为例,对地下水的大肆攫取加上土地退化,湿地损失严重。在过去20年里,三江平原北部地区湿地面积减少了10.5万公顷;松嫩平原减少18.2万公顷;辽河三角洲减少2.3万公顷。
中国水危机不仅表现在地下,还表现在高原的“固体水库”――雪线以上雪域的衰退,这里是干旱区重要的水源。西藏林芝地区川藏公路以北的冰川,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面积后退萎缩(1986-1998之间萎缩100米)。雪线萎缩直接影响了中国政府正在组织施工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质量。
中国的生态系统正在全面退化
全球共有十大类陆地生态系统,中国占其中九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中国唯一缺乏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类型(稀树疏林生态系统),但是中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态下其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类型的。这样,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中国上述十大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除了众所周知的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外,那些过去较少受到破坏或轻度破坏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和红树林也出现了严重退化。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而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由于长期对草地的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利用,高寒草甸退化非常严重,总体生产力极度下降,突出表现在:1)草地生产力大幅下降,平均每亩干草产量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下降到100公斤以下;2)鼠害严重,每公顷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至10只增加至30只以上。
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在减少或丧失的草地面积中,有55%的草地被开垦为耕地,30%沦为不可利用土地。目前,西部大部分地区草场超载,其中新疆、宁夏、内蒙超载率分别达121%、72%及66%。
再以红树林为例,红树林是世界上公认的具有高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中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福建沿岸以南,历史上最大面积曾达25万公顷,50年代约剩5万公顷,而现在仅剩1.5万公顷。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受到掠夺性采掘、砍伐和违背科学的低效能利用,目前沿海红树林资源受到空前的破坏。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约为总数的25%。中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 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如黑龙江嫩江县天然林分布区, 野生物种濒临灭绝单位面积斑块数由1988年的240上升为2000年的343;平均斑块面积由80公顷下降为68公顷。
『柒』 关于地理环境问题
科学管理
『捌』 地理问题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 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玖』 地理的环境问题
1
木炭的消耗,浪费很多森林资源;
对烧烤摊及其产生的废弃物对周围市容及景观内的影响;
烧烤摊的油烟对周边容群周生活的影响;
野外烧烤的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及在林地烧烤火源引起的消防隐患;
2
制定相关管理规范;
可以在某些饭店内烧烤,然后再端到餐桌上,这里专门有油烟处理及垃圾收集;
在野外烧烤要有相关部门规定好合适的烧烤地点,集中收集垃圾。
再说烧烤也不能吃,有致癌物.小心!
『拾』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一般有哪些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内地、滥伐森林、过度容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