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环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中国地处亚欧板块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处地球北温带,少内部分处地球热带容。
中国的东南部濒临海洋,因此环境湿润,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会出现大量强降雨。又因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温度会很高。冬季因其濒临海洋以及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形成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的西北部远离海洋,因此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夏季风也难以到达,气候会十分干燥,因西北部被大量沙漠覆盖,气候因沙漠而受到影响,白天天气炎热而到了晚上天气又极度寒冷,昼夜温差大,与濒临海洋的东南部正好相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本来就极度缺水的西北地区,就变得更加缺水了,又因为其地处内陆,就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国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之上,因其海拔高,温度就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因此,西部地区常年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
而中国的北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又深居内陆,有降雨但相对于东南地区比较少,由于纬度高的关系,温度也不会很高。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就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
总的来说,中国的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显著
Ⅱ 中国的地理区位对中国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有着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度洋暖湿气流伸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自然灾害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四大特点。
Ⅲ 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因素对人来类文明的演进具有源重要的影响,{一}首先我们的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这种文明区别与希腊的海洋文明(以对外贸易为主讲究民主与公平)而大河文明以农耕(农耕的实用也使得中国古代科学带有明显的实用性)见长,出于防范自然灾害(我国独特季风气候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地形的复杂多样又导致地质灾害频繁)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全国的物力抵抗灾害(这种明显的集体主义也区别与西方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二}农,牧文明的长期对抗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前进的重要力量,农耕文明需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三}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陆。面对着对海权和陆权的选择,在古代以陆路交通见长的时期加之长期无海患(相对2000多年封建社会来说)。然而现今的现实是除了渤海我国所有的领海都与外国有纠纷。我国对外能源的依赖不断加深,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海军。美国妄图以岛屿链实现对中国崛起的压制。这种种表明我国的海防严峻,传统的陆权思想亟待改变。
以上只是地理因素对我们文明演进影响的一部分,实际很广
Ⅳ 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这种问题有个技巧,这是分析题不是预测题,预测题不好回答,比如说:中国地理环境对未来的中国文化产生哪些影响。这种不好回答,因为环境千变万化,你不能确定究竟中国文化朝着那个方向发展。而这种分析题就是回答这些实实在在,你可以看的见的这些已经产生的影响或发生的事情。比如说:中原地区还有东北地区的大平原导致该地区的农耕文化得到发展,长江等多水区域的捕鱼文化得到发展。。。。。
回答路子就是地区特点+地区产业+“文化”两个字就行了,你不用问为什么某地区的某文化为什么兴盛,因为这是已经发生的了,自然进化出来的而已。。
Ⅳ 中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具体介绍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从人地关系的整体思路出发,研究地球各圈层的环境变化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本书是供研究生用的该学科的基础理论著作,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地球环境演化与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地理学的学科范畴、形成和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岩石圈表生环境、土壤和生物环境的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自然的和人为的地球化学异常引发的疾病的产生与防治;21世纪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本书主要可供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有关高等学校环境科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土壤学、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的科研人员及管理干部参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环境系统和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二、环境系统三、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及学科地位一、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二、环境地理学的学科地位第三节环境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环境地理学的形成二、环境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三、我国环境地理学研究进展参考文献第二章大气环境第一节大气基本性质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能量三、大气的水平运动第二节大气污染化学一、大气污染物二、烃三、光化学四、二氧化硫化学五、气溶胶化学第三节湍流和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一、大气湍流的基本概念二、湍流运动方程三、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散布的其他过程一、烟气抬升理论二、干沉积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三、大气污染物的降水清洗过程第五节几种典型下垫面上的大气扩散一、城市大气扩散二、山区大气扩散参考文献第三章水环境第一节水圈与水环境一、水圈的结构二、地球水环境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地球水资源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全球水循环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四、水资源利用第三节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一、天然水的物质组成二、天然水的理化性质三、天然水的化学分类四、影响天然水化学组成的自然环境因素第四节天然水物质组成的人为变化一、水体和水体污染二、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第五节水体的自净过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一、水体的自净作用二、水体自净机制及共影响因素三、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参考文献第四章土壤环境第一节土壤圈一、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二、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干扰三、土壤分布第二节土壤理化性质一、土壤物理性质二、土壤化学性质第三节土壤物质循环一、影响土壤物质循环的自然因素二、土壤物质循环的人为影响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模式第四节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一、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二、污染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第五节土壤环境保护一、土壤自净能力与土壤环境容量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三、土壤退化与土壤环境保护参考文献第五章生物环境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形成二、生物圈的特点与范围第二节生物与环境一、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二、生物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三、生物的环境制约第三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四、生态系统的类型第四节生态平衡一、生态平衡的含义二、生态平衡失调的因素三、维持生态平衡的途径第五节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一、污染物对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二、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三、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四、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六节生物监测一、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与监测二、监测生物及指标的选择三、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第七节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修复一、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二、生态工程修复参考文献第六章岩石圈及其表生环境第一节岩石圈及其组成一、岩石类型及其化学组成二、表生带后生过程的特点第二节风化壳及元素表生迁移一、风化壳的地带性特征二、表生带元素迁移与富集三、影响表生带元素迁移的因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表生带的影响一、人类活动——表生环境变化的强大地球化学营力二、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领域三、人类活动影响的途径和规模第四节矿产资源开发对表生环境的影响一、采矿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采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采矿对水环境的影响四、采矿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五、采矿对景观美学的影响参考文献第七章地理环境与人体健康第一节人与环境的关系一、人体中的元素二、地理环境与健康三、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二节原生环境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一、环境异常二、地方性疾病的地理流行特点三、自然疫源性疾病四、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第三节人类地球化学活动的健康效应一、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二、物理污染的健康影响三、化学污染的健康危害四、生物性污染的健康影响第四节地理环境的改造与优化一、生态风险评价二、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参考文献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第一节世界环境问题回顾一、发达国家环境质量趋向改善二、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继续恶化三、我国环境保护的成就及存在问题第二节21世纪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耗损三、酸雨四、生物多样性减少五、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六、淡水资源危机七、耕地资源的损失和破坏第三节环境地理学在全球环境问题研究中的作用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特点二、环境地理学研究的作用参考文献第九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申国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对策第二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管理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系统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参考文献第十章环境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地理环境野外调查与观测一、地形图与遥感资料的应用二、环境背景野外调查三、地理环境摄影与素描第二节环境监测一、环境监测的特点与原则二、环境要素野外监测第三节监测的质量保证和分析方法一、监测的质量保证二、环境分析方法第四节环境信息数据处理与计算机模拟一、环境信息数据类型二、环境信息数据的简缩、转换及标准化三、环境信息计算机模拟第五节环境地理制图一、环境地理图的编制与表示方法二、环境地理背景图三、环境地理现状与质量评价图四、环境地理规划图第六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与特点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三、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参考文献
Ⅵ 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什么影响
影响极大。
1、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区分为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方便.又因为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而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
2、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划,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3、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4、中国的气候,也影响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伦,埃及,罗马,印度等文明,都发源于暖温带逐渐向寒冷地带发展,中国则相反,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雨量由东南至西北递减,而地势由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增高,多数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这种自然条件,往往决定收获的丰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气温,造成南长北短的农作物生长季节,这些条件对农民的垦殖发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进的趋势.
Ⅶ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有哪些
一、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
2.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汇,但由于农业人口始终占有数量上的多数和文化上的优势,所以农业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
3.由于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环境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总体的农业生产,使文化的延续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4.由于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
二、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由于地形地貌繁复,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多样.
2、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不同.农业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别.
3、各种文化区域之间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不同,且接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三、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1、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中国文化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与其他文明的比较).
2、形成中国独特的表意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自成体系,与西方大异其趣.
3、使中华文化没有断层,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具备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4、长期隔离和文化发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识.
(7)中国地理环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扩展阅读
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没有一种外来力量能够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虽然在军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却是被征服者。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均因为地理屏障,未能较深地影响到中国文明。反过来,同样由于地理原因,中国也未能将自己的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认为古代中国的文化是全世界领先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开始落后,也有很多人喜欢拿同时期汉朝与罗马帝国进行比较。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比较也没有任何意义,原因就在于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范围内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间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难比较罗马帝国与汉王朝。此外,一种文化必需与相应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频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华夏民族的先进文化,但中原对草原的影响始终不像对日本、朝鲜那么大,原因就在于中原、日本、朝鲜都是农耕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更加容易,而草原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对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鉴。明朝后期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开始强大并逐渐加强最中国的文化影响和渗透,而由于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样的影响始终非常有限,防线最终被穿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虽然如前所说,中华文明由于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是闭塞的。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东西,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被汉化了。例如现在的凳子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在南北朝时被称为“胡床”。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文化
Ⅷ 简述中国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中国的地理可以说是十分的齐全,有盆地有高原,什么都有很全面
Ⅸ 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何在? 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影响,{一}首先我们的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这种文明区别与希腊的海洋文明(以对外贸易为主讲究民主与公平).而大河文明以农耕(农耕的实用也使得中国古代科学带有明显的实用性)见长,出于防范自然灾害(我国独特季风气候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地形的复杂多样又导致地质灾害频繁)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全国的物力抵抗灾害(这种明显的集体主义也区别与西方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二}农,牧文明的长期对抗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前进的重要力量,农耕文明需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三}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陆。面对着对海权和陆权的选择,在古代以陆路交通见长的时期加之长期无海患(相对2000多年封建社会来说)。然而现今的现实是除了渤海我国所有的领海都与外国有纠纷。我国对外能源的依赖不断加深,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海军。美国妄图以岛屿链实现对中国崛起的压制。这种种表明我国的海防严峻,传统的陆权思想亟待改变。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从新时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在很大成度上决定了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并由此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有别于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区分为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方便。又因为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而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划,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中国的气候,也影响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伦,埃及,罗马,印度等文明,都发源于暖温带逐渐向寒冷地带发展,中国则相反,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雨量由东南至西北递减,而地势由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增高,多数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这种自然条件,往往决定收获的丰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气温,造成南长北短的农作物生长季节,这些条件对农民的垦殖发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进的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就拥有六千万人口,而耕地面积却远远不足。再加上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这样不得不使农民在所分得的狭小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对土地作最精济的利用。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的条件下,虽然忙碌辛苦,也仅能糊口,这便养成了安土重迁,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对他们来说,土地就是生命,离开或失去土地,就意味着贫穷与死亡。 这种经济上对土地的依赖,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则表现为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厚情怀。这种文化特色,形成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