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湖地理环境
㈠ 礼仪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古代“礼”字写法见上图。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 ”(发jī音)指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g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㈡ 绵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于四川省辖德阳市代管,属于县级市。绵竹市好玩的6个景点如下:
①诸葛墓祠: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它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而建的。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
②九龙滑草场:九龙滑草场位于国家AAAA级九龙山旅游风景区核心区域,是德阳地区最大的滑草及户外休闲运动中心。滑草场占地160余亩,有四轮滑草车、履带滑草、草地悠玻球等草地运动项目,还有真人CS、水上步行球、热气球等。
③穿心店地震遗址:穿心店地震遗址,保留了宏达化工厂遭地震破坏的惨烈原貌.汶川地震中,地处龙门山脉中段的什邡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劫难。山区的民房、工厂、学校、旅游景区等均遭到严重破坏。曾经美丽而富饶的红白镇,也遭到了沉重打击,红街没有了,白街没有了,留下了一片废墟。
④祥符寺:祥符寺现存建筑有金刚殿、武圣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东西罗汉堂、祖师殿、弥勒殿、药师殿及左古厢房。祥符寺占地三十多亩,建筑面积3540多平方米。祥符寺藏经楼供奉的两尊省内最大的缅甸玉佛为本寺的镇寺之宝,寺内收藏的日本大正年间所印的《大藏经》更是宝中之宝,也堪称当今我国的一绝。这部书的原本我国只有四部。据悉,其他三部有的荡然无存,有的残缺不全,只有祥符寺这一部较为齐全。全书共八十卷,装订极为精致,每篇页码的四周全以赤金粉粉刷,内容丰富丰富,包括经文、医学、哲学、天文、地理等,真可谓集诸子百家为一体。
⑤云湖森林公园:绵竹市云湖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西北山区,属龙门山脉九顶山支脉,距成都108公里,距绵竹市区21公里。园区总面积10320亩。在公园中心区有一高山湖泊镶嵌于万亩林涛中因而得名。主要景点:鸽子树又名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世界珍奇的风景观赏树种,为中国特有物种。珙桐生长于1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初期,因而又有“活化石”之称。
⑥三溪寺:绵竹三溪寺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当年的开山祖师玉川长老眼光不凡,将寺庙建在这个环山面湖、清流翠帐之间。主要景点有:狮子岩和蛰龙头、三箭和灵源桥碑记、困牛山和困牛湖、青狮白象牧群羊、石钟和石鼓,此之外,寺周尚有朝阳洞、红云洞、水帘洞、猴子岩、乌龟石、伏虎岩等种种胜迹。
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家乡孝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从孝感谚语看人们的孝德观念
孝感民间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就载有古谚百数十条,内容涉及天时、农业及人的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1989年,我们在编辑《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孝感谚语集》时,又先后搜集到孝感民间谚语7200余条,除少量为建国后创作、流传的新谚语外,绝大部分是建国前流传的古谚。其中反映人们孝德观念的谚语有180余条,为我们开展“孝学”和“孝文化与现代文化”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谚和孝德观念的关系
民间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各种事物、经验作出的简洁有力的概括和总结。谚语的产生和流传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人们对某些生活、事物最为熟悉,认识最深,才能对那些生活、事物总结出最本质、最具有社会价值的谚语来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人们的思想成果。比如男女、老幼、婚姻、家庭……等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且较为关心、重视的一些生活大事,因而人们对这些生活大事的认识和总结,也如同对其他生活、事物一样,用凝炼的口语形式加以概括、总结并流传下来,相互劝诫,代代相传,俾益后世。于是逐渐产生、加工、提炼、发展形成“浩如烟海”的民间谚语。其中除了那些反映自然、生产及其相互关系、影响的民谚外,大量的是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民谚。特别是其中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的谚语,对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
“孝”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并被人们誉为道德之本,百行之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核心部分。《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又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孝德,自“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形成之时起,也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用口语形式加之概括、总结,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千百年来的加工、锤炼,形成许多反映孝德内容的谚语,流传下来,形成“孝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的产生,不会产生反映孝德的民谚;反之,没有民谚这一形式的传播,“孝”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也不会流传至今,二者之间是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二、孝感民谚与“孝”的历史渊源
孝感民谚与“孝”的历史渊源,可谓源远流长。孝感古为安陆县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秦属南郡。三国时在魏境,属江夏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四代皇帝孝武帝刘骏非常尊崇孝德,不仅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命名为孝建元年(即公元454年),并析安陆县东、鄳县南置孝昌县。到了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讳,改孝昌为孝感,孝感因之得名,沿袭至今,历时1500余年。在县、市建制、公路、车站、祠庙、学校、店铺、产品等等的名称以至人的名字上带有“孝”字的为数不少,如:孝昌县、孝感县、陂孝北县、陂孝县、云孝县、汉孝陂县、孝东县、孝感专区、孝感地区、孝感市、孝南区、孝天公路、黄孝公路、孝感火车站、孝子祠、忠孝祠、孝感师专、孝感师范、孝感高中、孝子店、孝感商场、孝昌宾馆、黄孝花鼓、黄孝大鼓、孝感剪纸、孝感印花、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孝感钢犁、孝感卫生纸以及孝元、孝慈、孝才、孝梅、孝珍……的人名等等,从许多方面,提倡孝德,宣传孝感,仅在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以孝著称的孝子被载入“孝子传”的就有95人。此外,还在孝感的民俗及民间文学、艺术(包括民谚、民谣、民歌、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雕花剪纸等等)许多方面都反映了“孝”的内容。孝感民谚究竟从何时起产生了有关“孝”的谚语,无据可考,但从清光绪九年刻本《孝感县志》中的古谚及近期搜集到的7200余条民谚中看,直接反映“孝”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谚语180余条,在不同内容的210个同级类目中居首位,如:“美之曰‘孝昌’,更之曰‘孝感’”、“两董(指古孝子董黯、董永)两孝子,二程(指程颢、程颐)二文人”、“卖身葬父(指董永),孝感动天(指七仙女下凡相助)”、“孝感人,重孝行,屠家幼女养孀亲”(指清咸丰年间,孝感县城屠姓幼女,父逝,在汉口以剪卖花样为业,奉养寡母)等古民谚。虽然有些民谚产生、流传的时间不是很长(约在明、清时期),但它反映了孝感县名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关于汉孝子董永等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孝感县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孝女人物,可见孝感民谚与“孝”早有不解之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孝文化”中的一件珍贵的瑰宝。
三、孝感流传的孝德民谚
“孝”的含义很广,古籍中对“孝”的解释也很多。如《礼祭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谓之畜”(《康熙字典》注:“畜谓顺于德政”);《新书·道术》又解释:“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论语·学而》则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祭义》对“孝”的解释更多:“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涖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阵无勇非孝,五者不义,灾及乎亲,敢不敬乎。”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善事父母、尊老敬长以及与孝的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如“庄、忠、敬、信、勇”等其他方面,但主要的还是善事父母和尊老敬长。孝感民谚所反映“孝”的内容,也不外乎这几方面,现概述如下:
一、善事父母。从历史文献及人民群众中尚存的传统孝德观念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报恩。《诗·小雅·蓼莪》是一首苦于服役,悼念父母的诗,其中(四)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注:养)我。抚我畜(注:爱)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注;抱在怀里)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观念,是孝的核心。在孝感民谚中,如:“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亦作:‘为人不忘本’)。”“养儿不知娘亲苦,养女难报父母恩。”“乌鸦反哺行孝义,羊子跪乳报养恩。”“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孙孙。”等等,充分反映了人们“报恩尽孝”的孝德观念,对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毛干翅硬各自飞,丢下一对老乌龟”的忘恩负义的子女具有一定的谴责和教诫意义。
2、敬亲。《孝经·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闻氏宗谱·家训》也提倡:“为子之道,务必以色(注:指和颜悦色)承欢,以礼致敬。”如孝感民谚“上有天大,下有父尊”、“人人都是父母养,不孝不敬不应当(亦作:‘不像样’)”、“活着不把父母敬,何必死后哭灵魂”、“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等等,都是教育人们要尊敬父母,不要学那些逆子“打爷骂娘,忤逆不孝”(民谚)。当然,对父母的错误言行,也要敢于规劝、帮助改正,不能坐视不理,听之任之。
3、顺亲。《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为什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谓顺亲为孝?《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的解释:“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还说父殁,“三年无改父之道,是谓孝矣。”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娘喊应千里,爷喊应万里”等民谚都反映了归时子女在父母面前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死后,也要无条件服从。虽然这些民谚反映了旧时封建家庭的某些封建思想,不能全部继承,但也反映了人们顺亲尽孝的道德观念,应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4、子嗣。《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孙绰集·喻道论》也有“三千之责,莫大无后”。汉许慎在《说文》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都反映了古人的孝德中的子嗣观。因此,在我国古代宗法社会里,人们非常重视子嗣,尤其是重男轻女,无论哪个族姓、支派、房头及任何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螽斯蛰蛰”、“瓜瓞绵绵”,永承宗祀。如民谚:“人生在世第一丑,绝子绝孙绝宗祖”、“天上下雨地上阴,人留后代树留根”、“田要冬耕,儿要亲生”、“养儿传宗接代,养女财空家败”、“生男如添势,产女如败家”、“宁可无田,不可无男”等民谚。说明“子嗣观”在人们的传统道德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有些谚语,如:“有女不为绝”、“一个女婿半个儿”、“三代无女断六亲”等,虽然打破了“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但其核心观点还是要“传宗接代”,世世代代不断香火。因此,我们对于其中有些与当代道德观念和现行政策有抵触的,不能无批判的全部接受和继承。
5、养老。《管子·大匡》:“应于父兄,事长养老。”古往今来,子女赡养父母乃人之常情和应尽的义务,是人们常称的孝德之一。即使是贫寒人家,子女事养父母,以豆为食,以水为饮,虽然生活清苦一点,只要父母不挨饿,满意、高兴就算尽到了孝,《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孝感民谚中,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养了你的小,你就要养父母的老”、“人人都把儿女养,敬老养老理应当”、“父母在世多行孝,不必死后放鞭炮”、“跑到南海敬佛,不如堂前孝亲”等等,不仅表达了子女们要赡养父母的深厚感情,特别是提倡了“厚养薄葬”的科学道德观念,值得令人深思、借鉴。
6、爱亲。古人提倡爱敬事亲,《孝经·天子》:“爱敬近于亲事,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天子犹像这样,何况老百姓呢?爱亲的含义很广,如:旧时儿子代父从军、父债子还、替亲代刑、为亲复仇……等许多方面。如果拿今人的眼光看,其中许多作法与现行法律相悖,但反映了旧时人们的爱亲观念。如民谚:“出外心忧伤,惦爹又惦娘”、“一个鸡蛋两个黄,哪有子女不疼爷娘”、“父仇子报,父债子还”、“父鳏女愁,母寡子忧”等等,都表达了子女疼爱父母的一片深情。也有些谚语,如:“老子打儿如做戏,儿打老子为出气”、“娘疼儿,口里吐(指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让给子女);儿疼娘,要手里有(指爱的是钱,而不是真正疼爱父母”、“娘疼儿是长江水,儿疼娘是瓦上霜”、“有钱便是爷,有奶便是娘”等等,从反面揭露了社会上有些子女不疼爱父母的丑恶现象,也是对那些不孝的人一种讽刺和鞭笞。
7、孝俗。我国民间在父母、子女之间,长辈、晚辈之间存在许多习俗,在孝感民谚中有不少反映孝德习俗方面的谚语。
①生活方面。如:“早晚请安,问暖问寒”、“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儿大娘分床,女大父离房”等等,既反映了子女尊敬父母的传统孝德,又反映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
②亲戚方面。如“娘亲有舅,爷亲有叔”、“娘亲为大”、“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天上雷公,地上舅爷”、“舅爷坐一席”、“天上打雷喊舅爷”、“遭天雷打要叫舅爷牵”、“犯了族规磨子沉,要等舅爷来发令(指舅爷不发令,任何人不能动手)”等等民谚,从许多侧面反映了以父母为核心的亲戚关系。而今由于时代的不同,许多旧的陈规陋俗不复存在,然而以父系、母系为核心的亲戚关系至今尚存。
③寿辰。民间重视祝寿,如民谚:“爷娘过生一碗面,生儿育女流血汗”、“儿女过生莫忘恩,寿面奉上老双亲”等,都表现了子女孝敬父母的一片深情。
④死葬方面。人生最伤感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古往今来,无论家境贫富,父母及其他长辈去世,后辈人都要竭力予以安葬,并服孝三年,表示孝意,告慰死者。许多丧事习俗,至今尚存,且反映在民谚中。如:“亲死冇送终,遗憾在心中”、“人死书盖脸,免得后人惦”、“棺材底下一盏油,好照亲人下酆都”、“抬棺出葬规矩多,跨沟过缺唱孝歌”、“棺材转弯过缺,孝子跪地迎接”、“人死三天土里埋,晚上要烧望乡台”、“出葬道士开路,七天道士做七”、“头蓄七七(即49天),孝守三年”、“头年贴白,二年贴黄,三年贴绿,四年往后喜洋洋(指贴红色春联)”、“过年吃酒肉,孝家(指三年内死了人的人家)二十六(指过春节吃年饭,孝家要在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吃)”等等,无疑其中有些谚语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属于糟粕部分,不能无批判的全部继承、传播,但反映了子女及后辈对父母及前辈留恋之常情,从这一侧面表达了人们的传统孝德。
二、尊老敬长及其他。尊老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我们人民提倡孝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记·丧服小记》:“尊尊长长,……人道之大者。”《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说的是无论职位高低的人,尤其是那些为人君者及位居显耀的人,更应尊敬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年尊辈长的老人,为下级和老百姓作出榜样,才能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这些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在民谚中也有所反映。
1、尊老敬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朱熹注:“老,以老事之也。吾老,谓吾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他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像孝敬自己的父兄一样去孝敬他人的父兄。这种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也反映在民谚中。如:“天上有老君,地上有老人”、“人老是个宝”、“年长为尊”、“不听老人言,做事不周全”、“人人都是父母养,尊老敬老理应当”、“家家都有老双亲,嫌老欺老没良心”、“孤老无人管,端水又端饭”、“出门在外讲礼貌,见了长者称您老”、“尊老爱幼,添福添寿”、“在外横行霸道,在家忤逆不孝”等等,既说明了尊老敬老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了在传统孝德中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大力提倡的。
2、其他方面。前面提到,“孝”的含义很广,除了善事父母、尊老敬老以外,还涉及“庄、忠、敬、信、勇”等其他方面。如民谚:“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孝子忠于国,忠臣孝于亲”、“不忠于国,不孝于亲”、“打哥骂嫂,不悌不孝”、“又嫖又赌,辱骂宗祖”、“在外扯白调谎,在家辱了爷娘”等等,都反映了孝德的诸多方面,不仅对人具有一定的教益,也为开展孝学研究扩宽了思路。
孝感民间谚语,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孝德的谚语很多,主要内容有上述几个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笔者想说明一下:民间谚语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时代内容的谚语。因此,在涉及孝德的诸多谚语中,难免出现正反兼有,良莠并存的情况,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希望广大同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去研究它、使用它。本文谈不上论文,只是就民谚这一形式,介绍孝感民谚与人们的孝德思想观念的相互关系及其主要内容,为开展“孝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参考。错误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㈣ 你知道孝感么
孝感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连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市,东连黄冈,西接随州、荆门、天门、仙桃等市。现辖孝南区、汉川、应城、安陆三个县级市及云梦、大悟、孝昌三县。面积8941平方公里,总人口528万,其中孝感市城区人口30万。孝感地貌自南向北为平原、丘陵、山区,气候兼有南北之优,土地肥沃,是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地质矿藏丰富,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石膏地质储量2.49亿吨,岩盐地质储量2800亿吨,磷矿地质储量1.72亿吨。
孝感市政区全图孝感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连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市,东连黄冈,西接随州、荆门、天门、仙桃等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现辖孝南区、汉川、应城、安陆三个县级市及云梦、大悟、孝昌三县。面积8941平方公里,总人口528万,其中孝感市城区人口30万。孝感地貌自南向北为平原、丘陵、山区,气候兼有南北之优,土地肥沃,是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地质矿藏丰富,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石膏地质储量2.49亿吨,岩盐地质储量2800亿吨,磷矿地质储量1.72亿吨。
中文名称: 孝感市
外文名称: Xiaogan City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中南
下辖地区: 孝南区、汉川市、云梦县等
政府驻地: 孝南区城站路
电话区号: 0712
邮政区码: 432000
地理位置: 北纬30.56,东经113.54
面积: 8941平方公里
人口: 528万人(2010年)
方言: 孝感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双峰山风景区,白兆山风景区, “玉女汤池”温泉
机场: 孝感机场
火车站: 孝感站
车牌代码: 鄂K
行政区划代码: 420900
行政区划 孝感市直辖
孝感是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位于长江以北、江汉平原中部、汉水之东。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濒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东连武汉市、黄冈,西接随州、荆门,南临天门、仙桃等市。
孝感城市风貌(25张)外文名称: XiaoGan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中北部。 下辖地区: 孝南区、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 电话区号: 0712 (已融入武汉城市圈,后期区号变更为027) 邮政区码: 432000(市内) 432100(孝南) 地理位置: 北纬30.56 ,东经113.54 面积: 8941平方公里 人口: 528万人(2010年) 方言:南部为西南官话、北部为江淮方言-孝感方言、武汉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 双峰山风景区(4A级风景区)、观音湖风景区(4A级 孝昌)、白兆山风景区(安陆)、汤池温泉(应城)、天紫湖风景区(4A级 孝南区) 火车站: 孝感火车站、孝感北站(在建)、孝感东站(汉孝城铁站) 车牌代号: 鄂K 市花:桂花 市树:樟树 政府驻地:湖北省孝感市城站路26号(目前) ,新政府将于未来二三年内搬迁至东城区。目前新政府大楼即将竣工。 城市荣誉:中国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孝文化城市 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 国家红色革命文化城市【按照1955年-1965年获得军衔的将军籍贯人数排名,红安县和大悟县分别排名中国十大将军县的第一(72人)和第七位(37人)。红安县于1970年划归黄冈管辖】、空军15军司令部所在地、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所在地、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 孝感末阳
名称由来
湖北省孝感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扬古孝子的孝德遗风。树立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和谐社会、和谐孝感的建设.
行政区划
孝感市是湖北省的地级市之一。现辖孝南区、开发区和云梦、孝昌、大悟3县,代管应城、安 陆 、汉川3 个县级市。
孝感市直辖
市郊新区:双峰山风景区 孝南区,面积1020平方千米,人口95万,邮编432100,区人民政府驻书院街道。
孝感市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唇齿相依,是孝感市唯一的建制区,也是孝感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所在地。全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1个开发区、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95万(2010) 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流动人口18万。 这里是湖北省有名的“鱼米之乡”。50万亩肥沃农田盛产粮棉,10万多亩精养水面水欢鱼跃,久负盛名的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太子米、中国香稻、焦湖莲藕、杨店早蜜桃饮誉海内外!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书院街道办事处、车站街道办事处、新华街道办事处、广场街道办事处、开发区(丹阳办事处。..)、西河镇、杨店镇、陡岗镇、肖港镇、毛陈镇、三汊镇、祝站镇、新铺镇、朋兴乡、卧龙乡、闵集乡、朱湖农场、东山头原种场
汉川市
面积1663平方千米,人口112万,邮编432300,市人民政府驻仙女山街道。 仙女山街道办事处、马口镇、城隍镇、分水镇、杨林沟镇、脉旺镇、田二河镇、沉湖镇、垌冢镇、新堰镇、庙头镇、刘家隔镇、麻河镇、新河镇、回龙镇、马鞍乡、里潭乡、西江乡、南河乡、韩集乡、湾潭乡、刁汊湖养殖场、华严农场、中洲农场。
云梦县
面积604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编432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义堂镇、曾店镇、吴铺镇、伍洛镇、下辛店镇、道桥镇、隔蒲潭镇、胡金店镇、城关镇、倒店乡、沙河乡、清明河乡
孝昌县
面积1217平方千米,人口66万,邮编432900,县人民政府驻花园镇。 花园镇(城区)、卫店镇、王店镇、小河镇、周巷镇、丰山镇、邹岗镇、白沙镇、花西乡、季店乡、小悟乡、陡山乡。
大悟县
面积1979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编4328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阳平镇、芳畈镇、新城镇、夏店镇、刘集镇、河口镇、四姑镇、吕王镇、黄站镇、宣化店镇、丰店镇、大新镇、三里镇、东新乡、高店乡、彭店乡。
应城市
面积1103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编432400,市人民政府驻城中街道。 城中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四里棚街道办事处、东马坊街道办事处、长江埠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田店镇、杨河镇、三合镇、郎君镇、黄滩镇、天鹅镇、义和镇、陈河镇、杨岭镇、汤池镇、南垸良种场
安陆市
面积1355平方千米,人口63万,邮编432600,市人民政府驻府城街道。南城街道办事处、府城街道办事处、东城经济开发区、赵棚镇、李店镇、巡店镇、棠棣镇、王义贞镇、雷公镇、孛畈镇、烟店镇、洑水镇、木梓乡、陈店乡、辛榨乡、接官乡。
地理位置
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距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汉广场)1小时车程】。京广、汉渝、武荆、汉丹4条铁路,京珠、汉十、沪蓉3条高速公路,107、316两条国道贯穿全境。汉孝城际铁路、孝汉大道三期、硚孝高速公路等路网工程竣工开通后,孝感与武汉全方位对接的大交通格局,将使孝感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 孝感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强化“发展为先、产业第一、企业家至上”的理念,完善政府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致力为投资孝感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基本实现“审批项目最少、办事环节最简、申报资料最省、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的目标。先后被评为“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和“粤商最佳投资城市”。 中部崛起的产业高地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1000家,孝感高新区光电信息、孝南生活用纸、汉川马口制线、应城精细化工、云梦塑料包装、安陆食品医药、孝昌机械电子、大悟硅材料等20个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紧邻武汉天河机场的孝感临空经济区正在加紧规划建设。航空产业、高新产业、现代贸易、先进制造等产业功能区,将把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孝感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产业转移的密集承接平台 武汉光谷·孝感产业园、深圳产业园,上海产业园,华工科技孝感产业园、三江航天产业园等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互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共引进外资企业近400家,累计吸引外商投资12亿美元。德国西门子、日本松下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光明食品、银鹭集团、大洋电机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孝感。沿海地区企业在孝感呈现扎堆发展、聚集发展、裂变发展的强劲态势。 “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孝感正在抢抓“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坚持以大开放为先导,以试验创新为着力点,以建设武汉工业协作配套、农副产品供应、商品物流集散、旅游休闲度假、科技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培训六大基地,2010初,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又提出新的发展规划,力争3年内,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同时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速闵集天河航空城建设,东城区建设,孝南新城区建设,云梦城区东扩和孝感城区对接等,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可以预料,孝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民族宗教
孝感市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孝感市属少数民族杂散居住地区。共有土家、回、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哈尼、傣、黎、佤、畲、水、纳西、土、达斡尔、仫佬、撒拉、毛南、仡佬、锡伯、俄罗斯、京、赫哲等少数民族31个,4044人,占总人口万分之七;分布在7个县市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98个乡镇、场、街道。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土家族,1493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7%。全市有县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3人。参加各级人大8人,政协32人。 孝感市宗教基本情况:该市宗教历史悠久,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五大宗教俱全。全市现有信教人数7万多人,约占该市人口总数的1.4%,其中佛教4.2万多人,天主教1.5万多人,基督教1.2万多人,伊斯兰教0.18万人,道教0.1万人,已登记发证的宗教活动场所94处(其中佛教70处,道教3处,天主教11处,基督教9处,伊斯兰教1处),分布在7个县市区的乡镇场和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6%;备案认可发证的宗教教职人员159人(其中天主教神父5人、修女2人,基督教义工以上教职人员23人,伊斯兰教阿訇3人,佛教比丘、比丘尼126人),县级爱国宗教团体5个(孝南区佛教协会,孝南区伊斯兰教协会,应城市佛教协会,汉川市天主教爱国会,汉川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地质特征
孝感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12mm,降水量分布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北差约250mm,全市单站年最大降水量为2420.9mm(1954年万福闸站),年最小降水量分457.7mm(1978 年天子站),降水分布极为不均匀,4-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5%~85%。全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5.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1℃(1959年大悟站),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5.7℃(1969年应城站)。 孝感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8.1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6.73亿m3,地下水资源量6.59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不重复计算量1.41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33.4851亿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55.8462亿m3(出入境水量不包括汉江)、多年平均供水量20.9321亿m3、多年平均其它供水量0.5895亿m3、多年平均用水量20.9321亿m3、多年平均耗水量10.4277亿m3。地表水水质较差,大多生活用水来自汉川汉江,无Ⅰ类水,大中型水库水质为Ⅱ类。 2005年度全市评价河流为新河、大富水、环水和府环河,在总评价河长435.2km中,枯水期Ⅱ类河长154km,占总评价河长的35.4%,Ⅴ类河长4.5km,占总评价河长的1.0%,超Ⅴ类河长276.7km,占总评价河长的63.6%。丰水期Ⅱ类河长154km,占总评价河长的35.4%,Ⅳ类河长54.5km,占总评价河长的12.5%,超V类河长226.7km,占总评价河长的52.1%。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氟化物等。
矿产资源
孝感地质矿藏丰富,素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石膏地质储量2.49亿吨,岩盐地质储量2800亿吨,磷矿地质储量1.72亿吨。还有储量可观、开采潜力大的芒硝、稀土、金、银、锰、镍、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等。 孝感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锰、重晶石、石英石、蛇纹石、芒硝、重稀土等24种,矿床集中,易于开采。其中,膏、盐、磷被誉为孝感“三宝”,素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
生物资源
一、森林资源 2000年二类调查, 孝感市林业用地面积是 176997 公顷,森林面积131751公顷; 活立木总蓄 积量5790634立方米,森林蓄积4517219立方米。
二、野生动物 1997年,境内首次进行陆生野生动物重点资源调查。野生动物共4纲26目58 科138种。其中,两栖纲2目5科11种;爬行纲2目5科14种;鸟纲15目36科90种;兽纲7目12科2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鹳;二级保护的有大鲵、虎纹蛙、豺、水獭、豹、大灵猫、獐、斑羚、穿山甲、黄嘴白鹭、小天鹅、灰鹤、小杓鹬、苍鹰、白腹鹞、红隼、雕、纵纹腹小号、长尾雉。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Ⅱ的有狼、豹猫等7种动物。 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定为易危种的有3种。属于中国与日本、 澳大利亚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指名种的有牛背鹭、大白鹭、中白鹭、鸿雁、豆雁、赤麻鸭、绿头鸭、普通秋莎鸭、普通秧鸡、董鸡、凤头麦鸡、大杜鹃、小杜鹃、家燕、虎纹伯劳、红尾伯劳、黑尾蜡嘴等。境内野生动物以鸟类为优势种群。
历史文化
孝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门板湾、夏家寨、禹王城、楚王城等古遗址460多处,古墓葬200多处,古建筑40多处,古塞堡180多处,还有许多古景观。出土的古文物中,国家一级品100余件,二、三级品1000余件。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1000多枚,近4万字,内容涉及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史学界称之“具有划时代意义”。研究云梦秦简的中、英、韩、日文字著述达400余种。云梦县周田村出土的东汉陶楼,是一件陪葬冥器,仿死者生前“重楼高阁”式居室制作而成,也是一件精巧的古代建筑模型工艺品,为研究古代建筑学、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新石器时代的门板湾遗址,距今5000多年, 是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是研究长江流域城市建设和房屋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孝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北伐军的前进基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鄂豫皖和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徐向前指挥红军在此进行过龙王集、双桥镇等著名战斗,取得辉煌战绩。抗日战争时期,陶铸在应城汤池举办培训班,培育了大批抗日骨干;李先念在安陆彭家祠堂宣布建立新四军第五师;孝感成为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新四军五师长时期的领导指挥中心。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大悟宣化店同美蒋代表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率领中原主力部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孝感人民配合刘邓大军南下,积极支前,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孝感籍将军50名,其中大悟县37名,居全国将军县第七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扬古孝子的孝德遗风,大打孝文化品牌,于1996年、2002年连续开展了两届“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全国敬老好儿女”周玉兰等一批新时期孝子,树立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和谐孝感建设。
市内学府
一等高级中学:孝感高中 孝感一中 普通高级中学:孝感黄陂路高中 孝感三中 英才外国语学校 孝感综合高级中学 孝感实验高中(原卧龙师范) 孝南高中孝感农校 初级中学:实验中学 文昌中学 楚环中学 车站中学 航天中学 高等学校: 孝感学院(拟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国家级中职学校:孝感工业学校
孝感市拥有多个级别风景区,
市内景点
董永公园 去过孝感的人,不能不到拥有悠久历史的孝感董永公园。董永公园位于孝感市槐荫大道东段,一九八四年建成,2008年重建。占地75亩,分为三个区域。
园内有孝子祠、仙女池、槐荫树、鸳鸯楼、理丝桥、涤丝亭、白步梯和升仙台等景点12处。景点按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仙女下凡、百日姻缘等情节为线索建造,歌颂了孝感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后湖公园,槐荫公园,街心老年人活动中心
孝感特产
麻糖: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孝感牌”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其显著特点是: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原料无任何化学污染,产品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作为主要原料的麦芽糖又兼有润肺治喘之功能,对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减轻病情,有百利而无一害。1981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笔题词“中国一绝”,并捧回湖北仅有的“真绝杯”;在1995年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国际食品科技之星”产品,1998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中国市场名牌产品”。 米酒: 孝感米酒孝感米酒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选料考究,制法独特,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凤窝酒曲发酵酿制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一九五八年,毛泽东主席亲临孝感视察工作时,品尝了孝感米酒后称赞“味好酒美”。
“神霖牌”米酒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民族传统产品的特色,在多次各项名誉测验中被评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并获得历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在一九九八年全国米酒行业中唯一指定为绿色食品。除米酒外,我公司还开发了果蔬系列饮料。 其他: 郊区的糯米汤圆,孝昌邹岗的太子米。
云梦特产
鱼面 云梦位于古楚梦泽之畔,盛产鱼虾,鱼是餐桌上的常菜,其中有一道独具风味的佳肴--鱼面。鱼面制作很有讲究。首先要选用青、草、鲢、鲤等鱼肉和上等白面、玉米粉,再拌上麻油、细盐,经过揉、擀、蒸、切、晒等工序精制而成。鱼面形状似普通面条,但更精细,以“色香味形”著称,为湖北特产中的精品。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云梦城北的云台山下住着一位王幺姑。一天,幺姑在做面条时倒进了刚煮好的鲜鱼汤,家人吃面条时都说味道鲜。聪明的幺姑想,要是在面粉里加些鲜鱼肉做成面条,味道岂不更好?于是幺姑取来鲜鱼的净肉,剁成肉泥和进面粉中,做出了第一碗云梦鱼面。王家幺姑会做鱼面的消息很快在四乡传开,人们都来学艺,并编成歌谣:“擀的面像素纸,切的面像花线,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像牡丹”。 鱼面则以“色香味形”著称,为湖北特产中的精品。1911年鱼面作为云梦名产参加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以“银丝鱼面”获银质奖。
安陆特产
翰林鸡: “翰林鸡”,是楚北安陆市太白酒楼烹制的系列太白菜肴之一,此肴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职之意。其制作系用整鸡首先腌渍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后去骨切块,上盘整理成原鸡形。另以蛋黄糕雕刻“翰林鸡”三字,置鸡首前,并以鸡汤、磨菇入味和以若干小虾球点缀,经复蒸烹制成。可谓制工精细,造形生动,形神兼备,质佳味美。据有关史籍记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自26岁出川入楚,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春来到安陆。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梦有七泽,遂来观焉。”李白寓居安陆时,结交了不少名人,并以“酒隐安陆,蹉跎十年”而著名。传说他饱览古泽楚风后,常豪饮高歌,语惊四座,其才华深受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安陆人)的赏识,次年并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予李白。“溳水波于酒,碧山俏作诗”。李白十年酒隐安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以及关于李白活动的不少珍贵贵迹。经安陆研究太白办公室考证,诗人当年的饮食生活表明李白平素嗜酒佐食之物,最喜食鸡、鸭、鹅、鱼及蔬果菜肴,也吃牛、羊肉和野味精,唯独不食猪肉。友人素知诗人生活癖好,故常以鸡、鸭、鹅等作菜佐酒助兴。在众多酒肴中,而李白尤对“烹鸡”最感兴趣。这在后来李白出游离开安陆,当他接到朝廷诏令时,还回想过烹鸡的美味。
汉川特产
刁汊湖莲籽: 汉川汈汊湖莲籽为汉川特产,主产于汉川市汈汊湖一带。汈汊湖莲籽籽粒饱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香可口,具有补肾、养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药用价值兼备。莲籽心还可清心祛热、滋阴解烦。汈汊湖莲米行销各地,还被称之为“中国莲”(籽)远销香港和出口东南亚等地。 “麻河”牌富硒莲藕: “麻河牌”富硒莲藕是经国家工商局注册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主产地为汉川市有“莲藕之乡”美称的麻河镇一带。这一区域稻田、湖泊、塘堰沟渠泥沼资源非常丰富,水土纯正,无污染,土壤中富含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莲藕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麻河牌”富硒莲藕,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一年四季都有藕食用,并编印收集有《富硒莲藕55种食谱》,颇具特色风味。 二河三蒸: 外地客来汉川,都爱吃“二河三蒸”。这也难怪,“二河三蒸”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二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必与汉川是水乡泽国有关。旧时,汉川“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渔家农户吃不上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湖北的传统名菜。民间有一个传说:“二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之妻。当年,起义军行军打仗,多吃夹生饭,盐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细心的陈友谅夫人便采民间所长,以鱼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辅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义军吃上这样的饭菜后,身体康复,精神抖擞。“二河三蒸”则以清蒸、粉蒸、泡蒸见长,其蒸法更讲究,菜肴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鱼和武昌鱼为例,要求原料必须鲜活,现杀后抹盐、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后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质鲜嫩、不油不腻;粉蒸是将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长;“泡蒸”则将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绵长。由于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对时间、火候、用料极为讲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 荷月酥: 荷月酥是湖北汉川一带的风味佳点,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要准备它。当年明皇太后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无论御厨做什么美味佳肴,也提不起她的食欲。皇上只好传下圣旨,让各地进贡美味食品。汉川县令接到圣旨,找来糕点名师梅翁,让他制作贡品。梅翁苦心设计,终于以白面、砂糖、金桔饼、桂花等为原料,制出一种糕点,并特意注明,要以鲜豆浆加白糖泡食。点心送到京城,皇太后照着说明吃,只觉得香甜酥绵,甚为好吃,于是食欲大增,皇太后问皇上:“这点心有名吗?”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块点心细细观看,只见点心正面的图案宛如待熟的莲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样子,好似十五的圆月,皇上灵机一动,笑着对太后说:“这叫‘荷月酥’。”从此以后,荷月酥就在汉川地区传开了,成为当地的贡品。 热干面: 汉川热干面与武汉热干面有不同,说不出来的味道。但绝对是最佳的!
应城特产
沙子馍:湖北省应城市长江埠地方小吃,后流传至湖南、江西一带。 找若干卵石洗净置油锅内翻炒若干遍备用,卵石视锅的大小而定,装入锅内约一满锅的六七分。将剁碎的猪油脂拌上椒盐、辣椒粉、葱花作为馅料;把发酵好的面团包上馅料做成饼状,待锅内卵石七八分热时,铲起一半石子,将做好的饼放在石子上,再另一半卵石覆盖饼上;等到香味溢出时铲起,轻轻敲掉卵石即可食之。此饼香脆可口,正反两面皆布满卵状凹凸形状甚是特异。 松花皮蛋 :应城无铅松花皮蛋个大质优,蛋白部分为半透明体,呈茶褐色,光滑晶亮,有明显的松花纹理,蛋黄部分稀酥软嫩,凝而不因,在1984年北京举办的全国土特产品展销会上,格外引人注目。198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良产品,在1992年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上被指定为专供食品。 早在公元1660元,应城就开始生产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应城松花皮蛋被列为朝廷贡品,民间誉其为“蒲阳佳品”,松花皮蛋因其外表呈松针花纹,风味奇特而得名。
㈤ 谁去过湖北孝感啊,那个地方怎么样。介绍下,谢谢
孝感简介
孝感是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位于长江以北、江汉平原中部、汉水之东。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濒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红色革命根据地大悟县,东连武汉市、黄冈(红安县),西接随州、荆门,南临天门、仙桃等市。 中文名称: 孝感 外文名称: XiaoGan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中北部。 下辖地区: 孝南区、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 电话区号: 0712 邮政区码: 432000(市内) 432100(孝南) 地理位置: 北纬30.56 ,东经113.54 面积: 8910平方公里 人口: 600万人(2010年) 方言:南部为西南官话、北部为江淮方言-孝感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双峰山风景区(4A级风景区)、观音湖风景区(4A级 孝昌)、白兆山风景区(安陆)、汤池温泉(应城)、天紫湖风景区(4A级 孝南区) 火车站: 孝感火车站、孝感北站(在建)、孝感东站(捷运站) 车牌代号: 鄂K 市花:桂花 市树:樟树 荣誉 中国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孝文化城市 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 国家红色革命文化城市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湖北省孝感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扬古孝子的孝德遗风。树立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和谐社会、和谐孝感建设。
编辑本段地质特征
孝感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12mm,降水量分布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北差约250mm,全市单站年最大降水量为2420.9mm(1954年万福闸站),年最小降水量分457.7mm(1978 年天子站),降水分布极为不均匀,4-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5%~85%。全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5.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1℃(1959年大悟站),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5.7℃(1969年应城站)。 孝感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8.1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6.73亿m3,地下水资源量6.59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不重复计算量1.41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33.4851亿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55.8462亿m3(出入境水量不包括汉江)、多年平均供水量20.9321亿m3、多年平均其它供水量0.5895亿m3、多年平均用水量20.9321亿m3、多年平均耗水量10.4277亿m3。地表水水质较差,大多生活用水来自汉川汉江,无Ⅰ类水,大中型水库水质为Ⅱ类。 2005年度全市评价河流为新河、大富水、环水和府环河,在总评价河长435.2km中,枯水期Ⅱ类河长154km,占总评价河长的35.4%,Ⅴ类河长4.5km,占总评价河长的1.0%,超Ⅴ类河长276.7km,占总评价河长的63.6%。丰水期Ⅱ类河长154km,占总评价河长的35.4%,Ⅳ类河长54.5km,占总评价河长的12.5%,超V类河长226.7km,占总评价河长的52.1%。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氟化物等。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孝感地质矿藏丰富,素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石膏地质储量2.49亿吨,岩盐地质储量2800亿吨,磷矿地质储量1.72亿吨。还有储量可观、开采潜力大的芒硝、稀土、金、银、锰、镍、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等。 孝感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锰、重晶石、石英石、蛇纹石、芒硝、重稀土等24种,矿床集中,易于开采。其中,膏、盐、磷被誉为孝感“三宝”,素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
编辑本段生物资源
一、森林资源 2000年二类调查, 孝感市林业用地面积是 176997 公顷,森林面积131751公顷; 活立木总蓄 积量5790634立方米,森林蓄积4517219立方米。
二、野生动物 1997年,境内首次进行陆生野生动物重点资源调查。野生动物共4纲26目58 科138种。其中,两栖纲2目5科11种;爬行纲2目5科14种;鸟纲15目36科90种;兽纲7目12科2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鹳;二级保护的有大鲵、虎纹蛙、豺、水獭、豹、大灵猫、獐、斑羚、穿山甲、黄嘴白鹭、小天鹅、灰鹤、小杓鹬、苍鹰、白腹鹞、红隼、雕、纵纹腹小号、长尾雉。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Ⅱ的有狼、豹猫等7种动物。 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定为易危种的有3种。属于中国与日本、 澳大利亚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指名种的有牛背鹭、大白鹭、中白鹭、鸿雁、豆雁、赤麻鸭、绿头鸭、普通秋莎鸭、普通秧鸡、董鸡、凤头麦鸡、大杜鹃、小杜鹃、家燕、虎纹伯劳、红尾伯劳、黑尾蜡嘴等。境内野生动物以鸟类为优势种群。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孝感历史源远流长。今孝感市境内各县市区,夏商时代为古荆州之地;周为楚、郧、轸等诸侯国割据地,且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秦属南郡;汉以后属荆州江夏郡;南北朝以后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宋以后属德安府;清分属德安府、汉阳府;民国时期,分属湖北省第三、四、五行政督察区。 孝感作为地市级的建制行政区,设置于1949年5月。当时,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孝感专区,在礼山县(今大悟县)河口镇成立了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员会(简称孝感地委)、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孝感军分区。7月,地委、专署和军分区机关迁入孝感县城。 “文化大革命”期间,孝感专区改称孝感地区。1993年6月,撤销孝感地区,成立地级孝感市。从设置孝感专区到现在,其辖区经历了8次变更: 1951年6月以前,孝感专署辖孝感、礼山、应山、安陆、云梦、应城、黄陂、黄安(今红安)、随县(今随州市)等9县。6月以后,原属沔阳专署管辖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归孝感专署,同时设立应城矿区人民政府(县级),此时,专署所辖县级政府12个。1952年1月,大冶专署撤销,原属大冶管辖的咸宁、武昌、蒲圻、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江南7县划归孝感专署管辖。6月,随县划归襄阳专署。9月,黄安划归黄冈专署,同时改礼山县为大悟县。1953年5月,撤销应城矿区政府,以后直到1959年11月孝感专署撤销,所属诸县并入武汉市时为止,孝感专署一直管辖江南、江北共16县。在归属武汉市管辖期间,曾于1960年8月将安陆与云梦、咸宁与蒲圻、武昌与嘉鱼、崇阳与通城合并为安陆、咸宁、武昌、崇阳等4县,原16县并为12县。1961年5月,地市分治,复设孝感专署,武汉市将上述12县归还孝感。12月,专署将所辖12县仍按并入武汉市以前的16县恢复原建制。1965年7月,将撤销大冶专署时划归孝感的江南7县划出,交新设置的咸宁专署管辖,孝感专署管辖原江北9县。1966年8月,孝感专员公署改名为东风专员公署。1968年1月,成立东风地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3月东风地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12月,汉阳县划属武汉市。1978年10月,撤销地区革命委员会,建立湖北省孝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撤销孝感县,设置县级孝感市,同时将黄陂县划归武汉市。1986年6月,撤销应城县,设置应城市。1987年9月,撤销安陆县,设置安陆市。1988年10月,撤销应山县,设置广水市。1993年6月撤销孝感地区,设立地级孝感市,同时撤销原县级孝感市,设立县级孝南区和孝昌县。撤地建市以后,新设立的地级孝感市实行以市带县的行政管理体制,直辖孝南区,管辖孝昌、大悟、云梦、汉川等4个县,代管广水、安陆、应城等3个县级市。1997年3月,撤销汉川县,设置汉川市。2000年8月,广水市划归新成立的地级随州市代管。此后,孝感市辖区没有改变。
编辑本段孝感语种
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极具争议),有平翘舌音,尖团音对立,古代的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大部分为不送气清音,n,l相混(一般全为n),“书虚”,“篆镌”同音,en eng,in ing相混,老派古咸山摄三分,新派古咸山摄字韵与普通话同,入声长调。声调一般为六个 阴平33 阳平21 上声52 阴去35阳去44 入声13。此外因水系问题语种也有武汉话在内。
编辑本段民族宗教
孝感市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孝感市属少数民族杂散居住地区。共有土家、回、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哈尼、傣、黎、佤、畲、水、纳西、土、达斡尔、仫佬、撒拉、毛南、仡佬、锡伯、俄罗斯、京、赫哲等少数民族31个,4044人,占总人口万分之七;分布在7个县市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98个乡镇、场、街道。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土家族,1493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7%。全市有县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3人。参加各级人大8人,政协32人。 孝感市宗教基本情况:该市宗教历史悠久,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五大宗教俱全。全市现有信教人数7万多人,约占该市人口总数的1.4%,其中佛教4.2万多人,天主教1.5万多人,基督教1.2万多人,伊斯兰教0.18万人,道教0.1万人,已登记发证的宗教活动场所94处(其中佛教70处,道教3处,天主教11处,基督教9处,伊斯兰教1处),分布在7个县市区的乡镇场和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6%;备案认可发证的宗教教职人员159人(其中天主教神父5人、修女2人,基督教义工以上教职人员23人,伊斯兰教阿訇3人,佛教比丘、比丘尼126人),县级爱国宗教团体5个(孝南区佛教协会,孝南区伊斯兰教协会,应城市佛教协会,汉川市天主教爱国会,汉川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孝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门板湾、夏家寨、禹王城、楚王城等古遗址460多处,古墓葬200多处,古建筑40多处,古塞堡180多处,还有许多古景观。出土的古文物中,国家一级品100余件,二、三级品1000余件。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1000多枚,近4万字,内容涉及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史学界称之“具有划时代意义”。研究云梦秦简的中、英、韩、日文字著述达400余种。云梦县周田村出土的东汉陶楼,是一件陪葬冥器,仿死者生前“重楼高阁”式居室制作而成,也是一件精巧的古代建筑模型工艺品,为研究古代建筑学、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新石器时代的门板湾遗址,距今5000多年, 是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是研究长江流域城市建设和房屋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孝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北伐军的前进基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鄂豫皖和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徐向前指挥红军在此进行过龙王集、双桥镇等著名战斗,取得辉煌战绩。抗日战争时期,陶铸在应城汤池举办培训班,培育了大批抗日骨干;李先念在安陆彭家祠堂宣布建立新四军第五师;孝感成为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新四军五师长时期的领导指挥中心。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大悟宣化店同美蒋代表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率领中原主力部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孝感人民配合刘邓大军南下,积极支前,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孝感籍将军50名,其中大悟县37名,居全国将军县第七位。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扬古孝子的孝德遗风,大打孝文化品牌,于1996年、2002年连续开展了两届“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全国敬老好儿女”周玉兰等一批新时期孝子,树立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和谐孝感建设。
㈥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是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的长寿秘密 5月22日,山东省莱州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 。据介绍,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6年开始进行“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活动,并制定了15项考核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有3项,一是百岁老人数量占总人口数的7/10万,二是8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4%以上,三是区域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1.4岁)3岁。目前,中国十大长寿之乡为广西巴马、广东三水、广西永福、湖南麻阳、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夏邑、湖北钟祥、江苏如皋、山东莱州。
广西巴马:
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因素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境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特高,是一般平原地区的三十多倍;同时无环境污染,是天然的养生好地方。二是具有独特的长寿食物。巴马寿星们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黄玉米、大米、小米、红薯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红薯叶、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笋等;油类以茶籽油、火麻仁、黄豆粉为主;他们多吃素食,少食荤腥。三是老人们坚持长期生产劳动。四是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格乐观开朗。此外,巴马的长寿还与饮矿泉水、喝中草药酒及晚婚晚育之类的养身之道有一定关联
广东三水:
三水地处广东西江和北江交汇处,饮用水源水质常年达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标准。近年来,三水区大力进行环保整治,先后将17家工艺落后、污染大的立窑式水泥生产线全部关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三水区成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生态绿洲。三水的百岁老人多生活于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镇中。长寿老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非常乐观的情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态及浓厚的爱心。多数百岁老人出身贫寒,自小养成勤劳、好动、豁达的习惯。饮食清淡,喜欢吃粥和喝汤,吃本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鱼、杂食等。
广西永福:
悠久的人文历史,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清新自然的空气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广西永福人延年益寿奠定了扎实基础。永福县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关系和美,每年要进行一次“和谐家庭”和“孝星”评选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永福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人居环境好。境内河流纵横,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4.1%,空气清新。老人们能长寿,除了自然条件、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心理健康外,还与他们的饮食有关。永福县专门对各乡镇长寿老人起居饮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共同研究设计了千叟宴菜谱,用料全部产自本地。主要有10道菜,包括金玉汤、寿桃、麻姑献寿、百汁鸡球、佛果酿、马蹄胶、常安宫丁、板峡竹鱼、锦寿面、福敬亲人等,整个菜谱色香味俱全,而成本不足百元。
湖南麻阳:
麻阳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长寿老人?专家认为,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长寿。麻阳地形奇特,西、南、北三面被高山环绕,朝东倾斜开口,海拔高差达1275米,这种特殊的地貌轮廓俨然一个天然“地磁场”。地下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该县的饮用水水质、大气和室内空气达标率均为100%,山河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56.48%。专家还发现,在这偏远山区,一种被医学界视为“长寿素”的负离子含量极高。这里历年的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丘陵地带多瀑布、喷泉。民俗专家还认为,麻阳人住山寨则建吊脚楼,住平地则建二层高的房屋,保证了居住环境的通风和干燥。
四川彭山:
因彭祖而得名的四川彭山是我国彭祖长寿文化的发祥地,具有家庭和睦、孝文化博大的人文背景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由此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最完备的长寿文化发祥地。据悉,在彭祖房室养生术的长期熏陶下,彭山人科学地对待性,不视性为神秘,也不视性为洪水猛兽。对此,长寿专家萧振禹表示,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实现社会和谐、保持健康长寿、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成为人们普遍的美好理想。彭祖的长寿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和谐及人与外界相和谐的基础上,其核心就在于一个“和”字。彭祖的导引行房术、调摄疗养术、膳食养生术和房室养生术四大养生术,其“适身、通神、一志、导心”八字要诀,分别从生理和情理方面补益健养人体,从而使人得以健康长寿,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青城乡是成都市百岁老人最密集的地方。这里为何盛产寿星?生命学专家解释,成都平原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造就了长寿之乡。都江堰的长寿现象是一个综合现象,它得益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习性,比如适宜的温度、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对中草药的运用。地理界一般认为,长寿有30%是遗传因素,另外70%是外部环境影响。西南地区冬暖夏凉的气候、舒适的生活环境都有利于生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五一研究员认为,岷江流域土壤中丰富的硒元素可能是出现长寿的重要原因。
河南夏邑:
夏邑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暖适中。虬龙沟、巴清河、沱河、东沙河等河流横穿全境,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当地物产丰盛,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食用菌、各类时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点突出:一是顺其自然。种啥吃啥,四季常新的农作物和蔬菜,调剂制作一日三餐,少荤多素,保证了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二是勤劳刻苦。动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克勤克俭,锻炼出了过硬的身板,并养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劳作等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开朗豁达,劳动积极,乐于奉献,一生乐观、不生气。“河南夏邑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科技博览----探秘长寿乡之夏邑寻因1-----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湖北钟祥: </b>
钟祥人之所以长寿,主要与四大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生态环境因素。钟祥市境内与人体元素相关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水资源丰富,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在100%。还具有清新可人的大气环境。二是人文习俗因素。 钟祥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的好传统尤为突出,尊老敬老的遗风,一直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涌现了很多尊老敬老的动人故事。三是勤劳好动因素。 钟祥市的长寿老人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渔民),他们从小就下地干农活,劳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也锻炼出他们强健的体魄。四是饮食习惯因素。他们绝大多数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对于菜类不挑食,荤素皆可。钟祥自古以来盛产黄豆,豆腐、豆皮、豆干、豆筋等一系列的豆制品便成了钟祥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钟祥地处大洪山南脉,这里生长着一种稀有植物叫葛粉。野葛之根加工而成的葛粉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钟祥的百岁老人还有一特点,就是爱吃“土鸡蛋”。
江苏如皋:
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的核心,可以用“淡、杂、鲜、野”四个字概而言之。如皋人的饮食习惯是粗茶淡饭,以素为主,拒绝大鱼大肉、大油大糖、大吃大喝。青菜、萝卜、豆腐是如皋人的当家菜、家常菜。吃的杂,什么都吃,是如皋人饮食文化的又一特色。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面粉等细粮,又食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是一座新鲜食品的天然仓库,使如皋人吃东西有条件讲究个“出水鲜”。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剖的,文蛤要现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毛豆要早上剥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如皋滨江临海,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野菜蓬勃生长。如皋人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碧绿的野菜佐餐。
山东莱州: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表示,目前中国的长寿地区有三种类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莱州属于富裕型。“莱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莱州自古就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的美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这些都为莱州百姓提供了长寿的良好条件。莱州有悠久的敬老爱老传统。长期以来,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护。近年来,该市开展了以“爱父母、敬老人”为主题的“孝德工程”。同时,莱州市还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为长寿老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B>
㈦ 日本的资料
我晕 现在还罚站啊
我给你
看看详细不
日本国(日:日本国/にほんこく、にっぽんこく* )是位于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000多个小岛组成。周边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中国海、菲律宾海、太平洋所包围。隔海与俄罗斯联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台湾)、菲律宾共和国、北马里亚纳群岛相邻。传说中日本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1]建国。“日本”这个词的意思是“朝阳升起的地方”。日语中“日本”一词有多种假名写法,最常用的是“にっぽん”(Nippon)和“にほん”(Nihon)[2]。
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以国际汇率计算的话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同时也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与第六大进口国。过去日本长期实施君主制,目前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颁布的日本国宪法是日本的最高规范,规定日本为一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的法治国家。日本的国家理念为立宪主义、国民主权、基本人权的尊重、和平主义,以君主天皇作为日本国与日本国民的象征。日本的人口超过1.2亿,是世界人口数量第10大国。首都东京及周边的数县构成的首都圈居住了3000万以上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之一。
历史
主条目:日本历史
在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不过今日的考古证据却表明,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徙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的。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开始,日本进入新石器时期,是为绳纹时代(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和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时期,伴随着来自中国和朝鲜人的移入,出现了陶器和铁、铜器;还出现的成块的水田,日本成为了一个农业占主要地位的社会[3][4]。
公元3世纪后半期到4世纪初,日本已经出现了统一政权—大和王权。这段时期,日本透过朝鲜诸国及一直吸收来自于亚洲大陆的文化。587年,豪族苏我氏的头目苏我马子打倒了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杀了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为帝,圣德太子摄政,日本进入飞鸟时代。圣徳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并颁布了宪法十七条,试图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圣徳太子过世后,苏我氏长期掌权。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暗杀了苏我入鹿,掌握了政权。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动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国的政治制度,试图建立一个律令制的国家。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了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日本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了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修建于平安时代的平等院凤凰堂奈良时代后期,政局动荡,律令制松弛。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现在的京都),此后到1192年成立镰仓幕府的这段期间是为平安时代。这一时期,随着地方庄园势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央政府的内乱,武士阶层逐渐上升到权力的中心。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了以东国为势力范围的源氏和以西国为势力范围的平氏两个庞大的政治势力,1159年,发生平治之乱,源氏实力虽遭遇很大削弱,但在东国仍拥有强大实力,国家内乱频仍。经过长期的源平合战,平氏被赶出京都,于1185年在坛之浦之战中彻底覆灭[5]。
1192年,武士首领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开始了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时代。源赖朝过世后,赖朝妻子的娘家北条氏实力扩大。三代以后权利转归北条氏之手。承久之乱后,北条氏的合议制执权政治达于全盛。1232年(贞永元年),北条泰时制订法典《御成败式目》[6](《贞永式目》)。该法典最初仅适用于武家内部,后来适用于全国。1274年(文永十一年)与1281年(弘安四年),蒙元两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战后受货币经济影响,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导致御家人的贫困与御家人制度的解体。北条氏实行一族独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农民的联合武装团体到处进行反幕活动。幕府由盛转衰。后醍醐天皇乘机发动正中之变与元弘之变。倒幕号召得到各地武士响应。1333年5月新田义贞攻陷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掌握大权以后,并没有满足武士阶层的期望。武士们支持足利尊氏,于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光明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逃到吉野山中,仍坚持自己才是正统。于是出现了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两个对立的朝廷。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建立了室町幕府。南北朝的征战持续了将近60年,1392年才告结束[7]。
江户时代的日本城堡(姬路城)室町幕府末期发生了应仁之乱,日本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1573年,织田信长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二条御所,将足利义昭流放到河内国,室町幕府灭亡。日本历史进入安土桃山时代。1582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因家臣明智光秀叛变而被害。信长重臣羽柴秀吉继承了其势力,继续进行统一日本的战争。1586年,秀吉受赐姓丰臣氏并就任太政大臣;1590年完全统一了日本,隔年秀吉将关白一职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合,以世袭的方式宣示丰臣政权的稳定。秀吉在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1598年7月,秀吉在伏见城过世,日军开始撤出朝鲜半岛。1600年,封地在关东地方的大名德川家康取得了关原之战的胜利[8]。1603年,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坂之役中消灭了丰臣氏,实现了日本的统一,日本步入江户幕府的时代。江户幕府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将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及秽多、非人等贱民,严格限制阶级间的流动。
佩里的“黑船”敲开了日本的国门1543年,一艘葡萄牙船漂流到种子岛,这是日本第一次接触欧洲人。时日本正值战国纷扰,葡萄牙人将火枪带入日本,并快速普及。天主教也在这时进入日本。然而传教活动与发达的贸易逐渐威胁到江户幕府的统治。1641年幕府把荷兰商馆迁移到长崎的出岛,奉行锁国政策。锁国期间日本只与荷兰和中国进行贸易。锁国政策奉行了200多年,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驶抵江户附近的浦贺,才重新敲开了日本的国门[9]。与西方重新接触后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台长时间的缺席已造成相当程度上的落后。幕府末年暴动频繁,幕藩体制摇摇欲坠。在以西南四藩(萨摩、长州、土佐、肥前)为主的维新志士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全国性的倒幕尊皇运动。1867年末代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主动大政奉还,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成立。1867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对日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多项改革,在地方政治上废藩置县,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1890年举行了第一次帝国议会。整顿内政的同时日本也在进行对外扩张。1879年,日本灭亡了琉球国;1895年与满清爆发甲午战争并取胜,获得了台湾与巨额赔款;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取得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桦太)。1910年强迫韩国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使朝鲜半岛成为了日本的一部分[10]。
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逐渐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日本进入短暂的“大正民主”时期。1923年9月,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11],死亡人数达13万人,日本经济遭遇重创;1927年4月由于日本政府对台湾银行的救济失败,引发全国性金融危机;1930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日本未能幸免。这期间滨口内阁失败的经济政策引发人民的严重不信任,右翼势力借此扩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中国东北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1936年2月26日发生了二二六事件[12],广田弘毅组阁,军部对政治的干预进一步增强。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口死亡[13]。1941年日军偷袭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军港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正式向美国、英国和荷兰宣战,同时开始侵略东南亚及大洋洲。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捩点。战争后期,日本本土受到盟军的密集轰炸,造成数百万人丧生与工业设施的损毁。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两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15日,裕仁天皇透过电台广播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14] 。
广岛原爆圆顶从战败到1952年期间,日本实际被美国主导下的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统治[15] ,美军实行财阀解体政策,对垄断资本进行大规模重组。1950年,伴随韩战而生的“特需繁荣”让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1956年12月18日,日本加入联合国[16]。1964年,东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同年日本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跻身于先进国家之列。1973年,由于能源危机,日本经济由高速成长转入安定成长阶段,但成长速度仍是西方先进国家中的前列。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战后的日本长期由自民党执政,是为所谓“55年体制”,直到1993年才告瓦解。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阶段。这一时期失业攀升,财政赤字庞大,加上奥姆真理教发动的一系列恐怖攻击与阪神大地震,社会陷入不安。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已稳健复苏,逐渐摆脱了长期低迷的局面[17]。
地理
日本卫星图主条目:日本地理
日本是欧亚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4个弧状群岛(日本列岛、千岛列岛、琉球群岛、伊豆-小笠原群岛)组成。其中北海道、九州、本州及四国四大岛的面积就占了国土面积的99.37%。日本北临鄂霍次克海、西北临日本海、西南临东中国海、南临菲律宾海、东为太平洋。日本通常被归划于东亚或东北亚的范畴,北与俄罗斯联邦、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与中华民国、南与菲律宾共和国隔海相望。日本由6852个岛屿组成,面积约37.8万km²。国土面积约70%为山地,因此森林覆盖率高,但却不适合农耕,耕地面积仅占日本国土的11.1%[18][19]。也因此日本的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日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30位[20]。日本国土狭长,南北总长3800公里,与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美国相近。
富士山日本列岛按照地质构造可分为西南日本与东北日本两大区域。其界线为本州中部的糸鱼川静冈构造线。日本列岛附近是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同时日本列岛还处在环太平洋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之上。故日本为多地震、火山与温泉的国家。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据统计,世界全部芮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21];而日本一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到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10%[22]。
由于日本面积狭小多山,因此河流普遍长度不长但落差较大,虽不利航运但提供了良好的水力发电环境。日本最长的河川是发源于长野县,在新潟县注入日本海的信浓川[23],总长367公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川是利根川,利根川也是日本第二长的河川。日本最大的湖泊是位于滋贺县的琵琶湖[24],面积670.33平方公里。
气候
冲绳县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温暖。图为九月水纳岛的海滩日本深受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大。日本大部分国土属温带气候,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25];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26]。
行政区划
主条目:都道府县
日本行政区划图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为都道府县,全国划分为1都、1道、2府、43县。部份市因人口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此外还有郡、支厅、区、特别区等行政单位。根据地理与人文、经济特征,日本通常被分为八大区域,包括了北海道地方、东北地方、关东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和九州-冲绳地方
日本近年来实行了市町村合并的政策,町村数目大量减少。现在为了缓和东京一极集中与增进地方分权,正在检讨废除都道府县,改实行道州制的必要性(日本道州制议论)。1968年,日本自治省导入了地方公共团体编号制度,目前全日本的都道府县与各市町村均有自己的编号。都道府县的编号与ISO 3166-2:JP吻合。全日本47个的都道府县名称见右图。
主要城市
东京彩虹桥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东京也是世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东京都特别区的人口约有860万人,以东京都为中心,包括神奈川县、崎玉县、千叶县的首都圏人口约3300万人。日本的皇居、国会议事堂、内阁、最高裁判所、各省厅、各国驻日大使馆、大企业的本部、日本银行、证券公司、百货商店、报社及电视台都集中在东京。目前在东京特别区内和东京周边已经形成了众多副都心。
如果将东京23区视为一个都市的话,日本共有12个城市人口超过了一百万。其中除了川崎市之外,都是都道府县厅的所在地,详细如下表:
大阪市西梅田地区
名古屋城 城市 都道府县 区域 人口数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
1 东京 东京都 关东地方 8,483,050 13642.5
2 横滨市 神奈川县 关东地方 3,579,133 8183.1
3 大阪市 大阪府 近畿地方 2,628,776 11843.5
4 名古屋市 爱知县 中部地方 2,215,031 6785.2
5 札幌市 北海道 北海道地方 1,880,875 1677.7
6 神户市 兵库县 近畿地方 1,525,389 2759.8
7 京都市 京都府 近畿地方 1,474,764 1781.3
8 福冈市 福冈县 九州及冲绳地方 1,400,621 4112.2
9 川崎市 神奈川县 关东地方 1,327,009 9193.0
10 崎玉市 崎玉县 关东地方 1,176,269 5408.4
11 广岛市 广岛县 中国地方 1,154,595 1275.8
12 仙台市 宫城县 东北地方 1,024,967 1300.6
人口
主条目:日本人口
涩谷街头的人潮根据总务省统计局公布的[27]的数据,截至2005年10月1日止,日本总人口为1亿2775万6815人,在全世界排行第十。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简单,但并不是单一民族国家。大约98%是大和族,另外有200万人左右的琉球人、3万人左右的阿伊努族、30万多的日籍朝鲜族、10万人左右的日籍汉族等。除了日本人以外还有200万外国人合法居住在日本,包括60万朝鲜、韩国人;50万中国人等。此外在社会上还有一群居于少数的弱势群体,被称为部落民(部落民在血统上属于大和民族,起源于古代的贱民阶级非人和秽多)。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343人/平方公里,其中又以太平洋沿岸地区与南部地区最为密集。在日本,除了四国地方,各地方均有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都市。主要都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平原,10%的日本国土集中了90%的日本人。全国80%的人口居住于城市或大城镇,26%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圈,49%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都、大阪府及神奈川县,而东京都人口密度为5,748人/平方公里。现在东京城市群(即首都圈)的人口超过了三千万,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在都心地带也引发了地价昂贵等问题。而在农渔村,大量的青年离开本地前往都市,而使这些地区的过疏化和老龄化问题突出。
日本人的人均寿命位于世界前列,2006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1.25岁[28]。日本的高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严重,人口已逐渐减少[29]。由于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口开始退休,日本面临被扶养人口急剧增加、劳动力成本提高和福利体系负担加重的危机。在2004年,日本有大约19.5%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同时,青年人的结婚年龄仍在延后或不想结婚,结婚后也有很多人不要孩子。日本的人口预计在2050年将下降到不足1亿人,2100年将下降到4800万人[30]。但日本拒绝大规模移民计划。
政治
日本国会议事堂主条目:日本政治和日本行政机关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31]。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一样,天皇于日本只有元首名义,并无政治实权。
日本现行的日本国宪法是于1947年5月3日由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国草拟后,经过日本国会的审议,再由天皇颁行的。日本国宪法最重要的三大原理是主权在民、基本人权的尊重和和平主义。日本政治以这三大原理及其中最基本的对个人(个人尊严)的尊重为基调运行。日本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日本实行两院制度,众议院有480席,参议院有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32] 。众议院议员任期为四年,但事实上经常中途解散,鲜少有做满四年任期的情况。参议院议员任期为6年,每3年该选一半。从1955年起,原称保守合同的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直长期执政,只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成为在野党,1996年后再度执政至今。目前日本的主要在野党包括民主党、共产党、社民党等。现时日本由自民党及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执政。
自然环境
正在泡温泉的日本猕猴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四季分明。因为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所以来自外部新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离岛地区更形成了独自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小笠原群岛及琉球群岛自古就建立了比日本本土更加孤立的生态系统。小笠原群岛更有“东洋的加拉帕戈斯”之称。 与德国等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日本对环境保护的对策较晚。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面临大规模公害(日本四大公害病)的国家,在公害的对策方面领先。但政府的对应并不完善,至今还有许多政策盲点。 由于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餐桌上食物的变化及海外农产品的输入问题,近年来日本的农林水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农田与人工林的闲置,渔业资源减少等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相较于其他国家森林面积的持续萎缩,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二上下,2002年,日本的森林面积达2,512万公顷[47]。 在生态系统方面,伴随明治时代以后外来物种的进入,生态系统也在发生变化。朱鹮及日本狼的灭绝代表日本的生物多样性出现下降。日本猕猴与野猪在市区的出没给人类的活动带来了影响。
㈧ 周孝德的研究成果
周孝德教授 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题为“特殊地理条件下生态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机理研究”的“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1项,国家水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委项目8项,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50余项。在《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水利学报》、《水力发电学报》、《中国环境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检录。出版学术著作5部:合著《环境水文学》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专著《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合著《关中地区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主编《水力学与水利信息进展2009》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获省部级奖4项,其中“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于1997年获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关中地区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于2001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西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于2006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基于整体模式的数字水利系统”于2010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厅局级奖5项。
㈨ 绵竹历史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绵竹县,治地在黄许镇(即绵竹古城遗址,今属旌阳区),属广汉郡。因其地滨绵水两岸,多竹,乃命名绵竹,辖今绵竹和德阳(今旌阳区)两县的地方。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兴平元年(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将州治迁到成都。
1983年4月1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了相邻的德阳县关于申请筹建地级德阳市的报告,并通知绵竹县参加德阳建市筹备组。6月14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交报告。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复【国函字156号】文件:设立地级德阳市,绵竹县由绵阳地区改属德阳市。
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竹县,设立绵竹市。2010年5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四川绵竹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
(9)孝德湖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
绵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北纬31°09′-31°42′,东经103°54′-104°20′之间。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自西北向东南伸展,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市境东南靠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州区接壤,西南与什邡隔河相望,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
绵竹地势西北高,属龙门山地区,东南低,成都平原的一部分。高差悬殊;西北部为山地, 东南部为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倾斜,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点,海拔高度504米至4405米;
河流纵横,切割强烈。西北部山地区,是境内诸河流的发源地。支流众多,河流向下切割深度为500-1000米,河床狭窄,河谷陡峻。
㈩ 中日历史中的战争
戚继光没有去朝鲜打。
隋朝和日本的三次战争,元朝和日本的战争。
中日古代的几次战争(2009-04-20 16:46:28)标签:文化 分类:梦里关山
唐朝:白江口之战
660年之前,朝鲜半岛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史称朝鲜三国。三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一会儿是友,一会儿是敌。新罗最初与高句丽结盟以对付百济和倭。随着高句丽的南下,新罗开始与百济结盟对付高句丽。新罗从百济手中夺到被高句丽霸占的汉江流域后,疆土抵达黄海开始与中国结盟对付百济和高句丽。643年,新罗传书说百济联合高句丽攻打新罗,请求唐朝援助。645年,唐太宗乘高句丽国内政变之机,带十万大军出击,但没能攻下高句丽。百济在唐军进军高句丽期间,并没有停止进攻新罗,相反又连夺十数城。这时,唐太宗病故。唐遂从高句丽撤兵。唐高宗即位后,接到新罗的急报,并未出兵,而是循唐太宗旧例,赠百济国王玺书,令其退还所夺新罗城池。百济见唐太宗出兵高句丽也不曾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因而置唐高宗玺书于不顾,进而再次联合高句丽出兵新罗,655年,再夺新罗三十余城,新罗告急。在金仁问的协调下,唐朝与新罗最终达成协议共同攻打百济。这样唐朝就可以联合新罗从南北两面共同攻打高句丽。于是唐高宗决意于显庆五年(西元660年),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军十三万出兵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既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显庆五年(西元660年)七月,百济为唐、新联军所灭。苏定方留郎将刘仁愿等驻守百济王城,自押俘虏回国。
百济即亡,但百济将军武王从子鬼室福信与浮屠道深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军。同时,鬼室福信为迎回以前赴日本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回国即王位,遣使去日本,同时向日本乞师求援,并献上战争中俘虏的唐军百余人,天皇将此百余人安置在美浓国不破、片县二郡,这里也就是今天位于本州中部的歧埠地区。后来日本将元日战争中的俘虏都称为“唐人”,大概就源于此吧。
百济的覆灭,对日本的来说,也是极其重大的损失。如果听任百济亡国,则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将被全部清除。齐明七年(西元661年)正月,以天皇亲征的形式,向百济发兵数万。齐明天皇随军西征到九州,突然病逝于朝仓宫,太子中大兄回京素服称制,是谓天智天皇。齐明天皇之死,并没有动摇日本出兵百济的决心。八月,另派阿去比罗夫等为前将军,阿倍引田比罗夫等为后将军,统帅全军开赴百济。九月,新天皇天智天皇派狭井槟榔等率军五千护送王子扶余丰回国,至百济境,鬼室福信等前来迎入周留城,即王位。
唐高宗在出兵百济获胜后,于龙朔元年(661年)四月,遣仁雅相、苏定方率军进攻高句丽。高句丽与鬼室福信联合,共同抵抗唐军。鬼室福信率军曾一度围困刘仁原军于百济王城,但遭刘仁轨与新罗军夹击,被迫撤军,遂解围城之危。高句丽惟恐鬼室福信兵败,使本国遭南北夹击,因而也遣使于西元662年三月赴日本乞师,敦促日本军迅速开赴战场,与唐军作战。决心参战的日本政府,遂命令百济战场的日军立刻投入战斗。西元662年六月,日本前将军上毛野稚子等率军二万七千人进攻新罗,夺取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罗与唐军的联系通道受到威胁。
这时的战争形势已非常微妙,朝鲜半岛形成南北两个战场。在北方战场,高句丽与唐军基本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由于地形限制的缘故,唐军的进展始终不大。而在南方战场由于日军的介入,战争形势已经转向日军和百济军方面了。唐军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补充,虽然唐军与新罗的联军的还未遭到败绩,但总体上已经开始居于守势。但是不久,百济发生聚变,栋梁大将鬼室福信功高震主,不容于百济王扶余丰,以谋反之罪被杀,百济国人心思动,其战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西元663年八月初,日本援军将至,百济王丰率部分军队自周留城赴白江口迎接。白江口系朝鲜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周留城则有百济王子及日军联合守卫。这时,唐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七千援军与刘仁轨会师后,分兵两路进攻周留城。刘仁原、孙仁师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统帅陆军,从陆路进攻周留城。刘仁轨、杜爽率领唐水军和新罗海军从熊津进入白江口,朔江而上夹击周留城。八月十三日,刘仁原所部进逼周留城周边。而百济则因鬼室福信之死,士气极其低落,尽管有日军相助,但还是难以抵抗唐军的进攻。周留城周围的城池,逐一被唐军攻克,百济守军相续投降。但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地势险要,为周留之扼口,将军克死用兵,唐军围攻三旬依旧不曾攻克,周留城因此得以保全。
在刘仁原率军向周留城进军的同时,刘仁轨率唐和新罗海军驶向白江口,企图溯江北上进逼该城。当刘仁轨所率海军驶抵白江口时,与先期前来的日本海军相遇。“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刘仁轨立刻下令布阵,一百七十艘战船按命令列出战斗队形,严阵以待。西元663年八月二十七日上午,日军战船首先开战,冲向唐军水阵。由于唐军船高舰坚利于防守,日军船小不利于攻坚,双方战船一接触,日军立刻处于劣势。日军的指挥员慌忙下令战船撤回本队,其指挥互相计议说:“我等争先,彼当后退。”遂各领一队战船,争先恐后毫无次序地冲向早已列成阵势的唐海军。日军坐井观天,妄自尊大,竟然认为将智兵勇,唐军见之,必然自动退去,于是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唐军的埋伏圈。唐军统帅见日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在阵中。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日军指挥朴市田来津虽然“仰天而誓,切齿而衅”,奋勇击杀,直至战死,但亦无力挽回战局。不过片刻之见,日军战败,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史书记载:唐军与日军海战,“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百济王先在岸上守卫,见日军失利,乘乱军之际,遂逃亡高句丽。
唐海军白江口大捷的消息传到周留城,九月七日守城的百济王子余忠、胜忠等率守军投降。日本陆军忙自周留城及其他地区撤离,百济境内日军集结于以礼城,于九月十九日撤回本国。唐日海军白江口之战,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使日本受到严重打击。日本失败的直接后果是,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大约在九百馀年之内,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另一方面,唐灭百济,五年之后灭亡高句丽,与唐友好的新罗强大起来,逐渐统一半岛。
中日第一战,日本的惨败给予日本的自信心以极大的打击,此后十年间,日本采取守势,在本州西部和九州北部大量增筑烽火台,布置重兵防守,闹到人心惶惶。然而,唐在帮助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后,却并未向日本本土出兵。日本也由此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打开国门,加强与唐和新罗的交流,积极学习先进的制度与文化,取得了“大化改新”的辉煌成果。之后数百年,日本与唐、新罗、渤海等国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元朝:元日战争
第一次入侵
忽必烈于1260年在中原即位称帝。同年,高丽元宗向其称臣,成为其东藩。1264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并于两年之后要求高丽派使者奔赴日本,希望与日本“通好”。当时赵彝代表高丽及元朝到达日本。在1268年忽必烈派遣了第二批使者,但他们同样是空手而回。两批使者都参见了镇西奉行,由奉行来将要求传达给镰仓幕府的将军及在京都的日本天皇。此后,忽必烈或通过高丽使者,或通过元朝大使,又继续发送了一系列的信件,并以战争相威胁。日本时值镰仓时代中期,幕府将军惟康亲王并无实权,而掌握实权的是“执权”北条时宗。幕府决定不投降,并立刻着手加强日本最靠近高丽的领土,因此也是最有可能被首先攻击的地方——九州的防御。首先幕府命令分封在九州的大名回到自己的驻地,并将在九州的军队西移,以进一步增固可能的登陆点的防御。另外,幕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祈祷活动,以此来应对这场危机,其间其他大多数政府活动亦被推迟。
忽必烈早在1268年就想发动战争,但却发现朝鲜当时没有足够的财力以提供充足的陆军和海军。1273年他派了一支部队去朝鲜做为先锋,结果这支部队却无法在朝鲜的国土上自给自足,最终被迫返回元朝以资补给。因为元军所需的马匹,以及所需的养马草场,都严重限制了部队的运动,以致于元军无法在几乎寸草不生的地方活动。1274年元军舰队终于出发了。其中包括15000名蒙古人和汉人士兵以及8000高丽武士,乘坐300艘大型战船和400到500艘小型战船。这支部队轻易地占领了对马岛和壹岐岛,并于11月19日在位于古老的九州首府太宰府附近的博多港登陆。次日即发生了文永之战,也就是“博多港之战”。虽然元军在武器和战术上占优,但他们的人数远远少于准备了很久的日本武士,而且这些武士在得知对马岛和壹岐岛失陷后得到了增援。在坚持了一整天之后,一场风暴在夜间刮起,元军不得不撤兵。
在文永之役后,金方庆伏虏了两百名日本人,献给高丽王作为奴隶。
第二次入侵
自1275年起,幕府就开始为他们认为不久将进行的第二次入侵做了准备。除了更好地组织起九州的武士外,他们还在很多可能登陆点修建堡垒和其它防御设施,这些登陆点中包括博多港。与此同时,高丽国王多次与元朝谈判,反对进一步的入侵日本计划。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两次下令将元朝派来的使者斩首。忽必烈非常恼火,开始积极筹划第二次入侵。
1279年元军征服南宋之后,于1281年春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入侵。元军的这次入侵规模大于第一次,其中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领的江南军就有十余万人。元军舰队因供应和人员登载问题而推迟了起航。他们的高丽盟军先行进发,在对马岛惨遭失败而返。同年夏,元军联合高丽人夺取了壹岐岛,向九州进发,并在不同地点登陆。在经历一些独立的小战斗,也就是所谓的弘安之战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战”后,元军被赶回了船上。此时一场持续两天的台风,也就是现在非常有名的“神风”,袭击了元军舰队并摧毁了大部分的船只。
明朝: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日本称之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之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征伐;南、北韩称之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之为丁酉再乱;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这场战争由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壬辰年,中国万历年间,日本文禄、庆长年间)派兵侵略朝鲜引起。因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故向中国求援,明神宗应请求派遣大军救援,明军和朝鲜陆军及水师多次并肩作战,加之配合上李舜臣设计的龟甲船,明朝联军最终获胜,朝鲜转危为安;日军主力被迫撤退,日本企图侵占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中国的企图破灭,丰臣秀吉也在希望破灭后不久死去。他死后不久,日本军队被迫全部从朝鲜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