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排查
⑴ 哪种高中地理总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最全面完整
我是带第三届高考的地理老师,第一届的时候也有跟你一样的困惑,现给你一内些建议:
1、多归纳容板书,要求学生记笔记,复习笔记。这是知识落实的很好的办法。
2、讲练结合,注意学生的审题指导,关键词的标注,读懂题目给什么,问什么很重要。
3、高三不一定要趣味性很强,但是老师要有激情,把学生带动起来,让学生跟你走。学生疲劳的时候可适当来个小穿插。
⑵ 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易错易混淆
这个得你自己翻着资料和书来总结。
大概可以这样来,从第一章的重点:溶液的配制,分离物内质的方法,比如容蒸馏、萃取,什么时候用蒸馏,什么时候用提纯,举个例子:蒸馏就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还有就是物质的量,掌握几个公式,还有重点应该是气体摩尔体积。配制溶液要当成一个重点实验来总结。
第二章,重点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胶体和溶液,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等。
第三章就是金属,要从钠的氧化物,钠盐来总结,铝三角,铁三角。
第四章是重点了,可以从元素来总结,也可以这样,比如:哪些元素有游离态,哪些只有化合态,气体:哪些是酸性,哪些有毒性,怎么收集,干燥剂是什么。哪些元素的化合物有氧化性,哪些有还原性。方程式很多,可以自己翻着书总结一下。还有一些注意点,比如浓硫酸不拆之类,这些还得靠你自己花时间总结,毕竟自己总结的,才最适合自己。
⑶ 我准备升高三,是文科生,最近复习历史地理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归纳笔记
错题不要再补充在笔记里了,专门拿一个本子记错题,积累下来考式前翻专阅。我高三就是属这么过来的。
第一轮的复习笔记是最为详细的,到了第二轮大概内容都熟记之后,一定要记得回归课本,翻阅第一轮的笔记,重点抓基础!
⑷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有哪些易错题,旅游地理易错知识点
易错题集锦与点拨
易错题 1: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1)
一(2)题。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 R 可能是
A.2900<r<3000 p="" d.4400<r<4500<="" b.3400<r<3500c.3900<r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解析】(1)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000<①<6500,3000<②<3500,交叉相减 得出,
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 R<3500, 只有答案 B 符合。 (2)由图中经纬度可知,
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答案 C 正确。 【参考答案】(1)B (2)C
【友情提示】1.注意相对高度的计算,若①比②海拔高,且 a1<①<b1,a2<②<b2,则,a1-b2<①-②< p="" 2.查阅中国地图,熟悉该区域的空间定位,同时注意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
易错题 2:若地球在冥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解析】冥王星轨道距离太阳遥远,温度是最低的。大气层与地球的体积质量有关。 【参考答案】A
【友情提示】 深刻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及相互对应关系: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
温度适宜;质量体积适中→存在大气层。
易错题 3: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 2005年10 月 12 日 9 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下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 10 月 12
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当北京时间为 10 月 12 日 9 时时,15°W 为零时经线,故区时为 10 月 12 日 的经度范围是
22.5°W~180°,即此时地球上的新的一天占 202.5°,旧的一天占157. 5,故排除 A。新旧两天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是 22.5°W,二是
180°经线,b、c、d 三图中只有 d符合。 【参考答案】D
注意表述中:区时为 10 月 12 日的范围,所以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向西7.5°也属于新的一天。
易错题 4: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 837km/h 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1670km/h)。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⑵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 A.赤道 B.极点 C.北纬 30° D.北纬60°
【解析】 由于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天空,并且保持不动,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应和太阳视运动方向(自东向西)一致,同时由于赤道自转线速度为 1670
km/h,而 837 km/h的自转速度只能位于纬度为 60°的位置。 【参考答案】⑴B ⑵D
【友情提示】1.注意总结昼夜交替周期问题:⑴自西向东运行的速度为α°/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360°÷(15°+α°)小时。如:α=15°/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12
小时;α=30°/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8时。⑵自东向西运行的速度为α°/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360°÷(15°-α°)小时。如:α=15°/小时向西运行,则观测到的太阳永远位于同一位置;α=30°/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12
时,但会出现西升东落现象。 2.赤道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1670km/小时,南北纬 60°的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837km/小时,或者用 1670
的一半作答。
易错题 5: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正确表示 2008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⑵依据图,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由快转慢
B.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解析】⑴2008 年元旦即 1
月初,位于图中的④。⑵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即地球位于近日点到秋分日的移动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由慢转快;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是夏至日。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可能出现太阳直射现象,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参考答案】⑴D ⑵D
【友情提示】1.注意近日点、远日点在不同图中的位置(如下图),并对其速度变化进行把握。
2.海南岛位于 20°N以南地区,注意查找海口的位置以便对海南省进行定位。
易错题 6:下图中①线表示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 月 17
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
【解析】10 月 17
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愈小,白昼也越短。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应介于 5°S~10°S 之间。绘图(从太阳直射点
5°S~10°S 间引出①线的平行线)
【参考答案】从太阳直射点 5°S~10°S 间引出①线的平行线。
【友情提示】注意思考这样绘制的原理。提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进行分析。
易错题 7: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 时 30 分 B.2 时 30 分 C.8 时00 分 D.3 时 30 分
⑵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解析】此组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难度较大。第⑴题,从图中可判断,A、B、C、D 在同一纬线圈上,故日出时间相同,AB 为夜弧,跨 75°,故夜长占
75°/360°,可算出夜长为 5 小时,0 时前后夜长各占一半,故日出为 2∶30。第⑵题根据上题中夜长只有 5 小时,说明此地纬度较高,故选 A。
【参考答案】⑴B ⑵A
【友情提示】对于昼长夜长的计算需要重视,以下方法需要把握住:晨昏圈和某纬线的交点之间的弧度/15=当地的昼长或夜长,昼长+夜长=24
小时,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24
小时,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昼长,夜长的一半=日出地方时,12±昼长的一半=日落(日出)地方时,24±夜长的一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
易错题
8: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⑵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从图中看是沉积岩受挤压形成褶皱,即压力过大而出现断层,而后在断层处较破碎而易发生岩脉侵入;侵入的岩脉来自地下岩浆冷却而成,故为岩浆岩。
【参考答案】⑴A ⑵B
【友情提示】注意理解岩石先后关系;侵入岩脉多数是岩浆岩。
易错题 9: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建设大坝要考虑地质构造,不能建在断层和地壳不稳定地带。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发生断裂,不宜建大坝;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地壳稳定,有利于建大坝。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分析地质构造不但可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形成,而且对人类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地质构造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
背斜天然气、石油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断层沿线水资源丰富断层有利于地下水运动;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易错题 10: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⑵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解析】⑴根据甲处岩层的弯曲方向不难看出,这儿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⑵河谷的形成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参考答案】⑴B ⑵A
【友情提示】1.判断背斜、向斜的方法有二。方法一:利用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方法二: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2.河谷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风力侵蚀常见的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
易错题 11: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剖面可能经过六大板块中的
A.1 个 B.2 个 C.3 个 D.6个
⑵关于图中 A、B、C、D 四处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是由于板块的张裂作用形成的
B.B 处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海沟
C.C 处所在的大洋,其主要海域分布在南半球
D.处所在的大陆,其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东西对称分布的特点
【解析】⑴ 图中剖面线经过非洲、南美的南部,不可能经过亚欧板块,首先排除
D;南美州以西的太平洋底属南极洲板块,图中大西洋中间的海岭西侧为美洲板块,东侧为非洲板块。⑵图中 C
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属印度洋,印度洋在南半球的面积远大于在北半球的面积。
【参考答案】 ⑴C ⑵C
【友情提示】利用已知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把握,进行空间定位,同时
采用排除法作答的技巧。
易错题 12: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解析】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的,则在河流的干流附近聚落要分布得多一些,支流少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处聚落明显少于乙丙、乙丁处,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
【参考答案】 A【友情提示】支流上聚落小且少,干流上聚落多、规模大,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判断干支流。
易错题 13:当下图中地区为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 ②该地区受西北季风控制,炎热多雨
③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④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澳大利亚北部受低气压控制,应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答案】D
【友情提示】注意东亚季风区、南亚季风区、澳大利亚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风向比较,详见学生疑问课堂大气部分疑难点9。
易错题 14:读下图,回答⑴~⑵题。
⑴M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0、1012.5 B.1017.5、1020.0
C.1017.5、1015.0 D.1015.0、1012.5
⑵N 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解析】⑴ 因为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本题 M
点与其南部(1015.0)、北部(1015.0)的等压线相对比,可知其值可能为 1012.5、1015.0、1017.5。M
点所在等压线与其西部相邻的另一等压线(1017.5)相比较,其数值可能为:1015.0、1017.5、1020.0。以上两条分析的数值交集即为 M
点可能的数值。⑵N 处位于低压中心(气旋)的南侧,气压梯度力应该由南向北(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应该是偏南风或西风,但不会出现偏北风。 【参考答案】⑴C
⑵D
【友情提示】 “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
”中的相邻等值线,不是看距离的远近,而是之间没有其他的等值线。不可认为 1017.5 与 M 所在闭和的等值线远,从而勿认为非相邻等值线。
易错题 1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 30°N 附近 B.乙点位于 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好“突破口” ,如从甲、乙两处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
60°处入手,仔细观察,该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升在上。根据教材知识,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参考答案】A
【友情提示】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三圈环流图是解题关键。首先记忆各气压带的名称,再根据风的形成原理,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确定各风带的风向。
易错题 16:目前,某些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城郊生态林可以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参考答案】B
【友情提示】对于不同地区森林的作用不同:1.防风固沙作用: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地区,如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2.涵养水源作用:主要在江河上游地区,如我国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3.保持水土作用:主要在山区;4.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作用:主要在城市、工业区和交通线上。
易错题 17: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扇形百分比图,其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根据图示获取信息,气温百分比图显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的月份占全年的 1/4,月平均气温在 23℃以上的月份占全年的
1/4,月降水量在 100 mm以上的月份占全年的 1/6,即两个月,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地处温带,四季分明,降水集中,为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C
【友情提示】 对于气候类型的判别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判别方法详见学生疑问课堂大气部分 6。
特别强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可以根据≥200mm 降水量的月份,<3
个月为热带草原;>3 个月为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100mm 降水量的月份,>2 个月为温带季风气候,<2
个月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易错题
18: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为 1010 百帕,乙地气压为 990
百帕。读图完成(1)一(2)题。
(1)下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2)丁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解析】由题意可推断此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中心的西侧出现冷锋锋面。读图中等压线分布及丁处在图中的位置可判断出丁处吹西北风。
【参考答案】(1)A (2)D
【友情提示】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中, (1)中的四个选项只有 A
符合要求。同时需要明确低压槽中的天气类似于低压或锋面的天气现象(阴雨);高压脊中的天气类似于高压的天气现象(晴朗)。对于风向问题,可以根据风向的形成原理绘制得出答案。
易错题 19: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
下图为邢台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图,图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2 000 m B.1 500 m C.1 000 m D.500 m
【解析】过降雨曲线最高点,作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找出该线与地形剖面线的交点,然后再据纵轴读出该点的高度即可。【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这是一类非常典型的试题,必须真正理解做题的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
错题 20: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迎风坡 B.沿岸有暖流经过 C.全年高温多雨 D.季节变化明显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两地为热带雨林气候,③④两地热带草原气候。 【参考答案】D
【友情提示】 图中两处为比较特殊成因的气候类型,
我们常考查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与形成原因总结如下:①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 远离赤道,
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②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
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③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易错题 21:右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回答(1)一(2)题。
(1)假定 a、b 处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致,则( )
A.a 处是暖流,b 处是寒流 B.a、b 处都是寒流
C.a 处是寒流,b 处是暖流 D.a、b 处都是暖流
(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当b 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 )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解析】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一致,都向高温方向弯曲,都为寒流;如为太平洋则应位于大洋东岸,b
海域在南半球为秘鲁沿岸,题中所述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而秘鲁、智利沿岸降水异常增多,出现洪涝,而且由于秘鲁寒流减弱,浮游生物减少,造成秘鲁渔场减产。
【参考答案】(1)B (2)B
【友情提示】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步骤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递变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海水温度由低纬→高纬递减,而等温线图一般是上北下南,故水温由南(下)→北(上)递减即为北半球,如图甲;反之为南半球,如图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洋流对沿岸海域水温有影响,即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导致沿岸等温线弯曲。(1)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下图,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2)沿岸地区可以认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3.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并结合洋流性质确定图示海域所在大洋的部位 一般中低纬大陆东岸(大洋西部)为暖流,
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部)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大洋西部)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大陆西岸(大洋东部)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易错题 22:读海陆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1)一(3)题。
(1)①②③④四地海面等温线情况 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D.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2)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 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 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3)若阴影变为海洋而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1)据图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且②③分别为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东岸和西岸,故②为寒流,③为暖流;①④分别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图的东部和西部,则①为暖流,④为寒流。故④处等温线受寒流影响比同纬度地区位置要偏南一些。(2)①在北半球
60°附近大陆西岸,只能是北海渔场。(3)若阴影变为海洋,则①②③④位置发生变化,洋流性质也随之改变,据著名的四大渔场可推知①处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可能形成渔场。
【参考答案】(1)D(2)B(3)A
【友情提示】需要熟练掌握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图,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我们可以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易错题 2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1)一(2)题。
(1)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A.裂谷 B.河口三角洲 C.块状山地 D.陡崖
(2)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地形常崎岖不平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解析】(1)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形成断层,不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2)图②中,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一端,受流水侵蚀作用常形成崎岖山地。【参考答案】(1)B
(2) C 【友情提示】 流水的侵蚀作用先是从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开始向上方向移动进行侵蚀。
易错题 24:读下图,回答(1)一(2)题。
(1)图中洋流最有可能是
A.秘鲁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千岛寒流
(2)下列渔场的形成与该洋流有关的是
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秘鲁渔场 D.舟山渔场
【解析】由等温线向南凸出,判定洋流为北半球的寒流或南半球的暖流,由于题目中四个选项都是寒流,判读为北半球;根据等深线西北低东南高,西北应近陆地,判断答案为千岛寒流。
【参考答案】(1)D (2)A
【友情提示】先判断洋流的性质、所在半球,进而可以判断具体的洋流名称。
易错题 25: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 3 000 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
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一(3)题。
(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a 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C.b 坡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b 坡是向阳坡,a 坡是迎风坡
(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 T(T 冬表示冬季最低
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0℃ B.T夏>18℃ C.T冬<18℃ D.T夏<18℃
(3)假如一座 3 000 多米的高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降水量与高度的关系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解析】(1)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分布高度大。山体某一侧水汽充足,水流充足的一侧由于降雪量大,则雪线高度低。(2)高度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该山相对高度是3 000 米,山顶与山脚下温差是 18℃;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夏季最高山顶气温应该在 0℃以下,山脚下最高气温应该小于
18℃。(3)从山脚向上,降水量先是增加,后减少,一般在山腰地带降水最多。 【参考答案】(1)C (2) D (3)D
【友情提示】判断山地的阳坡和阴坡,可以根据自然带分布高度思考,分布高度大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判断某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可以根据雪线的高低,雪线高的说明降水少,为背风坡;雪线低的说明降水多,为迎风坡。山地降水量的一般分布规律为先增,达到最大值,再减少。
易错题 26:下图所示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1)一(2)题。
(1)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 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可能分别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高温
C.滑坡、沙尘暴 D.泥石流、寒潮
【解析】图中地质灾害多发区为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在夏季降水多导致地质灾害出现机会较大;同时夏季气温高导致家庭制冷等用电量增加,从而出现有些地方限制用电现象。【参考答案】(1)B
(2)B
【友情提示】夏季的用电量大于冬季。
易错题 27:读下面“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 ,回答(1)一(2)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地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防御措施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
【参考答案】(1)C (2)D
【友情提示】(1)容易勿选 A,对于滑坡、泥石流的成因需要把握(详见学生疑问课堂第四单元
5。对滑坡、泥石流的成因若表述其形成的气候条件不是年际变化大,而是季节变化大。
⑸ 求《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等复习中易错易混知识点剖析及对策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 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l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l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l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 l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1、○2) l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1、○2、○3) l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l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l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3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 联系:(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6、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挥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 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4)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 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1)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2)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3)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5)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1、○2、○3。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4)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 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
○1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 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为:
(1) 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技术创新。)
(2)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例如: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Ø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原因: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 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
Ø 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4) 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结论(图示):
人类 实践 ( 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推动) 社会发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v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v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Ø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Ø 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 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3)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4、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
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6、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 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7、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1)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
(2)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社会离不开个人)
(3)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4)、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8、崇高理想的作用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即: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为自己的生命里程注入恒久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最后实现人生的价值。
⑹ 高中经济.文化.哲学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怎么混淆的)
《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集锦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易错知识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注意: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注意: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注意: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注意:错。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9、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注意: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10、“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注意: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29页)
13、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注意: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易错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注意:错,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2、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注意: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
3、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注意: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4、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注意: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5、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注意: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
6、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注意: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易错知识点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注意: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也是立法机关。
(注意: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
3、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注意: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4、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意: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5、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的思想领导。(注意: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的组织领导。)
6、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注意: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
7、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注意: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上的领导。)
9、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注意: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0、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注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11、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注意: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注意: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注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15、人大是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注意:行政机关是人大的执行机关。)
16、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之一。)
17、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注意:各级地方人大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全国人大才具有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18、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部问题。
(注意: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19、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注意: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20、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注意:中共中央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即党的政治领导)。
21、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注意: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22、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注意: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贯穿这一理论的主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23、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注意:错,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大,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24、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注意: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25、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
(注意:全国人大、国务院是国家机关;政协不是国家机关,而是政治协商机构。)
26、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注意:不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7、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注意: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我国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注意: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宗教问题)
29、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注意: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
30、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注意: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31、我国已经消灭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注意: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32、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形成的。
(注意:错)
3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分布,界限十分清楚。
(注意: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4、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注意:我国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35、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注意: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3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仰最终放弃有神论和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
(注意: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把宗教活动纳入政策、法律、法规范围。)
37、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注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
38、宗教已经完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注意: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9、在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注意: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积极作用。)
40、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历史特点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
4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
4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4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
46、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
(注意: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
47、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48、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注意: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9、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注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50、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注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当代国际社会
1、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
(注意: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
2、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注意: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3、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注意: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4、国家力量相同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注意:共同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5、一国的经济越发达,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
(注意:错,不能这样认为,这是不科学的观点。)
6、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今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
(注意:不正确。)
7、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注意: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8、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注意: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的。)
9、只有维护本国利益,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注意:若只顾本国利益,而不顾他国利益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甚至会阻碍或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0、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注意: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11、国家利益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注意: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⑺ 高考历史有哪些易错易混知识点
历史是高考必考的科目,考验我们对历史的连贯性、时代特色的了解度,历年考生易错点和易混点也是我们经常犯得错误,说明这些知识点就是我们最容易且习惯性的错误!快来排查一下,你有多少?
易错点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
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兵家学派的孙膑著有兵书《孙膑兵法》,但孙膑并不主张穷兵黩武。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6.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7.对秦朝“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
8.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9.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的传奇小说、宋代的话本小说,还有短篇小说。
10.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11.(参考于杨浦恒高一对一历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排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易混点
1、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2、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
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
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3、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