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高中地理预备知识点

高中地理预备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1-03-06 10:13:19

高中地理要点知识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四单元 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第五单元 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第六单元 季节知识专题
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於不同的季节。
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Ⅱ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四单元 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第五单元 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第六单元 季节知识专题
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
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於不同的季节。
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Ⅲ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学习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

Ⅳ 高中地理知识点

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
河外星系
银河系

最基本的两大天体:恒星、星云,还有小行星带、流星体、彗星
2.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及太阳系概况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近地行星:水、金、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体积、质量、密度居中,与其他七大行星基本一样,无太大差别
自身:适中的体积、质量,有大气层,人类能够呼吸,原态海洋的形成
外部:适合的日地距离→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层:能看见,黑子——标志,11年一周期,影响气候
日珥
耀斑
日冕层:太阳风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电磁波,来自H、He核聚变
6.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关系
自转 公转
轨道 赤道面 黄道面
方向 绕地轴自西向东 绕太阳自西向东
周期 恒星日:23h 56min 4s 恒星年:365d 6h 9min 10s
太阳日:24h 回归年:365d 5h 48min 46s
速度 角速度:极点为0,其他都是1h 15° 近日点:1月,快
线速度:极点为0,向赤道增大 远日点:7月,慢
黄赤交角:23°26’
7.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
昼夜更替:晨昏线
地方时:15°一时区,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东八区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右南左赤道无;手心向上,四指→运动方向,大拇指→偏转方向
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纬度、季节)
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日期 高度角 直射点 昼夜情况(北半球) 季节(北半球)
春分 3.21 赤道→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赤道0° 昼夜等长 春
夏至 6.22 北回归线→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北回归线23°26’N 昼长于夜 夏
秋分 9.23 赤道→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赤道0° 昼夜等长 秋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南回归线23°26’S 夜长于昼 冬
四季更替
春:3~5,夏:6~8,秋:9~11,冬:12~2
五带划分
寒带:有极昼极夜,温带:四季变化明显,热带:有太阳直射

8.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及其结构特点
地壳
地幔 地震波
(内→外) 地核
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维持生命活动
CO2:光合作用,保温作用
O3:生物体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原料),影响天气变化
固体杂质:凝结核
外层
热层 电离层:由大量离子和自由电荷构成,影响无线通讯短波的传播
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易吸收紫外线;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飞机;大气水平运动为主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剧烈,天气复杂多变
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71%海水,咸水湖多在内陆(∵不循环)
多为极地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可饮用的只占0.3%;人体内含水65%
生物圈:所有生物体所在的最活跃的圈层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如海岭等)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版块、非洲版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张裂(生长地带)——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板块挤压(消亡地带)——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亚洲东海岸岛屿(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美洲,美洲版块、太平洋板块)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构造运动的结果
影响:地中海消失,红海扩大;太平洋缩小,大西洋扩大
4.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水平运动
褶曲——褶皱——高山、谷地——形成地貌形态的基础——绝大部分山脉为褶皱山脉
背斜成山有石油,中心老两翼新;向斜成谷有水,中心新两翼老
垂直运动
断层(前提):地堑成谷,地垒成山
5.流水、风、冰川等所产生的外力作用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侵蚀作用:流水(气候湿润的山区)、海水、冰川、风力(气候干旱、地势较高)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6.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地质作用
二者共同作用使地球表面凹凸不平
7.大气热量的来源——地面辐射, 波长:辐射源温度控制
8.大气的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
吸收:O3——紫外线(平流层);H2O、CO2——红外线(对流层);有选择性
反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无选择性
散射:微小颗粒——可见光短波中的蓝紫光;较大颗粒(尘埃、雾粒、小水滴)——所有光;有选择性
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9.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受热不均

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风)运动的直接动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近地面
近地面:三个力,风斜穿等压线;高空:两个力,风平行等压线
风压定律: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高压在右后
10.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11.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
亚洲 海洋 风向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冷干燥) 阿留申低压 陆地吹向海洋
东亚:西北季风
南亚:东北季风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海洋吹向陆地
东亚:东南季风
南亚:西南季风
成因
东亚:海陆热力差异;南亚: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大气运动 气候特点
赤道低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气流幅合上升,对流强烈,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大陆内部和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旱,是热带沙漠气候
中纬西风带 40°~60°,大陆西岸地带,终年盛行从海上吹来的西风影响,温和湿润,是热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和副高 30°~40°,大陆西岸地带,交替受西风和副高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季风环流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风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
13.锋面、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气团
冷气团: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暖气团: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大陆气团:干冷;海洋气团:暖湿


准静止锋
江淮——梅雨;昆明:冬雨
气团运动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雨量
冷锋 冷气团到暖气团 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阴雨,大风降温 气温降低,气温升高,晴朗 阵雨
暖锋 暖气团到冷气团 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阴雨天气 气温升高,气温降低,晴朗 连续降雨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产生于低压区,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辐聚,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产生于高压区,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4.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地球各个圈层,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使水资源不断更新、再生、持续利用
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16.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北顺南逆,西暖东寒
中高纬:北逆南无,西寒东暖

1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
寒流:降温降湿
暖流:增温增湿
渔业
三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把深层物体带到表层
航海
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物
利:加速污染物流动扩散,使其稀释净化
弊:扩大污染范围

Ⅳ 地理高中必背知识点

装必备的知识点,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地理部分,比如说农业工业啊,趣味因素等等

Ⅵ 有没有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Ⅶ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中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②沉积岩③变质岩。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和断层(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堆积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2、人口增长模式 3、世界人口增长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其他因素2、人口迁移的意义(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四、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 地形 2、 气候 3、 河流。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 3、政治,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五、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③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4)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地形地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Ⅷ 高中地理需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

很多高中的文科生地理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考试中的重点知识点,因为学习地理,除了能提高知识素养,还有一点就是应用于考试中去,那么高中地理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

一:掌握概念,及时消化。理解概念才能更好的进行题目分析。可以把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比如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等。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二、掌握地理现象法则,加深理解。扎扎实实的学好基础知识,弄懂相关原理。比如: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水循环的原理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关系;光等等。只有掌握并理解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才能够透彻的分析。

三:注意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地理知识是处于一个大环境内,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没有孤立存在的要素。比如,河流汛期的来临就和天气,地势等相关联。复习时要注意综合运用。

四、地理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掌握。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普遍性的总结和个性特殊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成因及其分布。在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有时表现为垂直地带性或者非地带性的特征。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